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配售提高了IPO定价效率(PPT 18)_第1页
法人配售提高了IPO定价效率(PPT 18)_第2页
法人配售提高了IPO定价效率(PPT 18)_第3页
法人配售提高了IPO定价效率(PPT 18)_第4页
法人配售提高了IPO定价效率(PPT 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法人配售提高了IPO定价效率?1报告框架1、研究问题2、IPO折价的理论解释3、制度背景4、国内相关文献5、研究设计6、实证检验7、结论解释8、研究局限21、研究问题我国基于累计订单询价的法人配售能否降低IPO折价,提高IPO定价效率?32、IPO折价的理论解释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发行人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是IPO折价的主要原因。基于信息对称的理论IPO折价并不是信息不对称所致,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也可能因其他因素导致折价。例如,IPO折价可以降低发行人被外部投资者诉讼的风险,减轻法律责任 。尽管信息不对称不能解释IPO折价的全部,但仍被认为是IPO折价的主要因素。4

2、2、IPO折价的理论解释(续)信息不对理论投资者与发行人(投资银行)之间不同投资者之间机构投资者(informed investors)Vs 中小投资者(uninformed investors):关于公司价值的信息不对称潜在投资者发行人投资银行真实需求信息公司价值信箱52、IPO折价的理论解释(续)发售机制与信息传递固定价格(Fixed pricing)在信息收集前定价,投资银行可能对股票具有分配权,也可能没有。累计订单询价(bookbuilding)信息收集(即累计订单询价)后定价,投资银行具有股票分配权。拍卖(auction )介于前两者之间,信息收集后定价,但投资银行对股票没有分配权。

3、62、IPO折价的理论解释(续)累计订单询价制:提高定价效率投资银行通过股票分配权的使用,可以收集到股票价值及需求的真实信息,从而更准确定价,降低IPO折价。Francesca 和 David (2000)研究发现,投资银行为提供信息(比如报出申购价格上限)的投资者回馈了更多的股票,并且经常参与的投资者可以获得优惠的股票配售,特别是股票被高倍超额认购时 。赋予投资银行一个发现IPO股票均衡价格的重要职能 。各国的经验证据表明,采用固定定价机制的国家IPO折价程度明显高于采用累计订单询价机制的国家(Ritter,1998;Ritter and Rydqvist, 1994)。 73、制度背景除个

4、别例外,IPO公司均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普遍。新股发行基本采用固定价格发售机制,1996年以后基本采用上网定价发行。股票发行(包括发行价格)政府管制色彩严重,IPO折价显著高于其他成熟市场。1999年开始放宽IPO定价管制,并引入对一般投资者上网发行和对法人配售相结合的方式。 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通知 99/7/28规模门槛:总股本4亿元以上配售比例:【25,75】发行价格区间持股锁定期限:3个月、6个月83、制度背景(续)关于修改有关规定的通知 00/4/4取消规模门槛取消配售比例限制法人配售发行方式指引 00/8/21 发行量在8000万股以下的,原则上不建议

5、使用法人配售方式发行量在8000万股以上的配售比例一般不超过50;发行20000万股以上的可适当调高发行人和主承销商事先确定发行量和发行底价 93、制度背景(续)我国法人配售的特点一种不完整的累计订单询价机制 法人配售比例、配售股份的分配定价具有中国特色的法人配售能提高定价效率,降低IPO折价?104、国内相关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基本属于对IPO折价影响因素的探讨。Su&Fleisher(1997) ,王晋斌(1997),Chen, Firth, Kim(1999)、陈工孟、高宁(2000) 等。刘彤、吴世农(2001)则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研究新股上市前后公开披露的信息对IPO折价的

6、影响。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信息供给对IPO折价的解释十分有限。迄今为止尚无研究从发行方的信息需求角度,分析需求信息不对称对新股折价的影响。 115、研究设计样本选择招股日期在2000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中国A股市场IPO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共139个,含4家B股公司增发A股的样本。数据来源 新股发行数据,如招股(意向书)说明书、发行(含法人配售)公告、上市公告等,来源于巨灵证券信息数据库,发行股价、股票价格等市场数据均来源于(CSMAR)交易数据库。 125、研究设计(续)研究模型因变量:ipo underpricing,即股票上市首日收盘价与发行价格的差额除以发行价格,即通常所说的

7、首日回报率 。解释变量:发行方式,以哑变量表示,采用法人配售的哑变量取1,否则为0。控制变量发行价格:取倒数; 发行规模:取自然对数;发行前一年的盈利能力:EPS;股票发行至上市之间的间隔天数; 135、研究设计(续)研究模型(续)控制变量(续)投资银行声誉中签率 B股公司增发A股 行业 146、实证检验简单描述(表1)总体而言,2000年我国IPO仍然存在高折价现象,平均折价1.546倍,最高折价接近5倍。从发行市盈率来看,管制放宽后,不同公司的发行市盈率存在较大差异,均值达到31.36,一半以上的公司发行市盈率在29.62以上,总体发行市盈率较高。我国IPO中签率依然很低,平均为0.6%,

8、一半新股的中签率在0.3以下,最高也不到7。从样本均值来看,法人配售样本的发行价格、发行规模、发行前一年的每股收益均高于非法人配售样本,但是法人配售样本的发行市盈率、发行折价均低于非法人配售样本。另外,法人配售样本发行至上市之间的间隔天数大于非法人配售样本,上网发行的中签率基本相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发现,发行规模、发行折价、发行前一年的每股收益、发行价格和发行市盈率在两组样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前面两者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1、5,后三者为10。156、实证检验(续)检验结果基于累计订单询价的法人配售未显著提高IPO定价效率,降低折价(表2) 。持股锁定期影响法人配售方式下IPO定价效率?

9、 (表3)敏感性测试剔除极端值样本(4+4)IPO折价计量:市场收益率调整后的首日回报率上市后30天的平均价格代替首日收盘价167、结论解释为什么基于累计订单询价的法人配售机制没有提高IPO定价效率?发行主体:具有提高定价效率的强烈动机?制度因素:管制不完整的累计订单询价制结果?如果法人配售未提高定价效率(反而增加融资成本),那它的意义何在?培育机构投资者、战略投资者?梁洪昀(2002)研究发现,采用上网定价发行与网下配售相结合方式发行的股票在解除锁定日成交量剧增,表明很多网下获得配售的投资者在持股锁定被解除时会选择抛售股票,与新股上市初期的情形十分相似。 178、研究局限不同公司在定价和股票配售权的运用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没有考虑这些内部差异而将所有法人配售方式一视同仁。例如,有些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