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第三章危险化学品企业“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管理专题讲座ppt_第1页
新版第三章危险化学品企业“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管理专题讲座ppt_第2页
新版第三章危险化学品企业“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管理专题讲座ppt_第3页
新版第三章危险化学品企业“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管理专题讲座ppt_第4页
新版第三章危险化学品企业“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管理专题讲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危险(Xian)化学品企业“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管理专题讲座第一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内容提要1.重大危险源的(De)监督管理2.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3.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第二页,共一百五十四页。第一讲 重(Zhong)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1.1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重大危险源的定义长(Chang)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单元: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

2、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临界量: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第三页,共一百五十四页。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1)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Shu)量,具体见表1和表2。 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如下: a) 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按表1确定; b) 未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性,按表2确定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第四页,共一百五十四页。表1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Ji)其临界量序号 类别 危险化学品名称和说明临界量(T)

3、1 爆炸品叠氮化钡0.52 叠氮化铅0.53 雷酸汞0.54 三硝基苯甲醚55 三硝基甲苯56 硝化甘油17 硝化纤维素108 硝酸铵(含可燃物0.2%) 59 易燃气体丁二烯510 二甲醚5011 甲烷,天然气5012 氮乙烯5013 氢514 液化石油气(含丙烷,丁烷及其混合物) 5015 一甲胺516 乙炔117 乙烯 50第五页,共一百五十四页。18 毒性气体氨1019 二氟化氧120 二氧化氮121 二氧化硫2022 氟123 光气0.324 环氧乙烷1025 甲醛(含量90%) 526 磷化氢127 硫化氢528 氯化氢2029 氯530 煤气(CO、CO和H2、CH4的混合物等)

4、 2031 砷化三氢(胂) 1第六页,共一百五十四页。32 毒性气体锑化氢133 硒化氢134 溴甲烷 1035 易燃液体苯5036 苯乙烯50037 丙酮50038 丙烯腈5039 二硫化碳5040 环己烷50041 环氧丙烷1042 甲苯50043 甲醇50044 汽油20045 乙醇50046 乙醚1047 乙酸乙酯50048 正己烷 500第七页,共一百五十四页。49 易于自燃的物质黄磷5050 烷基铝151 戌硼烷 152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电石10053 钾154 钠 1055 氧化性物质发烟硫酸10056 过氧化钾2057 过氧化钠2058 氯酸钾10059 氯酸钠10060

5、 硝酸(发红烟的) 2061 硝酸(发红烟的除外,含硝酸70%) 10062 硝酸铵(含可燃物0.2%) 30063 硝酸铵基化肥 100064 有机过氧化物过氧乙酸(含量60%) 1065 过氧化甲乙酮(含量60%) 10第八页,共一百五十四页。66 毒性物质丙酮合氰化氢2067 丙烯醛2068 氟化氢169 环氧氯丙烷(3氯1,2环氧丙烷) 2070 环氧溴丙烷(表溴醇) 2071 甲苯二异氰酸酯10072 氯化硫173 氰化氢174 三氧化硫7575 烯丙胺2076 溴2077 乙撑亚胺2078 异氰酸甲酯 0.75第九页,共一百五十四页。表2 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Ji)其

6、临界量类别危险性分类及说明临界量(T)爆炸品1.1A项爆炸品1除1.1A以外的其他项1.1项爆炸品10除1.1项以外的其他爆炸品50气体易燃气体、危险性属于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且次要危险性为3类的气体10剧毒气体:危险性属于2.3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1的毒性气体200有毒气体:危险性属于2.3项的其他毒性气体5易燃液体极易燃液体:沸点35且闪点0的液体;或保存温度一直在其沸点以上的易燃液体50高度易燃液体:闪点23的液体(不包括极易燃液体);液态退敏爆炸品10易燃液体:23闪点61的液体1000易燃固体危险性属于4.1项且包装为类的物质5000易于自燃的物质危险性属于4.2项且包装为或类的物质

7、200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危险性属于4.3项且包装为或类的物质200氧化性物质危险性属于5.1项且包装为类的物质50危险性属于5.1项且包装为或类的物质200第十页,共一百五十四页。有机过氧化物 危险性属于5.2项的物质 50毒性物质 危险性属于6.1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1的物质 50危险性属于6.1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2的物质 500注:以上危险化学品危险性类别及包装类别依据GB12268确定,急性毒性类别依据GB20592确定。 (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Bei)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

8、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第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Gai)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a)计算,若满足式(a),则定义为重大危险源: q1/Q1+ q2/Q2+ q n /QN1 (a) 式中 :q1,q2, ,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第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四页。1.2 重大危险源监(Jian)督管理暂行规定(40号令)第一章 总则(6条)第二章 辨识与评估(5条)

9、第三章 安全管理(13条)第四章 监督检查(7条)第五章 法律责任(4条)第六章 附则(1条)2个附件共六章三十六条第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四页。第一章 总(Zong)则制定依据监督管理适用范(Fan)围责任主体第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Fu)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对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

10、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应当将其储存数量、储存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港区内储存的,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备案。” 制(Zhi)定依据第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四页。适(Shi)用范围 暂行规定的适用范围主要依据危险化学品(Pin)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标准所涵盖的范围。城镇燃气、用于国防科研生产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及港区内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不适用本规定。 民用爆炸物品、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应依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同时也应符合本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第

11、十六页,共一百五十四页。责任主体和监督(Du)管理危险化学品单位是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Ti),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工作负责。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实行属地监管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对本辖区内的重大危险源实施安全监督管理。 第十七页,共一百五十四页。第二章 辨识(Shi)与评估Add Your TextAdd Your TextAdd Your Text辨识分级安全评估第十八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Biao)准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12、;依据本暂行规定的附件1进行重大危险源分级; 依据本暂行规定进行安全评估。第十九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安全评估的要(Yao)求可以企业自己做,也可委(Wei)托安全评价机构做。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和法定安全评价一并进行。对于毒性气体、爆炸品、液化易燃气体的一级或二级重大危险源,必须委托安全评价机构进行,要采用定量风险评价(QRA)的方法。第二十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安全评(Ping)估的主要内容1.评估的主要依据;2.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3.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4.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仅适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5.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人员情况;6.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的符合性分析

13、;7.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Ji)术和监控措施;8.事故应急措施;9.评估结论与建议。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四页。需要重新(Xin)辨识、分级、评估的情况1.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已满三年的;2.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3.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或者储存方式及重要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或者风险程度的;4.外界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5.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者10人以上受伤,或者影响到公共安全的;6.有关重大危险源辨(Bian)识和安全评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生变化的。第二十二页,共一

14、百五十四页。 规章规程 监测(Ce)监控 检测检验 隐患排查 培训教育第三章 安全(Quan)管理 安全标志 周边告知 应急体系 应急演练 登记建档企业职责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安全管(Guan)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建立完善重大危险源安(An)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An)全操作规程,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得到执行。 重大危险源安全规章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要和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有机结合,不是完全另搞一套。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安全监(Jian)测监(Jian)控体系温(Wen)度压力液位流量组分泄漏检测重大危险源采集监测系统监测内容具备功能信息远传连续记录事故

15、预警信息存储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化工生产装置一、二(Er)级重大危险源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Ju)毒液体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紧急停车系统安全仪表系统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安全设施检测(Ce)检验、维护保养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Dang)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检测、检验,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有效、可靠运行。维护、保养、检测应当(Dang)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五十四页。隐(Yin)患排查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明确重大危险源中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或者责任机构,并对重大危

16、险源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Chu)事故隐患。事故隐患难以立即排除(Chu)的,应当及时制定治理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培(Pei)训教育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使其了解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熟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Du)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措施。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总局令第44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总局令第3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总局令30号)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五十四页。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在重大危险源所

17、在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写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办法。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和应急措施等信息,以适当方式告知(Zhi)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区域及人员。安(An)全标志及周边告知第三十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应急(Ji)体系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依法制定重(Zhong)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物资,并保障其完好和方便使用;配合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所在地区涉及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四页。便携式浓度检测设(She)备空气呼吸器、化学防护服堵漏器材等吸入

18、性有毒(Du)有害气体剧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易燃液体两套以上(含本数)气密型化学防护服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设备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四页。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事故应急预案演练:(一)对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二)对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每半(Ban)年至少进行一次。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并及时修订完善。应急(Ji)演练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四页。重大危险源档(Dang)案 辨识、分级记录; 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19、 涉及的所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区域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设备一览表;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测、检验结果; 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意见、演练计划和评估报告; 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价报告;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Ren)人、责任(Ren)机构名称; 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 其他文件、资料。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建规立档汇总信息报送核销企业监督检查工业园区监督检查安监部门职责备案登记第(Di)四章 监督检查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建(Jian)规立档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Men)应当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

20、制度,明确责任人员,加强资料归档。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五十四页。所有重大危险源一、二级重大危险源一级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单位备案申请表档案材料县级安监部门市级安监部门省级安监部门完成评估15日内每半年每季度备案登(Deng)记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五十四页。重大危险源汇总信息县级安监部门省级安监部门市级安监部门月日前省级安监部门国家安监总局月日前月日前汇总信(Xin)息报送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五十四页。所有重大危险源一、二级重大危险源一级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单位核销申请表其他核销材料县级安监部门市级安监部门省级安监部门接收核销申请30日内每半年每季度核(He)销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五十四页。重大危险源的

21、运行情况、安全管理规章制(Zhi)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制(Zhi)定和落实情况;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分级、安全评估、登记建档、备案情况;重大危险源的监测监控情况;重大危险源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检测、检验以及维护保养情况;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修订和演练情况;有关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情况;安全警示标志设置情况;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物资配备情况;预防和控制事故措施的落实情况。重大危险(Xian)源监督检查第四十页,共一百五十四页。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工业(化工)园区等重大危险源集中区域的监督检查,确保重大危险源与

22、周边单位、居民区、人员(Yuan)密集场所等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之间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 工业园区监督(Du)检查与安全距离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四页。相关概念概念来源应用范围距离起止点防护目的防护目标外部距离GB50089-2007GB50161-2009民用爆破器材及烟花爆竹企业危险设施边缘到防护目标边缘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居住区、工业企业和其他等设施防火间距GB50016-2006等工程标准所有工业企业危险设施边缘到防护目标边缘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居住区、工业企业和其他等设施安全防护距离GB 19041- 2003光气及光气化产品企业危险设施边缘到防护目标边缘人员生命安全居住区、交通要道安全距离G

23、B 50074-2002石油库企业危险设施边缘到防护目标边缘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居住区、工业企业和其他等设施安全距离(Li)的有关概念 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Fa)款未按照本规定要求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Quan)评估或者安全(Quan)评价的;未按照本规定要求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的;未按照本规定及相关标准要求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监测监控的;未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的。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四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四页。5万(Wan)元以下的罚款未(Wei)在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未对重大危险源中的设备、设施等进行定期检测、检验的。第四

24、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四页。5000元以上(Shang)3万元以下的罚款未按照标准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的;未按照本规定明确重大危险源中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或者责任机构的;未按照本规定建(Jian)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以及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及器材、设备、物资,并保障其完好的;未按照本规定进行重大危险源备案或者核销的;未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后果、应急措施等信息告知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区域及人员的;未按照本规定要求开展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的;未按照本规定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定期检查,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第四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四页。附件1: 重(Zhong)大

25、危险源的分级问题一级重大(Da)危险源二级重大危险源三级重大危险源四级重大危险源低高定量风险评价安全监测监控备案核销第四十六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分(Fen)级指标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Pin)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第四十七页,共一百五十四页。校(Xiao)正系数的取值危险化学品类别毒性气体爆炸品易燃气体其他类危险化学品见表221.51毒性气体名称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环氧乙烷氯化氢溴甲烷氯2222334毒性气体名称硫化氢氟化氢二氧化氮氰化氢碳酰氯磷化氢异氰酸甲酯551010202020注

26、:未列(Lie)出的有毒气体可按=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4取值。 第四十八页,共一百五十四页。校正系数的取(Qu)值厂外可能暴露人员数量100人以上2.050人99人1.530人49人1.2129人1.00人0.5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Shu)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Shu)值。 第四十九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分级标(Biao)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R值一级R100二级100R50三级50R10四级R10第五十页,共一百五十四页。附件2: 重大危险源(Yuan)的定量风险评价 定量风险评价(简称QRA)也称为概率(Lv)风险评价,是从量化

27、风险的角度,评价危险化学品危险源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事故影响的风险可接受程度,对所采取安全措施对降低风险的有效性进行判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安全措施建议的技术方法。 目前,许多欧盟国家都采用QRA方法,用以当局决策重大危险源产生的风险增量以及重大危险源附近的土地开发是否可容许。第五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四页。个人风险是指因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各种潜在的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事故造(Zao)成区域内某一固定位置人员的个体死亡概率,即单位时间内(通常为年)的个体死亡率。通常用个人风险等值线表示。 个人风(Feng)险(individual risk)第五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四页。社会风险是指能够引起大于

28、(Yu)等于(Yu)N人死亡的事故累积频率(F),也即单位时间内(通常为年)的死亡人数。通常用社会风险曲线(F-N曲线)表示。 社会风(Feng)险(social risk)第五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四页。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区(Qu)别危险源危险源ABIA=IB SASB第五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四页。中区外区内区重大危险源开发项目敏感程度内区中区外区分级举例1级工厂2级住宅3级小学4级大量人员的2或3级目标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用(Yong)于确定安全距离和土地规划注(Zhu):为不反对开发;为反对开发 第五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四页。英国邦斯菲尔(Er)德油库的土地利用规划控制第五十六页,共一百五十四页

29、。熟悉系统、收集数据(系统描述)危 险 辨 识 基础数据收集及分析频率(F)分析后果(C)分析风险计算(R=FC)风险评价反复计算风险管理风险标准评估结果及报告定(Ding)量风险评价一般程序第五十七页,共一百五十四页。 可容许风险标(Biao)准 可容许个人风险标(Biao)准不同人群对不同水平风险的感受和承受是不同的。可容许风险标准是政府和企业进行安全决策的重要依据。可容许社会风险标准第五十八页,共一百五十四页。事故类型个人死亡风险(10-6/年)事故类型个人死亡风险(10-6/年)吸烟(20支/天)饮酒游泳打橄榄球拥有枪支乘汽车乘火车乘飞机癌症5000380503030145301018

30、00家中事故行人被汽车撞自杀火灾触电(非工业)使用药品灾难性暴雨洪水雷击陨石击中100352010320.20.10.001澳大利亚某州(Zhou)个人风险第五十九页,共一百五十四页。丹麦2000-2005年间人的自然死亡(Wang)率第六十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可容许个人(Ren)风险标准 危险化学品单位周边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类别可容许风险(/年)1.高敏感场所(如学校、医院、幼儿园、养老院等);2.重要目标(如党政机关、军事管理区、文物保护单位等);3.特殊高密度场所(如大型体育场、大型交通枢纽等)。310-71.居住类高密度场所(如居民区、宾馆、度假村等);2.公众聚集类高密度场所(如办公

31、场所、商场、饭店、娱乐场所等)。110-6第六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可容许社会风险标(Biao)准第六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四页。1.3 重大危险源(Yuan)安全监控 (AQ3035、AQ3036)1.3.1 术语和定义(1)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预警系统 由数据采集装置、逻辑控制器、执行机构以及工业数据通讯网络等仪表和器材(Cai)组成,可采集安全相关信息,并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故障诊断和事故预警确定现场安全状况,同时配备联锁装备在危险出现时采取相应措施的重大危险源计算机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2)现场监控器现场接收和传输来自监测器或远程 I/O 的信号或者传输接口的多路复用信号,且可能对其进行分析计

32、算、超限判断等逻辑处理并控制执行机构工作的装置 。第六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四页。(3)传输接口 实现数据(信息)的传输、转换和交换,保证必要的隔离和信息安全,并可能具有多路复用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数据本地存储和系统自检等功能的装置或软件。(4)监控计算机接收监测信号,实现图形化的实时与历史信息显示、信息处理、报警与预警、统计与分析、存储、输出控制、报表与打印等功能,提供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人机操作界面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5)经常接触的两个概念:DCS -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 集散(San)式控制系统,工厂控制级系统,常规数据采集、设备控制都由此系统完成。

33、 第六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四页。SIS-safty instruments system 安全仪表系统,联锁系统的一种,一般做工厂过程设备的安全保护控制,又称为安全联锁系统(Safety interlocking System)。主要为工厂控制系统中报警和联锁部分,对控制系统中检测的结果实施报警动作:或调节或停机控制,是工厂企业自动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6)DCS与SIS的区别设计标准规范不同SIS产品是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相关标准设计、生产制造的,有着(Zhuo)统一的国际(国内)标准规范,并为制造商、用户各方所接受。DCS系统只需要达到使用国家及地区的标准规范要求、满足用户提出的要求即

34、可。产品定位不同SIS系统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功能安全是其核心定位,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DCS系统则是用于生产中的过程控制,控制功能是其核心定位。第六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四页。DCS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控制系统,它实时采集现场大量的各种工艺数据,根据预定的控制策略进行运算(通常较为复杂耗时)处理后控制现场执行元件 (调节阀)的动作。这个过程经常伴有操作人员的人工干预,响应处理速度一般在几百毫秒到一秒之间。SIS系统可以看作是一个“静态”的系统,正常工况下,它是“静止(Zhi)”的,不会发出控制输出指令,一旦达到或超过临界点,则快速响应进行逻辑运算(一般较为简单)处理后控制执行

35、元件(电磁阀、两位式快动阀 等)的动作,使装置处于所需的安全状态。这个过程一般没有人工操作干预,响应处理速度一般在几十到几百毫秒,优于DCS系统。(7)两个规范的关系AQ3035是通用规范,适用于罐区、库区、生产场所的项目监控工作要求,AQ3036是专门针对罐区项目监控装备的设置规范。第六十六页,共一百五十四页。1.3.2 重大危(Wei)险源安全监控系统简介过程控制层过程警报强烈警报监控层安全层主动保护层被动保护层紧急反应层基本过程控制系统监控预警及人工干预安全仪表系统安全阀爆破膜防护建筑物全厂范围紧急反应降低事故严重性预防事故过程参数值紧急停车过程停车正常状态 预防事故发生降低事故后果辅助

36、事故调查1.安全监测监控的(De)目的(De)第六十七页,共一百五十四页。过程(Cheng)监控系统安全仪(Yi)表系统联锁切断系统高风险低重大危险源危险性越大、风险越高,安全监控要求越高2.安全监测监控的类别HG20511-信号报警、安全联锁系统设计规范AQ303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GB20438-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第六十八页,共一百五十四页。配备温度等信息采集和监测系统或检测报警装置重大危险源中毒性气体、剧毒液体和易燃气体等重点设施,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毒性气体的设施,设置泄漏物紧急处置装置 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或者二(Er)级重大危

37、险源,配备独立安全仪表系统(SIS)3.安全监测监控的(De)要求第六十九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安全仪表(Biao)系统(SIS)危(Wei)险与风险评估确定安全等级 安全要求规范 设计与施工 安装与调试运行 维护与变更停用SIS降低风险基本控制等保护层非SIS降低风险SIL4SIL3SIL2SIL1整体安全生命周期安全完整性(SIL)等级越高,风险降低越多高低第七十页,共一百五十四页。油气集输企业安全监控(Kong)系统液碳生产企业安(An)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测监控实例第七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四页。1.3.3 标准AQ3035-2010部分(Fen)条款技术要求 (1)总则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涉及

38、生产、使用和储存大量易燃、易爆及毒性物质,易发生燃烧、爆炸和中毒等重大事故,故监控预警系统需解决下列问题:a)充分考虑生产过程复杂的工艺安全因素、物料危险特性、被保护对象的事故特殊性、事故联锁反应以及环境影响等问题,根据工程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完成安全分析和系统设计;b)通过计算机、通信、控制与信息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建设现场数据采集与监控网络,实时监控与安全相关的监测预警参数,实现不同生产单元或区域、不同安全监控设备的信息融合,并通过人机友好的交互界面提供可视化、图形化的监控平台;c)通过对现场采集的监控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处理,完成故障诊断和事故预警,及时发现异常,为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故障的排除和

39、应急处置提供指导;d)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应有与企业级各类安全管理系统及政府各类安全监管系统进行联网预警的接口及网络发布和通讯联网功能;e)根据现场情况和监控对象的特性,合理选择、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监控设备和设施;f)除本标准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第七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四页。(2)一般要求a)重大危险源(储罐区、库区和生产场所)应设有相对独立的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相关现场探测仪器的数据宜直接接入到系统控制设备中,系统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b)系统中的设备应符合有关国家法规或标准的规定,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和成套,并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检验认证合格;c)系统所

40、用设备应符合现场和环境的具体要求,具有相应的功能和使用寿命(Ming)。在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设置的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防爆、防雷、防静电等标准和规范的要求;d)控制设备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房间或安全场所;e)系统报警等级的设置应同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相协调,不同级别的事故分别启动相对应的应急预案;f)对于容易发生燃烧、爆炸和毒物泄漏等事故的高度危险场所、远距离传输、移动监测、无人值守或其它不宜于采用有线数据传输的应用环境,应选用无线传输技术与装备。 第七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四页。 (3)监控项目 监控项目的分类 :对于储罐区(储罐)、库区(库)、生产场所三类重大危险源,因监控对象不同,所需要的安全监

41、控预警参数有所不同。主要可分为(Wei):a)储罐以及生产装置内的温度、压力、液位、流量、阀位等可能直接引发安全事故的关键工艺参数;b)当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为气态、液态或气液两相时,应监测现场的可燃/有毒气体浓度;c)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环境参数;d)音视频信号和人员出入情况;e)明火和烟气;f)避雷针、防静电装置的接地电阻以及供电状况。 第七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四页。 储罐区(储罐):罐区监测预警(Jing)项目主要根据储罐的结构和材料、储存介质特性以及罐区环境条件等的不同进行选择。一般包括罐内介质的液位、温度、压力,罐区内可燃/有毒气体浓度、明火、环境参数以及音视频信号和其他危险因素等。

42、库区(库):库区(库)监测预警项目主要根据储存介质特性、包装物和容器的结构形式和环境条件等的不同进行选择。一般包括库区室内的温度、湿度、烟气以及室内外的可燃/有毒气体浓度、明火、音视频信号以及人员出入情况和其他危险因素等。生产场所:生产场所监测预警项目主要根据物料特性、工艺条件、生产设备及其布置条件等的不同进行选择。一般包括温度、压力、液位、阀位、流量以及可燃/有毒气体浓度、明火和音视频信号和其他危险因素等。第七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四页。(4)系统设计要求 a)系统组成系统一般由监测器、隔离变送器、摄像机、二次仪表、现场监控器、执行机构(包括报警器等)、视频处理设备、监控计算机、传输接口、电源、

43、线缆、防雷装置、防静电装置、其他必要设备等和软件组成。其中,监控中心硬件一般包括传输接口、监控计算机、显示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大容量储存设备、UPS电源、打印机、空调等其他配套设备等。现场设备包括传感器、隔离变送设备、摄像机、二次仪表、现场监控器、执行机构等。b)硬件 4.6.2.6 有关罐区等重大危险源现场监控设备选择、安装和布置的具体规定参照AQ 3036-2010危险化(Hua)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及相关标准。第七十六页,共一百五十四页。(5)功能设计数据采集系统应具有温(Wen)度、压力、液位和可燃/有毒气体浓度等模拟量,以及液位高低报警等开关量的采集功能;数据采

44、集时间的间隔应可调;系统应具有巡检功能。显示系统应具有监控参数列表显示功能,同一参数各量值应统一采用标准计算单位,包括模拟量、模拟量累计值和开关量等。系统应具有监控参数图形显示功能:a)系统应具有模拟量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显示功能。曲线为点绘图,根据需要可以按照多线图的方式在同一坐标上使用不同颜色同时显示多个变量,或同一变量的最大、最小、平均值等曲线;b)系统应具有开关量状态图及柱状图显示功能。系统应具有报警信息显示功能,除了报警汇总列表显示外,在界面上应有一个专门的报警区或弹出式界面,用来指示最新的、最高优先级的或其他设定条件的未经确认的系统报警。第七十七页,共一百五十四页。存储系统应具有监控

45、数据的存储功能:a)将数据加工处理后(Hou)以数据文件形式存贮在现场或监控中心的外存贮器内并保留一定的时间,包括监控参数、报警及处置、视频图像、故障及排除以及相关系统信息等,所有数据应附带时间信息;统计查询与数据分析系统应提供对实时和历史数据的多条件复合查询和分类统计功能,应支持模糊查询,查询信息包括:a)模拟量实时监测值及其最大、最小、平均和累计值;b)开关量状态及变化时刻;c)视频录像;d)报警及警报解除信息;e)系统操作日志;f)系统故障及恢复情况等。第七十八页,共一百五十四页。报警系统应具有根据设定的报警条件进行报警及提示的功能:a)当出现模拟量超限、非正常流程切换操作引起的开关量状

46、态改变以及其他异常情况时实时报送至相关的报警控制设备,由系统实现多种方式的联动报警,包括页面图文报警、报警点声光报警以及必要时可选邮件和短信报警等。在事故现场设置有监控摄像机(Ji)时,页面图文报警时应同时显示现场监控视频图像与参数报警信息,并进行现场录像;b)系统应设有事故远程报警按钮,此按钮应设在适宜部位并带有防护罩和明显标志。控制不属于系统但与系统相关联的其它系统或设备,以及不为系统独有的子系统或设备的控制权应明确,不得互相干扰或影响各自系统的运行。日志系统应具有日志管理的功能。系统日志将运行系统的状态信息和通信信息统一管理起来,用户可以通过日志来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第七十九页,共一百五

47、十四页。软件设计与开(Kai)发 用户与权限管理。软件应具有用户与权限管理功能:a)系统用户信息包括姓名、登录名、密码、单位和角色等,应提供管理界面授权用户可以对相关记录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b)软件应实现多级权限管理。建立各用户对系统模块、设备和数据库记录的操作权限表,提供操作界面允许对各权限表进行修改维护;c)软件应提供密码设置功能。操作员应通过密码校验方可进行相关操作,并记录操作人、时间和相关操作记录等。技术指标与性能要求a)存储时间:无报警稳定运行期间,重要监测点的实时监控数据应保存7d以上,否则应保存30d以上。音视频信息应保存7d以上。报警信息应保存1年以上。b)工作稳定性:系统应

48、进行工作稳定性试验,通电试验时间不小于7d。测试期间,系统性能应符合本标准以及各自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第八十页,共一百五十四页。1.3.4 标准AQ3036-2010部分(Fen)条款4.2 监控仪器选择、安装和布置的一般原则4.2.1 对于监测方法和仪表的选择,主要考虑监测对象、监测范围和测量精度、稳定性与可靠性、防爆和防腐、安装、维护及检修、环境要求和经济性等因素。监控设备的性能应满足应用要求。4.2.2 储罐区监测传感器可分为罐内监测传感器和罐外监测传感器两类。罐内监测传感器用于储罐内的液位、压力和温度等工艺参数的监控,防止冒顶或者异常的温度压力变化。罐外监测传感器用于明火、可燃和有毒气

49、体泄漏及相关的环境危险因素等的监控。第八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四页。4.2.5 对于老罐改造,应优先选择不清罐就可以安装的传感器。应符合安全要求,电线无破皮、露线及发生短路的现象。二次仪表应安装在安全区。传感器盖安装后应严格检查,旋紧装好防拆装置。现场严禁带电开盖检修非本质安全型防爆设备。采用非铠装电缆时,传感器与排线管之间用防爆软性管连接。安装过程中避开焊接和可能产生火花的操作,防止电火花、机械火花及高温等因素引起的燃烧和爆炸。需要罐内安装且可能产生火花或高温的,应进行空气置换后再进入作业。4.2.6 对于罐区明火和可燃、有毒气体的监测报警仪,应根(Gen)据监测范围、监测点和环境因素等确定其安

50、装位置,安装应符合有关规定。4.2.7 罐区应实时监测风速、风向、环境温度等参数。第八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四页。4.3 报警和预警装置的预(报)警值的确定4.3.1 温度报警至少分为两级,第一级报警阈值为正常工作温度的上限。第二级为第一级报警阈值的1.25倍-2倍,且应低于介质闪点或燃点等危险值。4.3.2 液位报警高(Gao)低位至少各设置一级,报警阈值分别为高(Gao)位限和低位限。4.3.3 压力报警高限至少设置两级,第一级报警阈值为正常工作压力的上限,第二级为容器设计压力的80%,并应低于安全阀设定值。4.3.4 风速报警高限设置一级,报警阈值为风速13.8 m/s(相当于6 级风)。4

51、.3.5 可燃气体报警至少应分为两级,第一级报警阈值不高于25% LEL,第二级报警阈值不高于50% LEL。第八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四页。4.3.6 有毒气体报警至少应分为两级,第一级报警阈值为最高允许浓度的75%,当最高允许浓度较低,现有监测报警仪器灵敏度达不到要求的情况,第一级报警阈值可适当提高,其前提是既能有效监测报警,又能避(Bi)免职业中毒;第二级报警值为最高允许浓度的2倍-3倍。5. 联锁控制装备的设置要求5.1 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储罐的温度、液位、压力以及环境温度等参数的联锁自动控制装备,包括物料的自动切断或转移以及喷淋降温装备等。5.2 紧急切换装置应同时考虑对上下游装置安全生

52、产的影响,并实现与上下游装置的报警通讯、延迟执行功能。必要时,应同时设置紧急泄压或物料回收设施。第八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四页。5.3 原则上,自动控制装备应同时设置就地手动控制装置或手动遥控装置备用。就地手动控制装置应能在事故状态下安全操作。5.4 不能或不需要(Yao)实现自动控制的参数,可根据储罐的实际情况设置必要(Yao)的监测报警仪器,同时设置相关的手动控制装置。5.5 安全控制装备应符合相关产品的技术质量要求和使用场所的防爆等级要求。第八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四页。6.1 温度监控装备的设置6.1.1 一般采用双金属温度计和热电阻温度计,优先采用铂热电阻温度计。测量误差应优于 。6.1.1

53、.1 测温变(Bian)送一体化温度计及变(Bian)送器应带4 mA DC20 mA DC输出,宜带数字式显示表头。6.1.1.2 在有振动或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可选择压力式温度计。6.1.1.3 有防爆要求的罐区,应根据所存储的物料进行危险区域的划分,并选择相应防爆类型的仪表。6.1.2 温度传感器一般安装在储罐壁或者悬挂在储罐顶部,要根据现场情况和传感器特点选用适合的安装方式。安装方式可选无固定装置、可动外螺纹、可动内螺纹、固定螺纹、固定法兰、卡套螺纹和卡套法兰等。6.1.3 温度传感器在储罐的安装高度一般为1 m1.3 m(球罐、卧罐除外),插入深度0.5 m1 m,压力储罐可设置一个

54、温度监测器,监测点深入罐内1 m以上。监测平均温度一般选用6点10点。第八十六页,共一百五十四页。6.1.4 根据储罐的环境条件选择温度计接线盒。普通式和防溅式(防水式)用于条件较好的场所;防爆式用于易燃、易爆场所。根据被测介质条件(腐蚀性和最高使用温度)选择温度计的测温保护管材质。 6.2 压力监控装备的设置6.2.1 压力监测仪表选型时应主要考虑仪表的类型、型号、量程、精度等级和材质,兼顾气体特性对测量的影响。6.2.2 仪表的量程根据所测压力的大小确定。当被测压力较稳定时,正常操作压力应为量程的2/31/3;当被测压力为脉动压力时,正常操作压力应为量程的1/21/3。6.2.3 仪表的精

55、度等级根据生产过程允许的最大测量误差,以经济、实惠的原则确定。一般工业用压力表可选1.5级或2.5级。6.2.4 根据生产要求、介质情况(Kuang)、现场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选择耐腐蚀压力表、耐高温压力表、隔膜压力表、防震压力表等。第八十七页,共一百五十四页。6.2.5 气动就地式压力指示调节(Jie)器适宜做就地压力指示调节(Jie);对需远距离测量或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现场,应选择压力传感器或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压力开关应根据安装场所防爆要求合理选择。6.2.6 储罐区压力储罐应选择符合测量范围要求的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振筒式压力传感器

56、和霍尔压力传感器,且直接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提高测量精度。6.2.7 采用螺纹型安装方式时,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储罐内壁或顶部;选用浸入型从储罐顶部悬浮安装。 6.2.8 压力仪表的安装应注意取压口的开口位置和仪表安装位置的正确以及连接导管的合理铺设等问题。第八十八页,共一百五十四页。6.2.9 进行取压口位置选择时,应该:a)避免处于管路弯曲、分叉及流束形成涡流的区域;b)当管路中有突出物体(如测温元件)时,取压口应取在其前面;c)当在调节阀门附近取压时,若取压口在其前,则与阀门距离应不小于2倍管径;若取压口在其后,则与阀门距离应不小于3倍管径;d)对于宽广容器,取压口应处于流体流动平稳和无涡流

57、的区域。6.2.10 进行测压连接导管的铺设时,连接导管的水平段应有一定的斜度,以利于排(Pai)除冷凝液体或气体。当被测介质为气体时,导管应向取压口方向低倾;当被测介质为液体时,导管则应向测压仪表方向倾斜;当被测参数为较小的差压值时,倾斜度可加大。此外,如导管在上下拐弯处,则应根据导管中的介质情况,在最低点安置排(Pai)泄冷凝液体装置或在最高处安置排(Pai)气装置。第八十九页,共一百五十四页。6.2.11 测压仪表的安装及使用时应注意:a)仪表应垂直于水平面安装;b)仪表测定(Ding)点与仪表安装处在同一水平位置,要考虑附加高度误差的修正;c)仪表安装处与测定点之间的距离应尽量短;d)

58、保证密封性,应进行泄漏测试,不应有泄漏现象出现,尤其是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介质。6.2.12 对于储存介质属于GB 50160规范中甲类物料的压力储罐,应设置压力自动报警系统和相应的压力控制设施。6.2.13 压力储罐的罐顶应安装安全阀和相关的泄压系统,执行GB 50160和 GB 17681的规定。第九十页,共一百五十四页。6.3 液位监控装备的设置6.3.1 储罐应设置液位监测器,应具备高低位液位报警功能。6.3.2 新建储罐区宜优先采用雷达等非接触式液位计及磁致伸缩、光纤液位计。6.3.3 监测和报警精度:5 %。有计量功能的,应执行相关规范中的高精度规定。6.3.4监测方式 :各种介质(

59、Zhi)适用的液位仪表推荐表。6.3.5仪表的防爆等级、防腐性能:应根据GB 3836及GB50058进行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并选择相应等级的仪表和电器。设置在有腐蚀性介质区域的仪器,应从表体本身结构、安装和防护等方面解决防腐问题。第九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四页。6.3.6 仪表安装、维护及检修液位传感器可选法兰、螺纹和安装板安装方式。安装时确保传感器外壳良好接地。6.3.7 大(Da)型(5000 m3以上)可燃液体储罐、400 m3以上的危险化学品压力储罐应另设高高液位监测报警及联锁控制系统。6.3.8 压力储罐的高高液位监测控制系统,应由软件报警和硬件报警组成。报警控制宜采用或门逻辑结构。 第九

60、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四页。7. 罐区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监测报警仪和泄漏控制装备的设置7.1 罐区环境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监测报警仪的设置原则7.1.1 具有可燃气体释放源,且释放时空气中可燃气体的浓度有可能达到25% LEL的场所,应设置相关的可燃气体监测报警仪。7.1.2 具有有毒气体释放源,且释放时空气中有毒气体浓度可达到最高容许值并有人员活动的场所,应设置有毒气体监测报警仪。7.1.3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释放源同时存(Cun)在的场所,应同时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监测报警仪。7.1.4 可燃的有毒气体释放源存在的场所,可只设置有毒气体监测报警仪。7.1.5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混合释放的场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