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2)_第1页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2)_第2页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2)_第3页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2)_第4页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 元 素 周 期 表联想 质疑 1871年,门捷列夫预言:一定存在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它紧排在锌(Zn)的后面,处于铝(Al)和铟(In)之间。门捷列夫将其称为“类铝”,并预测了它的性质。四年以后,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发现了这种元素镓(Ga),并通过实验证实了门捷列夫的预言。 门捷列夫预言的依据是什么呢? 元素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呢? 学习目标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原理解释这些递变规律。了解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强弱的判据,并能应用这些判据判断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强弱。培养观察、分

2、析、推理、归纳能力和设计实验、完成实验的探究性学习方法。交流研讨:1、第3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如何递变的?2、尝试根据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预测第3周期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或得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请同学们画出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结构Na Mg Al Si P S Cl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增大,半径减小请预测同周期元素原子金属性(失电子能力)与非金属性(得电子能力)强弱如何验证这个规律呢?失电子能力与水或酸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金属间置换:强置换弱【实验探究】根据P20实验探究给定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预测。实验方案设计(

3、每种方案限50字以内)方案一: 方案二:其他方案: 方法导引分组实验利用你所知道的知识以及提供的实验仪器,设计实验证明镁铝的金属性质的强弱,记录实验现象,结合前面所学钠的实验综合对比得出结论。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以及发生的反应方程式,分析实验现象,得到结论,并填入20页表中1.同周期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与水反应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结 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失电子能力Na、Mg、Al分别与水反应钠与冷水剧烈反应镁与冷水反应缓慢,加热后有气泡 铝与水加热几乎不反应2Na+2H2O = 2NaOH + H2Mg + 2H2O = Mg(OH)2 + H2NaMgAlNaOHMg(OH)2Al

4、(OH)3 2)与酸反应(HCl)现象化学方程式 结论NaMgAl反应剧烈,产生气泡有气泡,反应较缓慢失电子能力:NaMgAl反应很剧烈Mg + 2HCl =MgCl2+H22Al + 6HCl = 2AlCl3+3H22Na+2HCl= 2NaCl+ H2得电子能力与氢气的化合难易程度,以及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非金属间置换:强置换弱方法导引原子序数14151617元素符号单质与H2化合条件气态氢化物及其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 H4SiO4 H3PO4H2SO4 HClO4高温光照或点燃磷蒸气加热很不稳定SiH4不稳定PH3较稳定H2S稳定HCl 结论

5、: 得电子能力 Si P S Cl极弱酸中强酸强酸比硫酸强 Si P S Cl 根据实验,可得出第三周期元素失电子能力,得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 Na Mg Al Si P S Cl 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其他周期元素的性质是否呈现同样的变化规律呢?如果是,请以第二或第四周期为例,讲一讲它的变化规律。学习目标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原理解释这些递变规律。了解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强弱的判据,并能应用这些判据判断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强弱。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归纳能力和设计实验、完成实验的探究性学习方法。跟踪训练1下列单质中,最容易跟氢气发生反应的是( ) A、O2 B、N2 C、F2 D、CC2、下述事实能够说明硫原子得电子能力比氯弱的是( )A、硫酸比盐酸稳定B、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C、盐酸酸性比氢硫酸强D、硫酸酸性比高氯酸弱BD3.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顺序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D.单质与氢气反应难易XYZA4.按C、N、O、F的顺序下列递变规律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