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课 经济大危机学习目标 1、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特点、影响和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作用等基础知识。 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华盛顿林 肯罗斯福你知道他是谁吗?“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温故知新: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影响?在法国:在美国: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一时。问题一:了解这一时期

2、经济增长快的表现是什么。(P20页第一段小字)这种经济繁荣是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产物。问题二:这种状态会导致什么结果?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千方百计压低工人工资,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从而造成生产相对过剩(即生产与销售的矛盾),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生产相对过剩一、经济大危机1、原因:(1)直接原因: 下面是一个严寒的冬天,衣着单薄的美国采煤工人的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取暖?母亲:因为没有煤炭。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母亲:没有钱买。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母亲:你爸爸失业了。女儿:那为什么失业呢?母亲:煤炭太多了,卖不出去。 在密西西比

3、河,农场主们正在将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同样在英国、法国、荷兰、丹麦,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 设问:劳动者缺吃少穿,在挨饿受冻,而资本家却在把大量的粮食肉奶和棉花羊毛毁掉,出现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认识到了什么? 生产相对过剩一、经济大危机1、原因:(1)直接原因:(2)根本原因: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一、经济大危机1、原因:2、开始标志:3、特点: 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爆发:1929年,美国 ,后席卷整个资

4、本主义世界; 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外贸缩减46.2%40.6%28.4%16.5%8.4%1/3工业下降70%69.1%50%48%50%2/3失业人数1700万476万近300万85万300万近3000万美国爆发经济危机 人们排起长队领救济金聚集的人们要求银行兑现 1929年10月,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股价暴跌,一些主要股票的市值下跌了近40%。股票的暴跌引发了美国严重的经济危机,先后有10万多家企业破产,半数银行倒闭,失业工人占全国工人的1/3以上。农业也出现危机,“过剩”的农产品堆积如山,

5、使100余万农户破产。大危机时期美国穷人居住的“胡佛小屋” 经济危机使大批工人和农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各城市的“贫民窟”迅速扩展,用破铁皮和木板搭建的所谓“胡佛小屋”随处可见。我会三项技能,我会说三国语言,我已经有三年工龄了,我有三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我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1929年1933年危机期间美国经济状况美国德国55.552.2英国法国32.036.119291932年工业生产下降银行倒闭失业率工业生产指数下降农民总收入下降工人周工资下降进出口贸易下降70605040302010492538573270危机很快波及世界各国,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持续了

6、5年之久。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失业工人达到3000万以上。其中,美国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德国仅次于美国。直到1933年以后,这场危机的高潮才过去,但各国经济的恢复依然缓慢而沉重。1930年11月,法国经济危机开始。经济危机对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一、经济大危机1、原因:2、开始标志:3、特点:4、影响: 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爆发:1929年,美国 ,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1)人民群众深受其害,工人大量失业,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社会生产受到破坏;(2)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资本

7、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富兰克林罗斯福 (19331945年在任)一、经济大危机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1、背景: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富兰克林罗斯福 (19331945年在任)“在这紧急关头,他们选我出来实现他们的愿望,基于这种精神,我接受他们的委托。”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罗斯福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危机?一、经济大危机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1、背景:2、直接目的: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8、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一、经济大危机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1、背景:2、直接目的:根本目的: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一、经济大危机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1、背景:2、直接目的:根本目的:3、内容:金融: 到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5500家银行倒闭,有900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就在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9、。工业: 1932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74亿美元下降到417亿美元,工业生产1932年比1929年下降46,13万家工商业公司破产,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工人工资降低40。农业: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民们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农产品大量滞销,或者抵不上所耗成本。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钱一磅,牛肉五分钱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民生: 全美有1/4的人失业,达到1700万,在大大小小的城市中,饥民们排成长队,只为等候免费的面包和一点点汤。绝望像阴云一样笼罩了整个美国。当时,美国各大媒体都不得不用这两个字来形容30年代初

10、的形势,那就是“恐惧”。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内容,归纳罗斯福新政的相应对策,并分析其作用。以工代赈 整顿银行缩减耕地屠宰牲畜政府补贴一、经济大危机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1、背景:2、直接目的:根本目的:3、内容:(1)中心措施:调整工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2)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3)缩减耕地,屠宰牲畜,由政府补贴;(4)兴建公共工程;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的蓝鹰标志对“蓝鹰”标志,罗斯福曾有一番颇为生动的解释:“在战争中,在夜战的朦胧中,士兵们都在肩上戴着一个明亮的标志,便于相互识别,以免误伤自己人。根据同一原则,对于那些与全国复兴计划合作的人们,也必须随时都能互相识别。因此,我们已

11、为此目的提供了一种荣誉标志,设计很简单,上面写有我们一定尽本分。我要求所有同我站在一起的人,都突出地显示这一标志。这对实现我们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罗斯福第三次“炉边谈话”罗斯福发表第一次“炉边谈话” 为了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任,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通过无线电广播发表第一次“炉边谈话”,向公众解释关闭银行的原因及联邦政府重整金融系统的措施,同时宣布将陆续使经过审核合格的银行重新开业。罗斯福与美国农民进行交谈 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农民的损失,以复兴农业。政府优惠贷款补偿农民 “新政”实施前,只有10%的乡村能用上电。到1941年,由于政府的低息贷款的投入,已有

12、40%的乡村用上了电力。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使失业者重新获得工作通过公共工程和保护自然资源法案,1933年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组织18岁到25岁的男青年种树,建水坝,扑灭森林火灾,种植防护林。每批25万人,每期半年。民间资源保护队的工作队伍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1933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建设金门大桥是公共工程中的一项,北端连接北加利福尼亚,南端连接旧金山半岛。

13、约瑟夫斯特劳斯设计,1933年1月5日正式开工兴建,1937年5月首次建成通车。横跨金门海峡,桥宽27.4米,桥身全长1981.2米,桥塔高227米。当时造价达3550万美元,用了10多万吨钢材。罗斯福政府先后颁布了70多个法案,其中在农业方面有农业调整法、工业方面有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资关系法、其他措施包括民用工程紧急救济法紧急救济拨款法社会保障法。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1、背景:2、直接目的:根本目的:3、内容:4、特点:5、评价:(1)意义(积极影响):(2)局限性: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

14、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所以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百年来,美国发生了四次严重的金融危机:1907年、1929年、1987年和2008年。1929-1933年大危机无疑是迄今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1929年和1987年的金融危机都发生在10月,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发生在9月.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改革给我们的启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经济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

15、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勇于探索创新;要关注民生;不同经济体制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科学决策,适时调整;全面学习世界先进文化,改革落后制度;走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发展道路等。罗斯福新政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相同点:(1)经济上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2)都根据本国国情,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3)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4)都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5)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或者克服了困境);(6)都巩固了政权(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原有的社会制度); (7)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 不同点: (1)背景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完成了它应完

16、成的任务后,又引发了新的社会危机,为解决新的社会危机而出现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后的经济改革。 (2)性质和前提条件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革。 (3)根本目的不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工农联盟;罗斯福新政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 (4)方式不同:新经济政策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利用市场与商品关系来扩大生产,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是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5)侧重点不同:新经济政策以农业为主,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罗斯福新政是以工业为主,实行工业复兴法。 (6)作用不同:新经济政策使俄国的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巩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