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改善高中物理教学_第1页
学习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改善高中物理教学_第2页
学习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改善高中物理教学_第3页
学习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改善高中物理教学_第4页
学习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改善高中物理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改善高中物理教学上海市洋泾中学 肖斌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应用建构主义、认识理论指导物理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改善物理教学,发挥物理课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提高公民的素质,适应时代的要求。对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设想,对于物理科的教学改革,对于物理教学中进行的创新教学,对于发挥物理学科在提高学生素质中的作用,都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素质教育、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改善教学环境、优化问题设计、优化教学目标确定、完善认知策略建构、培养思维能力、有效学习、教学观念 最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的思想、教育的观念都在改变和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了全面实施

2、素质教育,以提高公民的素质,适应时代的要求。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教师必须将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贯穿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物理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来研究,让物理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物理难学已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结果,过去的物理教学过程,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视教师为主导而不把学生视为主体,因此优化物理教学过程已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作者本人的教学实践,谈用建构主义、认识理论指导物理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改善物理教学,发挥物理课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

3、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在教学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一)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环境 1、教学的过程是引导高级思维活动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即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这就要求教学要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地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和转换,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完成对知识的建构。例如在进行光的折射教学时,在学生的面前放一杯水,里面斜插一支铅笔,杯子后面放一幅图,让学生观察后每个学生提一个问题、讲一句话,然后大家记下这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先阅读课本,再由教师引导一起讨论,最终学到知

4、识,关键是在此同时学生形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常要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也可以从学生提的问题中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先让学生去尝试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合作,在不妨碍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下,配合并促进他们解决问题。力求使学生的学习有探索性。2、教学的环境是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内容的、有力的协作环境。我们主张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所谓师生互动,指的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师生相互交流与影响,不只是认知信息方面的,更主要的是情感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在作者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觉到特别

5、是初中学生,在他们的意志力还比较薄弱的时候,师生之间的感情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推动作用是重要的,我们决不应该忽视学生对教师的推动作用,要承认有些物理现象、物理问题是由学生先发现先提出来的,有些问题学生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教师这时要能放下架子、平易近人,这样不但能使教师自身有提高,更是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所谓生生互动,指的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包括小组讨论、相互评价、相互激励、互帮互学等合作互助,以建立合作与竞争的生生关系。尽管初中学生在这一方面还不成熟,组织他们进行良好合作还比较困难,但不能忽视这一合作能力的培养,而物理知识特别是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知识都比较有趣

6、,与生活现实结合得比较紧密,所以物理课正是训练学生合作、发问、讨论、总结、进步的最佳场所。我们常采取合作式教学和交互式教学,正是建构主义理论所指的重视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作用的主要体现。我们要多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力所能及的、有趣的、有探讨性的课题,鼓励他们去研究,可以以课内、课外或课内外结合等形式进行,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见解。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做小实验;每隔一段时间制作科技小报,让他们多搜寻有用信息;以及小科技制作等等。在习题中有疑问时,用实验、讨论的方式来解决也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一次学生画了一个(如右图)的滑轮组,是学生们在争论另一习题的时候想的,

7、问:当可忽略滑轮的重,图中的滑轮组静止时,绳子A、B、C、D四点的拉力情况。这显然是学生凭空想出来的,但这个问题很好,学生争论激烈,有许多学生还引经据典、查找参考书来证明自己的说法,教师一时也不能说服同学,于是教师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做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把问题解决,然后请同学回来在班上给其他同学讲解实验结果。这样所用的时间多了一些,但实践证明效果很好。这里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导师,能对学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给予正确的指导,但教师不是回答一切问题的百科全书,要相信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任务是把它们开发出来,同时自己也从中汲取营养。就是说我们

8、应着力使我们的教学形式具有开放性。3、教学中的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除了个体之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建构之外,还有学生个体与其物理环境的作用也不能轻视。在建构性教学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信息源空前扩展,这对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活动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另外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有力的建构工具。多样化的丰富的信息源及其建构的工具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对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对物理知识其实并不为零,而是在学习物理课之前他们就已经有一定的,这些有些是正确的,起积极作用,而有些是不正确的、模糊的起负面消极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这个相互作用,例如:对于简单运动学生是有的,即物体移

9、动就是运动,所以他们对机械运动是物体位置的变化比较容易接受,这是环境的正面影响。而学生却习惯地认为树木、房屋是不动的,所以对静止是相对的及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有不同的结论就比较难接受,这是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要做的就是因势利导在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强化环境的正面影响,克服和消除负面影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正面影响的强化,负面影响克服,都必须是学生主体自主的活动,教师是无法替代的。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有建设性。(二)优化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

10、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教师最后的结论是-学生笨。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优化问题设计,遵循认知规律,精心设计问题。为了使设计的问题更能有效地激发创新思维,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面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

11、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探究物理规律。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问题设计要具体明确,避免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而无当,内涵外延不明确,使学生无从下手。问题设计要精,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不可为问题而问问题,流于形式,耗费时间。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问题设计又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即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价值,如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

12、或一些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等。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2、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看法是?、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为什么?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保持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思维。总之,问题设计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是一种教学观念问题,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它的思

13、维核心功能在综合程序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只有充分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优化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 近年来,人们对物理课堂教学的评价中,越来越重视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并且以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参数。根据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方法出发,探索确立高中物理教学目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目标概念 认知心理学专家认为,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或者是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就是根据教学的要求,作出教师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这个预期应该是便于观察和检查的,所以陈述教学

14、目标就是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术语陈述预期学生获得的学习结果。 国内著名心理学家皮连生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把学生可以习得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态度。根据这个观点,可以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领域,即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认知领域目标分为三类:一是陈述性知识,包括符号或名称、事实、概括;其二是智慧技能,包括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四个亚类;其三是认知策略(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能力,包括模式识别和执行自我调控的操作步骤)和反省认知技能。动作技能领域包括规则、肌肉协调(以协调、流畅和精确为特征的肌肉运动)。情感领域,即态度(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

15、的内部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动)。 鉴于认知心理学对动作技能及情感领域目标分类探讨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本文主要涉及的是认知领域物理教学目标的陈述。2内容描述 为了克服用描写心理状态的术语陈述目标的含糊性,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三种陈述教学目标的理论与技术,即行为目标、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行为目标,即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描述的目标。一是要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或会说什么),二是要规定学生的行为产生的条件,三是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的标准。 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内在的能力和倾向(或情感)的变化。所以在描述内

16、在能力和情感变化之后,要同时提供足以证明预期的内在变化已经出现的行为样例。 表现性目标,即许多高级目标必须通过长期的教学才能达到(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看作是发展目标),如情感教育。对于这类目标,只需明确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而不必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 例如,学习者能够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以正确的比例作出两个已知力的合力。可以看出,描述教学目标的四个内容分别为:学习者-学习对象;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行为条件;作出-关键性行为动词;以正确的比例作出两个已知力的合力-一定的标准。3行为描述 根据描述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关键的是要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术语进行陈述,即运用

17、恰当的行为动词进行描写陈述。物理学科教学目标中可以运用的关键性行为动词很多,不妨作一个为粗略的分类。 1)眼睛可以直接观察到结果的陈述。如,标出,画出,作出,操作,安装,得出,写出,选择,计算,证明等等。 2)听觉可以知道结果的陈述。如,说出,陈述,描述,选择,区分,比较,辨别,完成等等。 3)结合视、听和其它感知手段可以知道结果的陈述。如,分析,应用,抓住,区分,比较,辨别,分类,设计,组织,估计,增加,减少,完成,解决,证明等等。 不难看出上述行为动词的分类有的重复,有的看起来还不是那么可以观察和测量。这是因为,有的结果本身是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测量和观察的,同时学习的测量本身是一件比较复杂的

18、心理过程,不一定都可以用简单的行为动词加以描述。所以,这些目标的陈述,关键的还是老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善于运用可以展示学生心理活动过程的问题、练习,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达到测量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能力达到的水平,从而对课堂教学目标作出较为正确的评价。(四)优化认知策略一、什么是认知策略? 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策略是学习者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与变化而采用的以达到一种或多种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是头脑内部组织起来的,学习者用于指导支配自己的注意、感知、记忆、思维过程的技能;是根据学习目标来组织、调节、监控认知过程的能力。认知策略的基本特征是学习活动中能否注意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它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能力,

19、是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它随人的年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由具体向抽象概括的发展过程;对个体来说,是从有限的有具体内容的、常是不一致的策略使用向更广泛、更一致,脱离具体内容的策略使用方向发展变化的。例如在期末考试时,为了取得好成绩,很多人会把老师在复习课上强调的基本概念、原理等知识结合平时课堂笔记重新整理成详细纲目,以便理解记忆应考。这种把学习过的知识重新整理的过程即是一种认知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是一种对内调控的智慧技能,一个人一旦形成了这一策略,在学习活动中就会保持注意的稳定集中,感知观察的细致清晰,识记过目不忘,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多彩。总之,充分发挥智力的潜能,使学习达到定时、低耗、高效

20、的最优化境界;另方面智慧技能一经形成,在解决问题发挥创造力方面可以起正迁移作用。二、如何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 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策略的学习有其独特的内外条件。内部条件是,学习者有丰富的知识背景;有反省认知发展水平,也就是对自己的认知活动有自我意识与自我体验,即能在学习中体验到策略的适当应用与不适当应用的条件。这一对认知活动的认知在心理学中又称元认知或反省认知;动机水平,学习者的动机决定他们选择什么策略,并决定使用这些策略的效果。外部条件是:训练方法,据研究,策略学习应和教材内容相结合为宜,策略训练不能离开专门领域的知识与特殊策略的学习;变式与练习,在练习中提供多种变化的情境使认知策略得以迁移

21、、灵活运用;有一套可以操作的训练技术,认知策略是个体对自己的内在调控活动,从外部难以直接观察到,但在个体的认知行为中仍会有所反映,所以如果把认知策略转化为一套具体可操作的技术来控制学习者的认知行为,那就可以培养学习者良好的认知或学习习惯,改变其不良的认知行为,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认知策略。 一般认为认知策略的培养训练可采取以下六个步骤。1、激活。保持良好的注意、情绪与动机状态。也就是说在学习时要使心理活动处于觉醒兴奋状态,激活同当前学习活动有关的所有因素与学习方法关系的意识。例如倘若学习目标任务是阅读理解,为了提高阅读效果,就可采用SQ3K的学习方法,即先浏览略读全文把握大意(servey);然

22、后就学习材料的关键部位提出问题(question);带着问题细读材料(read);试着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每一问题(recite);最后尝试回忆已读过的材料(review)。采用这一方法比盲目地反复阅读更能尽快促进理解,节约时间精力。 2、分析学习情境。在学习时要把握5个即学什么(what),何时学(when),在何处学(where),为什么学(why),如何学(how),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才能更好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3、选择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这要求学习者综合考虑学习情境的有关因素与学习方法关系,确保学习时间安排表,把学习任务分为具体的几部分,列出可能需要的学习方法。 4、执行学习计划。实

23、际地使用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这要求学习者监控性地检查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地把有关学习的因素与所实施的学习计划、方法联系起来对照检查,以评价学习计划与方法所能达到的效果。 5、维持或更改已选用的学习计划与方法。这是要求学习者对监控结果作出反应,如果监控结果令人满意,可维持原有方法;反之则重新评价或修改原有计划与方法,更改可能是调整部分内容,也可能是改变整个计划与方法。 6、总结性地评价选用的学习计划与方法所达到的效果,作为这次学习的反馈与下次学习的准备。这要求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进行终结性评价,如果学习效果好,说明原定的学习方法与各种学习因素相互适合的水平高。(五)应用“建构主义”理论,培养思维

24、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人和动物的重要分界线之一。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深化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这个问题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吸收现代心理学、信息科学等科学研究成果加以解决。重视学习内化过程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生学习反应的研究,与以前只重视反应的结果和反应的形式的研究不同,更重视学习反应的心理过程,特别是内化过程的研究。这个过程包含着认知结构的形成与改造,包含着智力操作和达成问题解决目标。所谓认知结构是的主体对客观知识结构反映的产物。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力是具有一定认知结构的活动,没有一定的、适当的认知结构作为基础,就没有学习。智力在人的一生中,

25、逐渐构成复杂的体系并不断发展着。皮亚杰经过大量实验总结出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种定向性的平衡化过程。是本来处于平衡状态的人的认知结构,由于人与新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破坏了平衡状态,出现非平衡化,经过同化(量变)和顺应(质变),不断加强和丰富认知结构或改变、充实原有认知结构,创立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部环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现代认知论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 教师应该研究学生在学校、在课堂的心理反应过程,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有意地调节、控制这个心理反应过程和认知结构,达到发展智力的目的。皮亚杰认为平衡即调节,是思维发展中的最主要因素、决定因素。平衡是主体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26、,是动态的平衡。平衡不平衡平衡动态的过程,实现着认知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皮亚杰的理论中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需要的是剔除其中结构主义等部分唯心主义的内容。二、必须掌握物理学的知识结构和功能 物理学作为研究物质存在的各种主要基本形式,它们的性质、运动和转化以及内部结构的组元及其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基本规律的科学,要想学好它,必须掌握它的知识结构和功能,同时还要理解物理学作为一间科学,它内部物理理论之间的逻辑结构及功能。1、高中物理本身也有丰富的内容和相当严整的结构。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而言,物理知识的内容应包括:(1)物理理论,即结论性的物理知识,包括物理基本概念的定义、物理基本原理(定理、规

27、律)的文字叙述和逻辑证明的文字表达,物理的基本方法及其程序等。(2)物理理论的逻辑结构。(3)物理活动,即围绕物理理论而进行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者观察课堂演示实验和资料(视听的材料等),学习者本人进行的验证性和测量性的物理实验、练习、作业、讨论、回答、提问等,学生在掌握上述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将产生三个结果:(1)物理理论和物理理论的逻辑结构的内化。(2)物理技能的形成和内化。(3)物理活动经验的逐步积累。这包括对具体的物理理论或物理技能的应用背景和条件的概括,以及对物理活动中一般活动方式、方法的概括。这里的内化包括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是将外部动作逐渐变成内部言语的过程,是思维活动更加深化、简化,

28、更加概括的过程,是通过不断地量变,最后达到质变的过程。可以认为,内化了的物理理论和物理理论的逻辑结构、物理技能和物理活动经验,构成了物理认知结构的基本元素。而它们有意义内化,则要经过不同的途径和过程。2、物理理论及其逻辑结构的内化要经过两个阶段首先是新理论要与学生原来的物理认知结构发生同化或顺应,在这个阶段开始是物理理论的内容被学生所了解,知道内容是什么(what)。然后是了解它的逻辑依据(why),使新理论与原有的有关内容发生联系,然后要掌握得到这一理论的思维过程(How),使新理论成为物理认知结构的有机的一部分。其次是物理理论的应用过程,在这个阶段中,需能在不同的具体的物理情景中应用物理理

29、论。为此必先确定研究对象(who),接着搞清物理情景的时空(when、where),再根据具体条件确定应用哪一条理论(which)以及使用的方法(way)。在应用中获得反馈信息,加深对物理理论的理解。而物理技能的形成途径有两条:一是伴随着物理理论的获得形成;一是在综合应用物理理论过程中形成的。至于物理活动经验的积累主要来源也有两条:一是接受外来的活动经验;一是在独立进行的物理活动中形成。显然,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是个开放的系统,只有开放才能由较低级的结构向较高级的结构转化,称为有序。在课堂上,学生对物理理论及逻辑结构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经历了下述过程:首先物理理论被转化为一定的物理活动而呈现出来。

30、这些新的信息输入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破坏了原有的平衡,出现非平衡化。为此学生再进行反应以恢复平衡,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可以是量变了的,也可以是质变了的新结构)。接着,学生在应用物理理论去解决问题时,又获得了反馈信息,进行重新调整。内化包括了后三个部分。由前述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物理理论及其逻辑结构的内化过程,还是在其应用的过程以及物理技能的形成过程,都包括一个How(掌握思维过程)的过程。这实质上也是个重新发现的过程。(六)完善“认知”建构,进行有效学习 “认知”简单的说就是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这牵涉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知识在我们的记忆中是如何贮存的,以及贮存什么的记忆内容问题;一是

31、知识是如何被使用或处理的历程问题。前者强调的心智结构,后者强调的是心智历程。 以上这两个问题就是认知心理学研讨的两大方向,因此认知心理学可以定义为:为了解人类行为,而对人类心智历程及结构所作的科学分析。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架构是信息处理模式。这个模式视人类为主动的信息处理者,探讨人类凭感官接受信息、贮存信息以及提取、运用信息等不同阶段所发生的事,所以认知心理学也常被称做信息处理心理学 。 所谓有效学习,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已有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 在大量的教学评估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看上去非常简单的题目,学生却往往将之答错,分析其中原因:教师

32、具有丰富的知识面和高度分化的认知结构及认知策略,对问题的解决非常迅速。而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不断分化的心理过程特点往往被教师忽略了,从而未能使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未能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使学生对于新知识仅停留于陈述性知识阶段,而未进入程序性知识阶段,形成了有缺陷,不完备的认知结构。因而不能顺利的进行提取和应用。那么,如何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完善其认知结构呢?一、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过程 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的一个主动建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知识相互作用,去同化或吸收外部给予的信息和刺激,通过外部刺激的重组和顺应,或者

33、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改变、同化,学生从而获得认知结构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营造适于学生建构的氛围和空间,使学生主动探究,进行有效学习,获得完善的认知结构。完善的认知结构是指贮存于长时记忆系统内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实质性内容和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它具有三方面特征:1、可利用性。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其原有认知结构中具有可以同化新知识的固定点。2、可辨别性。指新的知识学习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异同可以清晰地被辨认出来。3、稳定性。指认知结构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是牢固稳定的。二、有效学习的条件1、外部条件:主要指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有意义的、经过组织的信息。教材具有严密的

34、逻辑结构,但这并不等同于学生有效学习后生成的认知结构,因此须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供的有意义、有组织的信息的帮助,但有组织的信息必须考虑到另两个方面: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即原有认知结构,以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加工活动。2、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即原有的知识结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是进行新的学习的重要内部条件。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加涅和梅耶都认为:教新知识之前,必须激活学生长时记忆中相关的原有知识。因此,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怎样,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建构的过程。这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

35、而且还要知晓学生曾经接受过的自然、动物、植物、物理等诸多自然学科方面知识,同时还要有教育心理学知识,搞清楚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这样才有利于剖析出大部分学生的平均认知水平。3、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活动:有适当的外部条件和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如果缺乏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有效学习仍然不能发生,它还需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结合。学生的主动加工活动反映在注意和生成新知识的内部联系和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造出情境和空间,让学生将新知识同化、丰富、扩大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此外,建构主义教学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任务,因而我们提倡教学主体的实践性,除了做好各种物理实验之外,教学中必须有更多的实践成分,包括知识与技术、生活应用和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均应把它纳入学生的注意范围。也就是重视教学的实践性。建构主义理论启示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我们的长期存在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灌输式教学,灌输式教学把学生当作是接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