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测量学习题集》._第1页
《普通测量学习题集》._第2页
《普通测量学习题集》._第3页
《普通测量学习题集》.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普通测量学习题集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工程勘测系目录第一章测量学基础知识第二章测量仪器与应用第三章三维测量第四章地图制图与应用第五章工程测量第一章测量基础知识1.测量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2. 简述测绘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3. 铁路工程测量在铁路建设中的作用如何?4. 什么是水准面 ?什么是大地水准面 ?5. 什么是大地体 ?参考椭球体与大地体有什么区别 ?6. 确定地球表面上一点的位置,常用哪两种坐标系?它们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7. 什么叫绝对高程 ?什么叫假定高程 ?什么是高差 ?8.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9. 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2、为什么要这样做 ?10. 为什么测量工作的实质都是测量点位的工作?11. 如何确定地面点的位置 ?12. 测量的基本工作有哪些 ?13. 高程测量的目的是什么 ?14. 高程测量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 ?一般的说,何种测量方法的精度最高 ?15. 什么叫水准点 ?它有什么作用 ?16. 我国的高程系统采用什么作为起算基准面?17 什么是直线定向 ?怎样确定直线的方向?18 定向的基本方向有哪几种?他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19 确定直线与基本方向之间关系有哪些方法?20 磁偏角与子午线收敛角的定义是什么?其正负号如何确定?21 坐标方位角的定义是什么?用它来确定直线的方向有什么优点?22 不考虑子午线

3、收敛角的影响,计算表中的空白部分。直线名称正方位角反方位角正象限角反象限角ABSW24°32ACSE52° 56AD60° 12AE338° 1423 已知 A 点的磁偏角为 -5 ° 15,过 A 点的真子午线与中央子午线的收敛角=+2,直线 AC的坐标方位角 110 °16,求 AC的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并绘图说明。24 地面上甲乙两地东西方向相距3000 米,甲地纬度为44°28 乙地纬度为45°32,求甲乙两地的子午线收敛角 ( 设地球半径为6370km,取 =3438。)25 已知 1-2 边的坐标方位角为

4、A1-2 及各转点处的水平角如图,试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并换算成象限角。26 已知 1-2 边的坐标方位角为A1-2 和多边形的各内角,试推算其他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并换算成象限角。27用天文观测测量直线真方位角的原理是什么?28根据下列观测太阳的资料计算AB 的真方位角,观测日期:1985.10.23 ,测点纬度: 43° 36 12经度 122° 15 40。29 用陀螺仪测量真方位角的原理是什么?30 已知某陀螺仪用逆转点法观测的结果如表,试计算侧线的真方位角。31 1979纬度为年 10 月 31 日,在我国某地29°3415C2 测得太阳资料如下,试计算

5、测站C2 到目标C1 之真方位角。C2 处的32 研究测量误差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33 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有什么区别?在测量工作中,对这二种误差如何进行处理?34 偶然误差有哪些特征?35 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一组观测结果的精度?中误差与真误差有何区别?36 什么是极限误差?什么是相对误差?37 说明下列原因产生的误差的性质和削弱方法钢尺尺长不准,定线不准,温度变化,尺不抬平、拉力不均匀、读数误差、锤球落地不准、水准测量时气泡居中不准、望远镜的误差、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水准尺立得不直、水准仪下沉、尺垫下沉、经纬仪上主要轴线不满足理想关系、经纬仪对中不准、目标偏心、度盘分划误差、照准误

6、差。38 么时误差传播定律?试述任意函数应用误差传播定律的步骤。39 么试观测量的最或是值?它是不是唯一的?为什么 ?40 什么是观测量的最或然误差?它有什么意义 ?41 什么是等精度观测和不等精度观测?举例说明。42 什么是多余观测?多余观测有什么实际意义?43 什么是单位权中误差?如何计算它 ?44 用同一把钢尺丈量二直线,一条为1500 米,另一条350 米,中误差均为±20 毫米,问两丈量之精度是否相同 ?如果不同,应采取何种标准来衡量其精度?45 用同一架仪器测两个角度, A=10° 20.5 ± 0.2 ,B=81 ° 30± 0.

7、2 哪个角精度高 ?为什么 ?46 在三角形 ABC中,已测出 A=30°00± 2,B=60 °00± 3,求 C 及其中误差。47 两个等精度的角度之和的中误差为± 10,问每一个角的中误差为多少 ?48 水准测量中已知后视读数为 a=1.734, 中误差为 ma=± 0.002 米,前视读数 b=0.476 米,中误差为 mb=± 0.003 米,试求二点间的高差及其中误差。49 一段距离分为三段丈量,分别量得S1=42.74 米, S2=148.36 米, S3=84.75 米,它们的中误差分别为, m1=±

8、;2 厘米, m2=± 5 厘米, m3=±4 厘米试求该段距离总长及其中误差ms。50 在比例尺为1:500 的地形图上,量得两点的长度为L=23.4毫米,其中误差为m1=±0.2mm,求该二点的实地距离L 及其中误差mL。51在斜坡上丈量距离,其斜距为: S=247.50 米,中误差 ms=±0.5 厘米,用测斜器测得倾斜角 a=10°30,其中误差 ma=±3,求水平距离 d 及其中误差 md=?52对一角度以同精度观测五次, 其观测值为: 45° 29 54,45°2955, 45 °29 55.

9、7 ,45°29 55.7 , 45° 29 55.4 ,试列表计算该观测值的最或然值及其中误差。53对某段距离进行了六次同精度观测, 观测值如下: 346.535m,346.548 ,346.520 ,346.546 ,346.550 ,346.573 ,试列表计算该距离的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中误差及算术平均值中误差。54一距离观测四次,其平均值的中误差为±10 厘米,若想使其精度提高一倍,问还应观测多少次?55什么叫观测值的权 ?观测值的权与其中误差有什么关系?56用尺长为 L 的钢尺量距,测得某段距离S 为四个整尺长,若已知丈量一尺段的中误差为±5

10、毫米,问全长之中误差为多少 ?57仍用 25 题,已知该尺尺长的鉴定误差为±5 毫米,问全长 S 由钢尺尺长鉴定误差引起的中误差是多少 ?两题的结论是否相同 ?为什么 ?58用 DJ2 经纬仪测角,其一测回方向中误差为±2,问用该仪器施测三角形的内角,其最大闭合差为多少 ?欲使三角形闭合差小于± 4,问至少应测多少个测回。59等精度观测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已知测角中误差为±10,求三角形闭合差的中误差,如将闭合差平均分配到各内角,求改正后三角形各内角的中误差。60在普通水准测量中,每观测一次,取得一个读数的中误差约为±2 毫米,若仪器欲水准尺的

11、正常距离平均为 50 米,容许误差为中误差的 2 倍,试求用往返测量的方法,单程路线为 L 公里的高差允许闭合差为多少 ?61 DJ6 经纬仪的标称精度称为一测回单方向中误差±6,不计其他影响,使推证:(1) 半测回测角中误差为± 8.5 (2) 半测回单方向中误差为± 8.5 (3) 一测回的测角中误差为± 6(4) 测回差的极限值为± 2462 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 、 、 ,已知 角的测角中误差为± 9, 与 为独立观测值,其权之比为 4: 2,问:(1) 由 、 计算 角,求 角之权 ;(2) 计算单位权中误差 ;(3)

12、求 、 角的中误差。63 已知三角形三内角的观测值权分别为2、 1/2 、1/4 ,求该三角形闭合差W的权倒数。64 图中 B 点的高程由水准点BM1经 a、b、c 三条水准路线分别测得,若取一测站观测高差的权为30,问 a、b、c 三段水准路线的权各是多少设每个测站观测高差的精度相同,?两点间的高差最或然值的权又是多少 ?65 某角度的两个观测值 L1=38°5040, L2=38°5020。其中 L1 是 4 个测回观测值的平均值,其每测回的中误差为±10, L2 是 9 个观测值的平均值,其每个测回的中误差为±9,试求该角的最或然值及其中误差。第二

13、章测量仪器与工具1.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 什么叫后视点、后视读数 ?什么叫前视点、前视读数 ?高差的正负号是怎样确定的 ?3. 什么叫转点 ?转点的作用是什么 ?4. 微倾水准仪的构造有哪几个主要部分 ?每个部分由哪些部件组成 ?其作用如何 ?5. 什么叫视差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消除视差 ?6. 什么叫水准管轴 ?什么叫视准轴 ?水准管轴与视准轴有什么关系 ?当气泡居中时,水准管轴在什么位置上 ?7. 什么叫水准管分划值 ?它的大小与整平仪器的精度有什么关系?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8.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观测者应注意哪些事项?为什么 ?9. 在一个测站

14、上的水准记录、计算及检验工作应如何进行?10. A、B 两点相距60 米,水准仪置于等间距处时,得A 点尺读数将仪器移至AB 的延长线 C 点时,得 A 点的尺读数1.944 米, B 尺读数器的 i 角为多少 ?若在 C 点校正其 i 角,问 A 点尺的正确读数应为多少a=1.33 米, B 点尺读数b=0.806 米,1.438 米,已知 BC=30米,试问该仪?11.用木桩法检验水准仪的水准管轴与视准轴是否平行时,当水准仪安置在A、B 两点中间时, 测得的高差 hab=-0.4222 米。而仪器搬到前视点B 附近时,后视读数a=1.023 米,前视读数b=1.420 米,问水准管轴是否平

15、行与视准轴?若不平行,这时水准仪仍在B 点不动,应怎样进行水准管轴平行与视准轴的校正?12.当 i角 20,其前后视距差最大为50 米时,由此而产生的测站高差误差的最大值为多少?13.水准测量中,为什么一般要求前后视距尽量相等?14. 什么角高差闭合差和允许闭合差 ?铁路 ( 普通 ) 水准测量的允许闭合差为多少 ?15. 为什么支水准路线必须要实行往返测?16. 水准仪各轴线应满足哪些理想关系 ?其中哪个是主要的 ?为什么 ?17. 符合棱镜水准器有什么优点 ?气泡端的影像符合表示什么 ?18. 影响水准测量的误差有哪些 ?如何消除或削减其影响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自动安平的原理是什么?试述这

16、类仪器的优点及使用方法。1.什么角水平角 ?用经纬仪照准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两目标时,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一样?2.经纬仪的构造有哪几个主要部分,它们各起什么作用?3. 经纬仪上有几对制动、微动螺旋 ?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如何正确使用它 ?4. 说明测回法及全圆观测法测水平角的方法和步骤。5. 测水平角时对中的目的是什么 ?设要测出( 设为 90°) 因对中有误差,在 CB的延长线上偏离 B点 10 毫米,即仪器中心在B点,问因对中而引起的角误差有多大?6. 整平的目的是什么 ?整平的操作方法如何 ?7.测时,没有照准 C点标杆的底部而瞄准标杆顶部,设标杆顶端偏离BC线 15 毫

17、米,问因目标偏心引起的测角误差有多大?8. 什么叫竖直角 ?用经纬仪测竖直角的步骤如何 ?9. 竖盘指标水准管起什么作用 ?盘左、盘右测得的竖直角不一样,说明什么?10. 根据水平角观测原理, 经纬仪应满足哪些条件 ?如何检验这些条件是否满足 ?怎么进行校正 ?其检验校正的次序是否可以变动 ?为什么 ?11. 经纬仪测角时,用盘左盘右两个位置观测同一角度,能消除哪些误差对水平角观测成果的影响?12.影响水平角观测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止、消除或减低这些因素的影响?13.下图中 (a) 、(b) 是两种 J6 经纬仪的水平度盘读数窗,(c) 、(d) 、(e) 是三种 J2 级仪器的水平读数窗

18、,请分别写出图中的读数并说明其读数方法。14. 由下表列出的水平角观测成果,计算其角度值。15. 在做经纬仪竖盘指标差检验校正时,若用全圆顺时针注记的威而特T1 经纬仪盘左盘右分别瞄准同一目标,得盘左竖盘读数为75° 24.3 ,盘右竖盘读数为284° 38.5 ,问此时视准轴水平时盘左的竖盘读数是否为90°,如不满足此条件,怎样校正指标水准管?16. 设已测得从经纬仪中心到铁塔中心的距离为45.20 米,塔顶的仰角为 22.51 ,塔底中心俯角为 1°30,求铁塔高H。17.DJ6 级经纬仪上的复测机构的作用是什么?欲使瞄准某目标A水平读数为 0

19、76; 00 00,应如何操作 ?18. 如何找出竖盘读数与竖直角间的计算关系?19. 用 J2 级经纬仪做方向观测,其观测资料如下,试计算各方向值。读数2C归零方方向方向值盘左 L盘右 R测站测回L向值备注数180°(LR°°180°) /2R°10 00 20.4180 00 16.9平均方向值:260 58 11.7240 58 13.7A3109 33 1.0289 33 43.914155 53 38.5335 53 39.2210 00 19.0180 00 23.0145 12 44.7225 12 48.93A2106 10 4

20、0.7286 10 45.63154 46 01.3334 46 09.444201 06 05.821 06 11.3145 12 47.6225 12 48.2190 16 30.1270 16 29.32151 14 21.6331 14 28.4A3199 49 48.219 49 52.24246 09 47.766 09 53.4190 16 26.5270 16 30.020. 竖直角观测数据列于表中, 请完成其记录计算, 并以 N 点为目标,盘右位置校正仪器的竖盘指标差。测站目标盘位竖盘读数半测回角值指标差一测回角值左8714230M右272 46 03左9827330N右26

21、1 32 57注:该仪器具有竖盘指标水准管,其竖盘为全圆逆时针注记。盘左视线水平时,竖盘指标指在90°附近。21. 对某经纬仪检验得知:在盘左时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为C=+15,若用该仪器观测一竖直角为+10°的目标 A,则读数中含有多大的误差?如果不考虑其他误差的影响,用测回法观测目标A 时,其半测回间方向读数差为多少?22. 用经纬仪对目标1、2 进行观测,盘左、盘右时水平读数分别为:L1=0°0220, R1=180° 0236, L2=62°2323, R2=242°2353, 1、 2 目标的竖直角分别为0°0

22、200和 30° 3042,求该仪器的视准轴误差C 及横轴误差i0 。23. 在检验视准轴与横轴是否垂直时, 为什么要使目标与仪器大致同高 ?而检验横轴与竖轴是否垂直时,为什么要使瞄准目标的仰角超过 30°?24. 如果经纬仪的照准部水准管与仪器的竖轴不垂直,在不进行校正的情况下, 如何整平仪器 ?为什么 ?25 简述光电测距的基本原理。写出相位法测距的基本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26影响光电测距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其中主要的有哪几项?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提高测距精度 ?27在使用光电测距仪时,事先应进行哪些项目的检验?28用相位式光电测距时,在成果计算时,要加入哪些改

23、正?写出其改正公式。29什么是内光路和外光路 ?内光路的作用是什么 ?30 影响光电三角高程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提高其测量精度?31 用 DI-3光电测距仪测得某边的显示斜距平均值为246.374米,竖盘读数为272°5317 ( 盘右 ) ,87° 07 13 ( 盘左 ) 、气温为 29.5 ,气压为 706 毫米 Hg 柱,该仪器各项改正数经检测为:加常数 =+3 毫米,乘常数 =-4 × 10-6D。周期误差为振幅为 A=2.2 毫米,补相角 0 为 76°45,该仪器精测尺尺长为 20 米,试求该边的水平距离值。 已知 P=706 毫米

24、Hg 柱时,每 100 米的气象改正数: t=29 时, 为 +3.48 毫米, t=30 时,为 +3.56 毫米。32 用 DM503测距仪测得某边斜距显示( 平均 ) 值为 576.462 米,竖盘读数盘左为91°0636,盘右为268°5312,气温为12.2 ,气压为 724 毫米 Hg 柱,该仪器各项改正数经检测为:加常数=-1.8 毫米,乘常数为 =+1.2 ×10-6D,周期误差为振幅A=1.95 毫米,初相角 0=-58 °44; 该仪器精测尺长度为10 米,试求该边的水平距离。附:由查表得:p=724 毫米 Hg 柱, t=12.2

25、时,每 100 米距离的气象改正数为+1.2毫米。第三章三维测量1 水准测量的成果整理中,其闭合差如何计算?当闭合差不超过规定要求时,应如何进行分配?2 已知水准点1 的高程微471.251米,由水准点1 到水准点2 的施测过程及读数入下图所示,试填写记录表格并计算水准点2 的高程。3 已知水准点5 的高程为 531.272 米,四次隧道洞内各点高程的过程和尺读数如下图所示( 测洞顶时,水准尺倒置 ) ,试求 1、2、3、4 点的高程。4 由下表列出水准点A 到水准点B 的水准测量观测成果,试计算高差、高程并作较核计算,绘图表示其地面起伏变化。水准尺读数高差测点后视中视后视+仪器高高程备注水准

26、点 A1.691514.78611.3051.98520.6771.41931.9781.763水准点 B2.314计算校核5 计算并调整下列铁路符合水准成果。已知水准点14 到水准点 15 的单程水准路线长度为3.2 公里。6 计算并调整下图表示的某铁路闭合水准成果,并求出各( 水准 ) 点的高程。已知水准点19 的高程为50.330米,闭合水准线路的总长为5.0 公里。7 要求在铁路基本水准点 BM1与 BM2间增设 3 个临时水准点,已知 BM1点的高程为1214.216 米, BM2点的高程为1222.450 米,测得各项已知数据如下:试问:(1)该铁路附合水准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

27、2) 若附合精度要求,调整其闭合差,并求出各临时水准点的正确高程。8 某测区布设一条四等闭合水准路线,已知水准点BM0的高程为500.310 米,各测段的高差( 米 ) 及单程水准路线长度( 公里 ) 如图所示,试计算1、2、3 三个待定水准点的高程。9 什么是水平距离?为什么测量距离的最后结果都要化为水平距离?10 为什么要对钢尺进行检定?通常采用哪些方法检定?11 试述尺长方程中各个符号的意义, 尺长改正数的正负号表示什么?12 精密量距与一般方法量距有什么不同?13 下列情况对钢尺量距有何影响:(1) 钢尺比标准尺短(2) 定线偏差(3) 钢尺不水平(4) 拉力忽大忽小(5) 温度比钢尺

28、验定时低(6) 锤球落点不准。14用花杆目估定线时,在距离为30米处花杆中心偏离直线方向为0.30 米,问由此产生多大的误差 ?15上题中,若采用 30 米钢尺量距时,钢尺两端高差为0.30 米,问由此产生多大的误差 ?16 将一把 30 米的钢尺与标准尺比长,得知该钢尺比标准尺长7.0 毫米,已知标准尺的尺长方程为:,比长时的温度为 10,拉力为 10kg,求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17有一钢尺检定厂,两标志间的名义长度为120 米,用精密测距得的实际长度为119.9648 米,现在将一把 30 米钢尺在此做检定,量得两标志间的平距为120.0253 米,检定时的温度为26,拉力为 10kg,求

29、该钢尺在检定温度取为时的尺长方程。18 有一钢尺,其尺长方程式为:,在标准拉力下,用该尺沿 5°30的斜坡地面量得的名义距离为400.354米,丈量时的平均气温为 6,求实际平距为多少 ?19有一把 20 米的钢尺, 在温度为时的检定为20.009米,今用该钢尺在 20的气温下, 量得一段名义距离为 175.460 米,求该段距离的实际长度( =1.25 × 10-5/1 ) 。20影响钢尺量距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消除或减弱这些因素的影响?21 控制测量的作用是什么 ?建立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22国家平面及高程控制网怎样布设的?23 如何建立小地区测图控制

30、网?在什么情况下建立小地区的独立控制网?国家控制网有哪些形式?24 路大比例尺测图有什么特点?25 设导线有哪几种形式?对导线布设有哪些基本要求?26 导线测量有哪些外业工作?为什么导线点要与高级控制点连接?连接的方法有哪些?27 依据测距方法的不同,导线可分为哪些形式?28 导线计算的目的是什么?计算内容和步骤有哪些?29 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计算有哪些异同点?30 如何检查导线测量中的错误?31 已知闭合导线的观测数据如下,试计算导线点的坐标:观测值(右角)坐标导线点号坐标方位角边长 (m)xy°183 21 4520020074 20 0092.65296 31 3070.713

31、176 50 30116.2490 37 4574.17598 32 45109.856174 05 30184.5732 已知下列数据,计算符合导线各点的坐标。33 已知下列数据,计算符合导线各点的坐标。点号左角观测值坐标方位角边长 ( 米)坐标XYB127° 20 30A231° 02303509.582675.8940.51164° 520079.042182°290059.12C138° 42303529.002801.5424°2645D34 已知下列数据,计算闭合导线各点的坐标( 点号按顺时针编排) 。坐标点号内角观测值坐

32、标方位角边长(米)XY160° 3315143°0715155.552156° 0045500.00500.0025.77388° 58 00123.68495° 23 3076.575139°0500111.09135 按近似平差法,求算三角锁各点的最或然值,比计算出各点的坐标。已知: A 点坐标 xa=69334.76米 ya=8313.02米边长 AB=1509.38 DE=2050.06坐标方位角 AB=39°0043 DE=97° 56 36.3 编号点号角号角度观测值(°)Ba195 21 3

33、5Cb129 30 13Ac155 08 14Aa243 11 30Db274 50 49Cc261 57 43Ca354 44 14Eb359 30 25Dc365 45 2336 已知大地四边形之边长AB=467.587 米,观测资料如下所示,试按近似平差法计算CD之边长。角度观测值:角号角度观测值(°)角号角度观测值(°)a71 40 48a13 07 2213b48 47 12b107 20 3613a45 46 00a31 25 1224b213 46 06b428 06 3837 图中为一单三角锁, 已知 1 点坐标: X1=1000.00 米,Y1=500.0

34、0 米,12=40°2737,D1=211.646米, Dn=237.225 米,各内角观测值为:角度观测值(°)a163 54 18b145 34 48c170 30 24a259 40 23b259 05 05c261 14 22a367 02 00b350 44 10c362 13 41a465 18 20b469 22 03c445 19 49a548 59 10b579 25 00c551 55 40试做近似平差,并计算各小三角点的坐标。38 下图为前方交会示意图,已知数据如表,求待定点P 坐标。点名x(m)y(m)A3646.3501054.540B3873.9

35、601772.680C4538.4501862.570观测角(°)(°)164 03 3059 46 40255 30 3672 44 4739 已知后方交会点的下列数据,求待定点P 坐标。 =55°3010, =92° 12 28, =127°1330点名x(m)y(m)A71880.36050177.260B68961.78055065.350C72784.12052676.470D66740.13051314.95040 三、四等水准测量与等外水准相比,在应用范围, 观测方法, 技术指标及所用仪器方面有哪些差别?41 进行跨河水准测量时,

36、采用什么观测方法来抵消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42 三角高程控制适用于什么条件 ?其优缺点如何 ?43 光电三角高程有什么优点 ?44 影响三角高程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如何减弱其影响 ?第四章地图制图与应用1. 什么是地形图 ?从地形图上可以获得哪些资料 ?2. 什么是比例尺的精度 ?怎样来比较图的比例尺大小 ?3. 什么是影像地图 ?它有什么优点 ?数字地面模型是什么 ?4. 什么是地物 ?地物分成哪两大类 ?什么是比例尺符号, 非比例尺符号和注记符号 ?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5. 什么是等高线 ?它有什么特性 ?6. 什么是地貌特征点和地性线 ?一般可以归纳为哪些典型地貌 ?7. 什么

37、是等高线的等高距河平距 ?它们与地面坡度有什么关系 ?8. 如何测绘出等高线 ?9. 怎样用视距法测得两点间的平距和高差?10. 视距发测量距离和高差的精度一般是多少?它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1. 用经纬仪视距法测绘地形,其一个测站上的工作有哪些?12. 根据下表中的观测数据,计算出测站与测站间 平距和各测点的高程。已知测站的高程为 161.21 米,仪器高为 1.51 米,当盘左观测视线水平时,竖盘读数为 90° ; 望远镜向上倾斜时,竖盘读数减小,竖盘指标差为-0.8。测站视距读数( m) 中丝读数( m)竖盘读数水平距离高差高程竖直角(左)°11.11.486 4

38、720.21.191 4131.81.6107 2840.91.490 0251.41.787 5061.741.8109 2013.按下图所示的碎部点高程,勾绘出等高距为1 米的等高线。14. 指出图中地貌描绘错误或不合理之处。15.在下图中 ( 比例尺为 1: 2000) ,完成下列工作:(1)在地形图上用圆括号符号绘出山顶( ) ,鞍部的最低点 ( ×) ,山脊线 ( ··) ,山谷线 () 。(2) B 点高程是多少 ?AB 水平距离是多少 ?(3) A 、B 两点间, B、C 两点间是否通视 ?(4)由 A 选一条既短、坡度又不大于3的线路到B 点(5)

39、 绘 AB 断面图,平距比例尺为 1:2000,高程比例尺为 1:200。16.按下列所示各碎部点勾绘出等高线,等高距为1 米。17. 在下列 1: 10000 的地形图上,用虚线 (-) 标出路线上桥涵 A 和 B 的汇水面积,并用透明纸方格法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18. 欲将下图中地面 ABCD平整成 AB线高程为 80 米的降坡场地, 在图上绘出填挖边界线, 并计算填挖土方量。19. 简述国家基本地图的梯形分幅和编号的方法。20. 已知我国某地的精度为东经 108° 36 30,纬度为北纬 34°0240,求该地所在的 1:5 万和1: 1 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并绘出分幅略图。21.已知某 1: 10000 地形图的图号为J-51-38-(19),请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