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1_第1页
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1_第2页
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1_第3页
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1_第4页
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吉林长白山雪景吉林长白山雪景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海南三亚海滩景观海南三亚海滩景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草原景观及蒙古包草原景观及蒙古包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西藏布达拉宫西藏布达拉宫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东南丘陵东南丘陵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江南民居江南民居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中国东西横跨中国东西横跨5200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5500余千米,涵盖了从沿海到内陆,从寒温余千米,涵盖了从沿海到内陆,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表现出显著的区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表现

2、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域地理差异。 根据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把中根据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找出秦岭和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找出秦岭和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什么特点?(2)找出秦岭和淮河所在或流经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找出秦岭和淮河所在或流经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单位。(1)秦岭为东西走向,淮河大致由西向东流)秦岭为东西走向,淮河大致由西向东流(2)甘肃、陕西、)甘肃、陕西、 河南、安徽、江苏河南、安徽、江苏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秦岭秦岭 秦岭横亘于中国中部

3、,东西绵延秦岭横亘于中国中部,东西绵延500千米,南北宽达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海拔多为千米,海拔多为1 5002 500米。秦岭为黄河与长江水系的重要米。秦岭为黄河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主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主峰太白山海拔峰太白山海拔3 767米,挺立于重峦叠嶂之上,山顶气候寒冷,米,挺立于重峦叠嶂之上,山顶气候寒冷,经常白雪皑皑,天气晴朗时在百里之外也可望见银色雪峰。经常白雪皑皑,天气晴朗时在百里之外也可望见银色雪峰。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淮河淮河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向东流经安徽省,于江苏省注入淮河发

4、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向东流经安徽省,于江苏省注入洪泽湖,然后大部分水流经高邮湖向南注入长江,还有一部分洪泽湖,然后大部分水流经高邮湖向南注入长江,还有一部分流经苏灌溉总渠向东注入黄海,干流长约流经苏灌溉总渠向东注入黄海,干流长约1000千米,流域面积千米,流域面积18.9千米千米2。淮河原为独流入海的河流,后因黄河多次夺淮入海,。淮河原为独流入海的河流,后因黄河多次夺淮入海,造成淮河水系紊乱,洪涝灾害频繁。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造成淮河水系紊乱,洪涝灾害频繁。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淮河流域进行了全面整治,兴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淮河流域进行了全面整治,兴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四大地

5、理区域的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秦岭秦岭-淮河以南淮河以南秦岭秦岭-淮河以北淮河以北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秦岭秦岭-淮河以南淮河以南秦岭秦岭-淮河以北淮河以北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秦岭秦岭-淮河以南淮河以南秦岭秦岭-淮河以北淮河以北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8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毫米等年降水量线。 湿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线。 1月月0等温线。等温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 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国哪些自然地理分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国哪些自然地理分界线通过秦岭界线通过秦岭淮河一线。淮河一线。四大地理

6、区域的划分秦岭秦岭淮河线以北淮河线以北秦岭秦岭淮河线以南淮河线以南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河流封冻状况河流封冻状况年降水量年降水量植被类型植被类型耕地类型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粮食作物作物熟制作物熟制主要经济林木主要经济林木主要运输方式主要运输方式 封冻封冻不封冻不封冻毫米毫米毫米毫米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为主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为主以旱地为主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以水田为主小麦、玉米小麦、玉米水稻水稻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一年一熟或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一年两熟到三熟苹果、柿、枣苹果、柿、枣柑橘、茶叶、油桐柑橘、茶叶、油桐公路、铁路公路、铁路

7、公路、铁路、水运公路、铁路、水运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955年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陕西的西安最低气温月发生强寒潮时,陕西的西安最低气温为为20.6,而陕西的安康最低气温为,而陕西的安康最低气温为7.6。读图解释。读图解释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由于秦岭的阻挡,冷空气的影响在秦岭南侧减弱。由于秦岭的阻挡,冷空气的影响在秦岭南侧减弱。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观察中国观察中国400毫米年等毫米年等降水量与北方地区、西北降水量与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分界线的关系。地区分界线的关系。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400毫米年等降

8、水量线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中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中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部分。东南半壁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雨热同期,以两大部分。东南半壁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雨热同期,以农耕为主。西北半壁地处内陆,除少部分山地有较多降农耕为主。西北半壁地处内陆,除少部分山地有较多降水外,大多数地区降水稀少,或者水热资源配合不够协水外,大多数地区降水稀少,或者水热资源配合不够协调,是中国重要的牧区。调,是中国重要的牧区。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观察中国青藏高原的边观察中国青藏高原的边缘线与青藏地区的边界线缘线与青藏地区的边界线的关系。的关系。昆仑山、阿尔金山、祁昆仑山、阿尔金

9、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连山、横断山脉一线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说一说产生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说一说产生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 (2)议一议,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议一议,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确定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又是什么?确定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又是什么?什么?气候气候降水降水地势(海拔)地势(海拔)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北 方方 地地 区区南南 方方 地地 区区青青 藏藏 地地 区区西西 北北 地地 区区(1)在图中相应位置填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在图中

10、相应位置填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2)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下列河流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下列河流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 ( )A. 长江长江 B. 淮河淮河C. 珠江珠江 D. 黑龙江黑龙江2、下列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的是、下列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的是 ( )A. 江汉平原江汉平原 B. 成都平原成都平原C. 辽河平原辽河平原 D. 洞庭湖平原洞庭湖平原3、既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既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 ( )A太行山太行山 B长白山长白山C. 巫山巫山 D

11、. 大兴安岭大兴安岭4、下列各地中,年降水量少于、下列各地中,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的是(毫米的是( )A. 银川银川 B. 武汉武汉C. 太原太原 D. 西安西安 DCDA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5、秦岭北坡山麓年降水量为、秦岭北坡山麓年降水量为600700毫米,南坡山麓为毫米,南坡山麓为750900毫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毫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受秦岭山地的阻挡,北坡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一是受秦岭山地的阻挡,北坡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二是雨季长短不同。秦岭以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二是雨季长短不同。秦岭以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以北正好相反。以北正好相反。6、秦岭一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以南的河流冬、秦岭一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以南的河流冬季不结冰,原因是什么?季不结冰,原因是什么? 以北地区,冬季气温低,故河流普遍结冰;以南地区,以北地区,冬季气温低,故河流普遍结冰;以南地区,冬季气温高,故河流不结冰。冬季气温高,故河流不结冰。7、所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