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世界的气候-上课_第1页
第3讲世界的气候-上课_第2页
第3讲世界的气候-上课_第3页
第3讲世界的气候-上课_第4页
第3讲世界的气候-上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气:天气:是一个地方是一个地方短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的大气状况,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它是时刻变化的。气候:气候:是一个地方是一个地方多年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一、天气与气候(基本概念、认识、特点)一、天气与气候(基本概念、认识、特点)气温气温基本要素基本要素降水降水常见天气符号常见天气符号 1、气温气温概念: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概念: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日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特点: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特点: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

2、点左右,最低气温,最低气温出现在出现在日出前后日出前后气温的年变化气温的年变化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差温差特点:特点:北半球大陆北半球大陆7月最高,月最高,1月最低月最低,海洋,海洋8月最月最高,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月最低,南半球相反。二、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二、世界气温分布规律(1)气温的水平分布(变化)气温的水平分布(变化)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成因: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成因: 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原因:太阳辐射(高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原因:太阳辐射(高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

3、球平直。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原因:南半球海洋较广阔性质较均一原因:南半球海洋较广阔性质较均一 北半球冬季大陆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夏季大陆上等温线北半球冬季大陆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夏季大陆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与大陆相反。向高纬凸出;海洋与大陆相反。 原因:冬季大陆降温较海洋快,气温比同纬度相对较低。原因:冬季大陆降温较海洋快,气温比同纬度相对较低。同纬度的海洋与大陆气温变化规律同纬度的海洋与大陆气温变化规律:在同一纬度在同一纬度陆地陆地海洋海洋气温气温原因原因气温气温原因原因夏季和白天夏季和白天 比海洋高比海洋高 受热快受热快 比陆地低比陆地低 受热慢受热慢冬季和夜晚冬季和夜晚 比海

4、洋低比海洋低 放热快放热快 比陆地高比陆地高 放热慢放热慢气温的分布:气温的分布:练习练习1:下图是某个区域等温线分布图,请判断这个下图是某个区域等温线分布图,请判断这个区域是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为什么?区域是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为什么?10C15C20C 气温极端值: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北纬气温极端值: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北纬20-30左右的沙漠左右的沙漠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南极大陆上。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南极大陆上。 原因:原因: 夏季太阳直射在回归线附近(夏季太阳直射在回归线附近(2030之之间),太阳高度角大间),太阳高度角大辐射强,加上沙漠干燥,辐射强,加上沙漠干燥,增温特别强烈,所以形成极高温

5、。增温特别强烈,所以形成极高温。 南极大陆因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加上终年南极大陆因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加上终年冰雪覆盖,反射率强,吸收少和海拔高(平均冰雪覆盖,反射率强,吸收少和海拔高(平均2350米)降温作用明显。若与北极比还加上陆地米)降温作用明显。若与北极比还加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降温比海洋快。(2)等温线的判读:)等温线的判读: 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明气温差别小。 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

6、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 等温线是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高,为盆地、低等温线是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高,为盆地、低地,线内气温低,为高原、山地。地,线内气温低,为高原、山地。 北半球与南半球等温线弯曲分布的规律:高高低北半球与南半球等温线弯曲分布的规律:高高低低规律(气温高向高纬度弯,低相反向低纬度弯)低规律(气温高向高纬度弯,低相反向低纬度弯)如夏季陆地气温高凸向高纬,而夏季海洋气温低凸向低纬;如夏季陆地气温高凸向高纬,而夏季海洋气温低凸向低纬;地势低气温高凸向高纬,地势高气温低凸向低纬;暖流经地势低气温高凸向高纬,地势高气温低凸向低纬;暖流经过气温高凸向高纬寒流经过气温低凸向低纬。过气温高凸向高

7、纬寒流经过气温低凸向低纬。 (3)气温的垂直分布(变化)气温的垂直分布(变化)对流层:对流层:范围:范围:低纬度低纬度1718千米,中纬千米,中纬1012千千米,高纬米,高纬89千米。千米。特点: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每升高每升高1000米,降低米,降低6,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平流层: 范围:对流层顶到范围: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千米。 特点:特点: 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在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在30千米以上,气温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大气以水平

8、运动为主;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存有利于高空飞行。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存在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在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 高层大气:高层大气: 范围: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在范围: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在80500千米高空,千米高空,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又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又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迅。本层又可以分为:中间层、热层、外层(散通迅。本层又可以分为:中间层、热层、外层(散逸层)逸层)三、降水和降水分布及其成因三、降水和降水分布及其成因 1、降水的形成、降水的形成 三个条件:三个条件:空气饱和时,气

9、温继续降低。有足够的凝结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有足够的凝结核。水滴增大到重力足以克服空气阻力与浮力之和能够下核。水滴增大到重力足以克服空气阻力与浮力之和能够下降到地面。降到地面。 2、降水分类:、降水分类: 按促使空气上升的动力原因分:按促使空气上升的动力原因分: 对流雨:地形雨:对流雨:地形雨: 锋面雨:台风雨(气旋雨):锋面雨:台风雨(气旋雨):3、降水分布:、降水分布:(1)空间分布)空间分布 赤道附近:赤道附近: 降水多降水多,原因:这里终年高温,空气上升(赤道原因:这里终年高温,空气上升(赤道低压控制)冷却,易成云致雨,即多对流雨;低压控制)冷却,易成云致雨,即多对流雨; 两极地

10、区:两极地区: 降水少降水少,原因:两极地区终年低温,气流下沉原因:两极地区终年低温,气流下沉(极地高压控制),不易形成降水;(极地高压控制),不易形成降水; 副热带:副热带: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侧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侧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大陆东侧制下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大陆东侧夏季风来自海洋,降水多;夏季风来自海洋,降水多; 中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 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对流雨、台风雨对流雨、台风雨地形雨、锋面雨地形雨、锋面雨降水类型降水类型类型类型图示图示暖湿空气暖湿空气上升原因上

11、升原因分布地区分布地区对流雨对流雨地形雨地形雨锋面雨锋面雨台风雨台风雨强烈受强烈受热上升热上升受地形阻受地形阻挡爬升挡爬升沿锋面沿锋面抬升抬升辐合旋辐合旋转上升转上升赤道地区赤道地区我国夏季午后我国夏季午后山区迎风坡山区迎风坡中纬地区中纬地区我国东部夏秋季我国东部夏秋季节的降水节的降水低纬大陆东部低纬大陆东部夏秋季节夏秋季节的台闽粤的台闽粤4、降水的类型、降水的类型4、降水成因常见天气系统、降水成因常见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锋面系统1 冷锋、暖锋与准静止锋比较冷锋、暖锋与准静止锋比较 冷锋冷锋暖锋暖锋 准静止锋准静止锋气 团 势 力气 团 势 力情况情况冷气团势力强冷气团势力强主动推向暖气

12、主动推向暖气团一方团一方暖气团势力强暖气团势力强主动移向冷气主动移向冷气团团冷暖气团势力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相当或地形阻滞或地形阻滞过 境 时 天过 境 时 天气气云层增厚,出云层增厚,出现较大的风、现较大的风、雨或雪天气雨或雪天气云层增厚、多云层增厚、多出现连续性降出现连续性降水水阴雨连绵阴雨连绵过 境 后 天过 境 后 天气气气温降、气压气温降、气压升升天气转晴天气转晴气温升、气压气温升、气压降、雨过天晴降、雨过天晴转晴转晴我 国 常 见我 国 常 见的天气的天气冬季的寒潮夏冬季的寒潮夏季的暴雨华北季的暴雨华北春季沙暴天气春季沙暴天气华南的春雨天华南的春雨天气气长江流域梅雨长江流域梅雨天气天气

13、昆明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气旋与天气(北半球)气旋与天气(北半球)反气旋与天气(北半球)反气旋与天气(北半球)(2).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对天气系统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气压状况的描述描述对天气系统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气流状况的描述描述低低气气压压高气高气压压四周向中四周向中心逆时针心逆时针辐合辐合中心向四中心向四周顺时针周顺时针辐散辐散上上升升下下沉沉阴阴雨雨晴晴朗朗气气压压中中心心气气旋旋反反气旋气旋气流运动方气流运动方向向水平水平运动运动垂直垂直运动运动天天气气状状况况气气旋旋类类型型低低1005.01002.510001005.01002.51000高

14、高(北半球)(北半球)影响气候的五大因素影响气候的五大因素纬度因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太阳辐射)海陆分布海陆分布地形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因素洋流因素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影响气候影响气候(气温(气温 降水)降水)纬度因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太阳辐射)纬度越低,温度越高;纬度越高,温度越低纬度越低,温度越高;纬度越高,温度越低热带热带南温带南温带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南寒带北寒带北寒带0赤道低气压带(热力)赤道低气压带(热力)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极地高气压带(热力)极地高气压带(热力)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6030东北信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盛行西

15、风极地东风极地东风大气环流大气环流赤赤 道道 低低 压压 带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东北北信信风风中中纬纬西西风风极地东北极地东北东东南南信信风风中中纬纬西西风风极极 地地 东东 风风地球表面均匀的情况下:地球表面均匀的情况下:大气环流形势决定降水情况大气环流形势决定降水情况气流上升气流上升多雨多雨气流下沉气流下沉干燥干燥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气气压压带带风风 带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盛行西风带盛行西风带温和多雨温和多雨东北信风带东北

16、信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干燥少雨干燥少雨季风区季风区夏季夏季暖湿多雨暖湿多雨冬季冬季干燥少雨干燥少雨赤道赤道6060N N6060S S9090N N90S3030S S30N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盛行西风盛行西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极地东风极地东风极地东风赤道多雨带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副热带少雨带副热带少雨带副热带少雨带副极地多雨带副极地多雨带副极地多雨带副极地多雨带极地少雨带极地少雨带极地少

17、雨带极地少雨带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海海陆陆分分布布地形地形海海拔拔越越高,高,温温度度越越低低迎风坡降水多迎风坡降水多背背风风坡坡降降水水少少北大西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二、世界气候类型二、世界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 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布地区 以亚欧大陆为例以亚欧大陆为例70N60N50N40N30N20N10N0大陆西岸大陆西岸 大陆中部大陆中部 大陆东岸大陆东岸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

18、布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南北纬10之间的赤道地区之间的赤道地区 -60-45-30-1501530气温气温(C)降水量降水量(mm)2003001006004005000伊伊基基托托斯斯热热带带雨雨林林气气候候14710月份月份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年降雨全年高温多雨;年降雨量量2000毫米以上毫米以上 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南北纬南北纬10之间的赤道地区之间的赤道地区 南美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南美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

19、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刚果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 以亚欧大陆为例以亚欧大陆为例70N60N50N40N30N20N10N0大陆西岸大陆西岸 大陆中部大陆中部 大陆东岸大陆东岸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南北纬10至至20之间大陆内部及西岸之间大陆内部及西岸 -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00500014710月份月份热热带带草草原原气气候候

20、巴巴科科马马气温气温(C)降水量降水量(mm)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萨瓦纳气候萨瓦纳气候)南北纬南北纬10至南北至南北20之间之间 非洲中部大部地区、南美巴西非洲中部大部地区、南美巴西高原、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高原、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 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干、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年降雨量在湿两季;年降雨量在7501000毫毫米之间米之间 受赤道低压受赤道低压(湿季湿季)和信风和信风(干干季季)的交替控制的交替控制以亚欧大陆为例以亚欧大陆为例70N60N50N40N30N20N10N0大陆西

21、岸大陆西岸 大陆中部大陆中部 大陆东岸大陆东岸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25N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 北纬北纬10至北纬至北纬25之间的之间的大陆东岸大陆东岸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00500014710月份月份热热带带季季风风气气候候孟孟买买气温气温(C)降水量降水量(mm)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

22、北纬北纬10至北纬至北纬25之间的之间的大陆东岸大陆东岸 亚洲印度半岛、中南半岛、菲亚洲印度半岛、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律宾群岛北部 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雨、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雨、旱两季;年降雨量在旱两季;年降雨量在15002000毫毫米左右米左右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北季风(旱季旱季)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西南季西南季风风(雨季雨季)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欧大陆为例以亚欧大陆为例70N60N50N40N30N20N10N0大陆西岸大陆西岸 大陆中部大陆中部 大陆东岸大陆东岸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

23、压带西风带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25N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部和西岸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00500014710月份月份热热带带沙沙漠漠气气候候阿阿斯斯旺旺气温气温(C)降水量降水量(mm)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部和西岸 非洲撒哈拉沙漠、亚洲阿非洲撒哈拉沙

24、漠、亚洲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沙漠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沙漠 全年炎热干燥;年降雨量全年炎热干燥;年降雨量不足不足125毫米毫米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以亚欧大陆为例以亚欧大陆为例70N60N50N40N30N20N10N0大陆西岸大陆西岸 大陆中部大陆中部 大陆东岸大陆东岸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25N35N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和

25、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南北纬2535之间的之间的大陆东岸大陆东岸 -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00500014710月份月份上上海海气温气温(C)降水量降水量(mm)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南北纬2535之间的之间的大陆东岸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西北季风冬季西北季风;夏季东南季风夏季东南季风)冬季低温少雨冬季低温少雨,

26、夏季高温多雨夏季高温多雨,年降雨量年降雨量800毫米以上毫米以上以亚欧大陆为例以亚欧大陆为例70N60N50N40N30N20N10N0大陆西岸大陆西岸 大陆中部大陆中部 大陆东岸大陆东岸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25N35N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南北纬3040之间的之间的大陆西岸大陆西岸 -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00500014710月份月份罗罗马马气

27、温气温(C)降水量降水量(mm)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南北纬3040之间的之间的大陆西岸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南北美地中海沿岸、南北美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之间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年降雨量年降雨量6001000毫米左右毫米左右受副热带高压受副热带高压(夏季夏季)和西风和西风(冬冬季季)交替控制交替控制以亚欧大陆为例以亚欧大陆为例70N60N50N40N30N20N10N0大陆西岸大陆西岸 大陆中部大陆中部

28、大陆东岸大陆东岸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25N35N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北纬3550之间的大之间的大陆东岸陆东岸 -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00500014710月份月份北北京京气温气温(C)降水量降水量(mm)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北纬3550之间的大之间的大陆

29、东岸陆东岸 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华北、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朝鲜半岛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降雨量多雨年降雨量600毫米左右毫米左右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西北季风冬季西北季风;夏季东南季风夏季东南季风)以亚欧大陆为例以亚欧大陆为例70N60N50N40N30N20N10N0大陆西岸大陆西岸 大陆中部大陆中部 大陆东岸大陆东岸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25N35N气

30、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南北纬4060之间之间的大陆西岸的大陆西岸 -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00500010月份月份伦伦敦敦147气温气温(C)降水量降水量(mm)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南北纬4060之间之间的大陆西岸的大陆西岸 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西海岸狭长地带 终年温和多雨,年降雨终年温和多雨,年降雨量量7001000毫米左右毫米左右 终年

31、受盛行西风控制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以亚欧大陆为例以亚欧大陆为例70N60N50N40N30N20N10N0大陆西岸大陆西岸 大陆中部大陆中部 大陆东岸大陆东岸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25N35N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 南北纬南北纬3060之间之间的大陆内部的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温带温带草原、温带 沙漠气候沙漠气候) -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00500

32、014710月份月份莫莫斯斯科科气温气温(C)降水量降水量(mm)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 南北纬南北纬3060之间之间的大陆内部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温带温带草原、温带 沙漠气候沙漠气候) 冬冷夏热干旱少雨;年冬冷夏热干旱少雨;年降雨量降雨量400毫米以下毫米以下 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以亚欧大陆为例以亚欧大陆为例70N60N50N40N30N20N10N0大陆西岸大陆西岸 大陆中部大陆中部 大陆东岸大陆东岸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

33、压带信风带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25N35N 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北纬5070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冬季严寒漫长,暖季短冬季严寒漫长,暖季短促;降水量少促;降水量少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以亚欧大陆为例以亚欧大陆为例70N60N50N40N30N20N10N0大陆西岸大陆西岸 大陆中部大陆中部 大陆东岸大陆东岸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

34、带高气压带西风带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25N35N111111111111 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极地气候极地气候(苔原气候、(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冰原气候)极地附近极地附近-60-45-30-1501530200300100600400500014710月份月份东东方方站站气温气温(C)降水量降水量(mm) 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形成原因极地气候极地气候(苔原气候、(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冰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极地附近极地附近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纬度高,太阳辐射弱苔原气候苔原气候:全年严寒,一年有全年严寒,一年有23个月月均温高于个月月均温高于0;冰原气候冰原气候:全全年酷寒,各月气温皆在年酷寒,各月气温皆在0以下以下二、世界气候类型二、世界气候类型三、气候类型的判断三、气候类型的判断1. 判断南北半球判断南北半球: 根据气温曲线的形状或最冷月出现的月份根据气温曲线的形状或最冷月出现的月份2. 以以“温温”定定“带带”: 根据最冷月气温值根据最冷月气温值3. 以以“水水”定定“型型”: 根据降水的季节分配特征及年降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