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读准字音彭蠡(l)桴(f)铿然(kng)磔磔(zh) 噌吰(chng hng) 罅(xi)窾坎(kun kn) 镗鞳(tng t) 识(zh)无射(w y)二、辨识通假(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重浊模糊)(2)汝识之乎(“识”同“志”,读“zh”,知道)(3)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同“拷”,敲打)三、一词多义(1)鼓eq blc(avs4alco1(噌吰如钟鼓不绝(击鼓),一鼓作气(词语)(击鼓),令赵王鼓瑟(廉颇蔺相如列传)(弹奏),微风鼓浪(激荡、掀动))(2)是eq blc(avs4alco1(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是),辨清是非(词语)(正确),是说也(这
2、、这样))(3)得eq blc(avs4alco1(得双石于潭上(得到、找到),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收获))(4)固eq blc(avs4alco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巩固),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坚决),余固笑而不信也(本来))四、词类活用(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名词作状语,乘船,坐船)(2)事不目见耳闻(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亲眼,亲耳)(3)微风鼓浪(名词作动词,激荡、掀动)(4)而此独以钟名(名词作动词,命名)(5)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动用法,使鸣叫)(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名词作状语,在夜里)(7
3、)桴止响腾,余韵徐歇(形容词作名词,响声,声音)(8)大石侧立千尺(名词作状语,在旁边)五、古今异义(1)自以为得其实古义: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今义:实际上,副词。(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古义:到去。今义:适合,舒服。(3)空中而多窍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六、文言句式(1)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译文: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2)此世所以不传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3)得双石于潭上。(状语后置句,得双石于潭上,即“于潭上得双石”)译文: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4)而大声
4、发于水上。(状语后置句,大声发于水上,即“大声于水上发”)译文:忽然从水上发出巨大的声音。(5)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句,不余欺,即“不欺余”)译文: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定语后置句,“之”为定语后置标志,铿然有声之石)译文: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7)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省略句,省略介词“于”)译文: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七、文白对译eq f(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水经上说:“彭蠡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石钟)eq f(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5、声,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掀动波浪,湖水和石头相击,发出的声音)eq f(如洪钟。,好像大钟一般。)eq blcrc(avs4alco1(鼓:激荡,掀动。搏:,击。洪钟:大钟。)eq f(是说也,人,这个说法,人们)eq f(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eq f(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所在地,)eq f(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山)eq f(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石的声音重浊模糊,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
6、清脆悠扬,鼓槌停止了(敲击),)eq f(余韵徐歇。,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eq blc(avs4alco1(是:这。虽:即使。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eq blc rc(avs4alco1(扣:敲击。胡:模糊。越:悠扬。,桴:鼓槌。腾:传播。徐:慢) eq f(自以为得,他自己认为找到了)eq f(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eq f(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而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eq f(哉?,为什么呢?)eq blcrc(avs4alco1(尤:更加。,是:
7、这样。) eq f(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eq f(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到饶州的德兴县任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eq blcrc(avs4alco1(适:到,去。赴:就任。) eq f(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eq f(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eq blc(avs4alco1(使:让。,焉:相当) eq blc rc(avs4alco1(于“然”,形,容
8、词词尾。)eq f(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eq f(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eq f(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隼,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eq f(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eq f(或曰此鹳鹤也。,有人说这是鹳鹤。)eq blcrc(avs4alco1(至:到。侧:倾斜。,磔(zh)磔:鸟鸣声。) eq f(余方心动,我正内心惊恐)eq f
9、(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想要回去,忽然从水上发出巨大的声音,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eq blcrc(avs4alco1(心动:内心惊恐。噌吰(chn hn):,形容钟鼓的声音。不绝:不断。)eq f(舟人大恐。徐而,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eq f(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eq f(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eq blcrc(avs4alco1(罅(xi):裂缝。涵澹: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eq f(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船绕到两山之间
10、,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eq f(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eq f(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eq f(如乐作焉。,好像音乐演奏。)eq blcrc(avs4alco1(窍:窟窿。窾坎(kun kn):,击物声。镗鞳(tn t):钟鼓声。) eq f(因笑,于是我笑着)eq f(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对苏迈说:“你知道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eq f(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的声音,窾
11、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代的人)eq f(不余欺也!”,(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eq blcrc(avs4alco1(因:于是。识:知道。,不余欺:即“不欺余”。) eq f(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eq f(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eq f(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乘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eq f(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
12、的)eq f(而不能言。,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eq blcrc(avs4alco1(殆:大概。详:详细。终:终究。,莫:没有谁。言:用文字表述、记载。) eq f(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然而浅陋的人)eq f(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eq f(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eq f(而笑李渤之陋也。,嘲笑李渤的浅陋。)eq blcrc(avs4alco1(所以:的缘故。实:事情,的真相。简:简略。陋:浅陋。) 资料链接豪
13、放乐观的词人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谥文忠。苏轼才华横溢,成就斐然,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但仕途坎坷,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常一贬再贬,因“乌台诗案”几乎丢掉性命。苏轼常年贬官在外,任地方官期间,同情人民,注意兴修水利、防灾、赈灾工作,为老百姓所敬仰。苏轼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诗作清新豪健,格调流畅,想象丰富,独具风格;散文明快犀利,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文理自然;其词突破前人局限,豪迈不羁,气势雄浑,想象丰富,才情奔放,开豪放一代词风。其散文留侯论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都是千古
14、流传的名篇。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副使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文本鉴赏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出自己的写作意图。实质上表达了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态度。_答案古之人不余欺也不可臆断,注重调查任务一理解文本内容1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对郦道元
15、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_答案前人姓名得名由来作者态度作者依据郦道元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2.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实地考察,有没有遇难而退?结果如何?_答案景物有高空的栖鹘,水上有鹳鹤。静态大石,动态栖鹘。用比喻绘形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直接绘声栖鹘磔磔云霄间。比喻拟声鹳鹤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作者实地考察,见此情状、声音令人毛骨悚然,气氛阴森恐怖
16、,探访困难,心动欲还,忽然噌吰如钟鼓不绝之声却吸引了作者“徐而察之”,反映了他镇静而坚忍的探索精神。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终于搞清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3第二段能否只揭示考察的结果而略去游览的过程?为什么?_答案不可以。第一,如果略去游览的过程,只揭示考察的结果,本文就不成其为游记,而是一篇纯粹的议论文了。第二,如果略去游览的过程,考察过程中惊恐骇人的场面不加渲染,就不足以揭示求真过程的艰难危险,也就无法说明长期以来无人去探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原因所在了。第三,略去气氛的渲染,对考察过程中的惊险恐怖不做交代
17、,文章的感染力必然大为减弱。4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 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对此你有什么感想?_答案关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虽然早有成说,但本文作者却不一味迷信和盲从古人,而是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在“暮夜”“乘小舟”实地考察。虽然石钟山一带地处偏僻,地势险要,风险浪恶,但他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结论,带有哲理的意味。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
18、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实地考察的精神一致。任务二鉴赏表达技巧5本文是怎样把记叙和议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_答案本文记游,不是为了表现石钟山的山光水色,而是为了阐明道理,因而开篇引述郦道元和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以议论为下文的记叙定向,这样,下文就不可能泛泛写景,只能有的放矢了。第二段虽然有过程的交代,有景物的描写,还有气氛的渲染,但重心始终只有一个,就是考察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原因找到了,作者心中的疑团消逝了,问题也就解决了,这样,第二段记叙游览的过程,也就成了实证的过程。在考察、印证的基础上,文章又从个别升华到
19、一般,让人领悟到了一个普遍的真理。这样,文章把抽象的道理寓于生动的记叙之中,记叙、议论完美地糅合在一起,两种文体的碰撞爆发出耀眼的火花,既阐明了深刻的道理,又给人美的享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说服力。 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叙议结合文章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记叙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事理,属议论部分。第一段议论是记叙的前提,第二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议论的中间环节,第三段议论是第一段议论和第二段记叙的自然归结。事和理、叙和议,前后呼应,紧密结合
20、,环环相扣,浑然一体。2写法指导运用叙议结合“三注意”叙议结合是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若只叙不议,则是论据的堆砌;若只议不叙,又会流于空洞的说教。好的议论文,往往要做到叙议结合,即把叙事与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句子或文章显得更有说服力,更真实,更能抒发作者强烈的情感或者某件事或某个人或某个环境的特点。叙议结合主要有三种表达形式:一是先议后叙(概括式)。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的篇首,主要作用是提示和点题。二是先叙后议(总结式)。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或一段文字的结尾,其作用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等。三是边叙边议(包容式),即边叙述事实,边进行议论
21、,以发表对所叙事实的看法。运用叙议结合时要注意:(1)讲究条理。一个论证段落,是由叙带出议,还是由议带出叙,怎样巧妙地引出,动笔之前应该考虑清楚,有序地阐述。(2)讲究照应。即达到叙议照应周全,论述全面,逻辑严密。(3)讲究交融。议论要紧扣叙述的内容而展开,叙述要紧扣议论观点进行,否则叙归叙,议归议,叙议则完全脱节。3迁移运用以“舍得”为话题,写一段叙议结合的文字,120字左右。_【写作示例】你坦然地“舍弃”过吗?你能做到坦然面对“舍弃”和“获得”吗?你能悟透“舍得”蕴含的智慧吗?你有达到“舍得”这个人生境界的勇气吗?其实,舍得是对荣辱成败的超越,是对名利金钱的抵制,是比获取更为艰难的抉择,是一种更为智慧的处世方式。 素材采撷一1素材积累为得石钟山名的由来,苏轼不畏艰难险阻,身临其境,下了真功夫,终于探得命名真谛。“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是作者的感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发问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石钟山记,篇幅虽短,但意义深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今社会,我们也要下真功夫,做到真知、真识、真心、真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市级名校2025年初三高中生物试题竞赛模拟(二)生物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仁寿县铧强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仪陇县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浙江音乐学院《锅炉原理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汽车理论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轻工职业学院《工程光学设计(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七台河市重点中学2025年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模拟题卷含解析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自治区海勃湾区2025年初三下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湖南医药学院《中医诊断学技能》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 联合体施工双方安全生产协议书范本
- 农行反洗钱与制裁合规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
- 24.1.4-圆周角-第1课时说课课件-
- (正式版)SH∕T 3507-2024 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土石坝设计计算书
- 重庆市两江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版)
- 神经病学(第8版)第六章-周围神经疾病
- 国际标准《风险管理指南》(ISO31000)的中文版
- 学习兴税-税收基础知识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