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战略大决战7_第1页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7_第2页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7_第3页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7_第4页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7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5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无锡市玉祁初级中学 曹维雅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学生能熟记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通过构建知识体系知道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理解中共中央对战略大决战时机的抉择。2、通过使用历史地图学习三大战役,培养学生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的能力;通过播放影像资料再现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激烈场面,增强感染力;经过分析、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3、通过探讨北平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的意识;通过学习我党领导

2、人把握机遇,进行战略大决战的气魄和夺取全国胜利的历史功绩,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图片资料展示解放战争期间的英雄风韵,体味国魂之所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运用历史地图解说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出三大战役的正确的战略方针。(二)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民心所向是共产党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教学方法】讲授法、设疑启发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屏幕展示问题:(解放战争三部曲)1、全面内战爆发于何时?其标志是什么?生: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2、人民

3、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的事件是什么?生: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承上启下,教师引导,学生讲述:随着各战场的解放军转入反攻,国民党军队被消灭的人数达到200多万。他们只能把兵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通过决战彻底打垮敌他们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大决战阶段。构架知识体系: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设计意图:通过设问,帮助学生回忆战略防御、战略反攻的情势,以备下一步战略大决战知识的学习和知识框架的构建。表格对比,一目了然,使学生认识到战略大决战的时刻到来了。)(二)新课展开本课分为四个篇章来学习,分别为未雨绸缪、一决胜负、乘胜追击、启示

4、感悟。未雨绸缪决战背景出示表格:1948年9月,国共两军实力对比和兵力态势、人心向背、统治区情况、士气等进行比较。然后运用一段话来说明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时机已成熟。在解放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东北、华东、华北、中原、西北五个战场上,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大典2、一决胜负三大战役师:先请学生说出三大战役的名称、位置,并整体感知。【设身处地】假设你是当时的指挥官,你会选择哪里为突破口,有利条件有哪些?生:相互讨论,教师引导:(提示:从我

5、军与敌军兵力、资源、后方支援等方面考虑)(1)在东北地区兵力对比上解放军占优势;(2)东北敌军孤立分散,是撤是守举棋不定;(3)解放军后方巩固,支援战争的物质力量雄厚;教师补充:(4)消灭东北敌军可粉碎其战略收缩企图,有利于推动全国战局的发展,有利于华北、华东战场的作战。(设计意图:新课开始,以直截了当的方式让学生说出熟识的三大战役名称位置,给学生一个清晰的空间概念,再让学生设身处地思考突破口,通过教师关键字的提示和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当时东北战场敌我的形势对比,给学生足够的自信和鼓励,使学生更有兴趣与教师一起继续了解战争的过程、结果)师:播放视频:辽沈战役的基本战况 提问:辽沈战役的指挥者、

6、参战部队、作战方针和战果 (学生回答)总结归纳如下:东北辽沈战役“关门打狗”歼敌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师:辽沈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开始在数量上取得优势。再分别播放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视频资料,然后一一明确两个战役的主要指挥者、参战部队、作战方针和战果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2)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淮海战役“中间突破,肢解敌人”歼敌55万余人,奠定解放江南的基础(3)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地平津战役“分割包围,先打两头,后取中间”歼敌和改编52万余人,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合作探究,解惑疑点:1、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得出结论:人民群众直接参军、组织

7、民兵、踊跃支援前线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同时展示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图片和表格数据。)2、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提示:北平地点的特殊性和历史的发展趋势)生:(1)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共产党顺应民心。(2)可以保障北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护古都文物免遭战争破坏。(3)对傅作义部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资料和历史地图来展现三大战役的经过,让学生更容易感知战况;同时通过教师授之以渔的方式在合作过程中使学生尽快解决这一难点,培养了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和合作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战争中正确的战略方针是战争

8、胜利的必然要素,让学生感受到指挥官们的智慧无穷,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让学生自由发挥,给予足够的空间,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和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表格出示:战役名称发起时间共计歼敌人数历史意义辽沈战役1948年911月歼灭和改编敌军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地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淮海战役1948.111949.1平津战役1948.111949.1(设计意图: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以大量的数据显示,使学生更能感受三大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以北,引出接下来至关重要的一战渡江战役)明察秋毫:出示材料:蒋介石1949年元旦发表“求和”声明提问:你认为蒋介石是真的希望和平吗

9、?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划江而治)师:1949年4月1日,国共派代表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到20日国民党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修正案上签字。国共北平和谈破裂。出示毛泽东、朱德的号召(学生朗读)3、乘胜追击渡江战役师:视频播放渡江战役的激烈场面。请同学们结合渡江作战示意图,说出渡江战役的结果。生:1949年4月23日,统治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垮台。(教师补充:22年是指19271949年)(设计意图:通过影像资料的播放,更直观形象地展示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出示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篇,与本课这一知识点紧密结合。(设计意图:在此处穿插毛泽东的七律,

10、并能加入朗诵的感情色彩,已无需多加揣摩,便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毛泽东带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这一喜悦心情,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熟记这一历史史实。)请学生自主从书本中找出渡江战役的历史作用?彻底消灭敌军,解放全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设计意图:在了解渡江战役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筛选历史信息的能力,教师并加以引导阐述使学生真正理解渡江战役的意义。)4、启示感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国共两党力量相差悬殊,共产党为什么在三年内就能以弱胜强,打败国民党呢?(提示:结合刚才的材料,从国共两党的政权性质、军队士气、指挥者素质、人心向背、历史发展趋势等方面思考)学生讨论后,教师引

11、导、精讲、点拨。然后条理归纳:从国民党来看: 逆民心,失民心(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从共产党来看: 顺民心,得民心(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把本课的学习内容串联起来,也更好地突出了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民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三)自主提升师:请每位同学画出自己的知识树,看谁画的又快又好。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树,气氛热烈。老师也出示自己的知识树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板书设计: 辽沈战役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战 三大战役 淮海战役 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略大 平津战役决 战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垮台!(设计意图:通过画知识树,再一次构建知识体系,从而牢固把握本课内容。)课堂小结:三大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在军事上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准备了条件。渡江战役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