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眼科中医诊疗方案圆翳内障(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眼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594)。晶珠混浊,视力缓降,或眼前有固定暗影,终致失明。圆翳内障初起,眼无赤痛,仅自觉视物昏朦,或眼前有黑点飘动,或视灯光周围有彩虹晕圈,或视物体变形、变色。晶珠混浊呈渐进性发展,病程较长,终致视力严重障碍。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眼科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版)。晶状体混浊。视力下降,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或散光。可出现单眼复视或多视等症状。(二)证候诊断1.肝肾两亏证主症: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次症:不耐久视,舌淡苔薄白,脉细弱。2.脾虚气弱证主症:视物昏花,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次症: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弱。3.肝热上扰证主症:视力减退,头目胀痛,口苦咽干。次症: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4.阴虚挟湿热证主症:视物昏花,眼内干涩,烦热口臭。次症: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濡数。二、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肝肾两亏证治法:补益肝肾。方剂:杞菊地黄丸加减。药物组成:枸杞子15g,菊花10g,熟地黄20g,山茱萸12g,山药15g,茯苓12g,泽泻10g,牡丹皮10g。方解: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山药补脾益胃,共为臣药;茯苓、泽泻利水渗湿,牡丹皮清热凉血,三药合用以泻肝肾之虚火,均为佐药;枸杞子、菊花滋养肝肾,清肝明目,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肾之功。加减:若腰膝酸软甚者,加桑寄生15g、杜仲12g以增强补肾强腰之力;若头晕耳鸣明显者,加磁石20g(先煎)、石决明20g(先煎)以平肝潜阳、益肾聪耳。2.脾虚气弱证治法:健脾益气。方剂: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15g,人参10g(另煎兑服),白术12g,炙甘草6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柴胡6g。方解: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人参、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臣药;当归补血和营,使气血生化有源,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升麻、柴胡升举清阳,协助君药升提下陷之中气,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之功。加减:若食少便溏甚者,加山药15g、薏苡仁15g以健脾渗湿止泻;若面色萎黄明显者,加熟地黄15g、白芍12g以养血柔肝、面色红润。3.肝热上扰证治法:清热平肝。方剂:石决明散加减。药物组成:石决明20g(先煎),草决明15g,赤芍12g,青葙子10g,木贼10g,羌活6g,大黄6g,栀子10g。方解: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为君药;草决明、青葙子清肝泻火明目,赤芍凉血散瘀,共为臣药;木贼、羌活疏散风热,大黄、栀子清热泻火,导热下行,均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平肝明目之功。加减:若头目胀痛甚者,加夏枯草15g、黄芩12g以增强清肝泻火之力;若口苦咽干明显者,加龙胆草6g、菊花10g以清热燥湿、清肝明目。4.阴虚挟湿热证治法:滋阴清热,宽中利湿。方剂:甘露饮加减。药物组成:生地黄15g,熟地黄15g,天冬10g,麦冬10g,石斛10g,黄芩10g,茵陈10g,枳壳6g,枇杷叶10g,甘草6g。方解:生地黄、熟地黄滋阴补肾,天冬、麦冬、石斛滋阴清热,共为君药;黄芩清热燥湿,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枳壳行气宽中,枇杷叶降逆止呕,共为臣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清热、宽中利湿之功。加减:若眼内干涩甚者,加枸杞子15g、菊花10g以滋阴明目;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6g(后下)以泻热通便。(二)中成药1.明目地黄丸:具有滋肾,养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等症。每次6g,每日2次。2.参苓白术散: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症。每次69g,每日23次。3.龙胆泻肝丸: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适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等症。每次36g,每日2次。(三)针灸治疗1.体针主穴:睛明、球后、攒竹、鱼腰、瞳子髎、承泣、四白。配穴:肝肾两亏配肝俞、肾俞、太溪;脾虚气弱配脾俞、胃俞、足三里;肝热上扰配太冲、行间、风池;阴虚挟湿热配三阴交、阴陵泉、太冲。操作:主穴每次取23穴,配穴根据辨证选取。睛明、球后针刺时要注意针刺方向及深度,避免损伤眼球。其他穴位常规针刺,平补平泻,留针2030分钟,中间行针23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灸法可选取肝俞、肾俞、脾俞等穴位进行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穴位,距皮肤23cm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穴灸1520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肝肾两亏证、脾虚气弱证等虚寒证型。(四)推拿按摩1.按摩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承泣、四白等眼周穴位:用手指轻轻按压,每个穴位按压1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可促进眼部气血流通。2.按摩头部相关穴位:如百会、风池、太阳等。百会穴用指腹轻轻按摩,风池穴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拿捏,太阳穴用指腹按压,每次按摩12分钟,可调节头部气血,有助于改善眼部症状。3.按摩颈部及肩部肌肉:用揉法、滚法等手法放松颈部及肩部肌肉,以缓解因眼部不适引起的颈部及肩部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按摩1015分钟。(五)特色疗法1.中药熏蒸药物组成:密蒙花15g,菊花15g,木贼10g,青葙子10g,枸杞子10g。方法:将上述药物加水浸泡30分钟后,煎煮2030分钟,取药液倒入熏蒸器中,患者闭眼,距离熏蒸器出口1015cm进行熏蒸,以眼部有温热感为宜,每次熏蒸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具有清热明目、滋养肝肾的作用,可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缓解晶状体混浊引起的视物模糊等症状。2.耳穴压豆选穴:眼、肝、肾、脾、神门等。方法:将王不留行籽贴于0.6cm×0.6cm的胶布中央,分别贴压在上述耳穴上,用手指按压,使耳穴有酸麻胀感,每次每穴按压35分钟,每日自行按压34次。两耳交替,3天更换1次,5次为1个疗程。通过刺激耳穴调节脏腑功能,改善眼部症状。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眼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594)。1.治愈:视力恢复正常,晶状体混浊消退。2.好转:视力提高2行以上,晶状体混浊减轻。3.未愈:视力无提高,晶状体混浊无变化。(二)观察指标1.视力: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远视力和近视力。2.晶状体混浊程度: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晶状体混浊的部位、范围及程度等。(三)疗效判定1.综合判定:根据视力改善情况及晶状体混浊程度变化进行综合判定。2.单项判定:若视力提高明显,但晶状体混浊程度无明显变化,可判定为好转;若视力无变化且晶状体混浊程度无改变,则判定为未愈;若视力恢复正常且晶状体混浊消退,则判定为治愈。四、注意事项1.饮食调护宜清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胡萝卜、菠菜、苹果、香蕉等,有助于补充眼部营养。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以防加重病情。2.用眼卫生注意用眼适度,避免长时间阅读、看电视、使用电脑等,每隔12小时应休息1015分钟,向远处眺望或闭目养神。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眼,防止眼部感染。3.情志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数据库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管理研究方法与模型工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临汾市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口腔医学述职报告
- 教培机构分校长述职报告
- 产褥期基础知识要点
- 仓储部出货培训
- 操作系统磁盘管理
- 教育史中的夸美纽斯
- 信息技术 第二册(五年制高职)课件 9.1.3 人工智能的社会价值
- 高级职称(副高)护理学考点秘籍
- 诊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模版(2篇)
- 移动营业厅安全生产
- 骨搬运手术术前术后护理
- 空调水系统安装施工方案
- 音乐疗愈课件
- 《冗余度机器人》课件
- 《鹿角和鹿腿》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八项规定解读
- 催收团队管理经验分享
- 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监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