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下水)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地下水部分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二。一二年十二月一、总则(一)目标与任务(二)基本规定二、资料收集与现状调查(一)地下水资源状况(二)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三)地下水水位(四)地下水超采状况(五)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六)地下水水质(七)地下水污染(八)集中式地下水供水水源地三、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一)完善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二)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基本情况、地下水各规划单元现状及保护目标(一)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目标(二)深层承压水规划单元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目标一、总则(-)目标与任务规划近期(2020年)目
2、标:到2020年,地下水超采和区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的态势基本得到遏制,地下水资源储备能力显著提高;受损的重要地下水生态系统得到初步修复,水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规划远期(2030年)目标:到2030年,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显著改善;地下水超采得到全面遏制;受损的重要地下水生态系统基本得到修复。根据规划目标要求,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如下:.开展地下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分析地下水不合理开发利用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复核地下水超采区和超采量;开展地下水水质现状调查评价,进行地下水污染分析。.开展区域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工作,根据评价成果,分析地下水
3、功能属性和流域及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需要,完善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体系。.确定各规划分区地下水水量.水位控制目标、水质保护目标,合理制定地下水水量、水位控制方案、水质保护方案。.提出地下水超采治理和水质保护工程及非工程措施,完善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框架。.分析规划实施效果,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二)基本规定.规划范围。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含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将平原区、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或有开发利用和保护意义的山丘区作为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的重点区域。.本次规划水平年:现状(基准)年为2010年,近期水平年为2020年,远期水平年为20
4、30年;规划重点为2020年。.基本规划分区。浅层地下水基本规划分区为地下水二级功能区;深层承压水基本规划单元为水资源二级区套地级行政区。全国层面上要求按照基本规划单元进行协调汇总,各流域机构及省区可根据区域地下水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对基本规划单元进一步细化。4,相关规划协调。本次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成果要与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等已有规划成果相协调.衔接。5.浅层地下水是指与当地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有直接水力联系的潜水以及与潜水有密切水力联系的承压水。深层承压水是指埋藏相对较深,与当地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没有密切水力联系且难以补给的承压水。二、资料收集与现状调查(-)地下水资
5、源状况本次规划采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中地下水资源量评价成果。对于2000年以来水资源量变化较大的地区,以中国水资源公报为基础,结合现有规划成果及相关资料,收集20012010年期间的地下水资源状况最新数据,分析地下水资源数量最新变化情况,整理出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分布,地下水总补给量、资源量.可开采量及其模数分区图,将浅层地下水年均可开采量填入附表2.4-1,并绘制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模数分区图。(二)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调查统计各水资源三级区套地级行政区2010年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及分别用于城镇生活、农村生活.工业和农业的开采量,绘制2010年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量模数分区图。将浅层地下水开
6、发利用状况调查统计数据填入附表2-4-1,深层承压水开发利用状况调查统计分析数据填入附表242。(三)地下水水位收集整理2010年浅层地下水水位监测资料建制2010年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位等值线o调查分析近期深层承压水水头动态变化特征,包括地下水水头持续下降区域的空间分布面积,最低水头及其发生的地理位置等。分析重点地区2001年至2010年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四)地下水超采状况在原有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分析2001年至2010年地下水开采量和水位变化情况,选取2001年至2010年多年平均或典型年地下水开采量作为基准年开采量,进行地下水超采区复核。内容包括地下
7、水超采区分布情况、超采区面积.超采量、超采程度等。绘制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现状超采区分布图和平原区深层承压水超采区分布图,并填写附表243。(五)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根据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复核近期因开发利用地下水引发的海水入侵.咸水入侵、土地沙化.水质恶化.地面塌陷.地裂缝湿地退化等生态与环境恶化状况(包括描述相应的灾害程度要素及空间分布X调查因超采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状况,包括:收集整理累计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图,分析地面沉降区的面积及空间分布,最大累计地面沉降量及其发生的地理位置,近期年均地面沉降速率,以及因地面沉降造成的建筑物毁坏等灾害情况。填写附表243。(六)地下水水质收集2010年
8、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对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在无2010年水质监测资料的地区,可以选取近12年的水质监测资料代替,或进行补测。绘制浅层地下水矿化度分区图、2010年浅层地下水水质类别分布图和2010年深层承压水水质类别分布图,并将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填入附表24口,深层承压水水质状况填入附表242。要求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对地下水水质迸行分类。(七)地下水污染收集整理有关地下水污染源调查资料,分析污染源种类.物质组成和地理分布特征,结合地下水水质状况分析成果,综合分析地下水污染状况,ET3定地下水污染范围。地下水污染分析的重点区域是污染源附近,尤其是位于污染源附近的地
9、下水水源地。调查海水、地下咸水入侵淡水含水层的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八)集中式地下水供水水源地收集整理集中式地下水供水水源地的地下水类型.现状实际开采量、供水能力、水质类别.供水行业、供水人口以及管理情况等。填写附表244。三、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完善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开展区域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绘制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分区图。在已有地下水功能分区成果和区域浅层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成果(本次规划专题研究成果)以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成果,绘制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图。(二)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基本情况根据基础资料,确定各地下水功能区的地下水
10、年均总补给量.年均地下水资源量和年均可开采量。将浅层地下水年均总补给量模数分区图和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分区图相互切割,量算切割后各区域的面积和总补给量模数;各功能区内被切割的面积乘以相应的总补给量模数,再求加和,即得该地下水功能区近期地下水年均总补给量。年均地下水资源量和年均可开采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确定方法与年均总补给量的确定方法相似。填写地下水功能区基本情况表(附表91)U!U地下水各规划单元现状及保护目标根据基础资料,评价各基本规划单元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水质和与地下水相关的生态与环境状况等,合理确定地下水规划单元保护目标。(-)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目标.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各地下水
11、功能区2010年实际开采量.超采区面积及现状超采量。其确定方法与年均总补给量的确定方法相似。填报附表92。.地下水平均水位埋深。应用2010年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等值线,采用面积加权法计算各单元的地下水平均水位埋深。填入.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包括水质类别、水质超标项目及其超标率、矿化度、污染区面积、污染项目及其监测值、污染指数等。当同一个单元内有多个超标项目时,应将这些超标项目的名称和超标率全部列出。填入附表93。.与地下水相关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包括海水入侵、咸水入侵.土地沙化.地面塌陷.地裂缝湿地萎缩等。当同一个单元内有多项生态与环境恶化项目时,应将这些生态与环境恶化项目的名称及其灾情描述全
12、部列出,并列出定量成果。填入附表94。在分析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确定浅层地下水功能区水量、水位控制目标和水质保护目标,填入附表9-lo(二)深层承压水规划单元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目标深层承压水规划单元开发利用现状见附表242。鉴于深层承压水不宜作为常规供水水源,井规划到2030年全面禁采。因此,水量控制目标为禁止开采。在禁采的同时,水位控制目标也就达到了。由于深层承压水埋藏深,与外界极难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其水质保护目标为维持现状。五、地下水保护总体方案(-)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针对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地下水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根据地下水功能定位,以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强化节水措施和生态
13、环境保护措施条件下的水资源配置成果为基础,按照地下水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要求,统筹考虑.综合平衡各规划单元地下水可开采量和天然水质状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地下水开发与保护的需求、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等,以实现分区地下水采补平衡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流域、区域以及地下水规划单元为控制单元,合理确定地下水开采控制总量控制方案。填写附表95和96。(二)地下水水质保护结合目前各区域地下水的水质现状及其功能要求,提出地下水水质保护的总体方案。对实际水质状况好于其功能标准要求的区域,要按照高标准要求继续予以保持;对于目前已经处于临界边缘的,要加强保护力度,防止出现影响其功能发挥的水质恶化趋势;对于由于超采和
14、污染等原因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而使其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的地区,要考虑需要与可能加以治理,逐步改善地下水水质;受技术经济等条件影响,通过各种措施也难以达到水质目标要求的区域,必要时要调整其使用功能,避免对人民健康造成危害。(三)地下水水位控制根据地下水的环境地质功能保护.地表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对地下水水位控制的要求,制定地下水水位控制总体方案。六、地下水超采治理与修复方案为治理地下水超采,修复地下水环境,需要在强化节水的前提下,合理配置各类水源,统筹考虑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和其他水源的利用,加强替代水源工程建设,将替代水源输送到需要压采的地下水用水户,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削减地下水超采量,使地
15、下水含水层逐步达到采补平衡。在强化节水的条件下,需要利用可能取得的外调水.当地地表水.再生水.微咸水等各种水源来替代超采区地下水开采,逐步实现地下水的采补平衡,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目标。将用于替代地下水开采的替代水源量填入附表95.附表96。七、地下水资源保护方案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从生态水位控制、地下水污染防护分区、现有和新建集中式地下水钦用水水源地保护与管理等方面提出地下水资源保护方案。(-)区域地下水生态系统保护地下水生态水位是维护与地下水有关的生态及环境地质功能需要而确定的地下水水位阈值。结合已有相关规划成果,针对不同类型规划单元,与相应分区地下水开采控制量相衔接,分别确定其地下水水位控
16、制阈值,作为分区地下水水位控制目标。相应的工程措施对应于超采治理措施。填写附表95和96。(二)区域地下水水质保护根据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成果,结合规划单元以及各地区对地下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性,进行规划单元防污性能评价,划分级别为:地下水污染特别敏感区.地下水污染敏感区.地下水污染一般防护区、非防护区。分区提出地下水水质保护目标要求,作为区域地下水水质保护监管工作基础。填写附表9-5和96。针对不同防污性能的分区,分别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三)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地下水是我国域乡居民重要的钦用水水源,尤其是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更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保护好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是
17、解决城市钦水安全问题的重要保障,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重点之一。根据钦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划分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然后在保护区建设必要的围护工程,包括围墙.栅栏、植被建设等。同时要清除水源地周边的各类污染源,包括垃圾堆放场、加油站、违规建筑等的拆除和清运。对集中式地下水钦用水水源地附近存在的排污口和渗坑、渗井等提出治理措施。八、地下水保护工程措施按照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和不同规划水平年地下水保护目标要求,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条件,提出地下水保护修复的工程措施。(-)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替代水源工程。以各规划单元为基本单元,根据超采区的种类和保护目标要求,提出地下水超采治理的具体
18、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治理地下水超采的替代水源工程(外流域调水.当地地表水、再生水、微咸水等水源利用工程,封填井工程和人工回灌工程等。因外流域调水工程规模大.投资多涉及面广,需要专门论证立项建设,在此不再列入。替代水源工程内容填入附表97.附表98.附表99和附表9口0。.开采井封填工程。在具备替代水源条件及替代水源工程建成通水的前提下,对纳入压采范围的地下水开采井,科学规划地下水开采井的封填工作,保证替代水源工程发挥预期效果。对成井条件差的井永久封填;对成井条件好的井封存备用起来,并建立封存备用井的登记、建档、管理.维护和监督制度,按照规定程序启用,发挥应急供水作用。将开采井封填工程填入附表9.
19、工工附表9口2。.人工回灌工程。建设地下水人工回灌补源工程,如地下水回渗场拦蓄坝、引水渠.回灌井等,将地表余水.集蓄的雨水、拦截的当地洪水以及经处理后达到回灌标准的再生水等回灌补给地下含水层。填写附表943。(二)地下水水质保护工程根据不同规划水平年各规划单元水质保护目标,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补给特点,立足于地下水污染预防,提出包括地下水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地下水补给带等污染预防措施,如圈定水源地保护区.保护区围护、污染源清理,在保护区内禁止污染物排放,甚至居民搬迁等。填写附表914。针对控制点源污染、减轻面源污染,从保护地下水水质的角度提出有关建议。九、地下水保护非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是地下
20、水有效保护的重要手段,从加强对地下水保护的监督管理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非工程措施。(-)地下水监控系统建设地下水监控体系包括地下水水位和水质动态监测网、地下水开采计量体系和地下水监控管理平台等。城市公共供水水源井.企事业单位自备井、农村集中供水水源井,要实行在线计量;规模以上农业灌溉机电井实行一井一表,逐步实现全国所有规模以上的机电并实行全覆盖式计量;结合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建立水利部、流域.地方多级集成的地下水监控系统,实现对地下水水位、水质.开发利用情况.超采状况等的动态监控,对地下水资源及其采补平衡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对地下水开采与压采进行计划管理,全面支撑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
21、保护。填报附表12-5O(-)建立健全地下水保护管理法规体系根据地下水管理的需求,研究提出地下水保护修复方面的法规体系建设框架。(三)完善地下水保护管理制度根据地下水功能区保护目标要求,针对当前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加强地下水管理的措施,包括总量控制制度.地下水控制水位管理、取水许可.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准入制度等。(四)提出地下水保护的政策建议完善地下水调控的政策措施,提出关于地下水资源费征收、水源涵养.治理修复、生态补偿.污染预防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十、规划实施意见与效果分析(-)投资估算.依据国家和行业现行颁布的有关规定.估算办法和估算标准以及单项工程规划设计文件等,进行
22、规划安排的各类工程的投资估算。说明投资估算编制的依据、方法及采用的价格水平年。.根据近期重点建设工程及实施安排意见,按照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类别填报项目投资需求,资金筹措可按中央投资、地方(省、市.县)投资、自筹资金(银行贷款.群众集资.外资)等分类测算。(二)项目实施效果分析.分析地下水超采治理、水质保护及生态环境地质修复的效果。.对超采治理等工程措施的实施迸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地下水资源保护内容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附表241省(自治区、直辖市)浅层地下水年均可开采量和2010年开发利用状况地下水资源评水资源水资源水资源地级行的面积(km2年均总补给年均地下水资源量年均可
23、开采水质类矿化度(g/超采区面积(k基准年开采2010年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万m3)机电井数量(眼)备注城农村工农4城公自农业农村价级级级区量(万量别量、生业业计共备灌生)L)m2)生类区区区(万H13)(万(万活活供井溉活型m3)m3)m3)水井井区井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附表243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现状超采及生态与环境恶化状况(2010年)比7赤地地下下地下水水资源水T水资源地级现状超采状况生态与环境恶化状况超采区年均总年均
24、可超采地下水降平均埋年均水位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累计年均沉面个最大面长条最大建水超1源类睬采类仃面补A开_量落深持降沉降积数深积度数深.区区级级级政积给采漏续面降速(k(度(k(度区(万(名科区区区区量量斗下积量率m2个(m2m条)4(km3)m(1桥类(万(万埋降(m)m)m2)(k(mm)Z5m3)m3)深速m)m2m/a(m)率(m/a)注:1、地下水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2、地下水超采区名称按超采区评价时的名称填写;3、地下水超采区种类填写一般超采区或严重超采区;4、地下水类型按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填写;5、深层承压水年均可开采量
25、为0。续附表243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现状超采及生态与环境恶化状况(2010年)生态与环境恶化状况海水入侵中如年均咸水入土地沙累积一_面和入侵侵面积化面积囿枳速率(km2)(km2)(km2)(m/a)注:1、地下水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2、地下水超采区名称按超采区评价时的名称填写;3、地下水超采区种类填写一般超采区或严重超采区;4、地下水类型按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填写;5、深层承压水年均可开采量为0。附表244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统计(2010年)年均可开采量(万m3/a)设计年取水量(万m3/a)基准年开采量(万m
26、3)供水人口(万人)规模以上机电井数量(眼)2已办理取水许可证的规模以上机电井数量(眼)已批取水许可水量(m3)初始中心水位埋深(m)现状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埋深(m)投产时间水质类别2010年供水量(万m3)保护城生活农村生活工业农业合计一级保护区面积(ku?)注:1、地下水类型按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填写;2、规模以上机电井指井口井管内径大于或等于200mm的灌溉机电井,日取水量大于或等于20m3的供水机电井,一般多为自来水供水企业的水源井、村镇集中供水工程的水源井以及单位自备井。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2、水质保护目标按水质
27、类别填写;3、地下水控制水位埋深,按各区域确定的生态控制管理水位值或变幅值形式填报。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t平原区、1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j具与;/2、超采系数为2010年超采量与年均可开采量的比值;3、开采系数为2010年实际开采量.与年均可开采量的比值Lo续附表92省(自治区、直辖市)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开发利用状况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未超采区备注严重超采区面积(km2)年均总补给量(万m3)年均可开采量(万H13)2010年实际开采量(万m3)机电井数量(眼)超采系数平均地下水埋深(m)面积(km2)年均总补给量(m3)年均可开采量(m3)2010年实际开采量
28、(万m3)机州数量(眼)开采系数3开发利用潜力(万m3)平均地下水埋深(m)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2、超采系数为2010年超采量与年均可开采量的比值;3、开采系数为2010年实际开采量与年均可开采量的比值。附表93省(自治区、直辖市)浅层地下水功能区水质及污染状况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所在区域面积(km2)级功能区名称级功能区名称级功能区代水资源级区水资源级区地级行政区面积(km2)地下水超采区一般超采区水质状况地下水污染状况水质类别矿化度(g/L)超标项目污染区污染物名称超标率名称面积(km2)名称监测4g1(
29、mg/L)2污染指数Pi31区和荒漠区填写;2、污染物监测值为基本评价单元内各选用监测井相应监测项目监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测值的面积加权平均值;3、污染指数Pi是指该项目的监测值与该项目1980年的监测值CiO的比值;4、地下水超采区面积等应与附表243中的数据相协调。续附表93省(自治区、直辖市)浅层地下水功能区水质及污染状况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未超采区备注严重超采区面积(km2)水质状况地下水污染状况面积(km2)水质状况地下水污染状况水质类别矿化度(g/L)超标项目污染区污染物水质类别矿化度(g/L)超标项目污染区污染物名称超标率名称面
30、积(km2)名称监测A4,污染指数Pi名称超标率名称面积(km2)名称监测污染指数Pi彳自(mg/L)(mg/L)测值的面积加权平均值;3、污染指数Pi是指该项目的监测值与该项目1980年的监测值CiO的比值;4、地下水超采区面积等应与附表2-4-3中的数据相协调。附表94省(自治区、直辖市)浅层地下水规划分区生态与环境状况蛋区1(km2)m)(mm/a)(m/a)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续附表4省(自治区、直辖市)浅层地下水规划单元生态与环境状况m2)m)m/a)m/a)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
31、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续附表4省(自治区、直辖市)浅层地下水规划单元生态与环境状况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名称名称代/tMtC7m3)称基准年20202030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2、开采增减量指规划开采量与基准年开采量的差值,负值为减,正值为增;3、水质保护目标按水质类别填写;4、地下水水位控制目标,按各区域确定的不同水平年生态控制管理水位值或变幅值形式填报。续附表9-5省(自治区、直辖市)浅层地下水保护方案般超采区开水位控开采开采压采替代替代水质
32、制目标(m)采增减量(万m3)水源工程名称拄制水量保护最最制量(万(万m3)目标小埋大埋量(万m3)深深m3)未超采区合计开,水位控开开开采制目标采采采4rjx备增(m)增减,侏一一汪减工最最制加少量护小大曷身昌H(万二埋埋TarJSekjsBk(万(万(万m3)深深m3)m3)m3)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2、水质保护目标按水质类别填写;3、地下水水位控制目标,按各区域确定的不同水平年生态控制管理水位值或变幅值形式填报;4、开采增减量指规划开采量与基准年开采量的差值,负值为减,正值为增。附表96省(自治区、直辖市)深层承压水保
33、护方案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1所在区域面积(km2)矿化度(g/L)规划水平年开采拴制Qd(万m3)开采增减量(万m3)2压采替代水量(万m3)替代水源工程名称水位控制目标(m)水质保护目标3备注水资源级区水资源级区水资源级区地级行政区基准年20202030区和荒漠区填写;2、开采增减量指规划开采量与基准年开采量的差值,负值为减,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正值为增;3、水质保护目标按水质类别填写。附表97省(自治区、直辖市)跨流域调水工程及投资表工程名称项目内容1设计输水能力(m3/s)输水工程长度(km)投资1万%)工程建设起止年月前期工作情况2
34、所涉水起止级功能区名称*及的地下:功能区所涉及的水资源分区所涉及的地级行政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3压采替代水量(万m3)级功能区名称级功能区代水资源级区水资源级区规划水平年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20202030注:1、项目内容要求对需要建设的输水渠道、管道以及调蓄工程等进行描述;2、前期工作情况按实际进展情况填写目前所处阶段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区填写。,如规划、可研、初设或施工等;3、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附表98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地地表利用工程及投资表工新增当地地表水工程(水厂以上)城市和工业退还给农业的原挤占当地地表水利用工程工程建设起止年月输水工程调蓄工
35、程工程建设起止年月输水工程田间工程程项调项项项名项目项二长1蓄目项聂聂项项长!项项十目称口目日投口能投一投工投目一度修目r目目度修目目.起止:内资:力资起止:上程灌溉面积(km?)资名(km名/名内(km名内且人容(人一(量(称了):称七七称容)七称容1万库万万万元容)元元元)(万m3)注:1、项目内容要求对渠道、管道等项目进行详尽描述;2、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续附表外8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地地表利用工程及投资表所涉及地下水功能区所涉及水资源分区一级功能区名称二级功能区名称二级功能区代水资源一级区水资源二级区所涉及地级行政区地下水
36、资源评价类型区2压采替代水量(万m3)规划水平年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20202030、注:1、项目内容要求对渠道、管道等项目进行详尽描述;2、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附表99省(自治区、直辖市)再生水利用工程及投资表工工程建设起止年月输水工程田间工程总所涉及地下水功能区所涉及水资源分区所涉及地下水资压采替代水量3、项项目建长项目项项目濯项目投资级功级级水资水资源评价规划浅层深层备注程地名级称目度投目建Jz投(万功功源源行起止设、粒i元)能类水地承名资名设资能能政内(值区级级型平下压称称内4区区区容m)(万秒(万名区年水水元)容元)名代区区
37、1称称220202030注:1、项目建设内容要求对工程范围及工程规模等进行详尽的描述;2、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工程名称附表9-10省(自治区、直辖市)微咸水利用工程及投资表20202030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称称码20202030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2、工程名程填写实施封填井措施的地下水取水工程名称。63区和荒漠区填写;2、工程名程填写实施封填井措施的地下水取水工程名称。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
38、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附表912省(自治区、直辖市)封填深层承压水开采井工程及投资表地所在区域永久填埋井下水资水资源级区地规划水平年工程名称2封填起始时间(年/月)城锂伊水;1公共冰原井企事业单位自备井农业灌溉井农村生活井源评价类型区1水资源二级区级行政区数量(万眼)投资(万元)数量(万眼)投资(万元)数量(万眼)投资(万元)数量301)投资(万元)20202030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区和荒漠区填写;2、工程名称填写实施封填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井措施的地下水取水工程名称。续附表912省(自治区、直辖市)封填深层承压水开采井工程及投资
39、表封存备用井总投资备注城镇公共供水水源井企事业单位自备井农业灌溉井农村生活井投资投资投资数量(万投资(万数量(万数量(万数量(万眼)(万眼)(万眼)(万(万兀)元)眼)元)元)元)注:1、;区和荒需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考区填写;2、工程名程填写实施封填井措施的地下水取水工程名称。附表913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人工回灌工程及投资表工程名称工程建设内容回灌水量(万m3)回灌水量来源前期工作情况2规划水平年工程建设起止年月灌层位1起止投资(万元)所涉及地下水功能区所涉及水资源分区所涉及地级行政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3备注.级功能区名称级功能区名称级
40、功能区代41Mt水资源级区水资源级区20202030注:1、回灌层位填写浅层地下水或深层承压水;2、前期工作情况按实际情况填写工程建设目前所处阶段,如规划、可研、初设或施工;3、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附表914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集中式供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及投资表地下水功能区所在区域所涉及地级行政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规划水平年地下水集中式供水水源地保护区水质防护工程1总投资(万元)注级功能区名称级功能区名称级功能区代水资源一级区水资源二级区面积(km2)栏长度(km)投资(万元)处数建设内容投资(万元)20202030注:1、水
41、质防护工程指污染源清理,包括垃圾堆放场、加油站、违规建筑等的拆除和清运,甚至居民搬迁等措施。附表12-5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监测规划成果表数量(眼)地下水开采计量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地下水监测井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投资(万元数量(眼)投资(万元水位水质共投资1万元单一水质监水位水质共单一水位监投资I万元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2、备注填写已纳入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监测井、信息中心数量及投资。续附表12-5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监测规划成果表地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总投备信息中心信息中心资(万元)注2建设内容投资(万元)建设内容投资(万元)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2、备注填写已纳入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监测井、信息中心数量及投资。制图要求.提交成果图编号及名称附图1.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模数分区图,附图2,2010年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量模数分区图,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太原住宅租赁合同
- 增值税发票技术服务项目规定合同
- 猪肉销售合同书
- 物联网传感器设备销售合同
- 店铺商铺租赁合同例文
- Revision of Module 7(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一年级上册
- 泉州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中的哲学智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6 Growing Up(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 4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 2024-2025年第二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二)
- 2025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博物馆场地租赁与文物保护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2024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全册
- 汶川地震波时程记录(卧龙3向)
- 标准色卡(建筑类)下载
-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
- 入职申请表完整版
- 美丽的贵州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