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目标_第1页
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目标_第2页
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目标_第3页
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目标_第4页
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目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目标这是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目标,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目标第1篇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核心因素,教师的专业成长=经验+反思+再设计在进行对“集合”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我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学目标,课前调查分析以及课堂教学现象的深入分析进行了反思。教学目标:1、使学生借助具体内容,初步体会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2、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学生在一年级学习数学时,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把3顶帽子、2朵花、4棵树

2、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因此,在教学“数学广角”例1的知识时,就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利用直观图的方式解决问题。一、联系生活实际,体现教学的层次性。首先通过例题展现完整的集合图,分别画出参加语文小组、数学小组的集合圈,再体现交集的意义即有三个同学既参加语文组又参加数学组,帮助学生借助直观理解数量关系,体会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练习时,通过让学生填不完整的集合图、自己尝试画图分析等,体现“给出元素只给图填元素没有图抽象思考”的学习层次,引导学生由直观过渡到抽象,进一步理解集合思想。在学习资源的选材上,也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

3、,如到商店进货、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水果店卖水果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方法上,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二、借助多媒体优化教学效果。这节课中教师利用简单的动画演示,形象地体现出集合思想的实质交集的意义,突破了教学难点,促进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围绕教学目标提问,自始自终关注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更要给予更多的帮助。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目标第2篇教材分析:类比实数的大小关系引入集合的包含与相

4、等关系了解空集的含义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的:(1)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相等关系的含义;(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3)能利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4)了解与空集的含义。教学重点:子集与空集的概念;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弄清元素与子集 、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复习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与不属于的关系,填以下空白:(1)0 N;(2) $2$2$2$2$2$2$2$2$2$2$2$2$2$2$2 Q;(3)-1.5 R2、类比实数的大小关系,如52,B=x|x $25,并表示A、B的关系;(七) 课堂练习(八) 归纳小结,强化思想两个集合之间的

5、基本关系只有“包含”与“相等”两种,可类比两个实数间的大小关系,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属于”与“包含”两种关系及其表示方法;(九) 作业布置1、书面作业:习题1.1 第5题2、提高作业:1 已知集合 $2, $2 $2,且满足 $2,求实数 $2的取值范围。2 设集合 $2,$2,试用Venn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板书设计(略)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目标第3篇课题介绍选自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第三部分集合的基本运算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此部分是第一课时,主要介绍集合的两类基本运算并集和交集,是对集合基本知识的深入研究在此,通过适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认识并掌

6、握集合的两种基本运算集合作为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它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因而只有掌握和理解了集合的基本知识,学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才能进一步刻画函数概念可见,此部分的学习是以后研究函数的必然要求2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结合集合的图形表示,理解并集与交集的定义,掌握并集和交集的表示法以及求解两个集合并与交的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对并集、交集定义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使学生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3)情感目标: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并集和交集的定义、符号,以及各自的区别与联系(2)教

7、学难点:并集和交集定义的概括,并集和交集的求解这样设置难点的用意是:重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归纳总结能力,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并概括出并集与交集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再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进而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说教学方法及手段(1)教法:根据皮亚杰的建构理论,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节课采用探索式教学方法,利用讲授法、变式法、练习法相结合,由浅入深进行教学,以触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思维教学代替单纯的记忆教学(2)学法: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本节课在“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中

8、,让学生亲身实践,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揭示内在规律(3)教学手段:为更好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与分析,我会采用较多的实例以及图形来说明,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增强教学效果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首先,复习巩固才学过的知识集合的基本关系通过提问的方式,请学生列举上节课所学的关于集合A,B的基本关系,并采用类比思想,在集合之间关系和实数之间关系相似的情况下,联想实数的基本运算,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集合是否也能进行基本运算?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且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然后观察以下实例,探索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A=1,3,5,B=2,4,6,C=1,2,3,4,

9、5,6;A=x|x是有理数,B=x|x是无理数,C=x|x是实数;A=2,4,6,8,10,B=3,5,8,12,C=8布鲁纳曾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这些集合具体而又简单,便于学生观察、比较与分析,进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特别是就最后一组集合进行变式教学,将其调整为:A=2,4,6,8,10,B=3,6,8,12,通过讨论集合C的变化,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求“变”的规律二、讲解新课:1. 在同学们对给出的几组集合有一定的认识之后,老师提出从集合元素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根据其共同特征,归纳概括并集与交集

10、的定义此环节为本堂课的难点之一,重在考察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能力,可通过引导和补充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带引学生进行突破2.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定义的认识,给出定义之后,及时提出问题:怎样将这两个定义理解透彻?让学生分析定义,指出需要抓住定义的重点,比如一些关键词:所有、且、或,特别是并集定义中的“或”字,它与平常生活中大家所理解的意思有一定区别,因此有必要结合Venn图讲解“或”字在数学中的特殊含义,避免学生在定义的理解上走入误区同时,采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巧妙区分并与交的符号表示,以免做题时混淆最后综合集合的并与交,通过比较,总结它们的联系与区别3. 在同学们掌握定义之后,对定义中的集

11、合A和集合B做一些调整,列出特例当集合B为空集或集合B等于集合A时,请同学们思考此情况下的A B与AB设计意图: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使他们的思维不囿于固定程式或模式,能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灵活地记忆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此特例还说明Venn图是表示集合的很好的工具,但定义中的Venn图只是一般形式,并不是唯一的集合的形态多样,集合的并与交会随着集合内容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改变三、讲解范例:例1 设A=3,5,6,8,10,B=3,4,5,7,8,那么AB=( )A) 3 B) 3,5 C) 3,8 D) 3,5,8设计意图:例1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在讲解交集的定义时插入的例

12、题此题重点强调交集定义中的“所有”一词,说明交集的“完整性”,提醒同学在做题时注重查漏补缺例2 设A=x|-1 设计意图:不同于之前讲解的离散型例子,例2含有不等式,属于连续型,在此让学生联系以往的做法,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由数轴直观显示而求出两集合的并与交此题贵在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四、课内练习: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设置了一道练习题如下,并抽个别同学上黑板演算,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从而达到反馈教学,内化知识的目的练习:设A=x|x2-4x-5=0,B=x

13、|x2=1,求AB,AB五、课堂小结:总结是强化重点,明确关键,揭示规律的重要环节,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新知有效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更优的知识网络本节课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带引学生经过比较归纳并集和交集的联系与区别,并用表格的形式列出集合的并与交的不同之处六、布置作业:1为了复习并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请同学们做书上A组6,7,8题2为了强化认知,请同学做书上B组1,2,3题3思考题:设集合 A=x|x=2k,kZ,B=x|x=4k+2,kZ,求AB,AB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加强作业的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分层训练,使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而最后的思考题实则是连接下堂课的纽带另外,教师还可以从作业里发现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说板书设计为使整个版面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将黑板分为四个版面:第一版实例导入部分;第二版板书并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