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共5页)_第1页
比较教育学(共5页)_第2页
比较教育学(共5页)_第3页
比较教育学(共5页)_第4页
比较教育学(共5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科学(kxu)教育课时和课程内容分析杨慧敏上海师范大学摘要(zhiyo):本文提出了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是课时安排和内容设置。通过调查日本和美国(mi u)的课程改革后的课程设置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国内现状对中国小学的科学课程重视程度相比,从而提出了切实提升小学课程的地位、学校和家长需认识到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提高授课教师基本知识素养和培养学生兴趣等五条改善意见。关键词:科学教育课时安排;小学科学课程内容设;小学科学课程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多年以来,不被人们所重视且被许多人认为是副课的小学科学课程也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自新

2、课改以来,我国开始将沿用了几十年的“自然”这门学科改名为“科学”一科,从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小学教学内容跟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之间的联系性。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小学36年级开设科学课,在12年级的品德与生活中含有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自然科学内容。从此,原来在16年级单独开设的自然课逐渐被三年级起始的科学课取代。新课改中把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培养学生勤与思考、敢于提问、不惧权威、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总体目标。这使小学科学课程更加倾向于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为主,增加了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结合的特点。与过去几十年的教育改

3、革相比,近年来的改革无疑都吸取了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在过去的经验教训之上做出了更新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重要改革。而科学这个曾经不被人重视的课程也在不断地改善着。小学科学课程在改革后虽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这其中依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值得深思。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小学一周只开一节,甚至不开设科学课。而兼职没经过学科训练,基本上按自己过去学科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数学、体育、美术等)来上科学课,课堂效果和教育质量不容乐观。科学课程在农村小学已经违背了它开设的初衷。在目前我们国内一些地区存在着虽已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给学生的课表中加入了科学这一学科而在课程的安排上却不按照课表来的问题。这体现出了我国某些地区

4、的小学科学课程依然不被重视,而在课表上加入科学这门课程也只是形式上相应教育部的号召。小学科学教育改革近几十年以来都在与国外做对比,同时也在不断总结教训和吸取先前的经验,促使当前体系一次次的不断的完善。小学科学课教室不仅要是一名通才,要有能力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探究发明的精神,同时也要是一名形象生动的表演者。但是以目前改革的现况来看,有很多学校的科学课教室还达不到这些新要求。一些学校还是一味注重语文数学这些主课,并没有把改革对科学课的新要求融入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对科学课的任课教师也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有的学校会直接让班主任在教授主课的同时也让他们作为科学课的授课教师。这种现象大大降低了小

5、学科学教育改革对科学课教师的标准要求,以致于影响了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总体效果。 因为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这些问题造成了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到底是哪些呢?第一:课时(ksh)安排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研制组曾就对我国小学科学(kxu)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过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自然(科学)课在大多数小学属于第二平台,在少数小学属于第三平台(在多数学校,第一平台为语文、数学、英语;第二平台为美术、体育、音乐;第三平台为社会、思想品德;科学游离于第二、第三平台之间)。和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将科学课作为核心课程的情况相比,我国小学科学课的地

6、位显然是偏低了。从1950年开始到1986年(除去19661976的文革时期),小学的低、中年级一直没有独立的自然课,而是通过语文或其他各学科渗 透自然课程的任务,或透过课外活动进行科学教育。直到1986 年,这一情况才有所改变,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设置独立的自然课。从总体来看,小学科学课程(也有学校称为自然课,科学课,计算机课)在我国的整个小学教育体系中全面开设,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课程改革至今(zhjn)仍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小学科学教育的体系,在上课期间学校会出现教师占课、挤课等严肃问题,师资力量不足,展开全面、科学的小学教育科学课程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在小学科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

7、师对科学教育的忽视,过分强调学科课程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学科课程之外还需要接受科学教育的洗礼。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关的调查研究人员在对各级各类的学校进行调研时却发现并提出了大多数有些学校存在“两套课表制”的严重问题。所谓“两套课表”的意思是应付给上级部门、领导检查而实施的课表,另一套课表就是各个班级实际上使用的课表。而我在教育见习中着重对学校实行的两套课表制进行了着重的观察在学校实际上使用的课表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比如在安徽省某小学科学课程一周在正式课表中安排了两节课,但是实际上我所观察到的只有一节课真正仔细的去上。还让我感到失望的是在仅存的一节课中授课老师并没有真正的传授给学

8、生知识(这位老师是该班级的班主任),而是泛泛之谈,讲授时间仅仅半节课的时间,之后便让学生自己打发时间。这一点体现出老师的不专业性。,教给孩子的知识不严谨,可能会造成学生在以后的科学的学习中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第二:课程内容设置在通过对小学科学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本人发现在学校使用的教材上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在安徽地区普遍使用的是人教版的自然课的教材,这与学生在中学阶段所使用的教材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我国的小学自然课程与中学科学课程(物理、化学、生物)一直是以相互独立的形式存在,这也导致小学阶段与中学阶段的科学学习不能很好地进行衔接。学生不能够顺利的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体制结构。并且所使用

9、的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内容稍显凌乱,教材内容宽范而浅,缺乏系统性。如果并不是专业的教师来讲解很难透彻的是学生理解内容。另一方面,就儿童本身而言,现在他们所接受的知识对他们本身来说具有持久性,会对未来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即便在接触到课堂上讲授的科学概念之后,儿童原有的观念也可能仍然保持不变,如果不进行及时地修正甚至会形成另外一种有悖于科学思维逻辑思维。所以必须及早地澄清、修正这些与科学相关而又不吻合的朴素观念,否则将会对科学的学习以致整个人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总的来说虽然中国在课程改革之后,小学又按照要求设一科学教育这一门课程,但相对于其它国家中小学对科学教育的重视(zhngsh)程度来说

10、,中国的小学在对科学教育课程安排上仍然存在着很大问题。就日本和美国的课程改革后的课程设置而言,以前,日本中小学课程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即各学科教育、道德教育、特殊活动(初中还有选修课)。但从文部省有关的课程部门于1997年发布的日本教育课程基本方向(阶段总结概要)报告中和1998年中小学新修改的课程计划中可发现,日本课程据架即将发生大的变化,要其原来的基础上,新添加了“综合学习时间”板块。在新板块中,我们可以根据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国际(guj)理解及外语会话、信息、环境、福利等教学内容进行横向的综合学习”。可见,在基本上保持原有课程框架的稳定性的前提下,为了适应国际化趋势、信息化社会

11、、老年化社会以及对环境问题关注等现状,日本新设置了“综合 学习时间”。日本这种利用固定板块“综合学习时间”开设时代性课程的措施,很有启示。无论开设多少新的、时代性的课程,都不能超过一定课时,有利于在增加科目时,不至于增加学生的负担。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很多时候,我们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增加主科目的课时,学校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副科的设置上也只是根据国家要求设置,不考虑学校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中国的科学(kxu)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的很大原因在于教师和家长对科学课的认知不正确,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正确。在这方面日本做的就非常好。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日本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及

12、时增、肋有关课程、课时。例如,鉴于日本作为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无论从资源、能源、产业、教育、文化等哪一方面来看,都不可能脱离国际社会而独立存在。因此,日本开始大力加强外国语教育,强调国际理解与合作,积极面向世界,积极迈向国际化时代。在小学“综合学习时间”里,要使小学生接触外语,了解国外的生活与文化。日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相通之处,比如应试教育,重视智育,重理论教育等。这些问题已引起日本教育界的重视,并且,提出了许多有关解决措施,而文部省极力推祟的体验性教育可谓切中要害,对症下药。要求无论是道德教育、职业教育、特别活动还是各学科教育,都要重视学生参与实际情境,亲身体验,

13、获得感性认识。这些特点都与美国十分相似,美国中小学科学课程在强调确保所有学生具有科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强调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借助于计算器或计算机进行计算和判断的能力,在处理日常技术问题时能仔细观察各种现象并能运用常用材料和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精确、清楚地阐明和交流科学观点的能力,能用正确的方法鉴别真理与谬误的能力等。在培养科学探究精神的方法上,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批判精神,让学生通过科学课程,学会发现他人和自己论点的可疑之处,能用批判的眼光审视那些论点,并让学生懂得科学不仰仗权威,科学不是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要有质疑问难的勇气。美国以自己的科学教育(jioy)开启了一场名为ST

14、S的教育研究。20世纪中叶后,欧洲也开始对STS的研究。20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国家也进行了STS教育的研究。英国是其中的典型。英国的STS教育包括:对学生进行广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教育(jioy),为他们处理当代广泛的技术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和数理科学两方面的素养和技能,既把科学技术看作一种知识过程,又看作一种社会过程;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能处理他们在当今社会中所面临的问题;培养具有STS素养的自然科学和数学教师。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日本和美国的课程改革后的课程设置对科学教育(jioy)的重视程度。结合日本和美国以及国外的科学课程设

15、置及国内现状对中国小学的科学课程,提出几点改善建议。增加科学课课时为了掌握教学质量和进度,常常会有统考,而考试科目就是语数外!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科学课课时经常被挤占来上语文或者数学课。其次,科学课程的开设也没能完全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三、四年级每周二节,五、六年级每周三节的课时安排远远不够。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安排教学计划与教学时间必须有一定的灵活性。要做到既不拉低学生成绩,也不占用科学课。二、学校和家长需认识到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当然只从制度上强制要求加强科学课程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及家长对待科学课程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待科学课程的认知,如果纯粹依照制度而内心不认同,依然会使

16、科学课程得不到真正的重视,那么孩子在学习时难免会出现排斥的心理,从而影响课程实施效果。因此需要学校对教师提出要求,并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向家长灌输孩子十分需要科学教育的观念,使家长认识到科学课程的重要性。三、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根据地区差异,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国家的课程做出了具有特色的补充,使课程体系更加完整。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文化背景,设置相应的科学课程。一方面,由于地区优势,校本课程更加便于实施,且有利于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而由于结合当地文化背景、学生日常生活,校本课程还具有实用性。另一方面,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相较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更加灵活,它能够及时

17、地结合当地发展的特点及学生的需求,以适应学生不同的性格发展需求,从而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及其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四、提高授课教师基本知识素养教师是科学课程重要的实施者,是能否达到课程目标的关键因素。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知识和和技能。从知识结构上说,要求教师对相关知识的横向和纵向都能够有所掌握,在技能方面,除了基本的授课技能,还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中的演示)。此外,教师还需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并多向名师学习,扬长避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与教学水平。教育的核心在“育人”,因此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课堂上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参考文献】1课程教材研究所.黄海旺.小学科学课程改革(gig)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9(10):71-74.2叶立群.日本教育的改革(三)J.课程教材(jioci)教法,1994,(9).3 钟启泉.创造新时代的学校(xuxio)课程寄自日本的教育报告(二)J.教育参考,1998,(2)4梁威,王丽丽译.日本教育课程基准的基本方向(阶段总结概要)J.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刊,1998,5陈重;中美两国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