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欧阳修)_第1页
踏莎行(欧阳修)_第2页
踏莎行(欧阳修)_第3页
踏莎行(欧阳修)_第4页
踏莎行(欧阳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踏莎行欧阳修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的领袖,一代文宗,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文风平易流畅,纡徐婉曲,富于情韵,对当时的浮艳诗风也有所革新。同时又是史学家,与宋祁同修新唐书,独力完成新五代史。欧阳修善论诗,他的六一诗话开了诗话这一新的文学形式,对后来的词话产生很大的影响。欧阳修也擅长写词,与晏殊齐名。其词主要内容与晏殊相仿,多写恋情相思、酣哥醉舞、惜春赏花之类,但雅俗并存、和婉细切。是北宋前期重要的词家之一,有六一词传世。欧阳修的名句忧劳可以兴国

2、,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学习目标:1、理解文意,掌握作者从闺妇和行人两方面兼写离愁相呼映射的方法。2、鉴赏本词的艺术手法。诵读词作,初步感知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朗读,整体感知: 本词写了一个旅人在征途中的感受。上片写男性行人途中所见所感,下片写旅人想象中的女性居者对他的思念。朗读上阕,鉴赏上阕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前三句的大意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洋溢着浓浓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 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

3、,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就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赶马行路。梅残、柳细、草薰、风暖,暗示时令正当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从“摇征辔”的“摇”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顾盼徐行的情景。以上三句的每一个静态或动态的景象,廖廖数语,便写出了时间、地点、景物、气候、事件和人物的举动、神情。选写残梅、细柳有什么作用? 选写残梅细柳有点明征途,并交代时令,在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初春的图景。“草熏风暖”是描写春色秾丽,而在这风暖草香如此吸引人的季节,旅人却摇动着马缰,走上征途。 分析此句的手法和作用 ?以乐景写哀愁,在大好春光里离家远行,更觉悲伤。承上启下,由

4、春景过度到离情。小结上片写景写了什么景?写春景的作用是什么?描绘了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意境特点是美好融和。作用:以乐景写哀情。用初春美好融和的风景反衬出男主人公的离愁如何理解“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两句写途中所感。在美好的春光中,不能留在家乡,却要长途跋涉,到遥远的地方去,怎能不引起离愁呢?路程,长了。时间,久了,离愁也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差距更增加了,这离愁就像这沿途经过的河流。春水是那样的无穷无尽,永远不断。抽象的感情,在词人的笔下,变成了具体的形象。以水喻愁,是诗词中常见的,大

5、家还能举出例子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妙处: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结合以上的例子说说这两句的写法和作用?比喻化虚为实,将抽象的离愁比喻成“迢迢不断”的“春江水”,既写出了离愁的深广和越走越深的特点,也具体亲切,增强了离愁的艺术感染力。分析下片下片写行者自己感到离愁之无穷无尽,于是推想到居者也一定相同,她必然是痛心流泪,登高望远“寸寸”“盈盈”叠词的效果?寸寸:写出了女子的肝肠寸断盈盈:写女子因思念行走天涯的爱人而流泪满面,写出了她的真挚相思和痛苦心境“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

6、山外”如何理解登高、远望登高是为了远望,不要登高是因为无法远望,因为能望到的只是一片长满青草的平原,即使望到了草原的尽头,又还有春山挡住了视线,而人又在春山之外,如何看得见呢?春山已经无情的遮断了远行人的身影。这是层层深入的写法。“春山”是闺中人想象、思念所能达到的极限,这以后的痛苦只能让读者去想象了。结句言有尽而意无穷。分析这两句词文所有技巧及作用。 逐层深化(层深)的手法。登楼只见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春山之外,渺不可寻。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行者不

7、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行文上层层深入,有如剥蕉。视角的探讨上阕写行人,由景到情再到景,下阕写闺人,由近及远。全词到底是从行人的角度写还是从闺人的角度写呢?这里存在一个视点的问题。全词是从行人的角度写的,下阕是行人推想家中女子思念的情景。前人常常用这种虚想模拟的写法,如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对写法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以乐写悲.虚实结合.巧于设喻.感情逐层深入板书踏莎行上:行人思内(乐景衬哀情,春水喻离愁)下:闺妇思外(对方落笔,层层加深,春山喻情思)深化离别的主题体会本词的婉约风格这首词上阕写行者的离愁,下阕写行者的遥望,这遥望实际上是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