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知识要点汇编_第1页
期中考知识要点汇编_第2页
期中考知识要点汇编_第3页
期中考知识要点汇编_第4页
期中考知识要点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第第1课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元谋人(P2):生活在距今 (时间),因发现于 而得名(地处 ),是 。(意义) 2、北京人(P34):生活在距今 (时间),生活在 山洞里。特征:还保留着 但已能 ;制造和使用 (旧石器时代);已经使用 ;过着 的生活。 北京人上肢比下肢发达等体质的变化说明北京人上肢比下肢发达等体质的变化说明, 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作用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作用 . 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名名录。录。第

2、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第第1课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元谋人(P2):生活在距今约约170万年万年(时间),因发现于云南元谋云南元谋而得名(地处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P34):生活在距今约约70万万20万年万年(时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北京周口店山洞里。特征: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已能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已经使用天然火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北京人上肢比下肢发达等体质的变化说明北京人上肢比下肢发达等体质的变化说明,劳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

3、作用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作用见P4. 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名录。第第2课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半坡聚落(P79) 时间:距今 ;遗址: (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氏族聚落代表);房屋样式: (北方寒冷干燥);种植 (白菜、芥菜等),我国是 种植粟的国家之一。饲养猪、狗等家畜。打猎、捕鱼补充食物;普遍使用 (新石器时代);使用 。 2、河姆渡聚落(P910) 时间:距今 ;遗址: (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氏族聚落代表);房屋样式: (见P10);种植 (遗址证明),我国是世界上 种

4、植水稻的国家之一,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普遍使用 (新石器时代),还使用 ;使用 。 人类能过上人类能过上定居生活定居生活是建立在是建立在 的基础上的基础上。 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反映的就是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反映的就是 。第第2课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半坡聚落(P79) 时间:距今约约6000多年多年;遗址:陕西西安半坡村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黄河流域流域氏族聚落代表);房屋样式:半地穴式半地穴式(北方寒冷干燥);种植粟粟(白菜、芥菜等),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饲养猪、狗等家畜。打猎、捕鱼补充食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使用彩陶。 2、河姆渡聚落(P9

5、10) 时间:距今约约7000年年;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长江长江流域流域氏族聚落代表);房屋样式:干栏式干栏式(见P10);种植水稻水稻(遗址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还使用骨耜;使用黑陶黑陶。 人类能过上人类能过上定居生活定居生活是建立在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基础上。 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反映的就是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反映的就是农耕文化农耕文化。第第3课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炎帝(P12): 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改进农具、 、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 和医药医药

6、学学的创始人,号称 。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2、黄帝(P1213):就是 , 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造出宫室、 、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 、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 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3、华夏族的形成(P1314):距今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出现 的战争的战争,炎帝和黄帝曾经联合打败以 为首部落。炎帝和黄帝为争夺 ,又在“ ”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归服黄帝,炎、黄二部走向联合在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 。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 。 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这一形象喻示着不同部落从从 走走向向 构成华夏族主体。第第3课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炎帝(P12):黄

7、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农业和医药学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神农氏。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2、黄帝(P1213):就是轩辕氏轩辕氏,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3、华夏族的形成(P1314):距今约约4000多年前多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出现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炎帝和黄帝曾经联合打败以蚩尤蚩尤为首部落。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中原地区地区,又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归服黄帝,炎、黄二部走向联合在中原地区

8、不断繁衍形成华夏族主体华夏族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这一形象喻示着不同部落从战争从战争走向联合走向联合构成华夏族主体。 4、尧舜“禅让”(P15):黄帝之后过了很久黄帝之后过了很久,人们不再通过 来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而是以相对 推举继承人,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 ”。 当时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先后有 。 5、大禹治水(P1516): (时间),洪水泛滥, 是传说时代治水英雄。 方法: 和和 相结合。他又领导人们开沟挖渠,引水灌溉, , ,威望很高被称为“大禹” 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

9、部落联盟首领部落联盟首领。 从大禹治水中我们可以学到从大禹治水中我们可以学到: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懂得灵活变通;学习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成功不畏劳苦,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 4、尧舜“禅让”(P15):黄帝之后过了很久黄帝之后过了很久,人们不再通过频繁的战争来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而是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继承人,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禅让”。 当时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先后有尧、舜、禹尧、舜、禹。 5、大禹治水(P1516):尧舜时期(时间),洪水泛滥,大禹大禹是传说时代治水英雄。方法:筑堤堵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疏通河道道相结合。他又

10、领导人们开沟挖渠,引水灌溉,化水害为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威望很高被称为“大禹” 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 从大禹治水中我们可以学到从大禹治水中我们可以学到: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懂得灵活变通;学习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成功不畏劳苦,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第5课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夏商西周的更迭 1、夏朝(P22): 约约 ,禹禹建立了 夏夏朝朝,都城 (今河南登封)。 “家天下” 禹死后位置传给了他儿子 ,开始了“ ”历史。从此, 代替了 。启是 王位世袭制产生的君主。

11、 夏朝建立了城堡、宫殿、军队等国家政权机构,已属于文夏朝建立了城堡、宫殿、军队等国家政权机构,已属于文明社会明社会。约 ,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文明时代。 2、商朝(P23): 商汤灭夏商汤灭夏 夏朝最后一个国王 奢侈残暴不得民心(灭亡原因),约 ,商部落 打败了桀建立了 ,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 约 , 把都城迁到殷殷,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商朝称为殷。 商朝各方面远远超过夏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商朝各方面远远超过夏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第5课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夏商西周的更迭 1、夏朝(P22) 约公元前约公元

12、前2070年年,禹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夏朝,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 “家天下” 禹死后位置传给了他儿子启启,开始了“家天下”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禅让制。启是第一个第一个王位世袭制产生的君主。 夏朝建立了城堡、宫殿、军队等国家政权机构,已属于文夏朝建立了城堡、宫殿、军队等国家政权机构,已属于文明社会明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文明时代。 2、商朝(P23) 商汤灭夏商汤灭夏 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桀奢侈残暴不得民心(灭亡原因),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汤汤打败了桀建立了商朝商朝,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 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盘庚把

13、都城迁到殷殷,后代又把商朝称为商朝称为殷殷。 商朝各方面远远超过夏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商朝各方面远远超过夏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3、西周(P2526) 武王伐纣 :商朝末年,最后一位国王 荒淫无道不得民心(灭亡原因), 年年, 在 击败商朝军队。周武王周武王建立 ,都城 (今陕西西安西)史称西周西周。 西周经济进一步发展,全国土地归西周经济进一步发展,全国土地归 所有,农业方面所有,农业方面已有已有 ,手工业方面会,手工业方面会 ,建筑已会使用,建筑已会使用瓦瓦。 西周灭亡东周建立 最后一个国王 荒淫无道失去民心(灭亡原因),公元前 年, (少数民族)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

14、第二年(公元前公元前 年年), 迁都洛邑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东周分为 和 )。 夏商西周都是夏商西周都是 国家,我国进入了国家,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奴隶社会。 3、西周(P2526) 武王伐纣: 商朝末年,最后一位国王纣王纣王荒淫无道不得民心(灭亡原因),公元前公元前1046年年,周武王周武王在牧野牧野击败商朝军队。周武王周武王建立周朝周朝,都城镐京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史称西周西周。 西周经济进一步发展,西周经济进一步发展,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农业方面已,农业方面已有有人工灌溉人工灌溉,手工业方面会,手工业方面会制作原始瓷器制作原始瓷器,建筑已会使用,建筑已会使用瓦

15、瓦。 西周灭亡东周建立 最后一个国王周幽王周幽王荒淫无道失去民心(灭亡原因),公元前771年,犬戎(少数民族)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第二年(公元前公元前770年年),周平王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夏商西周都是夏商西周都是奴隶制国家奴隶制国家,我国进入了,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奴隶社会。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1、西周的分封制(P2829) 目的: (1) 。内容: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 (2) ,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受封者必须服从 (3) ,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诸侯必须定期到周王室 (4) 。 当时抵御的主要少数民族有“

16、 (5) ”等。 周处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 作用:通过逐级分封,打破了夏商西周众帮林立的状态,加强了 (6) 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 (7) 的关系,推动了 (8) 。 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指的是周朝的 (9) 。 2、贵族、平民与奴隶(P30): 夏商西周社会以 (10) 区分尊卑等级。 西周时,周王、诸侯、卿大夫、士是享受特权的贵族。(贵族中最高等级是周王,最低是士) 当时各级官员主要由 (11) 担任。 (12) 同属被统治阶级。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俘和触犯刑法的罪徒。 嫡长子继承制: 西周社会中从周天子以下各级贵族,由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分封为下一个等级的贵族。 3、

17、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主要手段有 (13) 和 (14) 。(P3132) (15) 配合暴力镇压,是统治人民的另一种手段,起着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1、齐桓公称霸(P3435): 公元前 (1) ,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春秋五霸”: (2) 。 齐桓公称霸的条件: (1)、齐国有利的地理条件 (2)、任用 (3)改革内政发展经济(最重要原因) (3)、提出 (4) 口号(取得主动) 称霸标志: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举行 (5) ,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春秋五霸中最早称霸的就是齐桓公) 2、问鼎中原(P3536): 城濮之战 (

18、6) 打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相关成语典故: (7) ) (8) 一鸣惊人在邲打败晋国问鼎中原成为霸主。 3、合纵连横(P3738): 公元前 (9) ,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战国七雄”: (10) 。 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 (11) ”; 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 (12) ”。 纵横家有: (13) 。 朝秦暮楚:见P38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1、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P4142): (1) (时间),人们使用 (2) 进行农业生产,个人很难单独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人们通常集体耕作称为“ (3) ”。 春秋时期, (4) 开始广发应用于农业生产

19、领域;战国时期,人们使用 (5) 进行耕作,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 (6) 成为可能。(春秋战国时期个体农耕取代集体劳作) (7) 反映个体生产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 2、商鞅变法(P4344) 公元前356年, (9) 任用商鞅开始变法。(目的: (10) ) 内容:(P43)富国: (11)强兵: (12)加强中央集权: (13) 历史作用(P44):经过变法,秦国 (14),国力大增,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 (15)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注意:(1)、县,这一地方行政机构在我国出现于: (16) 时期的商鞅变法。(2)、商鞅变法体现的是 (1

20、7) 。(3)、战国时期的变法是由 (18) 的使用而引发的。 (4)、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最彻底的)是: (19) 。 (5)性质:一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6)课本插图对应的改革内容。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1、甲骨文(P46): 商朝人们刻写在 (1)的文字叫做甲骨文。 意义: (2)出土的甲骨卜辞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 (3)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 (4)开始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 (5) 。 金文 : (6)上铸刻的文字,称为铭文或金文。 2、闻名于世的青铜器(P4748): 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 (7) 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 司母戊鼎 : (8)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风格: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工艺高超,体现了 (9)风格。 意义: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 (10)。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 (11)。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1、孔子(P5051): 名丘,字仲尼, (1) 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 (2) 、大教育家, (3)学派的 (4)。 (5) 方面:他的主要思想是 (6)和“礼”。政治方面提倡 (7) 。(详见P50) (8) 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