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定稿《野望》教案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定稿《野望》教案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唐诗五首 野望第1课时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2结合相关背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3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古代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重点1.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难点1.体味诗歌的内涵,感悟诗人思想感情。一、新课导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习唐诗五首。二、作者简介王绩(约589-644),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山西河津人)。时称“斗酒学士”,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人物。其诗多写饮酒及隐逸田园之趣,他的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他出身官宦世家

2、,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三、写作背景选自王绩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王绩于隋大业年间举孝悌廉洁及第,除秘书正字、扬州六合县丞。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四、文体知识律诗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一般说来,每首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应为对偶句。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

3、、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五、活动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学生大声朗读,用“/”划分朗读节奏。野望 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明确: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六、活动二:再读课文 走进文本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首联写傍晚诗人在东皋伫望山野秋景及

4、感受。这两句诗以平平淡淡的叙述,写在暮色之中,诗人伫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 头,且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静色彩,表现了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同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两句的妙处。明确:这两句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3.尾联化用典故,这样写有何表达作用?明确:“采薇”点明尾联借用伯夷、叔齐归隐的典故,表明诗人希望与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为伍,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抒发了诗人的隐士情怀。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诗人是如何表达的?明确: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诗人避世归隐的情怀。首联:开篇点题,以一个“望”字统领全诗,写诗人傍晚时分独自徘徊,表现了其孤独抑郁的心情。颔联、颈联:借景抒情,对东皋的秋景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营造了静谧闲适的氛围,然而看似静谧的秋景中却隐约透出萧瑟和清冷,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惆怅。尾联: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希望和伯夷、叔齐那样的隐士结交的意愿,表达了知音难觅、孤独抑郁的心情。课堂小结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