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概论-第一讲.ppt_第1页
交通运输概论-第一讲.ppt_第2页
交通运输概论-第一讲.ppt_第3页
交通运输概论-第一讲.ppt_第4页
交通运输概论-第一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讲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交通运输的概念与特点交通运输发展史系统的概念交通运输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现代化交通运输的特征1一、交通运输的概念与特点运输的概念辞海对运输的解释: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运输是一定范围内的人和物的空间位移。2一、交通运输的概念与特点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指物品借助于运力在空间上所发生的位置移动。具体地讲,运输就是通过各种运输手段使货物在物流节点之间的流动,以改变“物”的空 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虽然运输过程不产生新的物质产品,但它可实现物流的空间效用。运输的特点 运输不生产有形的产品 运输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 运输

2、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的资本密集型产业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要素之一 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应” 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3一、交通运输的概念与特点交通的概念 交通是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交通与运输:交通强调的是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运输强调的是运输工具上载运人员与物资的多少,位移的距离,不强调使用何种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交通量、运输量交通是手段,运输是目的4一、交通运输的概念与特点交通运输的特点 交通运输业不能生产出任何新的物质产品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交通运输业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所有权不属于加工部门交通运输业的产品不能储存,能力不能调拨属于服务行业生产点多,线长 5一

3、、交通运输的概念与特点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6一、交通运输的概念与特点交通运输系统 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7二、交通运输发展史交通运输系统发展4个阶段:水运阶段铁路运输阶段公路综合运输系统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8二、交通运输发展史1水运阶段特点:优点:载量大、耗能少、投资省,以及劳动生产率高缺点:周转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9二、交通运输发展史2铁路运输阶段1825年:英国修建了斯托克顿至达灵顿世界第一条客货运输铁路,标志着运输业进入

4、以铁路为主导的新阶段。上世纪20年代,全世界铁路总里程达到127万km,其中美国40.8万km。特点:优点:运量大、运输速度快、受自然条件制约小、运输成本较低等缺点:投资大,爬坡能力差等10二、交通运输发展史3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阶段 公路: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公路运输迅速发展,成为主导运输方式。特点:优点:机动灵活、深入性和方便性好、能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避免中转环节、减少货损货差、运输周转速度快等缺点:单位运输成本较高、运行的持续性较差、交通事故率比其它运输方式高、耗油量大、噪音、废气污染严重、客运的舒适性较差等。11二、交通运输发展史到了50年代以后,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相继得到较大发

5、展。航空运输特点: 优点:运输速度快,机动性大;建设周期短,投资省,回收快,占地少,乘坐舒适 ; 安全。 缺点:航空运输的成本和运价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受气候条件的限制,从而影响准时性;运营技术和设备要求复杂。运输管道特点: 优点:运输运量大、占地少,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小,运输的连续性好,整体性高, 便于自动控制,耗能省,运费低,沿程无噪音,漏失污染少,安全性好 缺点:管道运输的适运对象单一,运输的机动性差,当输送量降低较大,并超出合理的运营范围时,运输成本明显上升,故管道运输仅适用于单向、定点、量大的特定货物运输。12二、交通运输发展史4综合运输系统阶段 综合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技术条件,通过科

6、学规划,合理地进行水运、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之间的分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建立综合运输系统。农业经济工业革命后工业化社会后工业化社会公路、航空管道运输铁路运输自然力为动力综合运输13二、交通运输发展史 最早的道路:公元前3000年 运输建造金字塔的材料而修建的大道公元前2000年 修建了巴比伦街道和欧洲琥珀道路公元前500年 修建的用以连接东西方通商用的丝绸之路公元前700年至公元前300年 修建了通往神殿的道路在古代道路中罗马帝国道路 罗马帝国为其统治而修建的。1892年 发明了用汽油的汽车,标志着道路交通运输进入了以汽车为运输工具的公路运输阶段。14二、交通运输发展史公路交

7、通运输发展过程:初期(1892年1920年) 汽车不仅故障多,性能也差,汽车拥有量也少;公路由原来的马车路改建而成的,技术等级低,也未形成网络中期(1921年1945年) 车辆性能提高,降低了运输费,加快了运行速度,汽车拥有量大增(已超过6000万辆)。现代的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的开始。陆地长途运输仍旧由铁路承担,公路运输主要是起与铁路联运的作用。近期(1946年) 以大力建设高速公路和发展长途运输为主要特征。至1984年,全世界已有55个国家和地区(不包括前苏联)拥有高速公路,总里程在13.5万km以上。高速公路承担着城市间的长途运输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铁路的长途运输功能。 15二、交通

8、运输发展史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3个阶段:1)发展初期(本世纪初至40年代末) 1901年 进口第一辆汽车 1903年 修建广西镇南至龙州第一条公路 1950年,汽车拥有量5.01万辆,通车公路里程8.09万km(分别只占世界总量的0.05%和0.8%)2)低速增长期(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1990年底,全国公路里程已达102万km,90的乡和23的村镇通了公路,民用汽车拥有量550万辆,公路客运周转量2662亿人km,货运周转量3375亿吨km。3)快速增长期(90年代以后) 1988年10月31日 上海嘉定18.5km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公路建设已跨入新的历史阶

9、段) 16二、交通运输发展史 2007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57万km,其中高速公路达5.3万km,全国公路密度达到1.77公里百平方公里,除喜马拉雅山东段的墨脱县没有通公路外,全国全部县通公路、99.3的乡(镇)和91.8的行政村实现了通公路。 17二、交通运输发展史现状存在不足1)公路网的数量不足 公路网密度仅为0.1km/km2,远低于发达国家0.84 km/km2 (1995年)的平均水平2)公路网的质量差 2001年底,等级公路里程占总里程的78.7。高速公路占1.11%。绝大部分为简易黑色路面或碎石路,其中60以上已超过使用期限,有待修复3)公路网布局不合理 原有公路建设缺少整体

10、规划和优化,公路网密度分布不均4)公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没有很好解决防自然灾害的问题,各种路毁现象频繁发生 5)汽车吨位构成不合理 缺重少轻,中型车比重明显过大。近期目标是重型产量将占15%,轻型车占50%,中型车占35%)运输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落后 社会车辆过多,占全国民用汽车的90%以上,车辆保养条件差,经营管理水平低,车辆使用效率低,运输成本高,造成极大的运力浪费18二、交通运输发展史运输的发展趋势1) 专业化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输工具专用化;二是运输企业专业化2)高速化 高速化的两大条件:高速公路;性能优良的汽车 高速公路目前在发展中两个重要特征:第一是城市高速公路发展异常迅速

11、;第二是国际高速公路网正在逐步形成3)大型化 大型化是规模经济在运输业的具体体现,表现在公路运输企业的大型化和运输车辆的大型化4)环保化 两个趋势性的认识:一是环保型交通工具,二是在新建和扩建工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工程(德国的环境保护工程投资费用占总投资额的5.20,日本重视山地道路边坡的绿化,减少土壤侵蚀现象)。19二、交通运输发展史5)智能化 智能汽车:依靠仪表、运输工具的操纵变得越来越轻便、远距离之外通过自动控制台操纵、自动巡航系统指示最佳的行车路线。 智能公路:一种环状通电线圈构成的监测器设在高速公路的两旁,每当汽车通过时,它即把信息输入中心电脑。6)系统化 智能运输系统(ITS):按照系

12、统原则,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应用于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系统化是公路交通运输业重要发展趋势。20三、系统的概念1系统的基本特征与定义例1. 生态系统组成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阳光、水、空气、溶解在水中的养料、沉积在水底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等。 生产者 硅藻、栅藻、团藻等大量藻类植物,香蒲、莲、浮萍等绿色植物,它们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为生物体直接或间接地提供营养物质。 消费者 水蚤、水生昆虫

13、、鱼类等动物靠吃现成的有机物,依赖于绿色植物。 分解者 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和真菌等,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残留物所含的有机物,归还自然以利循环利用。21三、系统的概念22三、系统的概念交通运输系统水路运输系统公路运输系统铁路运输系统航空运输系统综合运输系统管道运输系统23三、系统的概念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汽 车公 路配套设施人客 车普通公路等外公路管理控制设施驾乘人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汽车专用公路服务设施货 车24三、系统的概念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基本特征: (1)集合性系统是由若干个(起码两个)相互区别的元素(单元或子系统)所组成。 (

14、2)相关性组成系统的各元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 (3)目的性人工系统和复合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否则,也就失去了这个系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4) 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更大的系统)之中,环境的变化对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25三、系统的概念2系统分类 (1) 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 从系统的起源分为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 (2)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 从形成系统的元素是有形的还是无形分为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 (3)静态系统与动态系统 从系统状态和时间关系来分为静态系统与动态系统 (4)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 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为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26生物圈二号:是一个巨大的封闭

15、的生态系统,位于美国亚利桑拿州,大约有两个足球场大小。这个封闭生态系统尽可能模拟自然的生态体系,有土壤、水、空气与动植物,甚至还有森林、湖泊河流和海洋。1991年,8个人被送进“生物圈二号”,可以靠吃自己生产的粮食,呼吸植物释放的氧气,饮用生态系统自然净化的水生存。但18个月之后,“生物圈二号”系统严重失去平衡:氧气浓度从21%降至14%,不足以维持研究者的生命,输入氧气加以补救也无济于事;原有的25种小动物,19种灭绝;为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全部死亡,植物也无法繁殖。事后的研究发现:细菌在分解土壤中大量有机质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氧气;而细菌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作用,被“生物圈二号”的混

16、凝土墙所吸收,又打破了循环。 27三、系统的概念系统工程 它以系统为对象,把要研究的事与物用概率、统计、运筹学、模拟、及其它方法,经分析、判断、推理等程序建立某种系统模型,进而以计算机为工具求得系统的最佳结果,使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相互协调、互相配合,以获得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可靠、时间节约的良好系统28三、系统的概念1.系统工程的发展 1911年 泰勒提出了系统工程的概念1940年 贝尔电话公司实验室正式使用“系统工程”这个名词1945年 美国空军成立了兰德(RAND)公司,创造了许多数学方法来分析复杂大系统,并借助于计算机取得了不少显著的成果,也为现代系统工程学奠定了基础1957年 美国密

17、执安大学的两位教授古德(H.H.GooD)和马克尔(R.E.Macheol)的专著系统工程学出版1965年 A.D.Hall在系统工程方法论一书中进一步确定了系统工程的内容、方法和应用途径、范围等问题70年代以来系统工程进入到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一技术、社会一经济系统的最优控制、最优管理阶段。我国于1956年成立了中科院数学所运筹学研究室;1979年10月,成立了中国系统工程学会;1980年2月成立了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随后,一些高等院校陆续设立了系统工程教研室或研究室,有的院校还招收了系统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29三、系统的概念2系统工程的工作程序(1)明确问题 按照系统的观点,弄清问题

18、的实质,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希望达到什么样的要求。(2)系统指标设计 设计出具体的评价系统功能的指标,并定出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用于评价和优选方案的依据。(3)系统综合 按照问题的性质及系统总的功能要求,提出若干可供选择的方案,明确各个方案所对应的系统的结构和相应的参数。(4)系统分析 对系统的目的、环境、结构、费用、效益等进行充分的论证与分析。为系统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5)系统最优化 通过对系统模型的求解,找出最优方案。(6)方案决策 由决策者选择一个或多个方案实施试行。(7) 实施计划 对试行计划不断地修改、完善,并把它们确定下来,以保证顺利地进入系统工程的下一个阶段。30三、系统的概念 3系统工程的技术内容系统工程涉及的学科内容极为广泛,其主要技术内容为: (1) 运筹学 (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数量经济学 (4) 技术经济学 (5) 计算机科学 (6) 管理科学 关系:运筹学、数量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是为科学地大规模改造世界提供一般的最优化方法、科学的管理工具,而系统工程,则是从宏观的角度为科学地大规模改造世界提供组织管理技术和方法。31三、系统的概念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概念:以整个公路交通运输活动为对象,以汽车运用工程、道路网规划、环境科学等科学为基本理论,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