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道路03_第1页
伟大的道路03_第2页
伟大的道路03_第3页
伟大的道路03_第4页
伟大的道路0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集 风暴: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1937)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自成立以来 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反动派疯狂地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党的组织被迫全部转入地下, 党的内部出现了严重分化;叛变投敌、自首变节以及离党而去者不在少数,党员数量从大革 命高潮时期的近6万,骤减到1万多人;民族资产阶级因动摇而退出了革命,许多中间人士 也纷纷与共产党拉开了距离;已经蓬勃发展的工农运动也由于缺乏党的领导和反动派镇压的 双重原因日渐低沉。一切事实表明,中国革命已经进入了低潮。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革命也是大浪淘沙的过程,在党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共产党中

2、优秀分子没有动摇自己的坚定信念,而是更为积极地与革命过程中的狂风恶浪做起了斗争, 为彻底清算并纠正党在过去中的严重错误,决定新的方针,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汉口秘密 召开紧急会议,这就是著名的八七会议。会议彻底清算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 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这次会议, 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党指明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 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遗憾的是,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时,没有 做到有效地防左,在相当程度上容许和助长了冒险主义和命令主义的倾向。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以及

3、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 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 一枪。10月初,起义军在南下广东途中遭到了失败。保存下来的部队,一部分转移到广东海 陆丰地区同当地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入湘南。南昌起义标志着中 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此后,在党的领导下 武装起义此起彼伏。八七会议后,毛泽东根据中央的指示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9 月9日,“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起义军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进攻 长沙受挫后,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

4、署,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 区寻求立足地。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 湾改编,创造性地确立了 “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联上,官兵平等”的治军方略,这是中国共 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 重要开端。10月7日毛泽东率改编后的部队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 据地的斗争。12月11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起义军一 度占领广州绝大部分市区,成立了苏维埃政府。由于优势敌人的疯狂围攻,起义失败,张太 雷和许多同志壮烈牺牲。退出广州的起义军,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参

5、加革命斗争,一部分到 广西左、右江一带同农民起义军会合。广州起义是对国民党屠杀政策的又一次英勇反击。在这一时期,党还先后领导海陆丰、琼崖、鄂豫边、赣西南、赣东北、湘南、湘鄂西、 闽西、陕西等地区的武装起义。这些起义有一部分因为自身实行了错误的政策,或者敌我力 量过于悬殊而很快失败,但也有一部分起义部队最终选择了转入农村开展游击战争,使得革 命的力量得到了保存。尽管这时党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但革命形势依然处于低潮,然而中共中央仍然留在上 海,党的工作重心依旧放在城市。实际上,从外国搬来的“城市中心论”是脱离中国实际情 况的。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在如何认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6、走 出一条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这里后,抓住统治 阶级内部发生新的破裂的时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剿”,并全力进行党、军队和政权的建 设,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革命根据地有了初步基础。同时,井冈山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 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动农民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工作只在个别地区试行。随着根据地的 初步稳定,1928年5月至7月在边界各县掀起全面分田的高潮,年底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在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过程中,斗争环境异常艰苦,在共产党和红军内部有人对于在四 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之

7、中,小块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缺乏信心,多次提出一个疑问,提出“红 旗到底打得多久?”。1928年10月召开的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毛泽东起草的 决议,回答了这个问题。决议指出,由于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 家,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各派新旧军阀之间 的矛盾以至连续不断的战争。红色政权可以利用这种条件坚持下来并得到发展。只要有继续 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有很好的党并制定正确的政策,有很好的群众,有相当力量的红军, 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和提供足够给养的经济力,红色政权就能够存在和发展。这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重要思想的形成:即在中国共产党

8、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中心 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势、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毛泽东把马 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创造性地正确回答了关系中国 革命前途和命运的基本问题,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雏形,在革命 者的心中燃起新的希望。为了认真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确定革命斗争的路线和任务,1928年6月18 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142 人,其中有表决权的84人。大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一系列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 做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大会指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

9、地半封建的国家,现阶段的中国 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形势是第一个革命浪潮已经因为历次失败而过 去了,而新的浪潮还没有来到。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目前最主要的危险倾向是盲动主义 和命令主义。尽管六大存在着对于中间阶级的两面性和反动势力的内部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 和政策,对于大革命失败后党所需要的策略上的有秩序的退去,以及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和 民主革命的长期性,缺乏必要的认识等缺点,但大会决议传达贯彻后,大体上统一了全党的 思想,对于革命运动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生、发展、壮大的同时,党在其他地区领导的一部分秋收起义部 队,也转移到了边界的农村山区,先后建立了

10、一些小块的农村根据地。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了井冈山,进而开辟了赣南、闽西两块新根 据地。其他根据地的党组织,也有效地抓住了国民党军阀混战的时期,扩大了自己的根据地。 到1930年的时候,共产党在南方一些省份,已经开辟有10多块根据地,红军已有13个军6 万多人。为了解决在农村环境中保持党和红军的先进性的问题,1929年12月下旬,在福建上杭 县古田镇召开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多相决议案,其中最重要的是毛泽东 起草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问题的决议案。它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 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担负起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这三位一

11、体的任务。 决议案总结创建红军和农村根据地以来的经验教训,着重强调加强思想建设的重要性,要求 用无产阶级思想来进行党和军队的建设。古田会议决议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它解 决了就农村环境中,在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从加强思想建设着手,保持党的无产 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红军和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震惊。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 集中重兵,向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大规模的围剿。到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对根据地发动 了五次围剿战争。从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下,贯彻积极防御的 方针,实行诱敌深入

12、等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原则,先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反围剿 的胜利,使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拥有21座县城、面积5万平方公里、居民达 250万人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但革命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当以毛泽东为首的一批共产党人日益趋近于革命的正 确道路之时,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在此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们在 政治上无视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动的事实,推行左倾关门主义, 在军事上实行堡垒政策,喊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这直接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4月中旬,国民党军队集中优势兵力,进攻中央根据地的北大门广昌。经过18 天血战,广昌失守。1

13、0月初国民党军队推进到根据地腹地,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8.6万多人撤离根据地,踏上向西突围的征途。中央红军长征开始后,左倾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并把战略转移变成搬 家式的行动。在连续突破国民党军队布置的四道封锁线之后,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锐减到三 万多人。在严酷的事实面前,党和红军内部对于错误领导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加,一些曾支持 左倾错误的领导人也在逐步改变态度。这时,蒋介石察觉中央红军的前进方向是要到湘西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立刻调兵遣 将、布下天罗地网,等待红军到来。在这紧急关头,毛泽东建议放弃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 的计划,改向敌军力量薄

14、弱的贵州挺进。他的主张得到许多人的赞同。红军占领湖南通道城 后,转入贵州。1934年12月18日,在黎平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决定放弃向湘西前进 的计划,改向贵州北部进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贵州重镇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 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会上,由博古做关 于第五次反“围剿”总结的主报告,周恩来做副报告。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做了重要发 言,他们尖锐地批评博古、里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实行单纯防御、在战略转移中实行退 却逃跑的错误。经过激烈争辩,多数人同意毛泽东等人的意见,认为博古的总结报告是不正 确的。会议将毛

15、泽东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 剿”的总结的决议。会后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并成 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团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危难当头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 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 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 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指挥下,中央红军在经过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等残酷战役 后,奇迹

16、般地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然后继续北上,顺利地通过四川境内的 大凉山彝族地区,赶到大渡河畔的安顺场渡口和泸定城铁索桥边。随后,抢渡天险大渡河, 翻越人迹罕至的夹金山,在懋功地区同张国焘、徐向前等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会师。8月初,红军分编为左、右两路军北上。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率中央中央机关和 前敌指挥部为右路军行动。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率红军总司令部随左路军行动。8月下 旬右路军穿越草地后,等待左路军前来会合。可是张国焘坚持南下。9月9日他电令右路军 政治委员陈昌浩率部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毛泽东得知这一情况后,与周恩来、张闻 天、博古紧急磋商,决定连夜率红一、红三军和军委

17、纵队先行北上。中共中央多次至电张国 焘,要他立即率部北上,但他置之不理。9月12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张 国焘错误的决定,并将北上红军改称陕甘支队。张国焘一意孤行,率部南下。10月,张国焘 公然另立中央,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朱德、刘伯承等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同张国 焘的分裂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9月17日陕甘支队在彭德怀的带领下,一举突破甘南天险腊子口,占领哈达铺。毛泽东 从报纸上了解到,陕北有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活动。9月2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正式决定前往陕 北,同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率领的红十五军团会师。10月19日达到陕北吴起镇。中央 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的长征胜利结束,终于实现了战略大转移。毛泽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