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必要性_第1页
中小学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必要性_第2页
中小学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必要性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小学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必要性摘要:青少年个体成长的需要、社会发展的情势、学校教育的现状与家庭性教育存在的问题都显示在我国中小学有效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十分必要。关键词:中小学青春期性教育青春期主要指青少年个体生殖器官功能的成熟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并将在生理上发生重大的变化的时期。青春期是决定人一生的体格、体质、心理、个性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所谓性教育,即关于性生理、性道德、性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教育。性教育既是知识的教育,更是人格的教育和心身健康的教育,是现代文明人必须接受的教育。性教育因其涉及的内容的特殊性与敏感性,更应把性教育与人格发展结合起来,也就是只有关乎到学生的人格发展的教育,才算得上真正

2、的“教育”,真正的性健康教育。2002年12月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在学生中,以符合受教育特征的适当方法,有计划地开展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性健康教育。青春期性教育已经成为一项法定的任务,同时,它也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它体现了现代教育对人的教育思想理念。一、青少年个体成长的需要(一)性成熟前倾与社会成熟滞后的矛盾性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质的提高。二十一世纪又是一个信息时代,我国女孩月经初潮男孩首次射精明显提前,即性成熟前倾。目前,我国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龄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前

3、了2岁到3岁。与此同时青少年的心理成熟又因环境的影响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即社会成熟滞后。学龄前期优越的生活条件,入学后单纯的学校环境和学校教育期的延长,无形中使青少年的生活与社会脱节。社会成熟滞后与性成熟前倾带来的冲突与躁动时时冲击着他们,而性意识的萌发更使青少年对自己、自己与异性间,以及自己与社会间关系的认识和行为准则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挑战。一个人性机能成熟以后必然会产生性的要求,有强烈的性冲动,这是本能。现代青少年性发育大大提早,结婚年龄却大大推迟,中间过度期延长了,使得性冲动与性抑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呈现出社会和经济未独立与性心理需要的反差。如何健康地解决性的自然属性和性的社会属性之间的矛

4、盾,这是现代社会对青少年性教育提出的挑战,同时进一步要求性教育与人格发展教育地有机结合。(二)性态度选择上的自发性现代青少年在性成熟与社会成熟矛盾面前有多种选择,大致为升华、压抑、恋爱、失误。升华:指性感情的抒发能够符合自己和社会所能够接受的范围,得到象征的性满足,它建立在对性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上,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来对待自身性欲望,用崇高的需求代替性需求。这要求青少年成才意识强烈,兴趣广泛,文化素养好,意志比较坚强,情操高尚,并且在性的矛盾中适应良好。恋爱:指涉入爱河,拥有恋人。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身心不够成熟,大部分不能处理好感情与学业的问题。在面对高考的十字路口上,极易迷失自己,荒废学业,遗憾

5、终生。失误:指个别青少年在外界强烈的性引诱下,发生了偏离社会规范的性行为,以至发生少女怀孕,人工流产等情况,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压抑:指一部分青少年在矛盾面前找不到恰当的解决途径,但又理智地感到必须抑制性需求,因而伴随需求愿望欲达而不能的痛苦,他们基本上与社会发展要求相协调,使压抑情感得到正确疏导,但少部分由于没有正确的帮助坠入性罪恶的深渊。正确的选择往往需要较好的性社会适应能力。性社会适应能力,是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能愉快接纳自身的性征变化,以及自觉的按照社会文化规范的要求,约束和调整自己的性欲望和性行为。有些青少年在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社会适应活动中显示出某种不协调状态,个别青

6、年在性活动中和社会相冲突,这就是性的不良适应。性的不良适应又有两种趋势,一是性疏远,压抑自己正常的性要求;一是抗逆社会,发泄自己不正当的性要求。这两种趋向的具体表现就是性缺陷、性变态和性罪错。(三)性知识的贫乏与不全面2006年浙江地区调查表明,中学生所掌握的性知识数量偏少,且带有很大的选择性:对月经及遗精了解的百分数分别为62.3%和40.2%;而对避孕、性欲、性病、同性恋等了解的人数相对较少。在当今这个信息日益泛滥、性问题日见突出的社会,青少年却对性病、避孕、性暴力的防范等基本性知识不甚了解。由于青少年性观念上的悄然变化,婚前性行为已呈低龄化趋势。但我国生殖健康教育相对滞后,青少年普遍缺乏

7、正确全面的生殖健康知识和性观念。正因为性知识的匮乏与不全面,一方面使很多青少年不能正确地面对各种性侵犯,不能得到正确的保护,使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得到严重迫害。另一方面又直接导致了未婚先孕、未婚流产、性病、艾滋病流行等问题的出现。二、学校教育的现状(一)性教育的忽视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使人终生幸福。因此,给孩子们提供全方位服务,有利于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与日益开放的性文化相比,我国性教育的观念相对封闭。从学校教育看,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性教育仍处于空有状态,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评价学校教育的优劣的标准往往要参照升学率和各式各样的分数。德育教育被严重忽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应具备的判断力及综

8、合素质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过程中,还没有摆脱陈旧教育模式,重智轻德,没有担当起性教育、性启蒙的重要角色。实践证明,只有把青春期性教育纳入整体教育体系中,并成为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使青少年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二)教育工作者本身素质的制约性教育从根本一种对人的人格教育。这对一个教育工作者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以一种对学生人格的整体关照的心情,一种类似于宗教的神圣的心态,一种对学生成长的深切的关心的心理,来对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即使传播了诸多的关于性健康方面的知识,在学生心目中,它依然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的无价值的东西,也不会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作用和影响。出于传统

9、文化和本身素质的影响,大部分教育工作者本身的性观念,性知识不够科学,完善。他们本身就是在不健全的观念里长大的人,一提到性的题目,他们伪善的羞恶之心便油然升起,对于施行性的教育便不免畏缩不前。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一旦发生“性越轨”行为,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采取谴责、训斥,这往往导致了更严重的心理上的伤害。这种教育方法是不懂科学,不尊重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表现。此外,很多教育工作者以成绩为标尺,忽略人的全面发展,轻视德育、性教育,这更阻碍了我国性教育的实施和生效。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本身性心理健康与否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要有效对青少年开展性教育,重视并提高教师的性知识、性品德是一个

10、不容忽视的环节。.三、社会发展的情势(一)文化的冲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性和性欲往往被视为肮脏、下流、卑鄙、淫秽之物,是万恶之源。人们从幼儿起就受性蒙昧和性禁忌的教育。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种西方文化不断涌入。电视、电脑普及,黄色书刊、网络色情满天飞。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监测出23万个色情网站,包括儿童色情网站(34个),teen,schoolgirl,young,girls,boys等。在这个信息社会,青少年的性意识进一步增强,性观念也呈开放倾向。不少人正处在这样一种状态,即传统的社会性意识还残留在潜意识里,并与目前新接受的新兴性知识、性文化发生了撞击,从而导致了性观念的迷惑。现代化是一

11、个世俗化的过程。社会市场经济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同时社会文化也日趋大众化。文化的休闲性、消费性特征得以凸显。许多文化产品的制造者为了获取眼前的利益,只好以媚俗的手段来取悦消费者。随着电视、网络的普及,文化的消费性和休闲性得以广泛传播。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趋于成熟阶段,在物质日趋丰富,过分注重休闲、消费的氛围中,会导致他们自我意识迷失而流于对流行时尚的追逐,而趋于肉身化、感官化、消费化,这给青春期性教育带来严重的挑战。(二)性传播疾病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快速化,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现代文明在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给了病毒高速蔓延的空间。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世纪头号杀手艾滋病。这种主

12、要依靠性行为传播的疾病在性开放的年代变得更加猖獗。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很多是从性领域中引发出来的,高发人群虽然不是在校就读的学生,但是与当前性教育有很大关系。这更给我们性教育敲响了警钟。四、家庭性教育的存在的问题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父母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庭成员间的心理结构,将对子女个性心理和发展产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家庭性教育的任务有两个方面:1、性启蒙及防止子女产生性压拟、性罪错,树立正确的性观念。2、培养子女有正确的性别自认和性别角色意识。由于中国长期受封建统治,形成特有的文化心理的封闭性,许多人是从性无知中走过来的,往往本身性知识缺乏,道德能力薄弱,在现

13、实生活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平时家长关心的热点是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特有的情绪、心理、性感受极少关注.。孩子一旦表现出家长看不惯的观点或行为,家长的反应一方面敏感紧张、焦虑不安、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又不顾孩子的感受,横加指责,粗暴干涉。甚至还有些家长自己的行为不检点,没有意识到这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参考文献:张凤蓝.当代女大学生的性观念研究J.青年探索,2003.(2).蔼理士英.性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姚沛宽等中国青春期教育概论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7.瓦当的.性安全教育-性纯洁教育-爱情教育J.青年探索,2002,(3).李芙.浅谈青少年性犯罪】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2,4.关于艾滋病.eb.HYPERLINK /cgi-bin/bbsmsg?wanggh999&tr=4.2003.5.1/cgi-bin/bbsmsg?wanggh999&tr=4.2003.5.1张明.性教育学.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