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市产城融合的思考_第1页
关于加快我市产城融合的思考_第2页
关于加快我市产城融合的思考_第3页
关于加快我市产城融合的思考_第4页
关于加快我市产城融合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加快我市产城融合的思考产城融合的提出是应对产业功能转型、城市综合功能提升的必然要求,也体现了城市发展由注重功能分区、注重产业结构,转向关注融合发展、关注人的能动性、关注创新发展的转型。随着我市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水乡园林城市、绿色宜居城市目标的提出,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瓶颈、提升产业承接能力、促进产城融合任务迫在眉睫。一、加快我市产城融合的可行性分析1、宏观政策为加快产城融合提供了机遇一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城镇化发展战略,特别是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专门谈到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强调城镇化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推进。二是从

2、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来看,我市属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随着国家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提出,中央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支持力度,沿海产业也加快向内地转移。三是我省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的提出,将为我市带来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和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等体制机制的完善,长期以来制约汉川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将会得到有效缓解。2、我市发展基础为加快产城融合提供了平台一是经济基础较好。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44.71亿元,农业总产值100.2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793.3亿元,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5.38:59.83:24.79。二是区位优势突出。我市紧邻武汉,处于

3、武汉城市圈第一辐射圈核心层。荷沙公路贯穿全市,国道107、318擦肩而过,汉宜铁路、武荆高速、宜黄高速过境而行。以汉川城区为中心、半径50公里的城市圈内,有武汉、仙桃、天门、应城、云梦、孝感等地。3、产业集聚发展为加快产城融合提供了支撑目前,我市共有各类工商企业7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5家,其中产销过亿元企业100家。形成了金属制品、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包装印刷、电力能源五大优势产业,成为全省最大的金属制品生产基地、中南最大的童车童具出口基地、全国商品粮和优质棉生产基地、全省水产和畜禽大市,马口镇制线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被评为“中国制线名镇”。二、加快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1、推进规划一

4、体化。实行空间、土地、产业、生态、主体功能区“五规合一”,将城乡规划的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实现规划从传统的城乡割裂、局域分离、单一平面规划向城乡协同、局域联动、立体多元规划转变。重点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发展空间和资源要素,统筹规划区域内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城镇特色、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内部路网、基础设施建设等,做好各项规划有效衔接,健全强化规划引导和约束功能。2、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把产业作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引擎”,强化城乡三次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新型工业发展带动一三产业发展,以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二三产业升级,以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大力增强自主

5、创新能力,提升城市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加大惠农投入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3、推进资源配置一体化。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大力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投入和投融资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乡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流转集中和合理利用机制,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和土地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建立健全城乡人力资源开发和配置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城乡自主择业、全民创业的就业服务保障格局。4、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坚持城市设

6、施建设与农村设施建设并重、生产设施建设与生活设施建设并重、产业设施建设与生态设施建设并重,强化城乡空间联系,提高城乡公用服务设施的共享度,缩短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和“设施落差”。重点加快以农村公路通达、电力扩容、安全用水、环境整治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信息互动、共享一体化。5、推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要加快健全以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并轨,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居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财政专项资金整合,重点加大对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障等领域的投入,同时多方引导社会资金投向

7、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三、加快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1、主体功能区规划坚持科学有序一是重点开发区,包括仙女街道办事处,经济技术开发区,马口、城隍、分水、西江、脉旺、田二河、沉湖、新堰、庙头、刘家隔、新河、回龙14个乡镇区。二是生态功能区,包括汈汊湖湿地公园、白石湖、黄龙湖、栗山、仙女山。三是农产品主产区,包括马鞍、里潭、杨林、南河、韩集、湾潭、垌冢、麻河8个乡镇,华严、中洲2个农场全域和14个重点开发区非镇区。2、产业布局做到重点突出一是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带。加快发展经济开发区、马庙工业园区、沉湖工业园区、金鼓城家居产业园“四大黄金经济区”,建设沿江先进制造业带。二是着力打造以“三区六带”为主体的农

8、业战略格局。以汉江两岸襄南和荷沙公路沿线综合农业发展区、川西湿地农业发展区、川中养殖发展区为主体,重点建设优质水稻产业带、“双低“优质油菜产业带、优质水稻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莲藕产业带、水产品和家禽养殖带六大优势产业+H-带。三是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带。努力围绕打好山水牌、推出农家菜、聆听家乡戏、游赏湖乡景、观摩大企业做文章,不断培育壮大文化服务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3、产业发展力争三个转变一是由“单一”向“复合”转变。通过制造业内部升级,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升产品附加值;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扶持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现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企业。二是由“二大三弱”向“

9、二强三优”转变。在保持第二产业发展优势的同时,加强第三产业发展。做优做强旅游、商贸等传统服务业;扶持发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着力完善公共服务、社区服务等民生型服务业。三是“由城强乡弱”向“城优乡特”转变。优化城区产业结构,加快资源集聚,并根据资源特色大力发展特色乡村产业。四、加快产城融合的对策建议1、构建城镇建设新体系一是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加强城区与园区的融合、老城区与新城区的融合,强化中心城区建设。将仙女山街道办事处、汉川经济开发区、汈东农场和城隍镇部分区域全部纳入中心城区范围,着力打造成我市行政、商业、文化、体育、科教、医疗中心。二是打造特色重点镇区。按照规模适度、布

10、局合理、功能健全、突出特色的要求,着力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重镇、商贸强镇、生态名镇。重点加强对马口、沉湖两个副中心城市和刘家隔镇、分水镇、城隍镇、马鞍乡、西江乡、田二河镇、新堰镇7个重点镇的扶持,建成一批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现代新型城镇。三是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按照靠近开发园区,合理照顾耕作半径、注重保持田园风貌特色的要求,规范有序地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2、提升产业发展新水平一是壮大总量规模。围绕壮大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和发展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乡镇特色工业,不断做实产业基础、做大产业总量、做优产业质态。二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开放式、网络化、集

11、聚型模式运作,促进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使每个产业都有一批国家级的研发中心和研发机构,确保在行业内能掌握话语权。在产品上要力争高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着力培育更多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3、丰富城市功能新内涵我市中心城区按五个组团进行功能分区,即城南组团、老城组团、城北组团、北桥华一组团和开发区组团。一是城南组团:北至泵站河,东至汉江,南至规划中的汉川大道,西至城隍镇双丰渠,依托城际铁路站点,大力发展旅游接待、宾馆酒店等服务产业,以及进行居住新区建设。二是老城区组团:东至汉江,北至涵闸河,南至泵站河,西至四汊河桥,大力打造独具地方人文景观特色的旧城风貌和商业服务中心。三是城北组团:东至洪西渠,西至汈汊湖东干渠、北至汈东幸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