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考是什么,不过是你人生道路上面临的第一个大的挑战,有挑战才有认识自己、战胜自己的机会,才能激发蕴藏在你内心深处的成就愿望。面对挑战你从容应对,坦然接受,那么以后的风雨人生中你将不再犹豫害怕。 高考对你来说是人生的第一次机会,抓住它,你的人生海阔天空。 高考是你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磨练,它让你们学业丰厚的同时,心灵也在成长。经历了高考的苦其心志、劳其体肤,会真切地体味出奋斗的快乐和欣慰。走过了高考的风风雨雨,几乎没有什么困难是你们不能够克服的了。 高考 是一个沉甸甸的名词 是一个值得去拼搏的动词 是梦想成真喜极而泣时的形容词 是走过了这段路再回首时感慨万千的副词高考历史题型分析和应答方法旅顺三
2、高中 罗丽一、选择题部分(一)题型特点: 1.知识覆盖面越来越广。2.注重对历史知识准确掌握程度的考查。3.突出综合能力的考查。4.加强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5.命题思路的创新和命题技术的提高。(1)跳出教材束缚,不断创设新情景。(2)题目形式多样,史料、图表等已延伸 到选择题中。(二)题型分类: 1. 程度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 2. 因果型选择题 3. 逆向型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 4. 材料型选择题(文字、图表、图示、图片) 5.概念型选择题 6.推理型选择题 7.比较型选择题 1.程度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 多有“最主要”、“最重要”、“主要”、“根本”等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解法:
3、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题干与选项之间不是一种正误关系或有无关系,而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最佳”标准,进行判断。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两税法的实施被称为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主要是因为A.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B.固定了纳税时间C.取代了过去的租庸调制 D.打击了地主阶级自身利益如.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签订导致了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B.清政府在军事上直接受帝国主义威胁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形成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如.
4、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本依据是A.北洋军阀的统治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B.只靠无产阶级无法完成革命任务C.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2.因果型选择题特点: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目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一,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二,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解法:首先要正确理解常用概念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从性质、作用、方向层次等方面来把握和理解这些概念,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教材知识进行联系,同时注
5、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的不同之外。其次要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如.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A.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节制资本的内容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相一致D.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中形成的 3.逆向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特点: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法: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
6、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如.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如.下列有关唐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成为国家重要产粮基地 B.农耕技术得到迅速提高C.出现了制瓷、造船中心 D.扬州始终是最繁华的城市 4.材料型选择题特点: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图片或材料,要求在读懂图片、材料的基础上,发现其背后的历史事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法:解答文字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
7、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解答图片型材料题看图注、图面,分析图表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然后再回归课本,寻求正确答案。该题型通常采用排除法。如. 图5-图7出自我国古代同一部科技著 作。读图,指出该书作者是 A. 贾思勰 B. 沈括 C. 徐光启 D. 宋应星7.图7所示艺术盛行的朝代是 A秦 B隋 C唐 D元如.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
8、”,“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一特权是通过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5.概念选择题特点:这种题型是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备选项的设计立足于历史基本知识的内在规律或本质的挖掘与提高。解法:每一历史概念都有客观存在的特定的历史时间、特定的历史空间、特定的历史内涵(本质属性)和特定的历史外延(结果、作用、影响、意义等)。因此解答概念选择题要注意对历史概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空间位置、适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
9、内适用”;定性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在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如.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A.五口开始通商 B.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C.中国东南沿海的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 D.中国的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如“国民大革命”中的“大”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人民群众广泛参与B.国共两党共同领导C.双方投入兵力多,战争规模大 D.广大农民开展土地革命6.推理型选择题特点: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以考查学生通过对历史规律
10、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解法:解答这类选择题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如.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李时珍 毕升 蔡伦 郭守敬A. C. B. D.如在抗战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有利于巩固统一战线的措施是建立“三三”制政权 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进行整风运动A. B. C. D. 如.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其中推动了地理大发现时
11、代到来的是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印刷术如.张传玺先生认为,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主要标志。其最早出现于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宋朝 7.比较型选择题特点: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解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如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政策与抗日战争时期相比,不同点在于A.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B.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促进根据地经济的斗争 D.推动民主革命的进展如.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对政
12、局发展的迫切要求是 A.统一军令、政令 B.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C.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D.实行“军党分立”、“以政治军” 1、贾谊 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如众建诸候而少其力,力少而易使以文,国小则无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A 削夺王国的封地 B 夺去王候的爵位C 推恩令的实施 D 推行郡国并行制C练一练3、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充分肯定了15世纪前中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也同时指出:“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指近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之相似的现代科学。”明清时期阻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
13、主专制B 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 文化专制统治阻碍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D 闭关政策阻碍了中西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B3、我们之所以把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因为A、震动了清朝君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的状态B、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商业的要求C、首次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D、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并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4、下列是英、美、日三国对华贸易比重变化表,表中反映出一战期间和战后初期日美英是侵华的主要国家 中国对外贸易显著增长 美日在华争夺十分激烈 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状态 A B C D B5、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边界红旗始终不倒”的最主
14、要原因是A 坚持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 共产国际给予支持和帮助C 地处敌人空隙,有回旋余地 D 敌人忙于混战A6、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制定和调整土地政策的依据不包括A 社会性质的变化 B 农民的利益和要求C 民主革命的纲领和任务 D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A二、材料题部分(一)文字类材料题 答案来源于材料类型 答案来源于课本类型 (二)图表类材料题(1)、答案来源于材料类型答此类材料题一定要注意审题。一般而言,此类题目设问为“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在弄清题目要求(主体、中心问题、限制条件)的前提下(这一步叫“审”),按题目的要求从材料中找出相应的文字信息并标记下来 (这一步叫做“找”),然后将找
15、出来的文字信息按题目的要求筛选,分层次地、有条理地分点作答出来(这一步叫“答”)。例阅读下列材料(共10分)材料一 万历二十九年(160l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抒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材料二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丈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
16、百为群,延颈而望。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乾隆)苏州府志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提炼明朝中后期苏州地区丝织业的发展情况。(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5分)(2)史学界普遍认为,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试从两则材料中各摘引最有说服力的一句加以论证。(5分)丝织业发达;从业人数多;有一定分工;出现雇佣关系;形成了劳动力市场。(5 分) 材料一:“机户出资,机工出力”。(2分) 材料二:“匠有常主,计日受值”,(2分) 这里的机户(主)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匠)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和机工之间形成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1分)例.北京卷2007年37
17、题(1)史料研习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中国的石碑。碑文取自瀛环志略:“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米利坚(即美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材料中划线的5部分,有2部分直接描述了美国政治制度,请写出序号:(4分)(2)答案来源于课本类型 此类试题最大的特点是用新材料考查课本知识,即通常所说的“材料在外,答案在内”。 对于此类问题,首先需要做准确的知识定位,根据试题要求确定时间及线
18、索,然后定位于课本的某一章(或几章)某一节的某一子目。然后根据记忆来答题。例.北京卷2007年37题(1)史料研习结合1787年宪法谈谈美国政治制度是怎样“创古今未有之局”的?(4分)(三)图表类材料题 此类试题是同学们感觉最为困难的,但抓住其特征进行训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考中图一般出现的有地图或实物照片等,历史科中图的最重要的功能是根据图来确定时间。根据图上的有效信息来判断时间,如地图上的城市名、疆界、重要的文物图片等等。 表格的功能则是印证课本中某一国家在某一阶段内的政治、经济特征。同学们在做图表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从一组数据中看整体发展趋势或比较几组数据中,不要被其中个别几个
19、数据扰乱思维;图、表格中的百分比无法看出总量的变化;表述总体趋势时要尽可能准确地运用表程度的副词。 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百万美元)高收入国家中三种类型全世界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美国欧共体日本1965年2003700141328016304069890031757091290所占%10070.538.1434.8815.854.561993年2311256618247536992620625989962797624214204所占%10078.954.2827.0827.1718.234.如阅读下列材料: 根据世界银行1991年和1995年的发展报告提供的统计数字回答:(1)说明1965-1
20、993年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高、低收入国家之间的经济状况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它们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2)分别说明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实力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出这种变化对三者之间的经济格局有何影响。 答案:1965-1993年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都在发展。(4分)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差距在扩大。(2分)这种变化不利于低收入国家。(1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在90年代已相对衰弱;(1分)欧共体的经济实力已超过美国;(1分)日本和美国的差距缩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1分)这种变化使原来美国独霸的经济格局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2分)一看趋势,
21、二看拐点再如.三、问答题部分1.问答题的解题步骤及方法2.审题是做题的关键3.研究性学习型问答题4.历史图片、图表型问答题5.问答题的答题要求1.问答题的解题步骤及方法1). 细心审题:确定以下各项提示项:对回答方式的提示;限定项:对时空范围和情景内涵的规定;中心项:答题的依据;求答项:对回答内容和项目的规定与要求。2). 确定题型审题时根据提示项及简述、概述、说明、简析、评价等说明性文字,确定好题目类型,依此确定解题基本思路和答题基本方法。3). 挖掘题意根据要求,确定好时间限制、内容和思考的范围。材料型问答题,则要搞清楚所引材料的观点,判断其真伪。4). 简列提纲在明确答题思路,组织好材料
22、的基础上,可根据题目要求,迅速编写好提纲,提纲力求简约,以确保在答题的过程中不会漏点,也不会思路不清。5). 组织答案这是得分的关键,在答案的编写上,力求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层次清楚,让人一目了然。另外,卷面整洁,用字规范,语言准确精练,正确使用学科术语,也很重要。2.审题是做题的关键。审题通常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审中心词 即“答什么” 这一步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做到,但一定要记住做到“准”和“全”。第二步:审主体 即“答什么的什么” 这一步最为同学们所忽视,但命题人经常在此设置“陷阱”。第三步:审限制词 有时间限制词、空间限制词、角度限制词、频率限制词等等。虽然不是试题的主干,但
23、对答案重点的确定、内容要点的取舍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考生的答题思路中,它们起着路标作用。 如.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内容和侧重点都有所变化。请分别说出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出现不同外交内容和侧重点变化的国际背景和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求答1求答2中心词限制词限制词参考答案: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承认中国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分) 我国为赢得社会主义建设的稳定环境,实行了向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倒”的外交方针。(2分)20世纪70年代,美国谋求改善对华关系,苏联威胁中国的
24、安全,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3分) 为了维护中国的安全,中国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政策,实现了中美关系和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大力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合作。(3分)再如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共14分)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重要决定。1927年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里面取得的”思想。材料二 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作出重要决定。材料三 1949年,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刻,中共中央在河北西北坡召开了七届二
25、中全会,毛泽东作了报告,作出了相应决议。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华北事变后、解放战争即将胜利时分别制定了什么政策?(4分)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华北事变后,为贯彻党的重要决定分别采取了什么行动?(4分)依据材料一、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从1927-1949年工作重心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比中共不同时期政策的调整你能得出什么认识?(6分)3.研究性学习型问答题技巧-模仿 “照猫画虎”如:(3)世界人权宣言指出,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是最基本的人权。近代中国人民经历了屈辱、抗争和获得新生的历史。北京见证了这一过程。下面是编辑中的“北京地区人权历史报告”的三张资料卡片。参照范例,分别
26、在“抗争篇”和“新生篇”中填写一个发生在近代北京的历史事件,条目自定,简介限60字。(16分) 项目清朝四库全书法国百科全书时代特征清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推行文化专制。内容特点按经、史、子、集分四部,总结了古典文化。反映了当时的一切科学成就,宣扬科学和理性。评价18世纪欧洲思想文化发展的里程碑。再如(36分)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拟举办“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回答:18世纪中西文明的对照 下表是展览中对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8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27、欧洲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反对封建专制;启蒙运动达到高潮。 对保护文化遗产贡献很大。禁毁书籍数量可观。 4.历史图片、图表型问答题读图面信息及图片背景知识;图表型题目,在搞清图示的内涵后,再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回答 如(28分)农村的发展应该在党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回答:(1)图16、17是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凤阳采风的资料:结合资料及历史知识,以凤阳的变化为例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作用。(8分)凤阳农民通过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打破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4分)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分)粮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创新计划
- 提升班级公民意识的活动计划
- 跨行业转型的个人准备工作计划
- 未来趋势预测计划
- 明确发展战略的年度目标计划
- 物流行业操作规范手册
- 广西河池市南丹县2024届中考五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农民增收致富途径实践手册
- 2025年运城货运从业资格模拟考试题
- 电子电路原理与运用试题及答案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田丽课后参考答案
- 种子学完整分
- 听力筛查疾病演示课件
- 激光切割操作管理制度
- 软件工程师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测试卷
- 邀请招标招标文件范本
- 国标-汽车筒式减振器尺寸系列及技术条件
- 硬件设计评审Checklist(含器件原理图堆叠布局PCB-checklist)
- 可填充颜色的地图(世界、中国、各省份)
- DB45∕T 2149-2020 公路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