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实验-1_第1页
高等数学实验-1_第2页
高等数学实验-1_第3页
高等数学实验-1_第4页
高等数学实验-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数学实验数学实验 高等数学分册高等数学分册-1数学实验 第5.1章 函数与极限第1章函数与极限验证性试验验证性试验实验一实验一 函数图形函数图形实验二实验二 函数的极限函数的极限实验三实验三 复合函数与反函数复合函数与反函数第1章函数与极限-验证性实验 实验一 函数图形【实验目的】1.了解基本初等函数及图形特征,会用Matlab图形命令画图;2.会画复合函数、参量函数及分段函数的图形。【实验要求】 熟悉Matlab图形命令plot第1章函数与极限-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1.利用图形命令分别在同一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形,并观察图形特征(1)【实验过程】 1.(1)x=-1:0.01

2、:1; y1=x;y2=x.2;y3=x.3;y4=x.4; plot(x,y1,-,x,y2,:,x,y3,*,x,y4,-);gtext(y=x),gtext(y=x2),gtext(y=x3),gtext(y=x4)432,xyxyxyxy第1章函数与极限-验证性实验运行结果: 图1-1 幂函数图第1章函数与极限-验证性实验(2) x=linspace(-1,1,60);y1=2.x;y2=10.x;y3=(1/3).x;y4=exp(x);plot(x,y1,-,x,y2,:,x,y3,*,x,y4,-); xxxxeyyyy,)31(,10,2第1章函数与极限-验证性实验运行结果:

3、图1-2 指数函数图第1章函数与极限-验证性实验2.利用图形命令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形(1) ;x=-5:0.01:5;y=3*x.2-x.3;plot(x,y);323xxy 5 , 5x第1章函数与极限-验证性实验运行结果: 图1-3 函数的 图形323xxy第1章函数与极限-验证性实验(2) ; x=-pi:0.01:pi; y=cos(4*x); plot(x,y);xy4cos,x第1章函数与极限-验证性实验运行结果: 图1-4 函数 的图形xy4cos第1章函数与极限-验证性实验 实验二 函数的极限【实验目的】1.熟悉函数极限的概念;2.掌握求各种类型函数的极限的方法;3.会用Matl

4、ab命令求函数极限。【实验要求】熟悉Matlab中求极限的命令limit第1章函数与极限-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1.计算下列极限(1) (2)【实验过程】(1) syms x a b limit(sin(a*x)/sin(b*x), x,0)运行结果:ans =a/bbxaxxsinsinlim0 xxxxsincos1lim0第1章函数与极限-验证性实验(2)syms x limit(1-cos(x)/(x*sin(x),x,0)运行结果:ans =1/2第1章函数与极限-验证性实验 实验三 复合函数与反函数【实验目的】1.了解简单函数与复合函数的关系,理解能构成复合函数的条件,掌握如何求几

5、个函数的复合函数;2.掌握函数的反函数概念,会求函数的反函数。【实验要求】 熟悉Matlab中求复合函数的命令compose,以及求反函数的命令finverse。第1章函数与极限-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1求下列函数的复合函数(1) ,求【实验过程】1.(1)syms x y f=1/(1+x2); g=sin(y); compose(f,g)运行结果:ans =1/(sin(y)2+1) 由上述结果可知: ygxfsin,112)(ygf21( ( )sin1f g yy第1章函数与极限-验证性实验2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 (1)(1) syms xy=1/tan(x); g=finverse(y

6、)运行结果:g =atan(1/x) 由上述结果可知: 的反函数为xytan1xytan1xg1arctan第1章函数与极限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一实验一 数据拟合问题数据拟合问题实验二实验二 复利问题复利问题第1章函数与极限设计性实验 实验一实验一 数据拟合问题数据拟合问题【实验目的】1.加深对函数基本概念的理解;2.讨论了函数的实际应用问题;3.掌握Matlab软件中有关函数、画图等命令。【实验要求】掌握函数基本知识,Matlab软件第1章函数与极限设计性实验【实验内容】 某研究所为了研究氮肥(N)的施肥量与土豆产量的影响,做了十次实验,实验数据见表1,其中ha表示公顷,t表示吨,kg表

7、示千克。试分析氮肥的施肥量与土豆产量之间的关系。第1章函数与极限设计性实验表1 氮肥施肥量与土豆产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方案】 设y代表土豆产量,x代表氮肥的施肥量。显然,y和x之间应该有某种关系,假设y与x之间的关系为函数关系,则问题就转化为已知数据点(xi,yi)位置关系,寻找函数y=y(x)。这就是数据拟合问题。 施肥量x(kg/ha)03467101135202259336404471产量y(t/ha)15.1821.3625.7232.2934.0339.4543.1543.4640.8330.75 所谓数据拟合,就是从一组实验数据点(xi,yi)出发,寻找函数y=y(x)的一个近似

8、表达式y=f(x)(称为经验公式)。从几何上看,就是希望根据给定的这些数据点(xi,yi) ,求曲线y=y(x)的一条近似曲线y=f(x)。近似曲线y=f(x)不必过每一个数据点,但如果近似曲线的效果要好的话,那么数据点 (xi,yi)离近似曲线的距离应该尽量小。 用偏差平方和函数来刻画近似曲线的效果,偏差平方和函数越小则近似曲线的拟合效果越好,因此最好的近似曲线应该满足21min( ( ) niiiwf xy 多项式函数由于性质良好,计算方便,常常用来进行数据拟合。 可以考虑采用1,x,x2作为基函数来拟合这组数据(即用二次多项式函数a0+a1x+a2x2作为经验公式),此时偏差平方和函数为

9、 其中n为数据点的数目。要使偏差平方和函数W最小,需要220121(-)niiiiwaa xa xy201211102301211111234201211112nnniiiiiinnnniiiiiiiiinnnniiiiiiiiiwnaaxaxyawaxaxaxx yawaxaxaxx ya该方程组称为法方程组。第1章函数与极限设计性实验 将实验数据(xi,yi)代入上式,解得 a0=14.7391,a1=0.1973139,a2=-0.000339492 即拟合函数为 y=14.7391+0.1973139x-0.000339492x2 从图1-10可以看出拟合效果比较好,但是是否还可以更好

10、呢?一般而言,拟合次数的提高可以使得拟合效果变好,但是并不是次数越高越好。 现在提高拟合次数,将基函数由1,x,x2修改为1,x,x2,x3(三次拟合),1,x,x2,x3,x4(四次拟合),得到拟合图1-5至图1-9。 从图形可以看出拟合曲线的次数在二、三、四、五次拟合的效果都相差不大,但是高次拟合效果反而不理想,例如本例中的八次拟合,所以在本例中使用二次拟合效果就比较好了,拟合函数为 y=14.7391+0.1973139x-0.000339492x2第1章函数与极限设计性实验【实验过程】clearx=0 3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y=15.18

11、21.36 25.72 32.29 34.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p=polyfit(x,y,2); disp(num2str(p(1),*x2+,num2str(p(2),*x+,num2str(p(3);xx=linspace(0,471,100);yy=polyval(p,xx);plot(x,y,r*,xx,yy)第1章函数与极限设计性实验运行结果: 图1-5 二次拟合 图1-6 三次拟合 图1-7 四次拟合 图1-8 五次拟合第1章函数与极限设计性实验 图1-9 八次拟合 八次拟合时的系统提示:Warning: Polynomial is b

12、adly conditioned. Add points with distinct X values, reduce the degree of the polynomial, or try centering and scaling as described in HELP POLYFIT.第1章函数与极限设计性实验 实验二实验二 复利问题复利问题【实验目的】1.加深对函数极限概念的理解2.讨论极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会用Matlab命令求函数极限【实验要求】掌握极限概念,Matlab软件求函数极限的命令limit第1章函数与极限设计性实验【实验内容】 复利,即利滚利。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13、,而且是一个古老又现代的经济社会问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复利计算将日益普遍,同时复利的期限将日益变短,即不仅用年息、月息,而且用旬息、日息、半日息表示利息率。现在我们已进入电子商务时代,允许储户随时存款或取款,如果一个储户连续不断存款和取款,结算本息的频率趋于无穷大,每次结算后将本息全部存入银行,这意味着银行不断地向储户支付利息,称为连续复利问题。 若银行一年活期年利率为0.06,那么储户存10万元的人民币,如果银行允许储户在一年内可任意次结算,在不计利息税的情况下,由于复利,显然这比一年结算一次要多,因为多次结算增加了复利。结算越频繁,获利越大。连续复利会造成总结算额无限增大吗?随着结算次

14、数的无限增加,一年后该储户是否会成为百万富翁?第1章函数与极限设计性实验【实验方案】 设本金为p,年利率为r,若一年分为n期(即储户结算频率为n),每期利率为r/n,存期为t年。 依题意,第一期到期后利息为 本金*利率=p*r/n 第一期到期后的本利和是 本金+利息=p+p*r/n=p(1+r/n)第1章函数与极限设计性实验 因规定按复利计息,故第二期开始时的本金为p(1+r/n),第二期到期后的利息应为 本金*利率= p(1+r/n)*r/n第二期到期后的本利和是 本金+利息= p(1+r/n)+ p(1+r/n)*r/n =p(1+r/n)2 , 第n期到期后的本利和是 p(1+r/n)n

15、 存期为t年(事实上是有tn期),到期后的本利和为 p(1+r/n)tn 随着结算次数的无限增加,即在上式中n,t=1年后本息共计 10.6184(万元) 随着结算次数的无限增加,一年后本息总和将稳定于10.6184万元,储户并不能通过该方法成为百万富翁。nnlim100000r/n(1+)第1章函数与极限设计性实验 实际上,若年利率为r,一年结算无限次,总结算额有一个上限,即100000*exp(r)元。它表明在n时,结果将稳定于这个值。而且用复利计息时,只要年利率不大,按季、月、天连续计算所得结果相差不大。第1章函数与极限设计性实验 【实验过程】 syms n a=limit(100000*(1+0.06/n)n,n,inf)a =100000*exp(3/50)一年结算无限次,总结算额有上限为 syms n ra=limit(100000*(1+r/n)n,n,inf)a =100000*exp(r)作业 思考与提高 1.本世纪初,瘟疫还常在某些地区流行。现假设有这样一种传染病,任何人得病后,在传染期内不会死亡,且最初设有A人患病,每个人年平均传染率为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