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手法讲义 (2)ppt课件_第1页
IE手法讲义 (2)ppt课件_第2页
IE手法讲义 (2)ppt课件_第3页
IE手法讲义 (2)ppt课件_第4页
IE手法讲义 (2)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改善任务方法 提高消费效率工业工程IE在消费现场中的运用伟创力班组长培训之IE手法讲义Tony Deng2006年10月IE手法讲义一 IE简介二 IE手法与IE的研讨方向三 动作分析法四 时间研讨五 产线平衡2一 IE简介1 IE是什么2 IE的目的3 IE过去、如今和未来4 IE的职能5 IE能处理什么问题31 IE是什么了解IE,从认识企业系统开场企业运营思想与决策方式技术手段专业技术管理技术IE“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是消费力水桶上的两个提耳.从请客吃饭看运营与管理的区别41 IE是什么什么是运营?请什么人目的制定、去什么地方分析特征与优势、主要由谁谈,谈什么战略、花多少钱预算什么是管理?

2、上哪些菜产品方案管理、买多少菜采购与库存管理、怎样做菜工艺管理与消费管理、供应商管理、怎样上菜销售与客户关系管理、结算本钱控制请客吃饭中的运营与管理51 IE是什么 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的定义: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 IE)是研讨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综合系统的设计、改善和设置的工程技术,它运用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来确定、预测和评价由该系统可得到的结果。据此定义,IE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的综合、交叉型科学。这个定义也是最权威和最被广泛接受的定义 。2005年美国工业

3、工程师协对IE有新说法 简而言之:IE就是对系统进展设计与改善 IE 设计+改善62 IE的目的IE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工厂的人力,设备,资料,以最经济有效的任务方法,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 在竞争日益全球化,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的今天,当企业有了正确的战略定位后,杰出的消费力已成为竞争优势的根本;如何以最经济的方法实现高效率、低本钱、快速呼应市场需求、保证产质量量的一致性,如何获得综合效益的继续改善,是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工业工程为处理这一课题提供了最正确的处理方法。 对消费的第一线来说,IE的目的就是对消费现场进展改善和提高。73 IE过去、如今和未来 工业工程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应从上世纪初算

4、起,来源于美国。以泰勒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是的开创人。从那时起至如今工业工程的开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期:从19世纪末至二次大战终了4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由于福特消费线的产生,消费系统从小规模的作坊式企业走上了较大规模消费的工厂制。由于电动机的产生与广泛运用,人们的消费才干大大提高,商品经济开展到资本原始积累终了将要快速起步阶段。恰恰此时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客观上需求工厂效率提高,因此工业工程得以诞生和开展。从1895年起,泰勒先后发表了、和等论著,系统地论述了科学管理思想,主要是以时间研讨和动作研讨为主的任务研讨实际。在本世纪初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科学管理既被管理者接受与采用,又被工人阶级视为

5、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而反对。这样在当时情势下人们提议将“科学管理更名为“工业工程。从这时起工业工程作为一门纯技术型工程学科开展与壮大到今天。然而,科学管理并未由此而偏废。到本世纪30年代产生了行为科学,使科学管理与之相结合补充又开展到今天构成了众多的现代管理实际。因此现代管文科学实际体系与现代工业工程都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今天已构成了完全不同的两大学科体系,但又严密相联,只不过功能不尽一样而已。83 IE过去、如今和未来开展期:第二阶段,从上世纪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为开展期。这个时期消费力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开展期,特别是由战后经济建立的恢复需求,消费系统规模越来越大,构成了大量流水消费、

6、成批消费、单件小批消费的三种典型的消费系统。同时统计学的广泛运用和运筹学的产生为工业工程处理越来越大的管理与消费系统规划、设计、改造、创新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市场竞争的焦点以资本、实力竞争为主,工业工程从早期运用任务研讨处理现场效率提高开展到企业整体的设计、改善,包括工厂设计、物料搬运、人机工程、消费方案、储存控制、质量控制等。在这一时期工业工程已不仅仅是欧美工业兴隆国家的“专利,而且已被胜利引入亚太地域。最典型和最胜利的是日本人。他们在战后经济恢复期从美国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手段中胜利地将工业工程引入日本各行各业,并进展日本式消化和改造,开创出丰田消费方式()、全面质量管理()等。而台湾、韩国、香

7、港、新加坡更是加大工业工程的开发与运用力度,在高等教育、培训、企业运用等方面都是走在国际前列,开创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飞速开展现实。从这个时期起到如今,构成了现代工业工程学科体系。93 IE过去、如今和未来创新期:第三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今天,可称为创新期。这个时期是社会消费力最为活泼的时期。国际市场的构成,竞争由于是全面性供大于求的竞争,竞争焦点在于价钱、质量、种类、交货期、售后效力等全方位的竞争,使企业的生存对管理的依赖性空前的强。企业也不仅仅是大型化,而是更加注重多样化、柔性化,消费力开展速度在世界各国很不平衡。然而,信息时代的到来已是由于计算机、系统工程、通讯技术、高技术的开展,

8、使工业工程所面临的问题既前所未有的复杂又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因此,当今是工业工程学科最富有发明力的时代。全面运用于消费、效力、行政、文体、卫生、教育的各种产业之中。甚至有的韩国学者将其译为“产业工程。104 IE职能工业工程的职能 IE 职能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指点协调控制 工厂选址与系统设计 IE 的根本职能任务研讨与绩效评价消费方案与管理系统设计 作业测定 经济分析 任务研讨 绩效评价 质量管理 物流管理 消费方案 库存管理 组织设计 才干分析与规划 管理信息系统115 IE能处理什么问题工业工程IE处理的主要问题是:各类产品消费过程及效力过程中的增值链问题。 例如,机械工程在完成其对产品

9、及制造工艺的研讨和设计后,就要进入投产阶段,在产品进入这一消费阶段后,就需求运用工业工程IE的知识来面对消费的组织与运转问题,如:如何缩短消费线,如何合理化作业空间,如何进展零部件和制废品的全球配送,如何保证消费或效力的质量等等。为了交给顾客一个称心的产品,人们不光要物理地实现所设计的产品,而且要处理消费中的质量和本钱问题,还有时间、人员、机器、资本等资源的有效运筹,而这些决议着最终产品的交货期、质量和利润,这些工业化消费所面临的问题,正是工业工程IE所要处理的问题。 12二 关于IE手法所谓IE手法: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以现实为根据,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消费系统进展察看,记录分析并对系统问题进

10、展合理化改善,最后对结果进展规范化的方法。IE手法特点:客观性,定量性,通用性的方法都可以列入,由于IE七大手法都是由人不断的总结提出的。 IE不是研讨如何设计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而是研讨怎样将这些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转化为现实消费力并有效利用企业的资料、能源、人力、环境等现有资源的工程技术。由于它注重人的要素,所以的开发与运用必需充分思索与民族、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以人为本。13二 关于IE手法IE的七大手法和七大研讨方向 七大手法1.流程分析法 2.动作分析法 3.动作经济原那么 4.时间研讨 5.任务抽查法 6.人机配置法 7.任务简化法 七大研讨方向 1.研讨与开发管理2.消

11、费系统设计与控制3.实施规划与物流分析4.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5.工程经济分析6.工业平安与安康7.人力资源管理14任务研讨方法研讨作业测定选择研讨对象记录现行任务方法程序分析进展方法改良拟定新的任务方法培训操作者实施新的任务方法和规范工时提高任务效率操作分析动作分析选择研讨对象确定时间研讨方法 直接时间研讨预定动作时间规范法规范资料法确定宽放时间制定规范时间继续改良IE研讨方向15IE研讨方向消费方案与控制推进式消费方案与控制以排序实际为根底的方案模型,MRP、CRP拉动式消费方案与控制JIT/LP/TPS工艺管理设备管理16设备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设备规划Facilities Planning

12、在给定的系统环境和条件下,根据对象系统的功能要求进展优化设计,包括设备布置方案、物料搬运方案、信息流方案等规划内容物流系统设计Material Flow System Design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输与储存的管理运输或搬运设备容器、包装的设计与管理IE研讨方向17IE研讨方向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质量工程ISO9000体系的方案与实施统计质量管理,方法与技术(SPC、DOE等)全面顾客称心TCS的战略与措施CSI6西格玛延续改良(Continue Improving)18IE研讨方向工程经济分析工程的投资经济分析方案的评价与决策价值分析/价值工程19IE研讨方向人因工程Human Enginee

13、ring工效学Ergonomics运用生理学、心思学、工程技术的方法研讨人与机器、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求设计一个最正确的人、机、环境系统,使消费效率得到改善与提高产品的工效规范设计人机分工及顺应人机信息交互平安工程与产业疲劳20IE研讨方向流程定额 企业在有了各种流程和规范定额后,就能快速合理安排和增减人员;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21IE手法-流程分析法流程分析法:是指利用流程图以特定的符号做有系统的察看,记录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并加以质问以寻求改善。 运用范围:用于人或物的一切流动过程。如:作业,搬运等等。22IE手法-流程分析法男工搬运卡车搬运原料、资料、零件或制品被挪动至其它位置所发生之情

14、况。箭头所未为工程流程方向。搬 运Transportation第3加工工程B零件的第5工程加工中同时做产品检验 凡一件物品经有意的改动其物理或化学性质之过程,均称操作。操作运用的资料、零件经加工而完成。加 工Operation说 明 说 明工程记号工程分类工程图标符号表23IE手法-流程分析法由于预定的次一行劝主要操作、检验或搬运即刻产生之时间空档为非必要,或非控制情况之下。Delay资料的存储半废品或废品的存储工程间的滞留加工中的暂时滞留储存为物品性质之保管或维持,此行动在控制之下,储存行动的取消,必需经过制度或法定上之认可。Storage停 滞质量的检验数量的检验质量与数量同时检验为鉴定物

15、品性质之规格之异同,而用某种方法鉴定,比较或证明其数量与质量,称为检验。检验须具有规范,而将原料、半废品或废品与原规范之比较,所做的断定。检 验24IE手法-动作分析法动作分析法:即在于分析一个组合性的根本动作。也就对于一个作业员所运用的两眼、两手、两脚的动作加予细分并进展分析及研讨,把不用要的去除,把有必要的动作变为有效率,又不易疲劳的最经济性动作。动作分析之主要目的有二 : (1)发现人员在动作方面的无效或浪费,简化操作方法,减少疲劳,从而订定规范操作方法。 (2)发现闲余时间,删除不用要的动作,进而预定动作时间规范。 25IE手法-动作经济原那么动作经济原那么: 即在于人在操作作业时,能

16、以最少的劳力到达最大的任务效果的经济法那么。 动作经济原那么原为吉尔博斯(Gibreth)最先提出,后经多位学者继续研讨整理增删,不断完善,其中以巴恩斯(Ralph M.Barnes)将之整理为计三大类,共23条。(1)有关人体运用(2)有关任务场所(3)有关工具与设备之设计26IE手法-时间研讨时间研讨: 为一种运用技术,指一合格人员在一定的规范下完成某一定任务所需的时间。 应先建立规范方法,而后方可建立规范时间。 实施方法改善, 添加消费,降低本钱,实施时间研讨,任务者始可添加收益。27IE手法-任务抽查法任务抽查法: 指运用统计学上的抽样原理来研讨任务中人员与机器设备之活动情形,它是一个

17、了解现实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它可在最短时的时间和最低的本钱之下获得有关人与设备之间的有用信息。 任务抽查不需运用马表的技巧,不需费大批专门人员延续作时间的观测,更不需对个人的努力或成果作客观的评判,而能比任何其它测试方法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本钱、较佳的客观情形之下,获得有关人员或机器的任务真实情况,作为管理上采取行动的根据。 28IE手法-人机配合法人机配合法: 利用人机配合图来研讨任务人员及(或)任务.机器间的组合运用、改善任务人及(或)物的重新安排、任务的指派与分配、任务人与机器设备的配合,以达减少人或物的空间与等待时间,对提高团体任务的效率、降低本钱。目的开掘空闲与等待时间使任务平衡减少周

18、程时间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率适宜的指派人员与机器决议最适宜的方法29IE手法-任务简化法任务简化法: 利用科学的方法寻求最经济有效的任务方法.以求任务效率的添加,且使任务者轻松愉快,任务简化主要是消除浪费,而世界上最大的浪费,莫过于动作的浪费,改善动作,即可改善任务,所以欲求提高效率,必需养成动作观念,即留意动作,分析动作,改善动作,这也就是任务简化中从开场就必需建立起来的观念。择出消费上或业务上或任务上拟改善的工程 。现状分析及检讨。运用5W2H法来发问。 运用IE手法剔(除)、合(并) 、排(重排) 、简化来寻求新方法 。制定新的任务规范。效果跟踪30关于IE手法IE的认识:本钱和效率认识问

19、题和改革认识任务简化和规范化认识全局和整体化认识以人为本的认识31三 动作分析法1.动作分析2.动作分析的方法3.动作要素4.动作要素改善方法5.动作经济原那么6.动作改善的原那么32动作分析动作分析: 动作要素:是人体不能再分割的最小单位,是组成动作的最根本要素。动作分析:是指从构成动作的最根本的要素角度来研讨、分析,看哪些动作要素是可以为企业发明附加价值,哪些动作要素是无效的只会添加消费本钱的动作要素,经过消除无效的动作要素,以到达降低消费本钱,提高消费效率的一种方法。动作分析的目的:(1)发现人员在动作方面之无效或浪费,简化操作方法,减少疲劳,进而订定规范操作方法。 (2)发现闲余时间,

20、删除不用要的动作,进而预定动作时间规范。 33动作分析方法动作分析,因准确程度之不同,往往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目视动作分析:即以目视观测方法而寻求改良。(2)动素分析:细分动作之构成要素,得17种动素,将任务中所用之各动素逐项分析,谋求改良。普通用在较具反复性且周期较短的手操作之研讨中。(3)影片分析:即以摄影机对各操作拍摄成影片,由影片放映而加以分析。影片分析因其拍摄速度之不同,又可分为细微动作研讨及微速度动作研讨两种。 34动作要素 从操作者手动作之研讨,吉尔勃斯夫妇发现,一切操作是由一衔接之根本动作所组成,经研讨结果,统计人体动作之根本要素(或根本动作)可细分为十七种动素,为使大家

21、对这些动素之定义,范围及其特性有所了解,故将此十七种动素归成三大类: 第一类:进展任务之要素。(1-8) 第二类:妨碍第一类任务要素之进展(9-13) 第三类:对任务无益之要素(14-17)35动作要素1.伸手(Reach-RE)定义:空手挪动。起点:当手开场朝向目的物之瞬间。终点:当手抵达目的物之瞬间。特性: (1)当手朝向目的物或某一动素完成,手须伸回时发生伸手动素 (2)伸手途中常有预对伴生。 (3)伸手常在放手之后,而在握取之前发生。 改善: (1)缩短间隔。 间隔之丈量应实践途径为准,而非两端之直线间隔。 (2)减少伸手时之方向认识。 伸手依难易可分为以下数类: A.伸手至一固定位置

22、。 B.伸手至每次位置略有变动之目的物。 C.伸手至一堆中之目的物。 D.伸手至一甚小物手而须准确握取者。36动作要素2.移物(Move-M)定义:手或身体之某一部位将物件由一地点移至另一地点。或称运实(Transport loaded)起点:手有所负荷开场朝向目的地点之瞬间。终点:有所负荷之手抵达目的地点之瞬间。特性: (1)移物有空间之挪动,推进,拉动,滑动,拖动,旋转挪动等 (2)移物途中忽然停顿即为持住。 (3)移物途中常有预对伴生。 (4)移物常在握取之后,而在放手或对准之前发生。 改善: (1)缩短挪动间隔。 (2)减少每次挪动之分量 。 (3)分析挪动之方法,检讨有无其它工具可替

23、代。 (4)减少移物时之方向认识。移物依其困难程度可分类如下: A.移物至固定停靠处。 B.移物至大约位置。 C.移物至准确位置。 D.移物至不定位置。37动作要素3.抓取(Grasp-G) 定义:利用手指或手掌充分控制对象。起点:当手指环绕一物体,欲控制该物体之瞬间。终点:当物体已充分被控制之瞬间。特性:(1)物体已被充分控制后之延续握取称为持住。 (2)以器具来握取时,应视为运用而非抓取;至于戴手套握取时,那么 为抓取而非运用,因手套之目的在于维护手。 (3)广义解释,除手外,身体之某一部分(如足)用以控制物体时,皆 可称为抓取。 (4)抓取常在伸手与移物之间发生。改善:(1)减少抓取之次

24、数。 (2)尽量以触取替代拾取。 A.拾取:物体确实被捡上而取之于手,并须充分控制方能挪动。 B.触取:只以手指按住物体,即可以将物体移行(或滑行)。 (3)检讨有无工具可替代。38动作要素4.装配(Assemble-A) 定义:两个物体配合在一同。 起点:两个物体开场接触之瞬间。 终点:两个物体完全会合之瞬间。 特性:(1)较简单之装配几乎与对准无甚区别时, 以对准视之。 (2)能够与其它动素复合发生。 (3)装配常在对准或移物之后,而在 放手之前发生。 改善:尽量运用工具。39动作要素5.装配(Disassemble-DA) 定义:使物体脱离其它物体。 起点:当物体被控制(握取),而已于可

25、撤除形状之瞬间。 终点:零件完全被撤除之瞬间。 特性: (1)装配视其难易有以下数种情形: A.松动 B.稍紧 C.紧合 (2)能够与其它动素复合发生。 (3)卸拆常在握取之后,而在移物或放手之前发生。 改善:尽量运用工具。40动作要素6.运用(Use-U) 定义:为操作之目的而运用工具或设备。 起点:开场控制工具进展任务之瞬间。 终点:工具运用终了之瞬间。 特性:(1)能够与其它动素同时复合发生。 (2)当以手或手指替代工具运用时,亦以运用视 之,如以手指割裂纸或以手指沾浆糊涂擦于纸 上等。 改善:检讨工具或设备能否可合并或改良。U41动作要素7.放手(Release-RL) 定义:将所持之

26、物放开。 起点:手指开场分开物体之瞬间。 终点:手指完全分开物体之瞬间。 特性:(1)为握取 持住之相反动素,是一切动素中费时最少者。 (2)放手有以下诸方式。 A.拾取之手: 1.将物体放置后再松手。 2.在半空中让物体自在落下。 3.投放。 B.触取之放手。 (3)广义解释,身体之某部位控制物体形状之解除,亦可以视 为放手。 改善:检讨放手之终点能否为一次动素开场之最正确位置。42动作要素8.检验(Inspect-I) 定义:检验物体能否符合规范。起点:开场检查实验物体之瞬间。终点:质量之优劣(或能否可接受)被决议之瞬间。特性:(1)检验之规范,通常有大小,数量,质量,性能,色泽等。 (2

27、)检验时,常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官能。(3)检验费时之长短,视规范质量之要求规格能否严厉 与检验人员心思反响之快慢而定。改善:(1)检讨质量要求之规格 (2)减少检验次数。 43动作要素9.寻觅(Search -SH) 定义:眼睛或手探求物体之位置。 起点:眼睛开场努力于寻觅之瞬间。 终点:物体已被发现之瞬间。 特性:(1)着重于心思活动之动素。 (2)复杂之操作须费力记忆及操作不稳定时,寻觅费时最多 (3)物体愈小,寻觅费时愈多。 改善:(1)零件,工具预放于固定位置,并限于正常作业领域之内 (2)零件装于特殊设计之盒内 。 (3)训练工人熟习任务方法,使运动方向自然而习惯。 4

28、4动作要素10.选择(Select-ST) 定义:从两个以上相类似的物体中选取其一。 起点:寻觅之终点即为选择之起点。(此瞬间即使运用细微动作研讨亦难以决议) 终点:物体被选出。 特性: (1)普通在伸手与握取之间发生。 (2)常与握取复合发生。 (3)物体愈小,选择愈费时。 改善: (1)与寻觅动素之改善着眼点同改善: (a)零件,工具预放于固定位置,并限于正常作业领域之内。 (b)零件装于特殊设计之盒内 。 (c)训练工人熟习任务方法,使运动方向自然而习惯。 (2)一致零件规格,使彼此可相互替代。45动作要素11.方案(Plan-PN) 定义: 操作进展中,为决议下一步骤所做的思索。它是一

29、种心思活动,表如今外那么为犹疑之时间耽搁。 起点:开场思索之瞬间。 终点:决议行动之瞬间。 特性: (1)在操作中,其方案甚难正确地观测出来。 (2) 常与其它动素复合发生。 改善:(1)训练工人。(2)简化操作程序 。 4612定位:(Position-P) 定义:将物体摆置于特定之方位。 起点:当支配之手开场摆动,改动或滑动物体至一定方位之瞬间。 终点:物体已被安顿于正确方向之瞬间。 特性: (1)对准有以下之各处情形: A按照一定对之方向对准。 B.数种方向均可。 C.任何方向均可。 (2)对准常在移物之后。 改善: (1)尽量运用工具。 (2)检讨制品之容差(Tolerances)能否

30、可以改动 47动作要素13.预定位(Preposition-PP) 定义: 将物体在对准之前,先摆置于预备对准之位置。 起点与终点:与对准之起终点同。 特性: (1) 甚少单独发生,几乎都与其它动素(常与移 物)复合发生。 (2) 其起终点甚难正确区分,所费时间亦难以测 定。 改善: 与 定位 同 (1)尽量运用工具。 (2)检讨制品之容差(Tolerances)能否可以改动。 48动作要素 14.坚持(Hold-H)定义:手指或手掌延续握取物体并坚持静止形状。起点:用手开场将对象定置于某一方位上之瞬间。终点:当物体不用再定置于某一方位上,而开场次一动素之瞬间。特性: (1)延续之握取或移物中

31、途忽然停顿,皆可 视为持住。 (2)广义解释,手以外身体之某部位亦可有持住 发生。 (3) 维护身体与对角之不平衡亦应视为持住。改善:力求运用工具,设备等。49动作要素15.迟延(Unavoidable Delay-UD) 定义:在操作程序中,因无法控制之要素而发生不可防止之迟延,使任务中断。起点:开场等候之瞬间。终点:等候终了,继续恢复任务之瞬间。特性: (1)通常因现行制造程序所需,等候机器任务或等候身 体之其它部位(如另一只手)任务而生。 (2)工人未熟练或怪癖而引起迟延。改善: (1)因工人无法改善此类迟延,欲加改善只需变制造程 序,改动消费方案。 (2)调整工人任务量,利用人机程序图

32、及操作人程序图 分析工人之闲余,并善加利用。 (3)训练工人,使其熟练。50动作要素16.故延(Avoidable Delay-AD) 定义:在操作程序中,因工人之事故(故意或忽略)而使任务中断 起点:对于制造程序无益之任务开场之瞬间。 终点:无益之任务停顿之瞬间。 特性: (1)此种故延发生时,不用顾及更改整个制造程序。 (2)故延通常由于工人之任务方法错误,不留意或怠慢 所致。改善:加强工人之督导。51动作要素17.休憩(Rest-RT) 定义:工人因过度疲劳而停顿任务。 起点:停顿任务之瞬间。 终点:恢复任务之瞬间。 特性: 1通常在操作周期与周期之间发生 2休憩时间之长短视任务之性质,

33、工人任务之程度 以及工人之膂力而定。 改善: (1)检讨工人之任务域能否正常。 (2)运用较低级之动作(动作经济原那么)。 (3)留意任务环境(温度,湿度,通风,音响,光线等) 52动作要素改善方法这些动作可否删除较常使用之零件是否置于使用点附近距离是否最适当有否使用适当之托盘或箱子?操作是否经过正确地排列有否应用适当的媒介?如手,镊子及输送器等前一动作和后一动作是否与此地动作互相关连是否应用了正确的身体部位,如手指,前臂和上臂能否避免突然之转变方向?能否去除障碍物能否使用滑道或输送器对于物之移动是否使用身体最耐久之部位输送单位增大是否较有效率 有无可删除之身体移动输送是否因接下去有较难做的对

34、准而缓慢下来手臂之移动能否同时,对称而依相反方向行之工具于使用处之附近是否能够减少输送能否以滑动代替拾取能否用脚操作之装置来输送眼球之移动是否与手之动作配合伸手和挪动动作要素改善方法53动作要素改善方法抓取定位是否可以一次握住一件以上之对象对准是否必要能否以触取代替拾取? 容差能否增大储物箱之前缘能否减化握取之动素方形边能否避免工具或零件能否预对,以便握取容易能否使用导路,漏斗,衬圈,量规,止楔,托架,定位木箱,弹簧,冲子,壁笼,钥匙,螺丝上之排障器能否使用特殊的螺丝起子或其它工具能否使用手臂扶架来稳定手,以减少对准之时间能否使用真空,磁铁,橡皮指尖等工具 握取之对象是否易于对准物体是否由一只

35、手移至另一只手能否以滑动代替拾取工具和夹具之设计是否使用零件移动之握取较为容易能否应用脚操作之简夹抓取和定位动作要素改善方法54动作要素改善方法能否使用工具或夹具能否使用止楔能否使用自动仪器或机器当机器在切削时,其它工作能否进行装配能否交互进行?制造程序能否交互进行能否使用动力工具是否能够使用更有效率的工具能否使用凸轮或空气操作之工具关于装配、 拆装与运用动作要素改善55动作要素改善方法能否删除此动作能否使物体自由坠落能否于运动中放手是否需要小心地放开对象?能否避免如此?能否使用排出器材料盒是否经过适当之设计在放手之末端,手或输送工具是否在最有利之位置,以便次一动作之进行能否使用输送器放手动作

36、要素改善方法56动作要素改善方法是否布置得当以减少寻找物体之浪费工具和材料是否能标准化零件和材料是否各予适当之标记排列是否良好,以便易于选择?例如用托盘预置零件,使用透明容器等一般零件之排列是否有互损性零件和材料是否混在一起亮度是否良好在前一操作里,是否可以同时把零件预对好能否利用颜色来使零件易于选择选择动作要素改善方法57动作要素改善方法检验保持能否删除能否使用夹钳,钩子,架子,夹具或其它机械装置能否使用多重量规或试验器能否应用粘性或摩擦能否使用压力,振动,硬度或闪光试验器能否用止楔以免持住能否增加照明强度,或重新安排光源,以减少检验时间如持住不能避免,能否提供手臂扶架目视检验能否代替机器检

37、验操作者使用眼镜是否有益检查和坚持动作要素改善方法58动作要素改善方法物体能否于运送中预对能否使工具平衡,使其把柄处于直立位置保持之装置是否使工具把柄处于适当位置工具能否悬挂起来工具能否存放于工作之适当位置能否使用导路能否使用堆筒装置物体之设计能否使其各边相同能否使用加料管道能否使用旋转夹具预定位动作要素改善方法59动作要素改善方法有效动素无效动素实体性或生理性目标性动素心智或半心智性迟延性伸手应用寻找迟延移物装配选择故延抓取拆卸对准休息放手检验保持预定位计划理想而言,一项操作,应是实体性和目的性两种动素群之组合60动作经济原那么1.动作经济的意义:利用动作经济原那么为改善之工具,其重点不在于

38、改动整个制造程序的任务方案,任务阐明书的内容,不良的机器,消费进度跟催或耽搁等问题,而是在于以上条件不改动之下使工人任务效率提高,并使工人本身确感身心温馨愉快。2.动作经济原那么的目的:(a)减少工人的疲劳(b)缩短工人的操作时间611.关于人体之运用: (1)双手应同时开场并同时完成其动作。 (2)除规定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 (3)双臂之动作应对称,方向并同时作业。双手同时对称动作注: A:两手可同时运用 B:困难 C:不能够 动作经济原那么62动作经济原那么级 别 运动枢轴 人 体 运 动 部 位 1指 节 手指 2手 腕 手指及手掌 3肘 手指、手掌及前臂 4肩 手指、手掌、前臂及

39、上臂 5身 躯 手指、手掌、前臂、上臂及肩 人体的动作以省力为主,视其运用身体的部位不同,而分成五种等级 级别越低越省力(4)应尽量以最低等级的动作来完成任务。63动作经济原那么 (5)运用惯性可省力;如要以膂力消除惯性,那么应将其减低至最小。 (6)延续的曲线运动,比含有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好。 (7)弹道式运动,比受限制的运动更快速、更准确、更方便。 (8)动作尽能够轻松自若,富有节拍,因节拍能使动作流利和自发。64动作经济原那么2.关于操作场所布置: (9)工具物料应放于固定的地方。 (10)工具物料及安装应布置于任务者之前面近处。 (11)零件物料之供应,应利用其分量堕至任务者手边。 (

40、12)坠落尽量利用重力来实现。 (13)工具物料应按照最正确之任务顺序陈列。 (14)应有适当之照明设备,使视觉称心温馨。 (15)任务台及椅之高度,应使任务者坐立适宜。 (16)任务椅式样及高度,应可使任务者坚持良好的姿态。 65动作经济原那么3.关于工装夹具和设备的设计原那么: (17)尽量解除手之任务,而以夹具或足踏工具替代之。 (18)能够时,应将两种工具合并为之。(19)工具物料应尽能够预放在任务位置。(20)手指分别任务时,其各个负荷按照其天性,予以分配。(21)手柄之设计,应尽能够使与手之接触面积增大。(22)机器上杠杆,十字杠及手轮之位置,应能使任务者极少变动其姿态,且能利用机

41、械之最大才干。 以上之二十二条原那么,即可发现它们其实是以下四根本原那么之延伸:(1)两手同时运用。 (2)动作单元力求减少。(3)动作间隔力求缩短。 (4)温馨的任务。 66动作改善原那么动作改善,必需从排除以下任务开场 (1)需求用力气的任务,亦即必需用手,脚或全身用力方能完成的任务,或向膝盖下方伸手及蹲下拿起物品的动作,由于这些任务会引起肌肉的疲劳。 (2)不自然的姿态,例如蹲在地上做事,或弯着腰任务等,这些不自然的姿态亦会引起肌肉的疲劳。(3)需求留意力的任务,例如必需仔细对准的任务或必需谨慎挑选的任务等,由于这些任务会引起精神上的疲劳。(4)厌恶的任务,例如噪音很大,空气污染,机器容

42、易缺点的任务。 67动作改善原那么1.剔除 (1)剔除一切能够的作业,步骤或动作(包括身体,足,手臂或眼)。 (2)剔除任务中的不规律性,使动作成为自发性,并使各种物品置放于固定地点。(3)剔除以手作为持物工具的任务。(4)剔除不方便或不正常的动作。(5)剔除必需运用肌力才维持的姿态。(6)剔除必需运用肌力的任务,而以动力工具取代之。(7)剔除必需抑制动量的任务。 (8)剔除危险的任务。(9)剔除一切不用要的闲置时间。2.合并 (1)把必需忽然改动方向的各个小动作结合成一个延续的曲线动作。 (2)合并各种工具,使成为多用途。 (3)合并能够的作业。 (4)合并能够同时进展的动作。 以上四者均是

43、改善的重点,只需稍加留意,就可发现许多任务可以大大改善。任务改善的技巧不外乎剔除,合并,重排,简化四者,以下分别列出其改善重点: 68动作改善原那么3.重排(1)使任务平均分配于两手,两手之同时动作最好呈对称性。(2)组作业时,应把任务平均分配于各成员。(3)把任务安排成明晰的直线顺序。4.简化(1)运用最低级次的肌力任务。(2)减少视觉动作并降低必需凝视的次数。(3)坚持在正常动作范围内任务。(4)缩短动作间隔。(5)使手柄,操作杆,足踏板,按钮均在手足可及之处。(6)在需求运用肌力时,应尽量利用工具或任务物的动量。(7)运用最简单的动素组合来完成任务, (8)减少每一动作的复杂性。69时间

44、研讨1 规范工时2 用MOD法建立规范工时70时间研讨-规范工时 一个企业,假设连最根本的数据都不准确或不完善,那么用它算出的数据以及做出的决策普通也是错误的,对消费型企业来说,规范工时就是企业管理的最根底的数据。1 规范工时 正常的作业条件、正常的任务环境、正常的 作业速度下完成某项作业所需的时间正常的作业条件物料充分,设备完好按作业指点书作业正常的任务环境照明、温度、湿度、水、电、气等都在 正常形状正常的作业速度经过培训合格的作业者,按作业指点书 作业,熟练度、努力度、稳定度良好, 可以延续任务8小时以上,不会产生过 度疲劳,同时也不会影响第二天的作业 速度。 71时间研讨-规范工时2 如

45、何制定规范工时计算公式:规范工时=正常时间1+宽放率 正常时间=观测时间评定系数 宽放率()=(宽放时间正常时间)100 正常时间宽放时间规范工时72时间研讨-规范工时添加宽放时间的缘由 1)操作周程中操作的疲劳,需求休憩。 2)操作者个人的需求,如喝水、上厕所、擦汗、更衣等。 3)操作者听取班长或车间主任的指示,或本人指示助手等,而使本身任务停顿。 4)操作者领资料、工件、对象及完成件、工具的送走等。 5)操作中等待检验、等待机器的维修、保养、等待资料等。 6)操作者从事操作前的预备任务,如清理任务场所、擦拭机器、所需对象的预备和操作中、操作完后任务场所、机器、物料及工具的清理任务。 7)操

46、作者从事刀具的刃磨、改换皮带、调整机器等任务。 73时间研讨-规范工时秒表测时主要步聚预备观测器具选定观测对象了解作业方法作业分割确定观测次数制定观测表格丈量记录数据处置制定规范工时剔除异常值算出每个要素作业的平均时间算出正常时间确定评选系数确定宽放率74时间研讨-规范工时熟练度努力度工作环境一致性超佳A1+0.15超佳A1+0.13超佳A+0.06超佳A+0.04A2+0.13A2+0.12优B1+0.11优B1+0.10优B+0.04优B+0.03B2+0.06B2+0.06良C1+0.05良C1+0.05良C+0.02良C+0.01C2+0.02C2+0.02平均D0.00平均D0.00

47、平均D0.00平均D0.00可E1-0.05可E1-0.04可E-0.03可E-0.02E2-0.10E2-0.08欠佳F1-0.16欠佳F1-0.12欠佳F-0.07欠佳F-0.04F2-0.22F2-0.17西屋评选系数75时间研讨-规范工时工作过程(时间)观测次数(次)0.10(分钟)2000.251000.50 600.75401.0 304515510.001010.0020.00820.0040.005以上3次观测次数 76时间研讨-规范工时规范工时之运用1能效管理:效率是对规范时间达成程度的指数,规范时间决议之后。管理人员必需督导作业员在规范时间内完成作业。2日程管理:制造部门根

48、据规范时间计算出应消费的产品数量,安排人员设备的配置,日程方案,消费管理等任务,以达成要求的数量。3人员本钱计算:规范时间计算的根本数据。4任务绩效评价及奖金计算:实施奖工制度必需籍由规范时间来衡量任务绩效,才干公平合理计算奖金。5设备才干:机器设备具有多少才干,必需根据规范工时来计算分析,以作为设备购买之根据,及来取适当之应变措施。77时间研讨-规范工时规范工时之运用6人员及负荷计算消费方案拟定后,可根据规范时间计算所需之人工小时及所需人员,而目前机器设备具有多少才干。其负荷的情况都需根据规范工时来计算。7人机配合的计算根据规范时间,方可适当安排人员及机器的配置以减少人力的浪费。8消费线平衡

49、的计算:消费线上各任务站假设配置不当,会呵斥瓶颈及过多闲置时间而呵斥浪费,需赖规范时间适当安排任务。9新产品的开发:新产品的开发,可根据旧有产品单元规范时间来估算所需的本钱。10任务方法的改善:将各单元的规范时间予以计算出来,作为改善的叁数根据,同时可作为改善前后的比较。78时间研讨-规范工时规范工时之运用11外包价钱的决议;根据规范时间所计算的人工本钱,加上资料本钱及制造费用,作外包本钱的决议要素。12订定产品价钱的参数。规范工时可将产品一部分的本钱计算出来,再加上其它要素,可作为产品价钱的参数。13作业指点训练的规范:现场消费单的作业指点训练中,规范工时是其各作业单元效率的根据。14规范产能计算的根据;根据各产品的规范工时,将每天的任务时间来计算各产品的规范产能。15人员方案:将规范工时所计算出的产能来安排人员,再将全厂的人员来排定方案。16设备方案:透过规范工时及设备的产能,将整厂的设备作最正确的安排。17消费方案进度安排:根据规范工时来安排各产品的消费进度。79时间研讨-MOD法MOD法:就是将人的作业分解成各种根本的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