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和解析_第1页
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和解析_第2页
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和解析_第3页
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和解析_第4页
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九一、单选题1、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学的内容并不依靠他们独立地发现,学习者只须接受或理解,以便今后可以利用或重现,这就是()。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机械学习D.掌握学习2、“今天是个灿烂的日子,我很高兴,因为今天是妈妈的生日。”这句话体现的知识被称为()。A.感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理性知识。3、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多采用良好的归因方式,即()A.外部、稳定、不可控归因B.内部、稳定、可控归因C.内部、不稳定、不可控归因D.内部、不稳定、可控归因。4、.教师要求学生关注历史与地理、化学与生物、数学与物理等学科之间的关系,这属于学习

2、迁移中的()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5、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家是()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斯金纳D.威廉冯特6、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一种()。A.社会现象B.集体现象C.个体现象D.文化现象7、()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性活动之一A.情绪辅导B.团体辅导C.交往辅导D.性心理辅导8、教师对教学工作采取冷漠的态度,在自身与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A.挫折感B.耗竭感C.去个性化D.低个人成就感9、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的岗位上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A.道德

3、规范B.道德认识C.道德情感D.道德意向10、在本行政区实施有效的教育法规,属于()。A.教育法律B.教育行政法规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行政章程。11、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依照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教师将()A.3年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B.5年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C.10年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D.不能再重新取得教师资格12、在教育过程中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认为学生的发展依附于教师的指导和塑造,学生对教师保持一种被动状态的教育家是()。A.杜威B.卢梭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13、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其固定的格式是()A.四书五经B.八股文C.神学D.

4、六艺14、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的是以“白板说”著称的教育家()。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马卡连柯15、现代教育发展的动力是()。A.产业革命B.政治需要C.科技进步D.生产发展水平16、教育活动要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由低级到高级。这是指教育要适应()A.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C.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D.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17、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A.发展学生的智力B.发展学生个性特长C.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8、教师专业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是()的发展。A

5、.专业能力B.专业知识C.专业理念D.专业情感。19、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其基本内容范围主要有()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A.B.C.D.20、课程资源中,具有内生性特征的是()。A.非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B.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C.教材D.现代信息技术二、多选题20、课程资源中,具有内生性特征的是()。A.非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B.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C.教材D.现代信息技术2、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包括()。A.教师义务B.教师良心C.教师专业素质D.教师荣誉。3、王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

6、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E.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的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大力推进依法治教的要求,包括()A.完善教育法律法规B.全面推进依法行政C.大力推进依法治校D.开展普法教育5、下列属于原始教育特征的有()。A.教育没有阶级性B.教育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C.教育水平低D.教育具有强制性。6、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教育社会功能发挥的因素的有()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科学

7、技术的发展水平D.文化7、影响人发展的可能性因素有()。A.生产力B.社会关系C.环境D.教育8、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A.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服务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C.建立学习型社会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9、教育制度制定的依据主要有()。A.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人的身心发展规律D.民族文化传统10、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措施有()。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D.教学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三、判断题1、

8、“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2、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也就是指各级各类的学校的规章制度。)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4、校本课程是学校开发的,每个校内学生必须参加的课程。)5、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就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6、备课就是做好三项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7、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识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8、在我国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当前采用最多的是民主型领导方式。)8、在我国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当前采用最多的是民主型领导方式。)10、认知包括感

9、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因素。)四、案例分析1、在日常教学中,王老师不仅像有的老师那样关心那些能说会道、反应机灵的孩子,还经常关注那些比较胆小、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有时这些学生可能过于紧张回答不出问题,王老师就会让其先坐下来平静一下,语气温和地说:“没关系,以后经常锻炼锻炼就好了”。活动结束后,王老师还主动与学生交往,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并经常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寻找适宜的培养学生的方法。试运用所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2、小张是数学骨干教师,对业务精通,管理学生也非常强硬,有学生调皮便会用跑步来惩罚,有时甚至动手打学生。尽管他所带班的数学成绩不错,但学生和家长对其粗暴行

10、为意见很大。小张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没有严师就带不出高徒,师生如父子,老师教训学生天经地义。请问:小张的行为错在哪里?教师该如何对待“问题学生”?参考解答一、单选题1、【解析】B。解析:接受学习是指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来讲,学习不包括任何的发现,只需要把学习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相联系。2、【解析】C。解析: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对具有感性特征的具体而有形的信息的言语概括。感性知识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理性知识是指对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反映,一般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体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

11、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陈述清楚、只能借助于某种方法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题干的这句话体现的是陈述性知识。3、【解析】D。解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教师引导学生将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于努力的缺乏,从而增强学生的成功期望,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增加行为的坚持性。努力程度属于内部、不稳定、可控归因。4、【解析】A。解析:关注学科间的关系,可以把某一门学科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中,以实现横向迁移。5、【解析】B。解析: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遗忘曲线”。6、【解析】C。解析: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一种个体现象。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7、【解析】B。解析:心理健康教

12、育的方法主要有渗透性活动(如学科渗透法、班队活动法、班主任参与法等)和专门性活动(如心理健康选修课、个体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8、【解析】C。解析:马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情绪耗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的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去个性化是指刻意让自身与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的态度;低个人成就感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工作的意义和价值。9、【解析】B。解析:职业道德的内涵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认识、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的岗位上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10、【解析】C。解析

13、: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由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用公告公布施行的文件。地方性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其效力低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11、【解析】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依照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不能再重新取得教师资格。12、【解析】D。解析:赫尔巴特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以

14、及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和中心地位,从而形成了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特点。他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学生的心智成长全仰仗于教师对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刻意求工和精心指导。13、【解析】B。解析:明朝以后八股文成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14、【解析】C。解析: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是教育万能论的代表。15、【解析】C。解析: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16、【解析】A。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由低级到高级。17、【解析】D。解析:素质教育是实

15、现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素质教育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18、【解析】A。解析: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能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和本领。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19、【解析】D。解析: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20、【解析】B。解析:从课程的制约因素角度将课程分为三类:原生性课程资源-知识;内生性课程资源-学生;外生性课程资源-社会。二、多选题1、【解析】A.B.C。解析:新课改的课程结构特点

16、包括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2、【解析】A.B.D。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包括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和教师荣誉。3、1.【解析】A.B.C.D.E。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我国受教育者享有以下权利;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的权利;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包括受教育权、性名权、荣誉权、隐私权

17、和健康权等。4、【解析】A.B.C.D。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章指出,大力推进依法治教的要求是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开展普法教育;完善监督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5、【解析】A.B.C。解析:原始教育的特征:教育水平低;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强制性是义务教育的特征。6、【解析】A.B.C.D。解析:影响教育社会功能发挥的因素主要有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文化和社会人口。7、【解析】A.B.C.D。解析: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而人是生活在社会环

18、境之中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势必会对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8、【解析】A.B.D。解析: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服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9、【解析】A.B.C.D。解析:建立学制的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政治制度、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人口发展状况、本国学制历史和国外学制的影响、民族文化传统等。10、【解析】A.B.C。解析: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措施: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D、E两项属于教育的科学性对学生的身心发展

19、的具体作用。三、判断题1、【解析】。解析: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解析】。解析: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各级各类学校的规章制度。3、【解析】。解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4、【解析】。解析:校本课程是指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因此,校本课程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的课程。5、

20、【解析】。解析:课程资源不仅仅指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还包括教师自身、学生以及教学过程。6、【解析】7、【解析】。解析:科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而不是用道德两难法进行道德教育。8、【解析】。解析:在我国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当前采用最多的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9、【解析】。解析:教育调查法只能说明教育现象之间有某种关联,却不能肯定而可靠地确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能有效验证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10、【解析】。甲解析: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都属于认知过程。四、案例分析1、【解析】案例中,王老师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体现了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首先,王老师不仅像有的老师那样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