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险系统2011_第1页
紧急避险系统2011_第2页
紧急避险系统2011_第3页
紧急避险系统2011_第4页
紧急避险系统20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苏文叔 研究员紧急避险系统v主要内容煤矿主要事故的危害国外研发及使用情况国内研发情况紧急避险系统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维护与管理培训与应急演练发挥“六大系统”整体效能和作用煤矿主要事故的危害v瓦斯的危害窒息CH4 43%, O2 12%, 呼吸非常短促 CH4 57%, O2 9%, 即刻昏迷,有 死亡危险煤矿主要事故的危害v瓦斯的危害 爆炸三条件u瓦斯浓度 5%16% 3.6%u引爆火源u空气氧含量12%煤矿主要事故的危害v瓦斯的危害 爆炸高压冲击波u大于音速,最高1000m/s以上u波峰压力0.50.8MPa,最高2MPa0.04MPa,失去知觉、四肢脱臼、骨折0.06

2、MPa,内脏受伤、严重脑震荡0.15MPa,人体完整性遭破坏0.3MPa, 75%以上死亡0.4MPa, 100%死亡 u 传播几千米,甚至地面煤矿主要事故的危害v瓦斯的危害爆炸高压冲击波u摧毁井巷支架、设备、破坏通风系统u扬起煤尘,产生新的瓦斯、煤尘爆炸源,引起二次爆炸u二次反冲,破坏更为严重,容易产生二次爆炸煤矿主要事故的危害v瓦斯的危害高温火焰锋面传播速度初期较慢,随后从100m/s迅速增长到音速以上,最高2500m/s传播几十米几百米,少数可达几千米温度可达21502650oC人体皮肤、呼吸器官大面积烧伤烧坏井下电器设备、电缆,引燃井下可燃物,产生新的引爆火源煤矿主要事故的危害v瓦斯的

3、危害有毒有害气体 CO2达到9%, O2下降到6%,人员窒息 CO高达12%,短时间即可致人死亡煤矿主要事故的危害v瓦斯的危害引发煤尘爆炸产生大量CO,浓度2%3%,有时高达7%8%,最高14%18%,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70%80%)灾区瞬时气温达23002500oC连续爆炸呈跳跃式增大,越远破坏力越强u冲击波速度可达2340m/s,沉积煤尘再次扬起u火焰速度11201800m/s,点燃扬起的浮沉u产生二次、三次爆炸爆炸压力每次都增加57倍摧毁整个矿井煤矿主要事故的危害v瓦斯的危害突发性瓦斯突然喷出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主要危害突出冲击波u摧毁巷道设施,人员伤亡u破坏通风系统瓦斯逆流,几

4、百米,上千米,甚至整个矿井u人员窒息u瓦斯爆炸煤流埋人煤矿主要事故的危害v火灾的危害高温烟雾、有毒气体CO乙烯、乙炔紧急避险系统v国外情况钻孔通风式避难硐室避难所备用风机大直径钻孔主井进风井筒井下大巷地面两道密闭门紧急避险系统v国外情况自备氧式避难硐室紧急避险系统v国外情况避难硐室的设置方式在巷道之间建立的避难硐室预留专用煤柱建立的避难硐室工作面之间建立的避难硐室在巷道旁侧建立的避难硐室紧急避险系统v国外情况硬体式 用钢材等硬质材料制成一体式、分节组装式等类型紧急避险系统v国外情况救生舱在井下的布置紧急避险系统v国外情况软体式救生舱Air, Water and FoodAir TanksOxy

5、gen TanksPacked Shelter紧急避险系统v国外情况软体式救生舱紧急避险系统v调研的基本情况避难所的类型,由矿井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选择,以满足矿工在突发紧急情况下的避险需要为原则南非煤矿以避难硐室为主美国目前煤矿井下配备避难所1193台(个)。其中:软体式救生舱1000台(占80%以上);硬体式救生舱123台;避难硐室70个加拿大煤矿采用固定与可移动相结合的方式;可移动式救生舱以硬体为主,软体应用较少;避难硐室与救生舱的比例约为1:5自救器l 站中装有储物架,可容纳 50个备用自救器(包)l 有一个进口门和一个出口门,以供矿工通过l 每个门上装有厚重塑料门帘,减少污染物进入主舱

6、逃生中继站(过渡站)l 350bar储气瓶l 5接口充气面板l 60min空气呼吸器充气时间4575s逃生快速加气站空气呼吸器v澳大利亚煤矿较多使用“空气 呼吸器加气站”的方式,通 过快速加气站提高接力逃生能力紧急避险系统紧急避险系统v国外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发展加拿大加拿大 自1928年的Hollinger矿火灾(39人死亡)后,就出 现初期避难所,利用压缩空气通过面罩提供O2;后来出现 了有害气体处理系统,处理空气中的CO和CO2;自1980年 后,在金属矿山得到广泛应用,现被法律强制建立南非南非 自1970就出现避难所;1986年Kinross金矿矿难(死亡 177人)后,法律强制井工矿山

7、必须设立避难所。南非煤矿 开采深度浅,一般采用“硐室大直径钻孔”方式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金矿自2000年一直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目前已是 法律的基本要求印度、英国、德国、法国等印度、英国、德国、法国等 也在研究和应用避难所。从使用情 况看,早期主要用于金属矿山,煤矿应用很少,认为煤矿 在灾变时期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人员应尽可能撤离。目 前,越来越多的国家规定煤矿也必须设立避难所紧急避险系统v国外救生舱研发情况南非 Survivair-RRC,硬体式美国 STRATA:硬体舱、软体舱、中继站 ChemBio:主要为软体舱澳大利亚 MineARC:硬体舱加拿大 RANA:硬体舱、空气供给与废气处理

8、设备德国 DREGER:硬体舱、快速充气站英国 Molecular:有害气体处理设备紧急避险系统v国外救生舱的基本特点基本功能:气密、隔热、防护、供氧、有害气体去除、环境 监测、通讯指示等,但具体指标不同防护时间:2448h,MASH规定96h,但认证尚在进行舱体强度:未见抗爆、抗冲击具体指标(MASH规定15psi)电源:美国、澳洲倾向无源(非煤有源);南非用铅酸蓄电池供氧:南非多用化学氧;美国、澳洲、加拿大多用压缩氧空调:早期无,随着防护时间和环境适应性要求的提高, 降温系统可能成为必要组件。主要4种方式:电力空 调、蓄冰降温、液态CO2汽化、通风降温舱内空气流动:具备促进舱内空气流动的相

9、关措施过渡仓结构:必要要求紧急避险系统v对国外紧急避险系统发展的几点认识建立井下避险设施是各国的法律规定、通行做法、安全生产的客观需求,已经并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从矿井整体安全角度考虑避险设施布局、建设和管理,有整体设计;应对矿井全覆盖,井下所有人员均有避险空间避险设施类型,应考虑服务区域特点及可能发生灾害类型避险设施位置,应考虑服务区域特点,灾变时期人员抵达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间,佩用自救器防护时间,岩体稳定性和支护有效性避险设施防护时间,3696h,根据救援所需时间等确定建立规章、专人管理,始终完好、时刻能用将安全使用避险设施作为培训和演练重要内容,人皆会用紧急避险系统v国内井下救生舱研发情况国家

10、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将救生舱研发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目前超过20家单位从事相关产品研发通过专家鉴定3家:北科大(重生科技) 煤科总院安全分院(上海鹏燕) 煤科总院沈阳院(MineARC)取得安全标志(新产品) 1家:北科大(重生科技)软体式救生舱主要研发单位(3家): 煤科总院(上海鹏燕) 中煤机械集团 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紧急避险系统v国内井下救生舱研发情况硬体式救生舱主要研发单位(14家) 北科大(重生科技) 煤科总院沈阳院(MineARC) 中煤机械集团 中国矿大(无锡永神利) 中煤电气集团(STRATA) 煤科总院重庆院 无锡信诺视听设备有限公司 济宁恒泰矿业

11、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鸿绪工贸有限公司 青岛华盾生命保障设备公司 西安东风仪表厂 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公司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中平能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避难硐室用设备主要研发单位(4家)北京众生洲矿业科技中心 煤科总院沈阳院煤科总院重庆院 北京凌天世纪自动化有限公司紧急避险系统v国内井下救生舱研发基本特点起点高,在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潜艇、船舶、高楼逃生等领域高新技术用于井下避险设施研发产学研紧密集合,相关领域单位积极参与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借鉴、吸纳国外先进技术处于研发初期救生舱是生命工程,应实用、安全、可靠,尽可能采用能够提高可靠性的高技术成果技术引进或相关领域技术采用尚处于组装、

12、仿造、借用阶段大部分救生舱未经实践检验,需通过实用不断优化调整尚未建立产品标准和设计、安装、使用、维护、管理规范紧急避险系统v值得注意的相关问题及建议避险设施发挥作用需要一定条件和保障措施遇险(幸存)人员有充足时间使用避险设施遇险(幸存)人员有必要条件使用避险设施遇险(幸存)人员有能力使用避险设施,人皆会用安全避险设施应时刻处于完好状态,随时能用设备配套,系统完整,与其他安全避险系统形成有机整体有完整救援计划NIOSH在关于救生舱的报告中指出:救生舱挽救生命的可能性,只有在煤矿经营者结合救生舱制定全面的逃生救援计划的情况下才会实现紧急避险系统v值得注意的相关问题及建议矿井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可能

13、发生的灾害事故类型,有完整的紧急避险系统设计避险设施类型:永久或临时,避难硐室或救生舱避难设施布局:整体性,与采掘工程的协调避难设施建设:建造标准、验收、试运行避难设施与其他系统的有机整合: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供电保障避难设施的维护、保养、配品更换、淘汰:保证始终完好、随时能用培训与演练:保证人皆会用救援计划: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紧急避险系统v值得注意的相关问题及建议避险设施建造位置的选择应确保使用安全设置在正常避灾路线上,遇险人员、救护队员均容易到达遇险人员进入避险设施所需时间应在自救器的维持时间内,并有富余远离潜在危岩区、地质构造带、高温

14、带、应力异常区及透水威胁区岩体稳定,支护良好,附近无杂物堆积保证备用状态下的通风、安全考虑人员避险过程中的心理安全在矿井相关图件中准确标注逃生路线和避险设施位置,并及时更新紧急避险系统v值得注意的相关问题及建议救生舱研发应充分考虑矿井特点、紧急避险需求,在保证高可靠性的前提下力求实用、高技术含量明确救生舱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必须经过详细的理论计算、试验验证,研发单位应具备相关知识储备、技术储备和必要的试验研究手段技术引进或相关领域技术的采用应根据中国煤矿的特点,借鉴、吸纳、再创新救生舱用设备、避难硐室用设备必须满足防爆安全要求,并尽可能采用较高等级的本质安全型设备关于电源:大容量铅酸蓄电池不能

15、用于隔爆腔内关于空调:温度高于31.1时,液态CO2汽化可能不起降温作用紧急避险系统紧急避险系统v建设要求 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 转有序v建设内容隔离式自救器紧急避险设施避灾路线应急预案等紧急避险系统v作用为避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对外u抵御高温烟气u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u提供氧气、食物、水u去除有毒有害气体u保障生命生存条件紧急避险系统v紧急避难设施钻孔通风式可移动式救生舱硬体式软体式分节组装式一体式为硐室开凿直通地表的大直径钻孔为硐室开凿直通地表的大直径钻孔无直通地表的钻孔,自备供氧设施无直通地表的钻孔,自备供氧设施软体式组合式提供紧急避险空提供紧急避险空间,并可通过牵间

16、,并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以适实现移动,以适应采掘工作要求应采掘工作要求自备氧式避难硐室紧急避险系统v紧急避险设施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紧急避险系统v永久避难硐室设置井底井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不低于5年v临时避难硐室设置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不大于5年v可移动式救生舱牵引、吊装等方式移动适应采掘面推进要求紧急避险系统v紧急避险设施建设方案服务区的特征和巷道布置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特点人员分布等优先建设避难硐室紧急避险系统v紧急避险设施基本功能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

17、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h紧急避险系统v紧急避险设施基本功能自备氧供给系统和有害气体去除设施供O2不低于0.5L/min.人在20min内,将CO浓度由0.04%降到0.0024%以下处理CO2能力不低于0.5L/min.人紧急避险系统v紧急避险设施基本功能在整个防护时间内O2 18.5%23.0%CO 不大于 0.0024%CO2 不大于 1.0%CH4 不大于 1.0%温度不高于35湿度不大于85%正压状态,不低于100Pa紧急避险系统v紧急避险设施基本功能环境参数监测过渡室(舱)内O2 、CO生存室(舱)内O2 、 CH4 、CO、 CO2 、温度、湿度设施外O2

18、 、 CH4 、 CO2、CO紧急避险系统v紧急避险设施基本功能生存保障设施食品 发热量不少于5000KJ/d.人饮用水 不少于1.5L/d.人隔离式自救器 不低于45min 急救箱、照明设施、工具箱、灭火器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等紧急避险系统v紧急避险设施的总容量满足灾变情况下服务区内全部人员的需要,并有一定的备用系数永久避难硐室不低于1.2临时避难硐室和可移动式救生舱不低于1.1紧急避险系统v紧急避险设施建设的规定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都应建设采区避难硐室采掘面推进长度超过500m时,应在500m范围内建临时避难硐室或可移动式救生舱其他矿井凡用自救器在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撤至地面的,应建设在距采掘

19、工作面1000m范围内,应建避难硐室或可移动式救生舱紧急避险系统v紧急避险系统是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核心内容v相互连接,构成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系统是矿工生命安全保障系统,生命工程紧急避险系统v相互连接,有机整体,发挥整体功能监测监控系统对设施内外的CH4、CO、O2、CO2等环境参数实时监测人员定位系统实时监测井下人员分布和进出设施的人员压风自救系统为设施供给足量氧气,供风量不低于0.3m3/min.人 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出口压力0.10.3MPa,噪声不大于70dB(A)紧急避险系统v相互连接,有机

20、整体功能供水施救系统为避险人员供水紧急情况下,输送液体营养物质接入供水管路应有专用接口和供水阀门通信联络系统应延伸至紧急避险设施应有直通调度室的电话,加配无线电话或应急通讯设施KTW无线岩体应急感应机u感应通信1000多mu穿透煤岩体通信500m左右紧急避险系统v设施的设置应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设施应有清晰、醒目、牢靠的标识避灾路线图中应明确标注设施的位置、规格和种类井巷中应有设施方位的明显标识v紧急避险系统应随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及时补充和移动设施完善避灾路线和应急预案等紧急避险系统v紧急避险设施可移动式救生舱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安标设施的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并有安标紧

21、急避险系统避难硐室避难硐室v设置地点稳定的岩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应力异常区、透水危险区前后20m范围内用不燃材料支护,顶板完整、支护良好,符合安全出口要求设在煤层中有控制瓦斯涌出,防瓦斯积聚和煤层自燃的措施在服务期内,不受或避免受采动影响v结构布局1、防护密闭门2、压缩空气幕 3、压气喷淋装置 4、矿井人员定位系统 5、储物柜(食品、药品、水等6、进水管 7、压风管路8、灭火器 9、压风自救器 10、压缩氧供给系统 11、担架 12、环境参数检测仪器13、照明系统14、矿用红外摄像仪 15、温湿度调节系统 16、空气净化系统 17、电源箱 18、环境参数集中显示系统 19、通讯系统 20、座椅

22、 21、单向排水管 22、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 23、单向排气阀 24、自救器及工具柜 避难硐室避难硐室v建设标准项目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过渡至面积不小于3.0 m22.0m2生存室宽度不小于2.0 m2.0m2生存室净高不低于2.0 m1.85m有效使用面积不低于1.0 m20.9m2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20 人10不多于10040避难硐室v建设标准生存室内设置不少于两趟单向排气管一趟单向排水管都应加装手动阀门避难硐室v防护密闭门要求抗冲击压力不低于0.3MPa足够的密闭性,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门墙要求周边掏槽,深度不小于0.2m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30混凝土浇筑与煤岩体接实,保证足够的

23、气密性避难硐室v支护锚喷、砌碹等支护材料 阻燃、抗静电、耐高温、耐腐蚀顶板、墙壁为浅色地面高于巷道地板不小于0.2m避难硐室v有条件的矿井宜布置钻孔通风式永久避难硐室钻孔直径不小于200mm钻孔地面出口保护装置自带动力的压风机不少于2台通过钻孔的水管应有减压装置硐室内配备自备氧供氧系统,供氧量不小于24h避难硐室v保护配套的5大系统和供电系统的管线接入硐室前应采取保护措施v避难硐室应有专门的施工设计,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v加强施工工程管理、过程控制,确保施工质量v施工、安装完后多种功能测试、联合试运行按设计要求组织验收v结构生存保障生存保障系统系统排泄物收集排泄物收集系统系统动力保障动力保障系

24、统系统舱内照明和舱内照明和指示系统指示系统通讯系统通讯系统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降温降温系统系统气体净化气体净化系统系统氧气供给氧气供给保障系统保障系统舱体舱体矿用可移动式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救生舱v舱体结构舱体采用长方体斜顶结构。舱体采用分段式设计,每段舱体采用长方体斜顶结构。舱体采用分段式设计,每段约约0.95m。采用螺栓法兰连接,连接处胶垫密封。采用螺栓法兰连接,连接处胶垫密封。舱体分为过渡舱、生存舱及辅助设施舱三个部分。舱体分为过渡舱、生存舱及辅助设施舱三个部分。因舱体正对爆炸源部位压力最大,前端部设计为锥台形因舱体正对爆炸源部位压力最大,前端部设计为锥台形v舱体抗爆性试验舱体经过舱体

25、经过2 2次瓦斯爆炸和次瓦斯爆炸和3 3次瓦次瓦斯与煤尘爆炸后,舱体无变形、斯与煤尘爆炸后,舱体无变形、无移动、内外完好、舱内动物无移动、内外完好、舱内动物(兔子)生命体征良好。(兔子)生命体征良好。 舱体后端视图舱体后端视图- -爆炸前爆炸前舱体后端视图舱体后端视图- -爆炸后爆炸后试验后舱内动物存活(兔子)试验后舱内动物存活(兔子)主要由压风供气系统和压缩氧供气系统组成,经过试验验证,在额定避难时间内舱内氧气浓度稳定在18.523%之间。舱内舱内O2浓度变化曲线浓度变化曲线 v氧气供给保障系统v氧气供给保障系统压风供气系统由供气管路、气动控制阀、压力表、消音器、油水分离器等组成。压风供气的

26、主要作用是供舱内待救人员呼吸,同时为舱门风障系统提供气源动力。v气体净化除湿系统净化除湿系统由气体净化剂层、除湿层和空气驱动装置组成,主要用于对CO2、CO以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并对舱内湿度进行有效控制。空气驱动装置采用电力风扇驱动舱内空气流动以提高净化效率,人力风扇(手摇鼓风机)作为空气流动净化的备用驱动力。根据舱内气体环境参数确定所需净化剂种类,净化剂层采用积木式结构气体净化除湿系统气体净化除湿系统防爆风扇防爆风扇v氧气供给保障系统压缩氧供给系统压缩氧供气系统由医用氧气瓶、减压阀、压力表、供气管路、流量调节阀、开关等组成。静坐时每人耗氧量按0.5L/ min计,根据救生舱额定人数确

27、定压缩氧气储量。v气体净化除湿系统v避难舱试验系统舱内湿度变化曲线舱内湿度变化曲线 v降温系统救生舱采用无电力支持的冰降温系统来降低舱内温度。该系统在煤矿正常生产期间利用外部电源制冰储冷备用,当灾害发生后外部电源中断时,通过冰块融化吸收热量达到降低舱内温度的目的。v降温系统避难舱试验室系统舱内温度变化曲线舱内温度变化曲线 v环境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可监测舱内外的环境气体参数。舱内CO2、CH4、CO、O2 等气体参数可通过内部传感器实时监测、显示,并可实现超限报警;温度和湿度采取人工读数的方式进行监测。舱外CO2、CH4、CO、O2等参数可通过外部传感器实时监测,并通过矿井现有的监控系统传达地

28、面,舱外传感器的数据也可通过观察窗口在舱内观察。v舱内照明及指示系统舱内采用冷光源超高亮度LED的一体式矿灯照明,避难人员可选择主光源或辅助光源照明;舱外采用反光标志作为救生舱在黑暗环境下的逃生指示,指引救生舱的位置所在。一体式矿灯一体式矿灯v动力保障系统外接电源 外接电源作为煤矿正常生产时降温系统制冰、传感器监测、备用电源充电等的动力。备用电源当灾害发生后外部电源中断时,备用电源自动启动,保证在额定防护时间内(96h)气体净化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的动力需求。 备用电源由大容量的镍氢蓄电池组组成,是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具有自动充电、充电状态显示、均衡充放电等电源管理和过充、过放等安全保护功能。

29、v排泄物收集系统排泄物收集系统采用坐便马桶收集排泄物,采用化学除臭剂去除异味,保障避难人员的正常代谢,保持舱内气体环境清洁无异味。坐便马桶坐便马桶v生存保障系统舱内储有压缩氧自救器、食物、水和急救药品等备用物品,满足避难人员的生命供给。食品食品压缩氧自救器压缩氧自救器河南制造完成首台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河南中平能化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救生舱v建设要求符合有关标准规定适应范围和条件符合服务区域的特点数量和总容量应满足服务区域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v建设标准过渡舱净容积不小于1.2m3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单向排气阀生存舱有效生存空间不小于0.8m3/人观察窗,至少2个单向排气阀可移动

30、式救生舱v建设标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气密性舱体抗冲击压力不低于0.3MPa在+50020Pa压力下,泄压速率不大于350Pa/h舱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100500Pa,可调选材 抗高温老化、无腐蚀性、无公害环保材料颜色舱内浅色外体黄色或红色,醒目可移动式救生舱v建设标准设置地点和安装设计和作业规程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进行安装位置要求前后20m范围内煤(岩)层稳定采用不燃材料支护通风良好,不影响矿井正常生产和通风无积水和杂物堆积满足安全出口要求可移动式救生舱v建设标准联接管线压风管、供水管、通讯线应有防护措施,具有抗冲击破坏能力管路与救生舱软联接安装后验收系统性功能测试和试运行满足要求后通过验收可移动式救生舱v拆装、运输、移动要求编制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移动后应进行一次系统检查和功能测试维护与管理v组织管理确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建立管理制度确保紧急避险设施始终处于正常待用状态维护与管理v定期维护、检查和更换食品、水、药品等在保质期内每天一次巡检设置巡检牌板,做好记录煤矿负责人应对巡检情况进行检查每10天一次检查和测试设备电源每月一次调试高压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