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_第3课__美苏争霸上课版_第1页
第四单元_第3课__美苏争霸上课版_第2页
第四单元_第3课__美苏争霸上课版_第3页
第四单元_第3课__美苏争霸上课版_第4页
第四单元_第3课__美苏争霸上课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美苏争霸格局(gj)的形成 1.双方(shungfng)政策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 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语真理报1961年9月10日 . 共三十四页美国国务卿腊斯克:“两个家伙比赛(bsi)瞪眼珠子,结果那一位(指赫鲁晓夫)先眨眼。”赫鲁晓夫:“先眨眼的人不一定(ydng)是个弱者,有时他是个智者。”共三十四页1943年德黑兰会议时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zhngjin)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

2、驴。”苏英美美苏两国战后(zhn hu)实力的增强共三十四页第3课 美苏争霸(zhn b)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貌合神离(mo h shn l)共三十四页美苏国家利益(ly)和意识形态矛盾加剧赫鲁晓夫对外扩张(kuzhng)战略与美国霸权政策相冲突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一、美苏争霸的原因共三十四页“冷战(lngzhn)”的概念(Cold war) 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展开的除战争以外的政治、军事、外交(wijio)、意识形态、经济等方面的较量和对抗。共三十四页1)序幕:“铁幕(ti m)演说”2、“冷战(lngzhn)”的表现2)标志:“杜鲁门主义”的提出3)具体表现美国苏联“杜鲁门主义”共

3、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北约”“华约”共三十四页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条线背后坐落着中欧古国的首都 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等地。所有这些名城(mn chn)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思考: 铁幕演说的实质? 丘吉尔所说(su shu)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是指_ “铁幕”指战后初期苏军驻扎的东欧、南欧等国家,包括德国东部地区。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共三十四页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共三十四页2 “冷战”的正式开始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

4、会发表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一切(yqi)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这就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即“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 共三十四页1、“杜鲁门主义(zhy)”的实质是( )A、支持自由国家抵抗(dkng)外来侵略B、稳定希腊和土耳其的社会秩序C、帮助受援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以抵制社会主义D、干涉别国内政C 共三十四页“马歇尔计划(jhu)”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并接受名誉学位的机会,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jhu)”。苏联、东欧各国也

5、被包括在马歇尔计划之内,但它们拒绝参加。自1948年至1951年,美国用于马歇尔计划的实际拨款达l2O亿美元,对西欧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五星上将,美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共三十四页2、“马歇尔计划(jhu)”的实质是( )A、金元外交政策(zhngc)的延续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D共三十四页3、下列关于(guny)“马歇尔计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宗旨是唤起合理(hl)经济再生,以便使“自由制度”存在B、是杜鲁门主义的运用,并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C、采取较为隐蔽的手段,苏联与东欧没有列入计划之内D、为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6、共三十四页国漫画家黄远林曾创作(chungzu)了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如下图),请问漫画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登场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共三十四页2、“冷战”阴影(ynyng)下的国际关系德国的分裂(fnli)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共三十四页 四国分区占领柏林及19611990年的柏林墙示意图共三十四页柏林墙于1964年建成。1975年对柏林墙的最后一次工程竣工。柏林墙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米。沿墙修建了253个了望塔、136个碉堡、270个警犬(jngqun)桩。此外,还有一接触使会发出信号的铁栅栏119.5公里和供边

7、防军士兵巡逻用的巡逻道119.5公里。柏林墙共三十四页这幅照片反映了1989年11月民主德国政府宣布(xunb)开放两德边界和柏林墙之后,一些年轻人在柏林墙头跳舞。拆毁(chihu)柏林墙共三十四页年美国(mi u)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侵略朝鲜朝鲜战争(19501953年)战后美国(mi u)的头次挫败共三十四页古巴导弹(dodn)事件的结局反映了什么?USA USSR12战略(zhnl)优势在美国共三十四页在美国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hngj),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苏联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古巴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

8、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柏林危机B越南战争C古巴导弹危机D科索沃战争共三十四页越南战争越南战争(英文:Vietnam War;1955年1975年),简称(jinchng)越战,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国)对抗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越南共产党)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一场战争.最先开始援助南越的美国总统是艾森豪威尔;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开始支持在越南作战;林登约翰逊将战争扩大。在尼克松执政时期,美国因国内的反战浪潮,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越南人民军(北越军)和越共游击队最终打败了越南共和国军

9、(南越军),统一了全越南。共三十四页美国侵略越南(yu nn)南方美军黑镜头发人深省(f rn shn xng)受伤的美军士兵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共三十四页美苏争霸(zhn b)的概况阶段战略态势原因重大事件50年代中-60年代初既缓和又紧张,优势在美赫氏推行与美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争夺世霸的政策缓和赫氏访美紧张第二次柏林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60年代中-70年代末 苏攻美守,优势在苏苏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 推行积极进攻战略。美 经济增长趋缓越南战争泥潭缓和:1972年尼克松访苏 1975年欧安会召开紧张:1979年苏联入侵 阿富汗80年代 美攻苏守,优

10、势在美苏经济困难戈氏放弃争夺策略美经济复苏里根采取强硬态度美里根主义星球大战苏从阿富汗撤军 放松对东欧控制中苏关系正常化第二次缓和中导条约总 结美苏对峙(duzh)互有攻守 经济军事 实力的消长争霸重点在欧洲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尤其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国际力量的对比,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和科技力量,一个国家在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时,要注意发展综合国力。片面发展军事技术和军事力量对比是难以持久的。 共三十四页合作探究:试述在美苏争霸的不同(b tn)阶段,美国和苏联对中国采取的政策,并分析它们采取这些政策的原因。?共三十四页国家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80年代美国

11、孤立、反对中国原因:敌视社会主义,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关系正常化原因: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与中国关系时好时坏原因:仍没有放弃霸权主义政策苏联苏中关系恶化原因: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对中国军事威胁,酿成边境冲突原因:对外扩张同中国改善关系原因:全面收缩美苏争霸(zhn b)中美苏与中国的关系共三十四页 雅尔塔体系(tx)确立美国(mi u)冷战苏联对抗杜鲁门 主义马歇尔 计划北约成立经互会华约成立德国分裂朝鲜半岛 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本课小结两极格局形成全面冷战局部热战共产党与工人情报局共三十四页1、促使美苏争霸斗争的策略发生攻守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与中国关系

12、的好坏决定B.第三世界的兴起C.国家领导集团(jtun)的决策能力D.本国的经济军事等实力2、下列哪项不能表明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A.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B.美苏在欧洲都集结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状态C.德国和西柏林问题随时成为导火线D.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对立练习(linx):DA共三十四页3、尼克松对美国外交(wijio)战略进行重大调整的实质是A.改变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B.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和国际地位C.阻止苏联的全球战略攻势D.稳定资本主义,打击共产主义4、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从对攻苏战略上看,最主要的目是:A.在经济上拖垮苏联B.带动美国经济发展C.取得军事上的优势

13、,争取主动D.大幅度提高美国的核武器力量BA共三十四页5、(97年全国高考题)对20世纪60-80年代(nindi)美苏关系 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 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6、二战后“柏林墙”的出现体现了 A、以美苏为首两大集团的对抗 B、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的对抗 C、德意志民族的分歧 D、东西德国的正式分裂 BB共三十四页“星球大战”计划(jhu)80年代中又提出“星球大战计划(jhu)”,即“战略防御计划”(SDI),企图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通过这一计划,既大大提高核威慑力量,又带动美国科技经济的发展,还可造成对苏联的技术和经济上的压力,从而拖垮苏联。星球大战计划使外太空同陆地,海洋,天空一样成为了“第四”战场。激光发射器工作示意图 电磁轨道炮发射粒子束摧毁弹道导弹 共三十四页苏联的mx导弹(dodn) 美国(mi u)的“爱国者”导弹共三十四页内容摘要一、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语真理报1961年9月10日。赫鲁晓夫:“先眨眼的人不一定是个弱者,有时他是个智者。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