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习作指导教学设计_第1页
第五单元习作指导教学设计_第2页
第五单元习作指导教学设计_第3页
第五单元习作指导教学设计_第4页
第五单元习作指导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单元习作指导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次习作内容比较广泛,既可以谈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也可以谈身边发生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还可以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和启发。使学生能够由某件事或某一生命现象中引发思考,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与认识。2. 学会从某件事或某一生命现象中引发思考,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3. 会修改、欣赏、评价别人的习作。教学重难点重点: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与认识。难点:学习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从某件事或某一生命现象中引发思考,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例文。2. 学生准备:搜集身边热爱生命的故事。教学过程一、

2、谈话导入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佳作。这节课就来写一写。设计意图:回顾导入,使学生明确本节习作课的任务。二、明确要求1. 本次习作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2. 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1) 主题“热爱生命”。(2) 可以写身边的那些热爱生命的事。(3) 可以写身边热爱生命的人。(4) 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5) 内容要具体,要写出真实的感受。(6) 习作的题目由自己定,写完后认真修改。设计意图: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三、方法指导(一 )选材指导。1

3、. 记录身边热爱生命的人。(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热爱生命的人: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治病救人的医生、护士,忠于职守的警察叔叔 他们用劳动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也使自己的生命充满光彩。)2. 观察小动物,从小动物开始,写热爱生命的故事。3. 观察植物,从描述花草树木的特点开始,写一些关于生命的故事。4. 从遵守交通法规方面谈一谈热爱生命的意义。(二 )指导构思行文。写好这次习作,构思方面有一些小窍门。1. 如果你写生活中的事情,可以这样构思:叙事说明道理。2. 如果你写小动物,可以这样构思:描写小动物的习性特点联想生命现象。3. 如果你写植物,可以这样构思:描写植物的特点联想生命内涵。设计意图:以点带

4、面,给予选材和构思方法上的指导。四、范文引路,起草成文1. 出示范文。( 范文见 “ 范文引路 ” 范文一 )2. 写法借鉴。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组织材料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使得习作脉络清 晰,结构严谨。展开联想由具有永不放弃的小蚂蚁联想到汶川地震中那些 营救遇难者的英雄们,极为恰当。写出内心的感悟以感悟结尾,更能突出主题,让自己所表达的情感 得到升华。3. 学生确定习作内容,编写提纲。4. 选题相同的学生组成小组,交流评议,完善提纲。5. 个性表达,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给自己的习作起个新颖、富有创 意的名字。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例文,直观示范,深入指导,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习

5、作的思路和写作方法,更好地完成本次习作。五、总结提升,鼓励激趣这节课我们又一次被一个个热爱生命的故事所感动,并把自己的感悟写了下来,下节课,就把你们的习作读给大家听听,之后再根据他人的意见改一改。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内容,做到“ 温故而知新” ,并为下节课继续学习做好准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组织评议习作,修改习作。2. 让学生逐渐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组织评议习作,修改习作。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承接上文,导入新课上节课,同学们谈了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也谈了身边发生的热爱生命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并把说的内容写了下来。现在,我们就把它读一读,改一改。

6、设计意图: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更好地完成习作任务。二、完善习作,自读自改1. 自读习作。( 没完成的同学把习作写完。)2. 回顾修改习作的方法,学生交流后,全班交流。( 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字里行间的方式去修改。)3. 按习作要求及修改习作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 运用正确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马儿是跑出来的,文章是改出来的!请认真修改你的习作。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渗透修改习作的方法,注重学法指导。三、评文指导,修改提升1. 学生读例文,师生共同评价。(1) 下面我们对几位同学的习作进行点评。(2) 点评要求:从优点和建议两方面去评。可以整体评文,也可以就某一方面点

7、评。(3) 两名学生汇报读文,引导学生点评习作。2. 交流习作,互评互改。(1) 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重点评价是否由某件事或某一生命现象谈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2) 选取有突出特点的习作,集体评价,进一步进行习作指导。(3) 展示学生写作片段。片段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杏林子曾说过:“岁月可以赢去我们的生命,却赢不去我们一路留下的欢声笑语,我们的祝福,无尽的爱意。 ”她还说:“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我想,生命就在于奉献爱,感受爱吧。( 生命之爱)生1: 他的这篇习作非常成功!让我们明白了:生命在于奉献爱,感受爱!生2: 我想他之所以感受得深刻,与他善于思考是分不开的。师: 是的,

8、深刻的感悟往往来自于勤奋的思考。而且引用杏林子的话让他的习作锦上添花。片段二: 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它的完美,而在于它的存在、它的过程!谁不能说海伦·凯勒是可悲的?谁又能说海伦·凯勒是可悲的?生命对于她来说并不是完美的,但是生命对于她来说是永恒的。她的生命是有限的、渺小的,但她却用生命谱写了一首属于她自己的永恒的颂歌。 ( 生命是一首美丽的歌)生 1: 他用海伦·凯勒的事例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它的过程。生2: 两个反问句把我们带入深思:海伦·凯勒虽然拥有着可悲的身体,但却拥有着闪光的人生。师: 是的,反问句的恰当运用会给你的习作增色不少。(4) 同桌修改

9、习作,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设计意图:遵循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在修改习作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四、布置作业把习作和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整理,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手抄报。设计意图: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五、总结习作,提出建议这节课,我们对习作进行了点评、修改,完善了习作,更使我们对生命有了深刻的认识。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去观察思考生活。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内容,提出希望。激励学生写出更好的习作。教学反思 习作的教学中,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激情的导语、预设的情境,学生置身于情境当中,

10、任思绪飞扬,任个性张扬,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注重了合 作学习、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表达,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不仅让学 生广开言路,也点燃了学生的创作火花,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范文引路 范文一生命的感动星期天下午,我跟往常一样在阳台上给那几盆花浇水。当浇完最后一盆花的时候,我发现花盆的土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动。仔细一看,呀, 原来是一群蚂蚁。 我这一浇,使它们都陷在了黏稠的湿泥里,它们正努力地挣扎着。 在靠近盆边的泥土上也有一些蚂蚁,它们没有陷入“危机”。我以为它们一定会在危险来临之前四处奔逃,可是,它们却做出了让我吃惊的举动。 这群小家伙正在小心翼翼地挪 向湿润的泥土,原

11、来,它们想把那些陷入湿泥的须,好像在互相鼓励。过了好一阵子,蚂蚁们大概确认救援工作完成了,才一只只有秩序地离开。正当我松了一口气,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又有了新的发现:花盆里还有两只小蚂蚁在一点一点地搬运泥土,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定睛一看,原来湿泥中还有一对触须在竭力摆动着,这两只蚂蚁一直搬呀搬,搬了好久,那触须下的身体也没露出来。这让我想起了震灾中那些营救遇难者的英雄们。我顿时对这些小家伙产生了怜惜之情,于是想帮助它们。 我想用 手指帮助这两只蚂蚁挖出那个被埋在泥土里的小伙伴,可是又一想,它这么小,我的手指一 挖,说不定会伤着它,或许还会让它丢掉性命。我左思右想,突然想到了牙签。对呀!牙签 那么

12、细,只要小心点儿,就不会伤到遇险的小蚂蚁。我转身进了房间,去找牙签。可我再次来的小蚂蚁摆动着触须,跟着那两个“救命恩人”慢慢向花盆边爬去。我的心一下子变得暖暖的,小小的蚂蚁在同伴陷入危难之时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勇敢、智慧和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实在让我震惊,让我感动。【行文写法赏析】? “ 努力地挣扎” 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蚂蚁不轻易放弃生命的决心。? “ 可是 ”“ 却 ” 运用恰当,使语意急转,引出下文的叙述。? “ 挪 ” 字用得准确、形象,把小蚂蚁既要营救同伴,又要小心不让自己陷进去的样子写得十分生动。? 由蚂蚁的互助,想到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流露出小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篇末点题,抒发感悟

13、,使习作主旨得以升华。篇章结构借鉴范文二生命的力量生命的力量是无穷的,生命的力量是伟大的,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几个故事吧。你一定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想把人的头盖骨分开,可是用尽了力量,想尽了办法,都无法完整地将头盖骨分开。一位科学家把种子埋进了头盖骨中,奇迹出现了:种子发芽了,以弱小的身躯,发出了巨大的能量将头盖骨沿骨缝完整地分开了。我惊讶于科学家的创意,更惊叹于这么弱小的种子竟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生命简直就是奇迹。很多人都读过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怎样与疾病抗争、创造生命奇迹的。雨果在20 岁开始发表作品,29 岁创作了轰动世界的巴黎圣母院。可是正当他处于创

14、作高峰、激情奔放时,恶性心脏病发作了,这一年他40 岁。人们惋惜万分,说:“这颗巨星要陨落了。 ”可是雨果不悲观,在医生的指导下,他坚持锻炼身体,打拳、跑步、游泳、爬山他顽强地与疾病抗争,健康状况好转了,体质增强了,他又拿起了笔直到晚年,创作不懈,60 岁创作了悲惨世界, 80 岁写了戏剧笃(d ) 尔克玛 ,他向世人放射出自己生命的灿烂光芒。台湾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也是源于她对生命的热爱。 她 12 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腿不能行,肩不能担,手不能抬,头不能转。 就是这样一个残疾人,数十年来坚持不懈,笔耕不辍(chu ò ),创作了几十部作品,被誉为“

15、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她不仅用笔创造生命的价值,更以精神鼓舞、激励世人奋发向上,珍惜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让生命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吧!【行文写法赏析】? 习作开篇点题,简明扼要,并自然引出下文。? 过渡自然,“ 简直 ” 一词突出了“ 奇迹 ” 带给小作者的震撼。? 人们的话和雨果的行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地说明了作家对生命的热爱。? 总起句,引出下一个人物事例。? 排比句的运用,不但增强了表达效果,更突出了杏林子创作的不易。? 呼应开头,篇末再次点题。篇章结构借鉴范文三伊米小花对于植物来说,积蓄力量,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是它们一生的追求。在非洲南

16、部的茫茫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伊米的小花,它也如其他花朵一样诠(quá n)释着这样的道理,只不过它要用 5 年的时间来换取短暂的灿烂。伊米小花只有一条细细长长的根,5年前扎根于地下,5年后的春天,伊米小花会利用5 年来积蓄的力量破土而出,在荒凉的戈壁滩中绽放。 虽然很少有人注意这种四色的小花,但它依然努力绽放,为凄凉的戈壁滩增添了勃勃生机。5 年意味着什么呢?伊米小花的根要不断地在黑暗中摸索,在没有水、没有养分的土层中挣扎。但它毫不气馁,依旧充满希望地等待着怒放的那一天。我相信,伊米小花积蓄5 年的力量绝不只是为了开花,还为了证明自己。 “我能行,我能冲破重重困难”就是伊米小花心底的誓言。比起那玲珑精致的桃花、典雅高贵的玉兰、婀 ( )娜 (nuó )多姿的荷花,伊米小花是那么渺小和单薄,它的心里必有一种信念,一种在茫茫戈壁滩上创造神话的信念。花儿虽然不大,颜色也不娇艳,但它却是这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