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共10页)_第1页
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共10页)_第2页
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共10页)_第3页
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共10页)_第4页
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共10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 13页 共 NUMPAGES 13页化学(huxu)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 化学(huxu)给我们带来什么?1我国古代有哪些化学(huxu)工艺是举世闻名的?2化学学习有什么重要性?列举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有关问题的实例。3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某些化学工艺如 、 、 发明较早,在冶炼技术上,商代制造 ,春秋战国就会 和 。41965年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 。 是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21世纪的“材料之星”是 材料。5塑料薄膜、快餐盒、塑料袋之类的日常用品的大量使用造成了 。6 、 、 等全球性环境问题与空气污染有关,它向人们提出消除 、减少

2、 排放等课题。7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填编号)。 禁止在人口密集地区燃放烟花爆竹 大量植树造林 禁止使用含铅汽油 一次性塑料杯、方便袋的大量使用 禁止使用煤、石油8小明家夜晚不幸煤气爆炸,你认为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填编号)。 当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油烟排放机抽气,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当发现煤气泄漏时关闭总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当发现煤气泄漏时开电灯、检查漏气情况9厨房中的炒菜锅最好用( )。 A铝锅 B不锈钢锅 C铁锅 D铜制锅10结合生活知识,下列各项中你认为属于伪科学的是( )。A基因工程的发展,羊等一些动物可以被克隆B汽车尾气排放的有害物质可以消除C超导材料可用于磁

3、悬浮列车D水可以(ky)变成石油11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下列变化属于(shy)物理变化的是( )。 A家庭(jitng)自制冰块 B牛奶变酸 C花生长霉 D糯米酿酒二、判断题 12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 ) 13破坏高空臭氧层的气体是液态氮气。 ( ) 14将垃圾直接倒人河流中,让水冲走,保护环境。 ( )三、简答题 15我国是贫水国家,由于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造成严重的缺水危机。据报道,我国有 EQ F(2,3) 的河流和1000万公顷的农田被污染。工厂排出的废水每年进入海洋的约5000t,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解决水资源问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获取的各种

4、信息谈谈:(1)水对人体、生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2)你对保护水资源、解决水污染有哪些想法和建议。16下列水的变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各是哪些?用序号表示。发生物理变化是 化学变化是 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课前预习:1化学是一门研究(ynji)物质的 、 、 的科学(kxu)。2判断一个(y )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该变化中 。3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 、 、 、 、 、 、 等。课堂练习: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水结冰 B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C蜡烛熔化 D森林火灾5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 A发光发热 B有颜色的变化 C有其他物质生成 D有气体、沉淀产生

5、6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 A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光 B燃烧时放出大量热 C燃烧后变成白色固体 D镁条燃烧后最终消失7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棉花、石油能燃烧 B鸡蛋放入白醋有气泡 C食盐、白糖能溶于水 D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会变浑浊8判断题:(1)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 )(2)有热量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3)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 ( )课后测试:一、填空题9加热碳酸氢铵时,观察到固体逐渐 ,试管口有 ,且有 气味的气体产生。10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樟脑丸消失 B蜡烛燃烧 C铁生锈 D铜铸成铜器

6、E食物(shw)腐烂 F电灯发光 G光合作用二、选择题11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攻打伊拉克,轰炸(hngzh)巴格达,发生了一种变化,其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房屋(fngw)倒塌 油井燃烧 飞机被导弹击中而爆炸 玻璃碎片纷飞导弹钻入地下30m爆炸炸掉多个地下防空洞A只有 B c只有 D只有12下列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 )A冰和水 B铁和铁锈 C镁和氧化镁 D金刚石和石墨三、简答题13根据物质的性质区分下列各组物质(可用多种方法)。(1)蔗糖和食盐: 。(2)酒精和食醋: 。(3)铁块和铜块: 。(4)白糖和面粉: 。14将水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判断是何变化。第三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

7、化学?课前预习:1石油、天然气不仅可作燃料,还可以进行综合利用,用煤、石油等为原料可制造 、合成 、合成 等。2实验室使用化学药品时要做到“三不”:不 ,不 ,不 。3水是由 和 元素组成,石墨是由 元素组成。课堂练习: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氯化氢气体与氨气混合(hnh)产生大量白烟B糖受热(shu r)变黑C淀粉(dinfn)变成葡萄糖D糖溶于水5下列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凝固 B锈 c爆炸 D熔化6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金刚石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B铜丝加热会发黑C铁水降温后能形成坚硬的铁 D天然气可以燃烧7物质可以是 (填“相同”或“不同”

8、,下同)元素组成,也可以是 元素组成。8葡萄糖加热完全烧焦后得到黑色的残渣主要是 ,说明葡萄糖中含 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9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填编号)A烧杯 B燃烧匙 C试管D石棉网 E量筒 F集气瓶课后测试:一、选择题10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用火焰的 (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D灯芯11有一瓶工业酒精和食盐水,区分它们最简单的化学方法是 ( )A品尝味道 B闻气味C取少量点燃 D观察颜色12下列各组物质颜色相同的是 ( )A氧化镁和镁 B炭粉和氧化铜C铁和铁锈 D铜丝和铁丝13下列仪器不能用来加热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量筒 D石棉网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剩余

9、(shngy)的药品放回试剂瓶中B给试管(shgun)里的固体加热应让试管口略向下C若取无腐蚀性药品(yopn)可直接用手拿D取用块状药品应用药匙二、简答题15点燃被2体积95酒精和1体积水的混合液浸泡过的手帕,手帕为什么烧不坏?请说明其中的道理。16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你知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是如何循环的吗? 第一章 达标测试一、判断题 1物理变化一定有形状的改变。 ( ) 2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材料是钛合金。 ( ) 3废弃塑料会形成“白色污染”。 ( ) 4现在以及未来(wili)必须大力开发太阳能、氢能、核能等。 ( ) 5水通电变成氢气(qn q

10、)和氧气是物理变化。 ( ) 二、选择题 6下列叙述(xsh)错误的是( )。 A“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 B人类利用化学知识合成了许多物质C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手段 D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7点燃蜡烛的过程中( )。A只发生化学变化 B只发生物理变化C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D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谷物酿酒 B矿石炼成金属 C贝壳烧制石灰 D用蒸馏的方法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 9下列物质燃烧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石油 B香烟 C煤 D氢气 10下列描述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汽油挥

11、发酒精燃烧 B食物腐烂水蒸发 C铁铸成锅蜡烛燃烧 D滴水成冰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11使用酒精灯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用灯帽盖灭火焰 B不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酒精灯里的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D用完酒精灯不盖灯帽 三、阅读并填空12现在大量的城市改造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在修路中用到大量的生石灰来使松软的地基变结实(ji shi),这其中发生的变化有:将石灰石敲碎成粉末(fnm);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熟石灰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坚硬的碳酸钙,从而把砖、碎石、粘土、沙子牢牢地粘合在一起。其中属于(shy)化学变化的有 个。13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放电的条件下,氮气与氧

12、气能直接化合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常温下与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有毒、易溶于水,能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其中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14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所示的装置能用于类物质加热,其中的物质可能是 或 。 (2)若试管中的药品是碳酸氢铵,则管口有 气体产生,管壁有 ,如将产生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中将会看到 。 (3)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A ,B ,C 。 (4)若要收集产生的气体,在试管口需增加 和 。(5)撰写短文:厨房里的化学(要求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并巧妙地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化学术语穿插其中)。 参考答案 第l章开启(

13、kiq)化学之门 第一节化学给我们(w men)带来什么? 1造纸、青铜器的制造、制火药、烧制瓷器(cq)、铁和钢的冶炼等。 2略(根据书中介绍回答。) 3青铜器的制造铁和钢的冶炼 火药青铜器冶铁炼钢 4结晶牛胰岛素材料纳米 5白色污染 6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空洞 大气污染物 二氧化碳 789c 10D nA 12 13 14 15略(答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16 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 1变化和性质组成和结构用途与制法 2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 3颜色 状态熔点 沸点 硬度 密度 气味 4D 5C 6C 7C 8。(1)v, (2) (3)9减少 水 刺激性 10A、D、F B、C、E、G 11B 12A 13(1)尝味道等(2)闻气味(3)看颜色、测密度等(4)尝味道(合理答案均可) 14。略(如实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第三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1塑料橡胶纤维 2用手接触药品 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 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氢氧碳4D 5C 6C 7相同不同8炭碳C 9B、C、D 10A 11B 12B 13C 14B 15酒精燃烧放出的热供水蒸发,水蒸发时带走热量,手帕表面温度仍然不高。 16略(简述自己的认识即可。) 第1章达标(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