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_第1页
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_第2页
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_第3页
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_第4页
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zhn u)古代商业的发展共四十三页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市的变迁(bin qin)和城市的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古代商业的特点。考纲要求(yoqi) 共四十三页 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gdi)商业朝代概况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古贝和铜贝)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地位提高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秦汉至隋唐经商受到_的限制隋唐都市商业、农村集市、柜坊、飞钱出现两宋商品种类增加,“_”出现,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朝_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明清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商帮”出现时间(shjin)、

2、地点交子大都共四十三页 隐性深挖 (1)北宋时期,商业(shngy)繁荣,特别是区域间长途贩运有一定的发展;(2)商品交换增多,促使货币更加有利于商品交换,于是纸币“交子”产生;(3)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世界商业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4)古代旅途盗劫。返回(fnhu)目录共四十三页 2“市”的发展 (1)秦代:对“市”进行严格管理,商品买卖必须_。 (2)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南北朝:“草市”出现,政府设“草市尉”实行行政管理。 (4)唐朝:乡村集市“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ysh)”比较繁荣。 (5)宋朝:“市”突破了空间和_上的

3、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明码标价时间(shjin)共四十三页 3商业都会的崛起 (1)战国时期:城市已经出现称作“_”的商业区。 (2)汉代: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3)唐代:除_、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外,扬州、杭州、湖州也是商业发达的都会。 (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fnshng)。 (5)清代:苏州、盛泽镇非常繁荣,还有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市井(shjng)长安共四十三页1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形成和发

4、展。 (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shling)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兴盛。 (4)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银、钱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5)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等。 (6)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核心问题(wnt

5、)探究共四十三页 2中国古代(gdi)城市的发展有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 (1)严格限制阶段(周秦至唐代) 时间:有时间的控制。 地点:凡县治以上的城市才设市;在城中有特定位置。 管理:受官府严格控制。 城市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2)放松限制 时间: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晓市)。 地点:分散在城中,坊、市的界限被打破。 管理: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城市职能:经济职能加强。 (3)城市的类型 唐宋:沿海港口城市,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原因:海上贸易兴盛)。 明清:工商业市镇,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商品转运码头汉口(原因:一般

6、是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共四十三页 3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是什么? (1)从城市功能看,唐以前(yqin)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且晓市、夜市出现。 (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 (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相应变化,明清时,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部分分布在江南地区。共四十三页4有人认为北宋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北宋前后城市功能有了重大的变化。这种说法对吗?正确

7、。 (1)北宋之前的中国古代城市,政治、军事意义更大,市只是城内很小的区域,而且在时空上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经济意义居于从属(cngsh)地位。 (2)北宋以后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市、镇、大城市为单位形成了中国古代商业三级市场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并且出现了纯粹经济功能的工商业市镇。共四十三页5何为朝贡贸易?它有何特点? (1)朝贡贸易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 (2)特点:它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重要地位;其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jiqing)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

8、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共四十三页6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有何重要变化?其影响有哪些? (1)变化 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宋元时期打破时空界限。 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以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产品为主。 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后来出现一般等价物贝壳等货币,再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时还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代白银成为(chngwi)主要流通货币。共四十三页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 生产关系的变化:明清时期出现雇佣剥削性质的生产关系。 (2)影响 商业的发展刺激了农业(nngy)、

9、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共四十三页7古代中国商业发展(fzhn)具有哪些特征? (1)其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各个时期发展不平衡。(2)官营和专卖制度长期存在。 (3)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城市逐渐增多,且商业性与经济功能逐渐加强。 (4)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互相促进。 (5)市场形式多样(市、庙会、草市)(6)商业都会发达(大批的商业都市、市镇)(7)交通和对外贸易发达(丝绸之路)(8)货币种类丰富(钱、纸币、银)(9)商

10、人群体活跃(商帮)(10)商业地位低下(重农抑商)(11)政府的控制性逐渐减少, 且商业性与经济功能逐渐加强。(宋以后) 共四十三页8.影响古代商业发展(fzhn)的因素? (1)社会政局是否稳定。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反之,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止,就会严重影响商品交换的进行。 (2)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农业发展带来农产品的增加和农民的富裕,手工业发展带来手工业产品的增加,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需要交换,这个过程就是由商人通过商业完成的。所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 (3)国内交通和中外交通的状况。比如,秦朝修筑驰道、隋朝开通大运河和元朝疏浚大运河,这都有利于

11、国内贸易的发展。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也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4)货币的发展。货币的统一,纸币和柜坊、飞钱的出现,便利了商品交换的进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5)政府采取的政策严重影响着商品交换的进行。在我国古代,统治者采取的不同政策会对商业产生不同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都严重阻碍了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南宋统治者鼓励海外贸易,带来了南宋时海外贸易的兴盛。 共四十三页9、中国(zhn u)古代商业都市发展的规律:?从兴起的原因看:政治中心、军事重镇(战国到秦汉)工商业地区(唐宋以后)从功能看:政治功能逐渐减弱,经济功能逐渐增强从地地域分布看:从战国到唐朝-

12、主要分布在北方。唐代以后-南方的都市量明显多于北方明清时期-江南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共四十三页10、宋代商业(shngy)繁荣的原因有哪些?1、宋代商品经济(shngpnjngj)的发达。2、政府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逐渐放松了对商品交易的严格控制。3、纸币的发行和使用。4、水陆交通便利,海上丝绸之路畅通。共四十三页 【仿真1】 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fngw)1118间,面积共45 000平方米。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13、 ()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仿真(fn zhn)试题演练共四十三页B解析 从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大兴土木”可以看出,会花费很多钱财,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故选B项。A项是积极(jj)影响,排除;C、D两项说法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共四十三页 【仿真2】 (2012江苏单科,3)清明上河图(局部)以下关于(guny)“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共

14、四十三页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运用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宋开封城内商业的繁荣景象,从画面可以看出当时的汴京突破坊、市限制。A项坊市的隔离(gl)仍然存在;B、C两项反映的是草市和夜市,与图片场景不符合。因此选D项答案D共四十三页古代中国的经济(jngj)政策共四十三页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周时期(shq):土地国有的井田制。 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贵族封地由庶民和奴隶劳作,遭受剥削和奴役。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

15、按亩收税,这实际上承认了_的合法性。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_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此后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北魏至唐前期:政府实行_,限制土地买卖。 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土地(td)私有法律均田制共四十三页2“重农抑商” (1)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_、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2)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3)表现 战国时期:_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yzh)富商大贾的势力。商鞅劳动

16、力共四十三页 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实行_,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 (4)影响:“重农抑商”政策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zhngdng)经营,影响到_的发展。 资本主义(zbnzhy)萌芽专卖制度共四十三页 3“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朝的“海禁” 原因: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_,危及统治。 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_,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表现: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sz)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人民片板下海。 互市(h sh)倭寇共四十三页 危害:它妨碍_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

17、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mngy)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误区警示 “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海禁”政策不是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贡赐贸易”。“闭关锁国”政策不是绝对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如政府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海外(hiwi)市场共四十三页 巧思妙记 “海禁”“闭关锁国(b gun su gu)”“重农抑商”政策之间的关系共四十三页核心(hxn)问题讲解 1有人认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就是地主土地所有制,这一观点正确吗? 不正确。封建土地所有制分为地主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农

18、民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形式。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shngchngunx)的基础。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具体形式包括屯田制、均田制等。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其存在却广泛而分散,由于农民经济力量薄弱,土地往往被兼并。共四十三页2“闭关锁国”政策就是禁绝一切对外贸易。这种观点(gundin)是否正确? 不正确。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往(jiowng)和贸易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来华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jiowng)等作出限制,实行“严禁”。“严格限制”对外交往(jiowng)不等同于“绝对禁止”一切对外交往(jiowng)共四十三页3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

19、演变(ynbin)如何?中国古代出现土地兼并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带来什么影响? (1)演变:土地公有制(原始社会(yunsh shhu)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商周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社会)。 (2)原因 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盛行。 政府原因:封建政府的政策,如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 重要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介入,如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加剧土地兼并。共四十三页 (3)影响 消极影响:土地兼并使农民丧失土地,阶级矛盾尖锐,加剧了社会动荡,导致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统治;土地兼并使政府赋税减少,激化了国家(guji)和地主之间的矛盾;土地兼并导致地主豪强势力壮大,

20、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 积极影响:土地兼并促使租佃关系的产生,促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以维护其统治。共四十三页 4重农抑商政策(zhngc)的含义是什么?实行的原因有哪些?该政策(zhngc)是怎样演变的?其影响是什么? (1)含义: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原因 封建经济以农业为本,农业直接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兴衰存亡。 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农耕经济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相矛盾。 法家强调抑商的主张。 “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yngxing)。 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共四十三页 (3)演变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西汉时期,

21、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sh li)。 中唐时,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宋代时,国家放宽了对商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商人的地位有所变化。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强化,严格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盘剥商人,严格控制民间对外贸易。共四十三页(4)影响(yngxing)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在后期则阻碍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它把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妨碍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它对民营工商业征收重税,限制其发展,妨碍了工商业资本的积累;它使自然经济长期存在,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由于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兴衰,“重农抑商”

22、“以农立国”就成为传统的治国主张,但重农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限制商业的发展。共四十三页5.简述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1)秦汉时期(shq),我国江南地区人口稀少,南方经济不发达。(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和生产技术南流,经济重心开始南移。(3)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时期,继续南移。(4)北宋靖康之变至南宋,完成南移。共四十三页6.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何影响? (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迁移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经济重心由北

23、向南转移(zhuny),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共四十三页(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推动了教育科举的发展,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fng hu)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共四十三页真题演练2013广东卷 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f shng d ji),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共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