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涉江采芙蓉教案_第1页
7涉江采芙蓉教案_第2页
7涉江采芙蓉教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5 页 共 NUMPAGES5 页7涉江采芙蓉 教案篇目涉江采芙蓉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主备人一、教材内容分析p 涉江采芙蓉选自人教版必修 2 第二单元第 7 课,是一首五言抒情诗,抒发了主人公“涉江采芙蓉”,进而联想到远人,思念难抑,忧伤不已的情感。二、 学情分析p 及教学设想高一学生学过再别康桥采薇等诗歌,对景与情的关系有所了解,但是在细读文本上还有明显的不足。本诗语言浅易,学生易读懂词句。重点在于体会深刻情感与语言特色。三、教学目标 1识记有关古诗十九首、古诗、五言诗等文化常识。2.把握本诗情感主旨,学习触景生情的手法。3.感受“古诗”质朴直率但又精细深切的语言特色。

2、四、教学重难点1触景生情的手法。2理解语言风格的差异。五、高考知识对接1.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抒情方式;体悟诗歌情感 2.赏析诗歌语言特色 六、教学过程文本分析p 学生活动个案 生成一、 导入(引出课文内容)自行安排 二、预习检测:古诗十九首“古诗”“五言诗”文化常识可参照成长资3637 页三、初读感知:1、请学生找诗中动词,明确抒情主人公的行为,想象画面、品味情感。涉(江)-蹚水过江-不易采(芙蓉)-芙蓉(高洁、修洁)遗(所思)-思远人还顾(旧乡)-长路漫漫离(居)-忧伤终老2、诗歌结构梳理:请学生将“第 1 题”所概括的行为串联起来:“我”涉江采芙蓉,想要将它赠送给思念的人。回头望向故乡,现在

3、的我正与那个人相离而居呀。明确:因采芙蓉、见芳草而思人;因别乡远、与所思之人离居而忧伤怅惘。这是由因及果, 触景生情。3.诗歌触景生情的手法:定义: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先看到物,再抒发情)举例: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李商隐登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作区分: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区别:借景抒情,情在景之先。是将已有的情附着在景物上借以抒发。触景生情是情在景之后。是景引发情。举例: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

4、载空悠悠。四 、 探究诗歌 语言特色以及解读方法浏览课文,概括情节梳理归纳思考探究小组合作,思考探究请学生给所有诗句补全句子成分,给上下句补全关联词。我涉过江水去采集芙蓉,看到生有兰草的沼泽地有很多芳草。我采集这些芙蓉是想要送给谁呢?我想赠与的那个人在远方。我回头望了望故乡,发现回故乡的路遥远而无边无际。因为我和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感情深厚却相离而居,所以我只能忧伤痛苦直到去世。探究:前后对比,处理之后不太像一首诗歌,是因为诗歌有自己的文体特征。给出两句名言,请同学们总结特征。提示:1.法国诗人瓦雷说:散文如散步,诗歌如跳 跳舞。(结构:句间空白、跳跃性)2.布罗茨基:诗歌是飞 飞行术,散文则是 步兵。(节奏:迅速、轻灵)总结:诗歌跳跃性强,句间空白可以让它充满张力,但同时也会让人不易解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