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赁业税收与印花税管理难点与对策_第1页
房屋租赁业税收与印花税管理难点与对策_第2页
房屋租赁业税收与印花税管理难点与对策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房屋租赁业税收(房产税)(一)存在问题及难点1. 税收宣传难, 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 对个人出租房屋行为申报纳税的相关税法宣传重视不够, 宣传不多, 加上房屋租赁的纳税人群体多、 情况比较复杂, 有单位房屋出租、 私有房屋出租,还有转租、 转让的, 因此税务部门要想将房屋租赁税收政策宣传到位,让每一个房屋租赁的纳税人知晓税收政策, 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2. 税源监控难。 房屋租赁行为既不需要在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又不需要在房管部门或其他职能部门注册登记, 只要租赁双方达成协议, 私下签订一X租赁合同就可现金交易, 收入带有很大隐蔽性,造成税务机关底数不清。 房屋租赁涉及

2、面广、税源分散、周期短、变动性大,给税源监管带来了很大难度:一是产权所有人难以寻找。 有的产权所有人和房产不在同一个地方, 有的是委托亲朋好友帮忙看管, 代收房租, 查找产权所有人往往给税务机关带来了很大困难, 对一些承租又转租的纳税人, 要想找到他们更是难上加难。 二是租赁关系难以确认。 在税务机关征税时,租赁双方相互串通,有的说是借用、有的说是自用,有的说是合伙经营,共同承担风险,致使租赁关系无法确认。三是变动频繁难以监控。 房屋租赁经常出现转租、 停业、短期租赁等情况,人员变动较为频繁,给税源监控带来了很大难度。3. 部门配合难。房屋租赁管理工作涉及房管、公安、工商、税务、街道办事处和社

3、区居委会等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管理行为不规X、综合管理措施不完善, 以致相关职能部门往往各自为政, 信息不沟通,数据不共享,没有共同规X管理房屋租赁市场,各部门之间缺乏行之有效的协作配合机制, 未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无法从源头上对房屋租赁业税收进行监控。4. 确定收入难。 按规定, 对个人房屋出租取得的租金收入征收税款,应严格据实计征。但现实情况是,因为出租房屋面积不同,地段不同、 房间朝向不同、 房型不一, 楼层有异, 甚至房东、房客性格不同,都会影响到租金的高低,房屋租金一房一价,相差悬殊。 倘若房东、 房客结成 “攻守同盟” ,拒绝提供租赁

4、协议,或提供租赁协议不实或不能如实申报租赁收入的, 税务人员根本无从知晓房东所取得的真实租金收入, 也不能在核定房东租金收入时来个“一刀切”。5. 税收负担重,执行政策难。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出租房屋税负较高,其主要税种及税率为:增值税 3%、房产税 4%12%、个人所得税 10%20%,印花税 1 等,总体税率超过 30%。出租房屋行业涉及税种较多、 总体税率偏高, 客观上给税收征管工作加大了难度,房屋租赁的税收政策和管理很难执行到位。(二)对策及建议1. 广泛宣传, 加强协调。 税务机关要针对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税收流失严重的情况,广泛采用、广播、电视、报纸、税务公开栏以及“送税法进社区”活

5、动等,发挥街道和社区居委会联系群众面广的工作优势,采取逐户走访、个别宣传、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和普及税法知识, 把房屋租赁税收征管与社区评先评优相结合, 提升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在全社会真正形成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广泛宣传依法诚信纳税典型,曝光涉税XX犯罪大案要案, 强化震慑教育作用, 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和税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 加大税源监管力度。 一是对辖区内的个人房屋租赁情况进行认真的专项清查, 主管地税机关设置税款征收清册和账簿, 建立并完善出租人的纳税资料档案管理。建立专门的数据信息库,纳入计算机管理; 二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房屋的地区分布、 结构类型、市场租金价格

6、等因素,核定应纳税额;三是委托房管、乡镇(街道办事处)、物业管理等单位或部门代征相关税费。并与代征单位签订委托代征税款协议书,向代征单位颁发委托代征税款证书,并按有关规定支付代征手续费。3. 加大执法查处力度。 一是开展房产税收专项检查, 稽查局要将收入较大的街道门面出租税收纳入稽查工作的重点, 建立房屋出租税收的定期巡查制度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房屋出租税收的专项整顿, 将重点稽查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 整顿和规X房产税收秩序,实现以查促管,以查促收。二是加大处罚力度,实施小税重罚,定期向社会公布房屋出租的税款征收、减免税、停歇业、处罚等情况,曝光涉税XX犯罪行为,教育纳税人,震慑不法分子,设立举

7、报或信箱,接受社会监督。4. 成立税收征管专业机构, 充分发挥税控联管作用。 制定一套严谨有效、 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 由地税系统内部设立专门机构或通过由政府组织成立以地税主管、 各部门抽调人力组成的专门管理机构, 改变以往的突击性征管为日常性专一征管的征收模式,充分发挥税收协税护税网络和纳税评估作用, 进一步提高对房屋租赁业税源监控水平。 一是加强与房管部门的协作, 及时向税务机关提供出租房屋的位置、结构、质量、面积房产价值及产权所有人等信息, 这样可杜绝纳税人申报收入的随意性; 二是加强与工商部门的对口衔接, 及时把握纳税人 “进” 、“出” 情况,从而摸清房源、税源;三是加强日常纳税评估

8、工作。今后纳税评估的对象应向小税种倾斜, 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尽可能多地掌握税源的规模和分布, 对可能漏征、 少缴税款的单位要运用评估方式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以达到充分掌握税源的目的。二、印花税(一)存在问题及难点1. 印花税的税目多,金额小,税款难以足额征收。印花税税目有 13 个,涉及的应税凭证多达几十种,由于凭证多、税率多,加上印花税属于小税种, 税收政策宣传辅导不到位, 企业单位财务人员学习了解不全面, 不及时,企业单位的应税凭证分散管理,其财务部门对应税凭证汇集不及时, 因此, 企业单位很难及时准确足额计算应纳印花税额。2. 纳税意识不强,申报的税目不齐全,漏税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印花税税

9、目繁多、征税面广、政策复杂、税收政策的宣传不到位、 税收征管方式的落后, 绝大多数纳税人不知道该如何计算缴纳印花税。如“购销合同”税目,很多纳税人只申报销售产品签订合同的印花税, 而对购进材料的合同及购入固定资产的合同不申报,再如“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税目,很多纳税人只知道建设施工方申报缴纳印花税, 而对建设方签定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及建筑工程设计合同不申报,造成了部份税款的漏缴。3. 纳税人不提供或少提供应税凭证,印花税款难以征收到位。由于印花税是一种行为税,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为书立、领受的凭证。而凭证的保管、提供完全取决于纳税人,是否纳税和足额纳税的主动权属于纳税人。 纳税人为了少缴税款,

10、往往只提供金额较小的合同, 或不提供合同, 评估人员很难自行取得直接的计税证据。4. 税收征管手段落后, 源泉管理不到位。 税收征管手段较为单一,征税方式大多以纳税人自行申报和纳税评估、 税务稽查为主,综合治税的手段运用较少,印花税源泉管理不到位。5. 对行政事业单位印花税管理不到位。 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采购发生的购销合同、 车辆保险的财产保险合同、 医院医疗设备采购发生的购销合同等未纳入管理X围, 未规定进行印花税纳税申报。(二)对策建议1. 加大税收宣传力度, 提高企业的纳税意识和业务水平。 针对印花税的税目繁多且完全掌握比较困难、 纳税人对印花税政策相对了解较少、 纳税意识和业务水平

11、都较低下的现状, 税收机关应该加强日常政策宣传辅导, 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税收培训, 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帮助企业财务人员准确计算印花税额, 逐步形成自觉、准确纳税的意识和习惯。2. 强化纳税辅导, 优化纳税服务,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印花税的纳税意识。 将行政事业单位也纳入印花税监管X围内, 加强和优化事业单位印花税的纳税辅导, 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履行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的同时也履行印花税纳税义务, 按月办理印花税纳税申报,尤其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的购销合同印花税管理。3. 加强部门协作,强化代征代扣。印花税征税X围较广,征收难度和成本较大。要减少少征漏征以及无法征收的情况发生,就要加强部门协作, 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作用, 对有关单位委托其代征税款,提高综合治税水平和全民纳税意识。比如,让银行部门代征借款合同印花税就可以真正做到合同在签订时双方贴花;让保险公司代征车辆保险合同印花税就可以真正做到合同在订时双方贴花。4. 实行源头控管, 提高服务质量。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针对印花税征收X围广、税额小、税负轻、税源散等特点,加大日常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