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上海戏曲的嬗变看其社会观念的变迁 闫婷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661d0c6fce4bb021a89926cbff4e25/ac661d0c6fce4bb021a89926cbff4e251.gif)
![从晚清上海戏曲的嬗变看其社会观念的变迁 闫婷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661d0c6fce4bb021a89926cbff4e25/ac661d0c6fce4bb021a89926cbff4e252.gif)
![从晚清上海戏曲的嬗变看其社会观念的变迁 闫婷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661d0c6fce4bb021a89926cbff4e25/ac661d0c6fce4bb021a89926cbff4e253.gif)
![从晚清上海戏曲的嬗变看其社会观念的变迁 闫婷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661d0c6fce4bb021a89926cbff4e25/ac661d0c6fce4bb021a89926cbff4e254.gif)
![从晚清上海戏曲的嬗变看其社会观念的变迁 闫婷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661d0c6fce4bb021a89926cbff4e25/ac661d0c6fce4bb021a89926cbff4e2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 从晚清戏曲的嬗变看其社会观念的变迁 学生:闫婷婷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专业指导教师:黄治国 职称:讲师摘 要:自1843年开埠后,经济迅速开展,逐渐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商品经济中心城市。随着这一经济环境的变化,社会观念也发生重要转变,如价值观、道德观、女性观等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容。社会观念的转变表达在很多领域。其中,戏曲,有“梨园之盛,甲于天下之称,是市民的公共娱乐工程,在社会变迁中实现了由传统向近代的嬗变,而这一嬗变过程反映的正是社会观念的变迁。关键词:晚清;戏曲;社会观念;嬗变Abstract: Since shanghais opening in 1843, the
2、economy developed rapidly ,and has bee the economic center of the city of Yangtze River. With this changes of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major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social attitudes, such as values, ethics, feminism and also these was given a new era of content. Changes in social attitudes refl
3、ected in many areas. Among them, the Shanghai Opera, which has the said of opera of-sheng, a in the world, was the public entertainment of Shanghai. The Opera finally achievedthe evolution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in the social change, and this evolution was also reflected in social attitudes duri
4、ng these changes.Keywords:Late Qing Shanghai; Opera; social attitudes; Evolution前言晚清素有“梨园之盛,甲于天下黄式权:“淞南梦影录“,*古籍,1989年版,第101页。之称,这不仅说明戏曲的开展在全国处于首屈一指的地位,同时也说明戏曲在晚清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学术界对戏曲进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如许敏的“晚清戏园与娱乐生活“,详细描述戏园的繁盛以及丰富多彩的戏曲娱乐生活,并凸显了商人在戏曲开展中重要作用。徐剑雄的“京剧与晚清“,把京剧女伶登上戏剧舞台称之为晚清女性解放的重大成就。兵兵的“风化与“风流:
5、“淫戏与晚清公共娱乐“,他认为商人阶层追求“风流体验的娱乐诉求,是推动淫戏风行的根本原因。而地方政府禁令,地方士绅维持地方风化的努力最终未能阻止淫戏风行,表达了商人地位的提升及传统政治权威、道德权威的双重弱化。此外还有汤敏的“租界与晚清戏曲变革“,文章主要论述了租界戏曲变革的影响,其中讲到妇女涉足戏园观戏,并出现了以女性为主体的戏曲演出团体,表达妇女地位的重大变化。这些研究成果丰硕,论证深刻,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但是,戏曲业之所以能够出现这些变化,其根源在于社会观念的变迁,而社会观念的变迁,则来源于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变迁。因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根底上,通过戏曲这一公共娱乐活动的开展、变革,
6、考察晚清社会观念的变化,进而从这一侧面展示晚清的社会状况。一、传统戏曲概况中国戏曲是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近现代各地方剧曲的通称,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世界古老而至今仍然流传上演的剧种之一。“它是在宋元城市大型的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瓦舍勾栏中,吸取了早期戏剧、说唱、杂技等民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加以创造的演化而成的俗文化形式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人民,2002年版,第3页。比拟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腔、越剧、豫剧、黄梅戏等。到12世纪中期至13世纪初,中国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宋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以及“氏孤儿大报
7、仇“等作品。因此,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特别是关汉卿,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创作65种杂剧,保存下来的至少有18种。元末明初,戏曲作家贾肿明予以盛赞,他说关汉卿“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转引自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人民,2002年版,第25页。到了16世纪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深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送。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不久京剧向全国开展,特别是在、*,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从而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以大家
8、名作而论,成就不很突出,然而,由于近代是一个社会变革时期,戏曲方面也发起一场改进运动,使传统戏曲担负起社会变革、效劳政治的重要意义。在近代社会转型中,戏曲的开展记载了这个城市的成长与改变。“是中国最早近代化的城市,也是中国早期近代化最具有开展空间,社会变迁和社会生活有更多可能性的特殊地域。李长莉:“以*为例看晚清时期社会生活方式及观念的变迁“,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第106页。鸦片战争后,等地区被迫开口通商,最早受到资本主义的冲击。得以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开展,成为通商口岸的典型,实现了由一个滨海县城到国际都市的蜕变。“一个城市的色彩和名称往往是由这个城市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生产方式决定的。徐敏
9、:“晚清*的戏园与娱乐生活“,史林,1998年第3期,第 35页。晚清社会的活泼和繁荣表达首先表达在其娱乐生活上,当时的休闲娱乐活动极其丰富,有西人带来的赛马、划船、戏法,还有本地居民的戏园、酒楼、烟馆、书场等,而在众多的娱乐生活中,戏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人把最著名的娱乐生活铺设为十景,作为生活的标志,而“桂园观戏则位列榜首。沪上“梨园之盛,甲于天下。缠头一曲,最足销魂。黄式权:“淞南梦影录“,*古籍,1989年版,第101页。最引人注目的戏园及其围绕着戏园而展开的一系列社会生活,对于晚清时期的繁荣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二、晚清戏曲由传统向近代的嬗变近代昆曲、京剧入沪后,都曾在晚清占有重要地
10、位,特别是京剧,不断融会昆曲、徽戏、梆子的艺术精华形成具有地域色彩的流派南派京剧。成为晚清最亮丽的一道夜景,因而有“梨园之盛,甲于天下之称。然而随着经济的开展,社会的繁荣,旧式戏园和传统的娱乐容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特别是近代政治、社会的变革,资本主义思想盛行等多种因素都促使晚清戏曲走向由传统到近代的嬗变。一戏园设施:由旧式茶园开展到新舞台传统戏曲主要在综合性的娱乐场所演出,如设备简陋的街道、茶园等。在老,戏曲演出的场所主要是茶园。旧式茶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首先,进茶园看戏不收钱而是出资买一壶茶,茶客可以随意进出不受限制。其次,茶园建筑上也颇具特色:其舞台为方形,较高,台前有两根大柱,台上布景单
11、调除了一桌二椅别无他物,正厅也称“池子为普通百姓看戏之所。座位上摆放几八仙方桌,后面并列两椅,左右各设一椅,每个座位都泡盖碗茶。总之,“茶园不只是观戏之所,更是娱乐消闲之所,它给戏曲演出者停供一个固定舞台和相对稳定的观众,同时又融入人民俗生活中,保存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李菲:“论近代*新视剧场的沿革与影响“,“*师*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第27 页。然而,随着社会开展及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他们不仅把投资戏园作为收入的来源,为了提高商业竞争力纷纷改善戏园设施。作为戏曲娱乐的消费者,旧式茶园的松散、落后越来越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对旧式茶园的变革势在必行。同时兴起于20世纪初的戏曲改进
12、运动,要求戏曲应发挥其“启迪民智、开通风气的作用。为此,一种受西洋戏剧表演形式和风格影响的戏剧新剧应运而生。而新剧表演的不断推广则呼唤出了近代的新式剧场。1908年,池缦云、伯欣等士绅联合月樵以及夏月珊、夏月润仲昆在市十六铺创立“新舞台。新舞台参照西洋和日本剧场的舞台样式,“一切建筑装置多欧化,废弃旧式茶园三面敞开的带柱方台,改为半月形的镜框形舞台,台中心可转动,并采用机关、灯关、硬片等布景。“既有山林原野,也有曲院、洞房,配合剧情,增加观众现实感和优美感。*逸梅:“新舞台与潘月樵“,“*掌故“,*文化,1982年,第28页。在座位的安排上,将茶桌、包厢改为长排联椅,前低后高,保证观众视线不被
13、阻挡,在剧场管理方面,废除旧式茶园的案目制,改为卖票制。取消抛手巾、招妓陪客等旧俗,从而改变院嘈杂混乱的局面。从茶园到剧场的这一转变,为戏曲欣赏成为一项独立的单纯的文化活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同时,设施的完备也表达市民对商人投资戏园,主导戏曲文化行为的观念上的认可。二演员构造:妇女涉足戏园在传统社会里,妇女是被排斥于戏园之外的。表现在演员队伍主要是男性,假设有昆角也大多男扮女装。不仅如此,清统治者还明令制止妇女入园观戏,制止妇女游唱。女性假设要观戏,只能在自己的家里,或自置戏班,或请戏班来家表演。首先打破这个传统是在租界之。由于租界会聚各个地方的移民,特别是商人,他们受传统儒家礼教观念束缚相对较小
14、。同时,由于受洋人思想观念的影响,独立、平等、自由的资本主义观念已在租界占据上风。“妇女解放这一近代资本主义启蒙的主题就是在首开风气的。汤敏:“租界与晚清*戏曲变革“,档案与史学,1996年版,第4期,第46 页。从而使戏曲演员构造和演出形式实现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变,具体表现在:第一,妇女入园观戏,改变了中国传统戏曲观众构造的单一化。这与租界里对妇女社会地位的尊重有很大关系。但是,就其历史意义来说,它是戏曲开展的必然要求。妇女涉足戏园作为戏曲文化娱乐的消费者,同时也是为其开展做出奉献的一份子,虽然人数不多,但在实践上则要比和其他陆城市早得多,例如,直到1900年以后,还把妇女看戏视为不规矩的行为
15、。第二,出现以女性为主体的戏曲演出团体,这个演出团体最早出现于租界。其代表有“花鼓戏、“髦儿戏等。“花鼓戏是地区一种男女合演的滩簧小戏,又名“东乡调,是沪剧的前身。“无业流民之失业者,纠土娼数辈,薄施脂粉,装束登场,荡态淫声名曰花鼓戏。黄式权:“淞南梦影录“,*古籍,1989年版,第104页。清中叶前后,地区的花鼓戏已很盛行。咸同年间,市郊农村的花鼓戏班鹊起,演剧活动相当普遍。道光年后,花鼓戏开场从市郊农村流入租界,并得到很大开展。据记载“至1899年,花鼓戏在租界已有8个班,戏资由40文涨到60文。汤敏:“租界与晚清*戏曲变革“,档案与史学,1996年第4期,第48页。“髦儿戏亦称“毛儿戏,
16、最早产生于租界,是由丑角毛儿在创立的一女子童伶戏班,学艺者都是10至16岁的贫苦人家的女孩。此班不入戏园,专应富绅官宦家的堂会。到了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二马路石路口出现了第一家京剧女班戏园美仙茶园。自此,毛儿戏班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女伶正式登上城市戏剧舞台。三戏曲容:由纯粹娱乐开展到兼具启迪民智“中国传统戏曲是一种审美游戏,观众到剧场就是为了找乐子,因而戏曲最根本的功能是满足剧场观众的娱乐需求。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人民,2002年版,第 6页。以“歌舞演故事是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为戏曲艺术作出的一句最简单的描述,也提醒了戏曲娱乐性的社会功能。然而,20世纪初的中国处在一个社会变革
17、的历史时期。随着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人们已经不再把戏曲单纯作为娱乐需求而是提出戏曲的社会批判功能。主变革的新派人士,把改进戏曲作为启迪民智、开通风气、政治宣传的有效手段。“改进的实际就是以西方资产阶级观念和演剧形式。改革来自封建传统社会的中国旧戏的思想形态,这是文化领域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姚旭峰:“梨园海上花“,*人民,2003年版,第27 页。革命领袖和文化精英都意识到:要革除因弊,启发民智,面向群众的戏剧无疑是最有效的宣传武器,而风行全国的京剧更有着不可低估的社会效能。 改进从编演新剧入手。新戏题材,突破传统的忠孝节义主题而多出了以、革命为号召的前所未有的时代性容。光绪三十二年190
18、6年八月,借报界在园举行立宪庆典,月樵、夏月珊等演出“爱国青年“一剧。观者群情激昂,“时而叹,时而泣,时而怒骂,时而泪涔涔下。姚旭峰:“梨园海上花“,*人民,2003年版,第29 页。 这些戏曲容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开展,旧时茶园显然已不能满足演出的需要,1908年“新舞台的创立将戏曲改进推向大规模的舞台实践阶段,使新戏成为宣扬新思想、新观念的重要工具。三、晚清社会观念的变迁晚清戏曲的这些变化是晚清社会变迁的重要产物。晚清时期中国社会正在从古代向近代转型,“西风东渐的影响日益强烈。而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原因,最先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冲击,在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的社会观念随之发生变化,正是在
19、观念变化的影响下,才促成了戏曲的变化。因此,分析戏曲的变化,就可以从中了解社会观念的一些变迁。一价值观的变迁:重视经济效益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谈钱被认为是很庸俗的事情,商业和商人处于社会的末流和底层。然而,商人并不是一开场就被排在社会底层。“春秋毂梁传“云:古者有四民,士民、商民、农民、工民。可见,“在春秋战国相当长时间,四民中的商人被被排在士之后,位于农、工之上。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中华通志社会阶层制度志“,*人民,1998年版,第383页。到了朝,统治者实行“上本除末政策,才把商人及商业活动贬为末等之民和末业。商鞅变法还对“事末利的商贾实施“举以为收孥之类的残酷打击。在汉至明清的两千余年间
20、,商人居“士农工商,“四农之末,商人从事的通财鬻货也被称为“末业。总的来说,商人地位是比拟低下的,经济活动遭到社会上层阶级的蔑视。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的侵入,西方国家的近代工商观念、社会平等观念、肯定人欲、追求自由以及生活的世俗化等一系列新的价值观念继而传入中国,这些在1843年开埠后的显得更为明显。随着中外贸易的开展,商业的繁荣,西货输入,百货流通,商贾云集,商业贸易成为人们日常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中心,人民日益商业化、市场化。“商业成为最能赚钱致富,因而最适宜生存的行业,商人发财致富,地位上升,成为让人们所羡慕的对象,因而形成人争趋商之风。李长莉:“以*为例看晚清时期社会生活方式与观念的
21、变迁“,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第107页。晚清商业繁荣,记录着商人地位的上升,商人阶层的崛起对传统社会等级秩序和伦理观念的冲击不仅表达在商业活动中也表现在城市的娱乐生活中,晚清戏曲嬗变的过程就很好表达了这一点。清末文人宝瑄认为“依西商为生者即买办和“富豪子弟是维持晚清公共娱乐业的支柱力量,盖有金城汤池之功。然而,“富豪子弟有相当局部出自商人家庭,且其社会影响力也不及商人群体。因此,可以说,商人是晚清戏曲最主要的消费群体和推动力量。“商人群体不仅推动了戏园的兴盛,也主导了晚清的戏曲娱乐文化。魏兵兵:“风化与“风流:“淫戏与晚清*公共娱乐“,史林,2010年第5期,第7页。晚清戏曲的繁荣离不
22、开商人群体的支撑。1865年,仿京戏园满庭芳的创立者就是一位英籍商人罗逸卿。同年,另一座更为豪华的戏园丹桂园也是由商人维忠投资兴建。满庭芳和丹桂以上演京剧为特色而名满梨园,它们的成功是商人在商业上成功的证明,同时也开创了戏剧生活的新时代。富商观剧消遣的同时,有富足商人也将戏园作为公开炫耀财富、展示社会地位的舞台。它们在戏园中争取选择最优等的座位,赏赐效劳人员出于阔绰,还时常花钱点戏,争相“叫局,即召唤妓女一同观剧。此外,随着京剧逐步成为晚清的流行文化,市民在欣赏京剧过程中产生一种新娱乐捧角。“捧角即一些戏迷儿追捧著名京剧角儿,有钱有势的名流、官僚自视“捧角为高尚的娱乐。“捧角成为他们业余生活中
23、不可或缺的局部。而驰骋商场的商人则把“捧角作为显示其社会地位、经济实力,跻身上层社会的手段而乐此不疲。晚清商人地位的提高,反映了世人价值观念的变化。传统的“士农工商的社会构造随之被打破。晚清四大奇案之一“月楼诱拐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月楼,名久昌。清同治十一年1872来沪,进入武戏著称的金桂轩。不久,与商人之女韦阿宝成婚,引起韦氏家族人的不满,以拐骗民女并诱其钱财罪名,将其告至租界会审公党 。此案一出,立刻引起舆论大哗。社会上分为以粤籍为代表的“重惩派和非粤籍的“反对派。“重惩派以地方士绅为代表,他们以“端风化为由,亦然“持良贱不婚的旧论调。而“反对派大多是呼吸新风气的市井文客,他们则避开这一
24、论调,以男女之间的本性出发为鸣不平。最终,“重惩派获胜,月楼发配员徒。这说明传统习俗和观念仍顽固存在,但作为商人之妇敢于不顾传统和各方的压力,主动“借媒妁,具婚书以及反对派公然在“申报“上为辩护,并以男女的天性出发,反映了传统的身份观念的松动。总之,经济利益在经历了二千余年的等而下之的待遇后,在近代终于赢来了世人崭新的目光。重视经济效益,以经济活动上的成功作为衡量人的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取代了以往单纯以身份定人地位的社会原则。当然,假设特别重视经济效益也有不利的一面,可能出现为追求经济利益罔顾社会道德的情况。“但我们不能以纯粹道德标准来估量商人的社会地位,而更加注重使用功利性。李长莉:“以
25、*为例看晚清时期社会生活方式与观念的变迁“,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第109页。所以,从商人从商赚钱有利于国家的富强,与洋人争利有益于民族的共同利益这方面讲,重视经济效益既是一个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利于民族的富强和壮大。二道德观的变迁:传统道德权威弱化晚清戏园迅速开展,有“梨园之盛,甲于天下之说。戏园日兴的同时,以男女情爱为主题的戏曲也逐渐风行。时人称此类戏所演“皆系目挑所引,在花前月下之事,甚至将“帷房之乐,床第之私,搬演于大庭广众之下。这些容无疑与传礼教中有关男女关系的教条相违背。士绅阶层称之为“淫戏,大力呼吁制止。在传统社会中,“绅为一邑之望,士为四民之首。“鸦片战争前,士绅阶层始
26、终是一个具有独特社会地位和多种社会成效的群体。他们既是知识群体集团又是政治精英集团。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中华通志社会阶层制度志“,*人民,1998年版,第486页。作为国家官吏的来源,士绅属于统治集团成员,但作为“四民之首,又是民的代言人。取得功名的士绅,入仕后成为官僚阶层的一员,退出官场又复归于地方士绅行列。“绅出为官,官退为绅。封建社会赋予了士绅许多特权,为了显示荣耀,平民百姓必须称所有的官吏为“大老爷,而称无官职的绅士如举人、贡生等为“老爷清代律例谕旨中的有关条文也是绅士特权在法律上的表达,“如:如果绅士犯罪,他不会上刑;如果罪行很重而必须惩治,首先革去其绅士身份,然后对他处置,这就与
27、整个士绅阶层无涉。*仲礼:“中国绅士“,社会科学院,2002年版,第32页。享受特权的同时,士绅也有一定的社会职责,如在文化上,它们扮演着领袖角色,包括弘扬儒学社会所有的价值观念以及这些观念的物质表现。同时还有卫护传统纲常、伦理规的职责。因此,清代士绅在“禁戏活动中表现尤为突出。他们痛“淫戏之弊,呼吁官方严禁,戏园勿演,观客莫点,试图遏制“淫戏风行,维持地方风化。然而晚清以来,商品经济高速开展,社会价值观发生重要转变,一些士绅转而投入商业领域,进展戏曲行业的投资。 1908年“新舞台的建立者,就是士绅缦云、般侣樵等。既然士绅也投资戏曲业,则,如何盈利就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而所谓的“淫戏实际上是
28、以男女爱情为主题的剧目,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符合多种社会群体的娱乐需求。因而,即使在古代社会中,也经常有此类戏剧,如“西厢记“等。只不过,在传统社会中,人们追求爱情的正当要求被封建道德观念所束缚,因而没有时机表达。近代社会中,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日益松弛,人们追求爱情的要求以各种方式被表现出来。面对此种现状,士绅阶层无力遏制,故只能选择消极的抵抗和退避。“一位士绅在词中这样写道:色艺名优,选妓征歌借解愁。往事今重演,说法全身现。新样闹京徽,弦丝杂奏,盗贼奸淫装尽当场丑!因此把观剧洋泾一念沟。转引自魏兵兵:“风化与“风流:“淫戏与晚清*公共娱乐“,史林,2010年第5期,第8页。这种“独善其身、“
29、不入戏园的选择,当可反映晚清多数保守士绅对于“淫戏既鄙夷又无奈的态度。不管是官府禁令,还是士绅的舆论都未能遏制淫戏风行,反映出“传统政治权威和道德权威两者无疑是相辅相成的在晚清社会的双重弱化。魏兵兵:“风化与“风流:“淫戏与晚清*公共娱乐“,史林,2010年第5期,第6页。而这种弱化正是社会道德观念发生变化的强有力的论证。三妇女观的变迁:妇女地位得到提升传统社会,就整体而言,“男女性别关系的根底是男尊女卑。女性在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许多方面的权益被压制,大多被排斥在社会公共领域之外,处于男子附属地位。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师*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晚清改革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2009
30、年版,第861页。在法律制度外,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教条也对性别关系具有巨大的约束力,中国传统社会崇尚伦理到达极致,伦理道德被提升到了“礼法的高度,诸如“男主外,女主,“妇女公事,“三从四德等属于女德的要求,在实际生活中已变成了多数人遵循的社会规。直到近代,这种观念仍然束缚着女性的独立与解放。晚清,女子不可抛头露面,应足不出户,在家相夫教子的腐观念,还有相当大的市场。但是19世纪中叶以来,江南受到外国商品和资本输入严重影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日益破产,迫使大批女性离开农村,流入城市,脱离家庭走向社会。开埠较早渐显繁华的对他们自然最具诱惑,大批妇女涌进,她们多数没有受到根底教育,只能投身于技能和
31、力气要求不高的效劳行业,于是许多妇女利用其自身的优势纷纷跻身戏剧行业。女伶登上舞台“反映了女艺人开场进入戏剧这种以往根本由男人独霸的娱乐行业,为女子的社会就业开出了又一条渠道。李长莉:“以*为例看晚清时期社会生活方式及观念的变迁“,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第371页。然而,女伶的出现当然引起一些守旧士大夫的不满。他们或吟诗作赋,对这一现象加以挖苦、丑化;或写文递书,吁请制止,企图在社会舆论上形成一般贬斥、蔑视、抵抗女伶的气氛。为此,道台和租界当局也屡屡发出禁令。1890年1月27日,“申报“登载“英租界谕禁女伶“,报道英租界会审官以髦儿戏班艺人演剧“伤风败俗“为由,令巡捕下令禁演。同样,“
32、男女大防、“男女授受不亲等观念在晚清残存着,男女同台演出自然遭到攻击和制止。尽管遭禁,“女伶终究登上城市戏剧舞台,逐步为社会所承受,这是女性解放的初步成果。徐剑雄:“京剧与晚清*“,史学月刊,2008年第6期,第118页。晚清梨园之盛,甲于天下的局面与她们十分不开的。在晚清戏曲的嬗变中,不仅出现以女性为主体的演出团体而且出现男女合演的演出形式,进而打破中国传统戏曲演员队伍构造的单一化,使“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受到严重挑战。 随着20世纪戏曲改进运动的开展,时代变革也赋予女伶启迪、教育民众的使命。1904年11月,去病发文,鼓励女伶演出“瓜种兰因“、“长乐安“、“玫瑰花“、“桃花扇“等新戏。“以便开通这班痴人,唤醒那班迷人。这代表社会给予女伶较高的期望,希望女伶投身社会改革,利用舞台影响社会,教育群众。除此之外,女伶还主动参与社会活动,扩大影响,如举行义演“宇林西报曾经报道:著名中国女伶在英租界大马路市厅演剧补助华洋公会,筹集赈款。转引自徐剑雄:“京剧与晚清*“,史学月刊,2008年第6期,第118页。由此可见,在社会进步思潮熏下,女伶已经朦胧的意识到自身解放和社会的关系,并通过自身努力使社会逐渐认同她们的社会地位。总之,晚清戏曲的嬗变记录着晚清妇女寻求解放,摆脱男外女传统规,男尊女卑传统伦理的辛酸历程。“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池塘清淤工程的施工合同
- 9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依法维权有途径(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21 淡水资源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青岛版
- 2025法律法规工伤员工续签合同问题 管理资料
- 6将相和(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农村荒山承包合同范本
- 2023二年级数学下册 四 认识万以内的数第8课时 近似数说课稿 苏教版001
- Unit 1 Making friends PartA Let's talk(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3二年级数学下册 四 认识图形(七巧板)说课稿 西师大版
- 《8 花卉栽培》(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皖教版
- 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人工智能在身边》说课稿及反思
- 语文-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试题和答案
- 地理-山东省潍坊市、临沂市2024-2025学年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和答案
- 正面上手发球技术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佛山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月统计分析表
- 永磁直流(汽车)电机计算程序
- 国家电网招聘2025-企业文化复习试题含答案
- 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治疗
-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医院物业服务组织机构及人员的配备、培训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