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沉池悬浮物超标原因与解决方法_第1页
二沉池悬浮物超标原因与解决方法_第2页
二沉池悬浮物超标原因与解决方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沉池悬浮物超标原因与解决方法二沉池设计参数选择合理与否,是影响出水悬浮固体指标超限的重要因素。为了节省建筑费用,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在设计时都尽量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并尽量增加水力表面的负荷,导致运行中二沉池经常出现翻滚,导致出水悬浮固体超标。此外,一些污水处理厂由于实际工艺调整的需要,需要将生物池污泥浓度控制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也会导致二沉池固面负荷过大,从而影响出水水质。所以一般认为应对二沉池这几个工艺参数的设置留有较大的余地,以便于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控制和调整。一般而言,影响沉淀池沉降效果的主要工艺参数是水力停留时间、水力表面负荷和污泥流量。1、二沉池水力停留时间废水在二沉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是

2、影响二沉池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只要有足够的停留时间,絮凝效果就会很好,沉淀效率就会很高。建议二沉池水动力停留时间应设在34h。2、二沉池水力面荷载。对沉降池而言,在进水量一定的情况下,其所能除去的颗粒大小也是一定的。这些颗粒中,能够除去的最小颗粒的沉速正好等于这个沉淀池的水平面负荷。结果表明,水力面负荷越小,能够去除的颗粒越多,沉淀效率越高,出水悬浮物的指标也越低。二沉池水力面负载较小,有利于污泥等悬浮固体的有效沉淀。通常推荐二沉池的水压面负荷控制在0.61.2m3/m2h。3、二沉池固体表面的负载量二沉池固面负荷的大小,也是影响二沉池沉淀效果的重要因素。二沉池固面负荷越小,污泥浓缩效果越好。

3、相反,在二沉池中污泥浓缩效果越差。固体表面负荷过大会导致二沉池泥面过高,大量污泥絮体来不及沉淀便随污水外流,影响出水悬浮物指标。普通二沉池固体表面的最大承载量不应超过150kgMLSS/m2d。4、活性污泥的质量。污水处理后的悬浮物是否超标,活性污泥的质量是一个重要因素。优质活性污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吸附性能好、生物活性高、沉降性能好、浓缩性能好。由于胶态污染物必须首先吸附在活性污泥絮体上,再吸附在接近细菌表面的地方才能被分解代谢,因此吸附性能差的活性污泥对胶态污染物的去除能力也很差。活化污泥的生物活性是指污泥絮体中微生物分解和代谢有机污染物的能力,生物活性低的污泥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速度必然

4、较慢。在二沉池中,只有沉降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才能有效地进行泥水分离。相反,如果污泥沉降性能恶化,分离效果必然下降,造成二沉池出水浑浊,SS超标,严重时还会造成大量活性污泥流失,使系统生物量不足,进而影响有机物的分解代谢。在二沉池中,只有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浓缩性能,才能获得较高的排泥浓度。相反,若浓缩性能较差,排泥浓度降低,则要保证回泥量充足,提高回泥比。但增加回流比,会缩短曝气池实际停留时间,造成曝气时间过长,影响处理效果。5、进水SS/BOD5浓度。MLVSS在生物系统活性污泥中所占的比例与进水SS/BOD5的含量密切相关,在进水SS/BOD5较高时,MLVSS含量较低,反之较高。从运行经验来看,当SS/BOD值低于1时,MLVSS值可保持在50%以上,当SS/BOD5值高于5时,VSS值可降至2030%。在活化污泥中MLVSS含量较低时,要保证系统的硝化效果,必须保持较高的泥龄,污泥老化现象明显,导致SS超标。6、毒物而入流污水中含有强酸、强碱或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会使活性污泥中毒,失去处理效果,严重时会发生污泥解体,造成污泥不能沉淀,悬浮物超标出水。加强上游污染源管理是解决活性污泥中毒问题的根本途径。7、温度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温度的影响非常大。温度对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冬季低温条件下,如果不采取调控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