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国内形势(yao)课件_第1页
国际国内形势(yao)课件_第2页
国际国内形势(yao)课件_第3页
国际国内形势(yao)课件_第4页
国际国内形势(yao)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目录第一部分:欧洲债务危机第二部分:国内经济形势第一部分:欧洲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欧债危机的演变过程和现状欧债危机产生及不断蔓延的原因欧债危机的前景分析欧债危机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策略二战结束政治联合经济联合煤钢共同体19511967199320041995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200727个成员国欧盟历次扩张二战结束政治联合经济联合煤钢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27个成员国政治联盟 经济规律、政治因素是把握欧债危机的两大抓手一、欧债危机的演变过程和现状213欧债危机演变的三个节点希腊的“退欧”风波欧元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重灾区1232010年5月欧洲金融稳定基金2011年10月永久性

2、欧洲稳定机制2012年5月希腊“退欧”风波欧债危机演变的三个节点希腊“希腊”前总理帕帕季莫斯希腊将就是否接受欧盟救援举行全民公决你敢!希腊公投震惊世界法国德国欧盟1000亿欧元4000亿欧元希腊“退欧”带来的直接损失585亿欧元希腊的“退欧”风波欧元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欧元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欧债危机的“蝴蝶效应”欧债危机让欧元崩溃二、欧债危机产生及不断蔓延的原因2各自为政的财政政策使危机不断蔓延1高福利是产生欧债危机的直接原因 3产业政策的普遍失误是深层次原因4政策的不协调让危机难以解决5欧债危机中的“美国因素”高福利是产生欧债危机的直接原因 高福利的弊病财政赤字债务上升失业者 不劳而获经济放缓

3、 活力不足劳动成本增高竞争力低下失业率上升各自为政的财政政策使危机不断蔓延统一的央行分散的财政部债务占GDP的比例 美国欧盟100%80%美国化解债务的优势财政政策 缺少统一合理情况产业政策的普遍失误是深层次原因实体经济欧洲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提供支撑虚拟经济制造业投资不足 就业人口下降 2010年,德国经济恢复增长,增长率为1.21%失业率已经下降到7.0%,为19年来最低制造业比重由降转升为发达国家中最高为何德国能一枝独秀?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强研发 产业政策的普遍失误是深层次原因政策的不协调让危机难以解决欧盟内部众说纷纭协调困难欧债危机爆发后阻止欧洲走向联合措施一,利用北约取代欧洲自主防务,

4、插手欧洲事务 措施二,离间欧洲国家 措施三,游说欧盟接纳新成员欧债危机中的“美国因素”三、欧债危机的前景分析2促增长逐步成为了主要解决手段1尝试建立“财政契约”,逐步统一财政政策3救助方式更灵活4欧盟决策体现出了“民主化倾向”5深化一体化成为共识321将财政平衡写入各国宪法,并以此审核预算严格监管财政赤字、公共债务比例欧洲法院享有处罚权尝试建立“财政契约”,逐步统一财政政策罗马条约创建欧洲经济共同体1957年建立欧洲联盟马斯特利赫特条约1991年2007年签署“欧盟宪法”里斯本条约一体化深化2011年财政契约尝试建立“财政契约”,逐步统一财政政策促增长逐步成为了主要解决手段促进增长?紧缩财政?

5、欧洲投资银行 600亿欧盟结构基金 550亿共同债券 45亿1200亿欧元筹措渠道欧洲稳定机制ESM各国银行 直接注资向政府提供救助资金单一方式各国的国债 直接购买因需制宜救助方式更灵活欧洲金融稳定基金 EFSF 欧盟决策体现出了“民主化倾向”“默克齐”治理欧洲 深化一体化形成共识 我设计的是一个只能前进没有后退的办法欧洲之父让莫内棘 轮联合四、欧债危机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策略2欧债危机的参考启发意义1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3中国应对欧债危机的策略分析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欧债危机直接影响欧洲 对中国的进口需求1%6%欧美经济增长中国出口增长第二,欧债危机在汇率方面也会对中国出口企业

6、形成较大的冲击 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70%010%60%70%30%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 2011年6月 第三,欧债危机还会导致欧债以及欧元资产的大幅度贬值 美元其他货币日元&欧元 按15%估算,欧元大概在4800亿美元 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四,欧债危机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国金融市场的震荡 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五,短期资本大量涌入中国,给国内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造成更大的压力第六,欧债危机对中国汇率机制改革的影响 欧元,半年内贬值20%,震动世界经济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欧债危机的参考启发意义第一,欧债危机将促进我国进出口相关行业的结构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 方案 提高商品

7、附加值 减少出口退税或出口补贴 增加产品科技含量 消除境内外同一商品价格差异 创新自主品牌 进出口贸易亟待整改第二,欧债危机作为反面教材可以促进我对主权债务和财政赤字问题保持清醒认识和正确决策债务占GDP比重2009年财政部分地方债务欧债危机的参考启发意义第三,中国要实施正确的产业政策,不断提高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避免“空心化”欧债危机的参考启发意义中国应对欧债危机的策略分析第一,中国政府积极帮助欧洲解决问题渡过难关“不减持欧元债券,支持欧元保持稳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态度第二,中国政府采取积极应对态度的原因分析(1)欧洲经济和中国休戚相关,中国帮助欧洲也是为了防止经济遭受

8、损失中国应对欧债危机的策略分析(2)欧债危机是中国全面获得欧洲资源和市场的最佳时期,中国只有积极帮助欧洲,才有更好的机会中国应对欧债危机的策略分析(3)中国在应对欧债危机中采取积极态度,更加着眼于提升在美、欧、中三角关系中的地位围 堵拉近关系挑战霸权地位影响上升中国应对欧债危机的策略分析怎样看欧洲解决债务危机的两种途径? 欧债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欧债危机第二部分:国内经济形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内经济形势稳增长如何“稳” 四、能否实现稳增长 三、“稳增长”何以更加重要 二、稳增长会导致物价涨吗 五、一、如何认识当前经济形势一、如何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出口短期内大幅波动数据来源:海关

9、统计资讯网企业去库存、去杠杆并存市场信心不足产能过剩突出,经济效益下滑产能过剩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价格战致使利润大幅下降地区经济运行分化明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2年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差较大房地产市场出现新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就业约束有所缓解,财政金融风险约束上升就业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有所缓解 经济下滑过快会导致结构性就业的压力二、“稳增长”何以更加重要稳增长有利于促进短期宏观经济的平衡通胀压力缓解经济增速放缓应当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间取得平衡 稳定经济增长防止进一步偏离潜在经济增长水平 实际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匹配是短期宏观经济平衡的必要条件稳增长有利于解决当前经

10、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稳增长有利于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全国1万公里铁路项目停工停工项目大量增加,烂尾工程出现如果经济继续下滑恶性循环稳定经济增长是关键人均:5414美元世界排名第89位达到中等收入阶段中国稳增长有利于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起点:1966年6500国际元终点:1971年10000国际元平均增速:9.8%日 本起点:20世纪80年代3000美元现在: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拉美借鉴日本经验吸取拉美教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三、能否实现稳增长数据来源:中经专网 外贸增速回落,中国外贸出口带动模式难以持续2011年世界经济整体下滑,外需疲软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经济运行

11、中的不利因素内需增长面临多种因素制约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新一轮产能过剩开始显现城镇化水平提高住房需求基础设施需求我国具备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我国经济的基本面良好 我国经济增长仍有广阔的空间,存在着大量的现实需求消费需求政策调整空间较大我国具备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就业与收入状况良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我国具备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美国未推出QE3,有利于大宗商品的稳定IMF增资增强了抵御力 种种措施有利于稳定世界金融与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我国具备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我国具备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四、稳增长如何“稳”协调好货币政策与各项金融政策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加快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释放城市化需求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能源拓宽投资市场五、稳增长会导致物价涨吗国内价格上涨有明显的全球化特征价格上涨呈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稳增长不会导致通胀失控%稳增长不会导致通胀失控价格上涨的收入分配效应并非完全对低收入者不利价格上涨是在总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的条件下发生适当提高对通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