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复习与答题指导_第1页
论语复习与答题指导_第2页
论语复习与答题指导_第3页
论语复习与答题指导_第4页
论语复习与答题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论语选读复习技巧与规范答题精彩回放09年高考 (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24.(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1分)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分)答案:(1)举一反三。(2)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2010年高考 (三)

2、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参考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2011年高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

3、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孔子:_ 韩非子:_ 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参考答案:23.(1分)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 以法治国24. (4分)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相互补充。2012年高考(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段文字,

4、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参考答案:(三)(5分) 23(1)贵人贱马 (2)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4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思考:对论语高考试题的分值、内容、题型、答题技巧等方面你有何思考?思考之一:分值加大,由4分提到5分。 思考之二: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由孔子思想到联系他人思想。 思考之三:题目类型有基础理解

5、型和分析评价型。2009年高考24.(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2010年高考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2011年高考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2012年高考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基础理解型:命题基于考试说明的“正确解读”论语的基础性知识,答案更多的是材料(课本)文字的理解,观点的提取、整合。2009年高考24.(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2010年高考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

6、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2011年高考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2011年高考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分析评价型:命题基于考试说明的“批判继承” 论语的现实性运用,答案更多的是阐述评价儒家思想,观点可在课内找,答案也更见评述的深刻性、辩证性。做题注意观点提示性的话语。 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规定: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理解经典文化论著,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0、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论语的备考有三个层次: 一是文字层次,主要针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达到读懂文章、积累知识

7、的目的; 二是文章层次,主要针对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赏,达到学习章法、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是文化层次,主要针对文化传统的评析和传承,达到传承文化、提升思想的目的。 前两个层次是高二阶段开设论语学习课程就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不妨统称“学习”层次,第三个层次是前两个层次的进一步提升,也是高考试题的主要要求,也可称为“提高”层次,或者“考试”层次。备考建议一: 宏观上:构建论语章节内容知识网主题篇目学习内容涉及点政治1、为政以德孔子的德政主张德、礼2、克己复礼孔子的礼治主张礼、道、孝悌、仁4、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坚忍不拔的精神礼、入世修身5、仁者爱人孔子的价值(仁爱)观孝、忠恕、仁、志向6、君子之风道

8、德修养的内容和要求(行为观)义、利,仁、知、勇,文与质8、周而不比孔子的交往观君子、小人,义、利学习 与教育11、诲人不倦孔子的教育观教学、义、礼12、高山仰止孔子的高尚品德道德、仁13、沂水春风孔子的礼治思想教学、志向、理想哲学14、中庸之道孔子的哲学基础(处世观)中庸、义、礼、和备考建议二: 微观上:细化知识点涉及的章节内容,能简明扼要写出孔子(儒家)观点,并能与其他典型学说进行辨析。如:“孝”第2课: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9、,曾是以为孝乎?” 第5课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2 孝悌与仁:孝悌是仁的根本;孔子的孝悌是为等级制度服务的。 28怎样做到“孝”。16孔子的爱人是以孝悌为根本的仁爱,主张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材料一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材料二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W,怎么)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善?故不孝不慈亡(通“无”)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

10、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什么观点?试作简要分析。 孔子的爱人不是无原则、无差等的爱,是以孝悌为根本的仁爱,主张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这不但更符合人性,更切合人类社会的实际,而且更具有生活的艺术性。墨子的爱人是“兼爱”,即不分亲疏、没有差等的“爱”,强调爱人如爱己,认为每个人都这样去爱,那么“盗贼”、 “乱家”、“攻国” 等一系列社会矛盾就不会出现。显然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里,是难以实现的。 思考之四:“分析”与“评析”答题模式渐明。2010年2009年2011年2011年高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1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参考答案:24. 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 (归纳点出、文本分析) 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相互补充。(联系实际评与析)(分-总)评析型题目应对答题规范:第一步:归纳点出

12、(通过筛选信息,点出孔子观点或儒家观点)第二步:分析文本(结合题中相关材料或论语课文中的语句来分析) 第三步:联系实际评与析 答案结构:分总、总分评析型题目提问方式:1、对孔子的/他们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2、(上述文字体现了孔子的什么观点、态度或思想)?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看法(或理解)。变式:上述对话体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看法,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3、孔子为什么要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这个问题?4、孔子的这段话寓意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了那些启发?变式:孔子从哪些方面阐述了他的这种思想(或观点)有何现实意义?例: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7分)甲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

13、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乙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1)前一章中的“忠”是指什么意思?(1分) (2)后两章表现了孔子学说的基本观念中的哪一个侧面?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1)(1分)指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 (2)(3分)表现了“恕”这一侧面。(归纳点出)在有丧事的人旁不吃饱饭,对齐衰者和瞽者表示同情和尊敬,正是仁爱宽厚、推己及人这一恕道的表现。(文本分析)乙 帮助他人,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反观今日一些现象,令人发指。陕西一孩子溺水,家长叫来打捞队,打捞队却

14、先与家长谈价钱,再谈救人。2010年末,福州一八旬老人摔倒路旁,一位好心女子向前搀扶,却被人“好心”劝阻,等等。现代社会为他人做事就这么难吗?上述现象符合孔子的思想吗?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 不符合。孔子强调忠恕是待人的基本原则,要做一个仁爱之人。(评、归纳点出)“忠”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材料中的“打捞队”只想着自己利益,毫无为人之心;“好心女子”虽有为人之意,却不尽心、积极。(文本分析)他们这样的行为既不能尽心对人,更谈不上推己及人了,违背了孔子的“忠恕”和“仁者爱人”的思想。孔子还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就要求我们要做一个仁爱之人。(评价分析)课堂演练:阅读论语中的一

15、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这段文字生动反映了孔子作为老师和作为父亲两重身份的教育特点。(1)从这则材料中看,作为一个老师,孔子有怎样的教育教学思想?请简要回答。(2分)(2)作为父亲,孔子这样教育儿子,是不是少了一份温情?请你就此谈谈看法。(3分)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

16、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这段文字生动反映了孔子作为老师和作为父亲两重身份的教育特点。(1)从这则材料中看,作为一个老师,孔子有怎样的教育教学思想?请简要回答。(2分)(2)作为父亲,孔子这样教育儿子,是不是少了一份温情?请你就此谈谈看法。(3分) 参考答案:(1)方法上,孔子重视启发诱导和有教无类、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内容上重视诗教与礼教。(2)示例一:我不认为孔子对儿子缺乏温情(评)。孔子“远其子”是不偏爱儿子,说明孔子教学上不偏私,有教无类,对学生一视同仁(文本分析)。“远其子”实际上是对子女的严格要求,是君子爱子的体现(评析)。示例二:我认为孔子对儿子确实比较疏远(评)。无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无情。对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