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维立体网络系统_第1页
第三章 三维立体网络系统_第2页
第三章 三维立体网络系统_第3页
第三章 三维立体网络系统_第4页
第三章 三维立体网络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三维立体网络系统中医络病理论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空间(网络层次和空间位置)时间(时速与常度)功能(运行气血)络“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恩格斯 “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是从时间、空间和功能角度,对网络全身的络脉系统进行高度概括: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间的网络系统,虽庞大繁杂,却具有明显的细化分层和空间分布规律,按一定的时速与常度,把经脉运行的气血津液输布、弥散、渗灌到脏腑周身,发挥着“行血气而营阴阳”的生理功能,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网络结构。 2第一节络脉的网络

2、层次和空间位置一、网络层次15 1801803.4万160亿 清喻嘉言医门法律络脉论经 脉别络系络孙络缠络 中医关于络脉逐级细化的网络层次概念,对解释复杂生命现象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如果没有遍布全身的网络系统,仅有孤立的五脏六腑,即使加上十二经脉主干通道也是不可能完成复杂生命运动的。3二、空间位置(外邪) 灵枢百病始生曰:“是故虚邪中于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稽留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络),或著络脉。” 阳络 浅而在外 外 (皮肤和体表粘膜)经脉 伏行分肉 中阴络 深而在内 内 (脏腑隶下之心络、脑络、肝络等)41.支横别出,逐层细分三、络脉的结构特点经脉

3、是经络系统的主干部分,呈线状纵直循行人体上下,经,有路径、途径之义;络是从经脉主干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的分支,络有网络、联络之义,交错分布在全身各处。络脉象树枝一样逐层细分,有大小粗细不同,具有明显的层次,由大的别络,分出系络、缠络,直至终末端孙络。 52.络体细窄,网状分布三、络脉的结构特点络脉遍布全身,外而体表肌腠、四肢百骸,内而五脏六腑,呈网状分布,随着络脉的分支,络体越来越细窄迂曲,尤其是孙络作为络脉网络最末端、最基础、最细小的络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最小功能单元。 63.络分阴阳,循行表里 三、络脉的结构特点阳络:循行于皮肤和体表黏膜的络脉为阳络,阳络参与六经皮部的组成,十二经之气血通过阳

4、络温煦濡养、护卫皮肤;阴络:循行于体内,布散于脏腑区域的络脉为阴络,阴络布散于脏腑区域,成为五脏六腑结构与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十二经气血通过络脉濡养、络属五脏六腑,调整阴阳平衡。 7一、时速与常度 时速:气血运行时间与速度 常度:气血正常循环状态和节律 针灸大成 :“自寅时起,一昼夜,人之营卫,则以五十度周于身,m/s,现代医学尺神经传导速度50m/s),m/s,微循环血cm/s)(气行/血行16.7),运行血气,流通阴阳,昼夜流行,与天同度,终而复始也。”第二节络脉的运行时速和常度8二、络脉气血运行特点 络脉细窄迂曲,分支众多,分布面广,在经脉主干快速运行的气血贯注到络脉后,随着络脉分支越趋

5、末端,气血运行愈缓,这对其实现脏腑组织的灌注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络脉气血流缓的特点也决定了病久入深、易入难出、易滞易瘀的病机特点。 9二、络脉气血运行特点2.面性弥散 络脉循行表里上下,无处不在,形成遍布全身的网络系统,功能相同的络脉在体内呈现片状、面状、立体网状结构,气血由经脉中线状流注状态,进入络脉后相应地转变为面性弥散,发挥温煦、濡养作用。 10二、络脉气血运行特点3.末端连通 仅有十二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的气血线性运行通道显然不能维持复杂的生命运动。络脉之间有缠绊将从不同经脉逐层细分的网络组织在其末端孙络广泛联系在一起,使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形成协调一致的整体,同时络脉末端相互连通

6、,使之成为闭合的网状系统,气血在这一闭合网状系统中层层渗灌,与机体进行充分的营养交换和信息调节控制。 11二、络脉气血运行特点 遍布全身的络脉气血行缓、面性弥散、末端连通的运行时速和循环状态特点,使络脉系统末端成为津血互换之处。津在脉外,血在脉内,津液入于脉内则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血液渗出脉外则成为津液,而津血互换则在络脉系统末端完成。络脉在完成津血互换的同时提供营养并带走组织代谢的废物,因此络脉的末端同时也是营养代谢的处所。 12二、络脉气血运行特点 络脉广泛分布于内在脏腑与外在体表黏膜,成为维持脏腑之间,脏腑与外在环境之间广泛联系、协调平衡的通路。不仅津血可通过络脉(脉络)互相渗灌,气作为

7、沟通和维持脏腑间联系和平衡的重要物质,也是通过广泛分布于脏腑之间的络脉(气络)相互流通,双向流动,实现脏腑间信息传递与功能协调,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13二、络脉气血运行特点 络脉根据所处脏腑功能状态调节其气血运行时速和常度。在休息状态下,血藏于肝,故中医亦有“肝为血海”之称,同时络脉中的气血向处于活动状态的脏腑器官相对集中,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络中气血这种功能调节的循行输布状态对于维持全身脏腑百骸协调一致,集中完成某些功能动作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运用中医络病学说研究气血运行、输布、渗灌状态及其规律提供了重要依据。 14络脉时空的特

8、异性空间特点: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络体细窄、网状分布络分阴阳、循行表里时速特点:气血行缓,面性弥散末端连通,津血互换双向流动,功能调节从络脉与经脉时空差异性研究络脉生理功能及“络病证治”规律性切入点15第三节络脉的生理功能经脉“气主煦之血主濡之”经脉经气环流系统心脉血液循环系统气络脉络温煦充养、防御卫护信息传导、调节控制渗灌濡养、供血供气津血互换、营养代谢络脉气络NEI网络脉络血管系统16“气络NEI网络”17 气是古代哲学概念,黄帝内经首次提出“经气”的概念,“气”作为中医学特有概念名词的出现,对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系统建立具有划时代意义。 随着古代中医学的发展,仅有脉、血、组织器官这些容易见到

9、的有形物质构筑的早期较为原始的中医学理论受到挑战,还有潜在的生命物质及其功能需要认识,需要更新的理论进一步深入阐述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规律,因此“气”的概念应运而生。 (一)中医经络学说的“经气环流系统”18 “气”涵盖了更深刻更广泛的科学内涵,更接近于人体生命现象的本质。“气”与“血”的概念建立之后,经络作为“行血气”通道的概念才得以成立。 在内经中往往以“经脉”通称涵盖运行气血的经络系统,在“脉”的概念向运行血液的脉管转移后,“经”作为“经气”运行通道的概念日显凸现,气在“经络”中环流运行即称为“经气”,所以素问离合真邪论有“真气者,经气也”之说。(一)中医经络学说的“经气环流系统”19 由

10、于气的物质基础不同,“经气”又有多种称谓,如真元之气、宗气、卫气、营气等,故清代何梦瑶:“气一耳,以其行于脉外,则曰卫气;行于脉中,则曰营气;聚于胸中,则曰宗气。名虽有三,气本无二。” 清代周学海说:“宗气者,营卫之所合也,出于肺,积于气海,行于气脉之中”,提出“气脉”概念,明确指出专有运行经气的经脉通道,由经脉支横别出的络脉也自然成为经气的通路,故亦有“气络”之说。(一)中医经络学说的“经气环流系统”20(二)经络之络(气络)运行经气真气宗气营气卫气 气的分类21“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灵

11、枢经脉) “真气者,经气也”(素问离合真邪论)神经功能:脑之气络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气真气22髓血神(真)气精“血者,神气也”(灵枢营卫生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灵枢平人绝谷)精化气髓养血精血互化髓生精气化神形为神宅“一身之宝,惟精、气、神,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气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类证治裁)“脑为髓之海,真气之所聚” (王冰注素问刺禁论)23脑之气络-中枢神经功能 思维: “人之记性皆在脑中。脑髓中一时无气,不但无灵机,必死一时,一刻无气,必死一刻”。 运动:“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12、(灵枢海论) 语言: “人生三月微明而后能见,七月而生齿而后能食,三年脑合而后能言。”(韩诗外传) 气真气24“筋自脑出者六偶,独一偶逾颈胸,下垂胃口之前,。又从膂髓出筋十三偶,各有细络旁分,无肤不及。其以皮肤接处,稍变似肤,始缘以引气入肤,充满周身,无弗达矣。筋之体,瓤其里,皮其表,类于脑,以脑与周身联系之要约。” (清刘思敬彻剩八编内镜头面脏腑形色观“其脊中生髓,上至于脑,下至尾骶,其两旁附肋骨,每节两向皆有细络一道,内连腹中,与心肺系,五脏通。” (明人镜经) 气络-外周神经气真气25“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灵枢刺节真邪)“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

13、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素问上古天真论) 遗传特征(生命动力、生命节律、遗传信息等)气真气26气宗气“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 灵枢 邪客助肺司呼吸:宗气聚于胸中,上走息道,循喉 咙,推动肺的呼吸功能。贯心脉行血气:肺吐故纳新,吸入的清气(氧 气)作为宗气的组成部分,贯注 于心脉随血液布散到周身。27气卫气免疫功能: “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 (

14、明孙一奎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 ) “卫出上焦”:强调大气环境因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卫出中焦”:强调饮食营养状况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卫出下焦”:强调先天遗传因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体温调节:“温分肉,充皮肤” (灵枢本脏篇) 卫气的“温分肉,充皮肤”的生理功能包括中枢神经及植物 神经对体温的调节作用。 植物神经功能:“司开阖” (灵枢本脏篇)28气营气伴随血液运行:“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 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 六腑。” (灵枢邪客)气之调节功能:“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 (素问痹论) 运行于血液中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物质29运动形式:升降出入真气(元气)“真气者经气也”宗气(心

15、肺)脾胃(肝肾)卫气营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功能特点:温煦充养、防御卫护、信息传导、调节控制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与功能特点气与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高度相关30气络-NEI网络相关性气络: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如树枝状逐层细分,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间的网络系统,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网络系统。 “经气” 通过气络面性弥散到脏腑肌肤、四肢百骸,激发生命活力,发挥温煦充养、防御卫护、信息传达、调节控制作用,实现脏腑间信息传递与功能协调,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稳态。 31NEI网络:NEI网络是当代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其概念由Besedovsky于 1977年提出,

16、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三个系统进行信息沟通的生物学语言是各种神经递质、神经肽、细胞因子、激素等,其细胞表面都有接收这些分子语言的受体,同时也能分泌这些信息分子,从而使三大功能系统形成人体稳态机制的多维立体网络结构,对生命科学时代更深刻地揭示生命现象和疾病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气络-NEI网络相关性32气络与NEI网络的共性特征气络:中医络病理论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从时间、空间和功能的统一性,对络脉系统进行高度概括:络脉是从经脉逐层细分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间的网络系统,虽庞大繁杂,却具有明显的细化分层和空间分布规律,按一定的时速与常度,把经脉运行的气血津液输布、弥散、渗灌到脏腑

17、周身,发挥着“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网络系统。(一)维持生命活动的多维立体网络系统33NEI网络: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神经系统通过其广泛的外周神经突触及其分泌的神经递质和众多的内分泌激素,甚至还有神经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共同调控着免疫系统的功能;而免疫系统通过免疫细胞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和激素样物质反馈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各系统的细胞表面都有相关受体接受对方传来的各种信息,这种多维多向的信息沟通与联系,从而使NEI网络作为一种多维立体网络调控结构实现对人体功能的整合调节,显然与气络同属多维立体网络系统。 (一)维持生命活动的多维立体

18、网络结构气络与NEI网络的共性特征34气络:稳态机制是中医关于人类适应各种内外环境剧烈变化防止疾病发生的重要理论,气络在维持人体生命运动的稳态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体通过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动态平衡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气机的平衡失调或气络的敷布与调节发生障碍,则代表着人体的稳态机制受到破坏和疾病的产生,因此动态平衡的稳态机制成为中医关于生命和疾病认识的理论基础。(二)生命运动的稳态机制气络与NEI网络的共性特征35NEI网络:NEI网络深化了对稳态机制的再认识,揭示了传统的“反应性稳态”(Reaction Homeosfasis)与“免疫稳态”(Immunolo

19、gical Homeosfasis)之间既相对独立而又密不可分的相关性,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各司其职,又相互调节,三者共同形成在细胞、分子水平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的稳态调控网络,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与稳定。在这个调控网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严重失调,都会明显影响其它系统的功能,而且引起机体生理波动的所有内外因素所导致的内环境的变化,都可以通过NEI网络调节来校正,实现了对稳态机制的再认识。(二)生命运动的稳态机制气络与NEI网络的共性特征36 (三)整体系统的生命观气络:整体系统的生命观是中医学的显著特征,以“天人相应”和以五脏为中心的系统概念形成构筑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而以

20、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的形成又离不开经络系统,一身之气借助于气络布散于脏腑成为脏腑之气,成为所在脏腑功能的组成部分;脏腑之气又以经络之络为通道,发挥着协同和制约作用,中医学的整体观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实现,因而络脉概念为建立整体系统生命观奠定了基础。气络与NEI网络的共性特征37NEI网络:NEI网络的提出,说明西医学在注重微观局部研究的同时,也逐步走向对机体整体调控的探讨,该网络不仅揭示三大功能系统各自内部分别存在着极其严密和精细的调节机制,同时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功能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严密协调,相互制约,整合三大功能系统成为协调统一的调控网络,并且阐明了三大系统相互

21、联系的生物学基础,为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运动的整体性提供了有意义的新模式。可见,NEI网络的提出与发展打破了传统西医学还原论的束缚,与中医学提倡的整体系统生命观可谓不谋而合,殊途同归。 (三)整体系统的生命观气络与NEI网络的共性特征38 (四)生命运动的功能状态研究 气络:中医学注重生命运动的功能状态研究,正如元代朱丹溪在格致余论相火论所说:“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认为生命活动是气的不停的运动变化过程。素问六微旨大论云:“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指出升、降、出、入是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气之运动功能状态时刻激发和推动着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贯穿于人体生

22、长壮老已的生命全过程。而气的运动功能状态终止则意味着生命终结,故素问六微旨大论又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之论。气络与NEI网络的共性特征39NEI网络:中医关于气之运动功能状态研究的论述对生命科学时代更深刻的揭示生命和疾病本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实际上近年西医学也逐步认识到功能状态研究的重要价值。NEI网络认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是通过一套复杂的通用信息分子的不断分泌、输布、接收来实现的,在动态中完成对生命机体的整体调控。它们之间的这种网络关系的揭示,不是通过静态的组织解剖的研究来完成的,而且这种网络关系也并没有固定静止的解剖结构作基础。这种对生命运动的功能状态研究与中医学恒

23、动观的认识是相一致的。(四)生命运动的功能状态研究 气络与NEI网络的共性特征40气络:中医学强调人体内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人体的脏腑通过经络系统相沟通,形成“生克乘侮”的关系,注重生理上的相互协调和发病中的相互影响。同时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对人体致病的影响,其所创立的“形神合一”、“天人相应”等思想与现代西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吻合。(五)符合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气络与NEI网络的共性特征41NEI网络:NEI网络概念不但在生物医学范围内深化了对疾病发生机制的认识,而且扩展到社会医学的领域。众所周知,应激与内科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紧张、忧虑以及情绪激动等不但会引起神经、

24、内分泌系统的紊乱,而且可以导致免疫功能的全面降低,使传染病和癌症的发病率都明显升高,因而NEI网络概念为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气络与NEI网络的共性特征(五)符合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42气络NEI调节网络示意图免疫系统神经系统气络内分泌系统43气络NEI调节网络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内在一致性 综上所述,气络与NEI网络在多维立体网络系统、生命运动的稳态机制、整体系统的生命观、生命运动的功能状态研究、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等共性特征方面高度相似,揭示气络与NEI网络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内在一致性。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细胞因子等信息分子及其受体不仅是N

25、EI网络通用的生物学语言,同时也应是气络在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学基础。44“气络NEI网络”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它的提出有助于我们将中医宏观的整体辨证思维与现代微观研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对人类生命现象和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更系统、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提高现代多种疑难性疾病的诊疗水平。“气络NEI网络”概念的提出使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发现不断充实丰富络脉及络病理论,使其在微观领域逐渐清晰起来,从而成为生命科学时代研究络脉及络病理论的切入点。 气络NEI调节网络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内在一致性45“脉络血管系统”46 (一)“心脉血液循环系统”经脉经气环流系统(气络)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心脉血液循环系统(脉

26、络)心、血、脉脉络别络系络缠络孙络47上述象形“心”字,突出了心脏底部四条大经脉,现代解剖学证实,这四条大经脉就是显露于心包膜之外的发至主动脉弓的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无名动脉和上腔静脉,而早在殷商时期,关于心有七窍之说,也证实与现代解剖学相符。同时古人观察到心脏的搏动,管子内业曰:“凡心之型,自充自盈,灵气在心,一来一逝。” 心推运血液在脉管 中运行的脏器(殷商甲骨文)(春秋象形文字)48 血液生成:“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灵枢决气)循环:“食气入胃,散精于肝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 (素问经脉别论)功能:“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

27、49“脉”之概念迁移 经络学说形成之前“脉”为“经”之概念 “脉”字作为医学概念最早见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书中简要而完整地论述了全身十一条脉在体表的循行路线、病候和灸疗方法。成书稍晚的另一部经脉学著作阴阳十一脉灸经所载的肩脉、耳脉、齿脉等,是对脉感传路线所作的早期直观命名。 同见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脉法,书中所论及的“脉法”与内经以后历代诊断学中的诊脉法不同,是指通过灸法呈现脉的感传现象来提高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在经络学说形成之前,“脉”最初代表的含义主要是循经感传的走行路线,是经络学说中“经”的概念的雏形,在此后的中医文献中仍可见到其影响,如内经“奇经八脉”、清代周学海“

28、气脉”以及经与脉相互交叉、互称并用等。 50内经经络学说中“心脉血液循环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经以“经络”代替了“十一脉”的概念,而“脉”代表经络系统的概念含义逐渐退化并向容纳血液的脉管转移。内经以“经脉”通称时往往涵盖运行气血的经络系统,独言“经”时往往是指运行经气的相对独立之通路,是谓“经气环流系统”;以“脉”单言时则主要表达的是容纳和运行血液的通道脉管的概念,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可见在内经中“经”、“脉”概念渐行分离,由心脉血构筑的“心脉血液循环系统”已初步成形,并成为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脉”之概念迁移51独立的实体脏器:脉“奇恒之府” 内经还将“脉”视

29、为一个独立的实体脏器“奇恒之腑”,素问五脏别论中记载:“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可见脉与其它五个脏器一样皆为独立的实体脏器。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认识来源于解剖学的进步,正如灵枢经水载:“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 “脉”之概念迁移52“脉” 的双重含义经络系统运行血液为主的通道。属于奇恒之府的独立实体脏器。 “脉”作为独立实体脏器,必然具备自身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物质代谢特点。 53“脉”之结构 与心、肺相连 “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心与脉管直

30、接相连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的管道系统,全身的血液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有规律地搏动而输送到皮肤肌腠、脏腑官窍、四肢百骸,发挥其濡养的作用; “肺朝百脉”(素问经脉别论),全身的血液都经过“脉”会聚于肺,通过肺的吐故纳新,吸清呼浊,完成体内外的气体交换,将血中的代谢废物排出,再将富含有清气(氧气)的血液回流至心脏,从而完成一个循环过程。前者与西医学之体循环、后者与肺循环基本相同,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对心肺脉管血液组成的血液循环系统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54 动、静脉有别内经已经观察到脉分为“动脉”和另外一种不同的脉管,并将搏动的血脉称为“动脉”。动脉者其形可动,“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

31、呼吸定息脉五动”(素问平人气象论);其动可触,“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素问三部九候论),可见内经时期已经通过观察和切循某些部位动脉的搏动频率和形态来诊断病变。内经还观察到两种脉中运行的血流速度及血液颜色存在不同,灵枢血络论记载:“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浊者,何也?岐伯曰: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畜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显然,这种对脉及血液的认识与西医学血管有动、静脉之分相同。“脉”之结构55 脉之分支脉络的结构特点 支横别出,逐层细分:脉络有大小粗细不同,具有明显的层次,如清代喻嘉言医门法律络脉论中言:“十二经生

32、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分支为一百八十缠络,缠络分支连系三万四千孙络,孙络之间有缠绊”; 络体细窄,网状分布:随着脉络不断分支,络体越来越细窄迂曲,呈现片状、面状、立体网状分布于全身; 络分阴阳,循行表里:循行于皮肤和体表黏膜的脉络称为阳络,阳络参与皮部的组成,循行体内并布散于脏腑区域的脉络称为阴络,其成为五脏六腑结构与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脉”之结构56朝会于肺的脉中小血管、微血管,包括微循环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十二经皆有动脉”(难经一难)别络、系络缠络、孙络肺朝百脉,吐故纳新“脉”之结构57“脉”之功能运行血液 脉不仅是容纳血液的器官,同时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是其主要功能

33、。中医认为血液是流动在脉管中的具有营养作用的赤色液体,所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与今天对血液的认识已经吻合。 心主身之血脉,血液在心气的推动下通过循行周身逐级细化的脉络系统输布于脏腑百骸,正如明代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所言:“脉者,血之隧道也,血随气行,周流无停”。脉之空腔结构、与心肺相连、伴随心脏搏动而发生的自身舒缩运动为运行血液至周身提供了基础。 58 渗灌濡养 脉络的空间结构特点决定了在脉道中线性流注运行的血液进入脉络后,具有面性弥散、运行缓慢、末端连通、津血互换、双向流动、功能调节的运行时速特点,这对保障“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血液渗灌濡

34、养脏腑百骸作用难以在十二经脉“首尾相贯,如环无端”的运行方式中实现,而是在逐层细分的脉络特别是其末端完成的,正如灵枢卫气失常所言:“血气之输,输于诸络”。“脉”之功能59 营养代谢 络脉在进行渗灌濡养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体组织及自身的营养代谢功能。血液由心脏泵出后由脉逐级注输于脉络的末端孙络,孙络络体细小狭窄,血流缓慢,是维持人体营养代谢的最小功能单位。 它一方面把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及携带的清气(氧气)充溢灌注到脏腑四肢百骸,发挥濡润营养作用;另一方面也带走各脏腑组织代谢的废物,避免了有毒物质的蓄积,因此脉络的末端同时也是营养代谢的处所。 “脉”之功能60 津血互换 遍布全身的脉络具有面性弥散、

35、运行缓慢、末端连通等时速及循环状态特点,使脉络系统末端成为津血互换之处。津血同源而异流,津在脉外,血在脉内,津液入于脉内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血液渗出脉外则成为津液,这种津血互换的过程是在络脉系统及其循环通路缠绊之间完成的。 津血皆由脾胃水谷之精变化而来,中焦脾胃摄取饮食精微,变化而赤化生血液的过程也是在络脉末端完成的,正如灵枢痈疽所言:“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 “脉”之功能61象任何独立的实体组织器官一样,“脉”既然有其独特的组织结构与功能,也必然有其物质代谢才能维持其功能正常发挥。古代中医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脉”的物质代谢,但“气为血之帅”即气的统摄和推动

36、能保证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脉的代谢与调控机制,其中营气与西医学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尤其值得注意。 “脉”之代谢62营气与真气、宗气、卫气不同,具有气的功能但在脉管中与血液伴行,如灵枢邪客篇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同时营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素问痹论),具有和调、洒陈、推动血液循脉络运行、渗灌、濡养五脏六腑的功能。营气作为血液中具有独特气之作用的组成部分,与血管代谢特别是血管内皮功能的高度相关性值得重视。 “脉”之代谢63奇恒之腑脉“血之府也”形态特点:与心肺相连、动静脉有别、分支而出、中空有腔 与腑相似。生理特点:“藏精气而不泻”,保持血

37、液量和质的相对恒定。运动状态:伴随着心脏搏动而发生舒缩运动。功能特点:运行血液、渗灌濡养、营养代谢、津血互换。自身代谢:与营气相关,“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64“脉络血管系统”解剖形态同一性 脉络 中小血管、微循环 源于解剖解剖概念 “脉者血之府也”血液循环 灵枢经水篇所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络”作为“脉”这一组织器官的中下层组织结构,与西医学之中小血管、微血管,特别是微循环的认识基本一致,由此提出“脉络血管系统”同一性,脉与脉络比西医血管系统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脉 血管气神经体液65“脉络血管系统”解剖形态同一性的提出,有助于从中、西两种

38、医学角度认识与研究血管病变防治,发挥中医整体、恒动、系统、辩证的思维特色,也可以利用西医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对“脉络血管系统”病变的研究更加深入。需要指出的是,“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气血相关的中医理论特色赋予“脉”及“脉络”更丰富的理论内涵。在复杂系统及非线性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使我们可以突破西医学还原论思维方式的束缚,能够从更广泛的视角探讨“气络NEI网络”对“脉络血管系统”的调控机制及影响,进一步阐明“脉络血管系统”及血管性疾病的生物学基础。 “脉络血管系统”解剖形态同一性66第四节气血相关的中医络脉理论特色 “经气环流系统” (运行经气)经 脉“行血气”“心脉血液循 环系统

39、” (运行血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络-NEI 网络” “脉络血管系统”神经内分泌免疫物质对血管血液的作用通过血液输布神经内分泌免疫物质体现了气的功能 气血相关的络脉理论特色体现了中医整体、系统、恒动、辩证的思维方式,启迪从“经气环流系统”和“心脉血液循环系统” 的相互影响中探讨生命运动,对于科学阐明复杂的生命现象乃至建立现代中医新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7 络病学说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是从时空概念探讨络脉系统的结构和运行特点,而络脉系统行血气的功能也因其结构和运行特点与经脉有着显著的不同和独特性。由于循行于脏腑的络脉成为脏腑功能与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也

40、需要分布在该区域的络脉敷布气血,从络脉时空与功能的统一性深入探讨理解中医学以五脏功能系统为核心的学术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更深刻地理解中医络病理论进而系统建立中医络病学说体系也是重要和有益的。 第四节气血相关的中医络脉理论特色 68第五节中医络脉理论的核心学术价值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藏象内脏器官形态结构及生理病理表现气血脏腑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经络气血运行通道并络属脏腑百骸 气血通过经络运行至脏腑,脏腑之间以及脏腑与形体官窍通过经络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而经络中的阳络又为六经皮部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阴络布散于体内脏腑而成为脏腑的组织结构及功能单位,运行在经络中的气血亦是通过络脉发挥其生理作用。因此经络在中医学术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69十二经脉甚至奇经八脉受到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形成了像指导外感热性病辨证治疗的六经辨证那样的研究成果,建国后几十年来集大量人力物力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