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教学提纲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教学提纲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教学提纲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教学提纲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教学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以钱理群版中国文学三十年和朱栋霖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基础)第一章2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 (依钱版名称)一、名词解释:1、晚清文学革新运动: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 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 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 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2、在晚清,裘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

2、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2、“人的文学”:1、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2、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 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 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 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3、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

3、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 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 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3、鸳鸯蝴蝶派:1、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 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 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 主要刊物有礼拜六 小说时报眉语等。2、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

4、广陵潮。3、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 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4、文学研究会:1、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周作人、 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新文学。2、其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一般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

5、然主义,重视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叶圣陶的倪焕之 、许地山的缀网劳蛛 冰心的超人等均为文学研究会的力作。文学研究会也注重翻译,以译俄、法及北欧的现 实主义名著为多,他们还猛烈抨击作为游戏和消遣的鸳鸯蝴蝶派文学。文学研究会的小说创作最有成就者为叶绍钧,理论方面的代表者为沈雁冰。3、文学研究会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新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它 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5、创造社:1、成立于1921年6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

6、周报、创造日等十余种刊物。2、创造社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直觉、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张表现 作家的内心要求。他们同时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创作上的流派特色十分明显, 他们的作品大都侧重表现自我, 带浓厚的抒情色彩, 直抒胸臆 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翻译大多是西方浪漫主义的作品。3、1925年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创造社作家发生分化,提倡革命文学,并从行动上投入革命浪潮。大革命失败后,分化进一步加剧,一部分作家退出创造社, 郁达夫因为与创 造社个别成员意见不合也退出创造社。另外,又增加了一些成员,如冯乃

7、超等。1929年2月,被国民党查封。6、新月派:1、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新月诗派是在新月社的基础上形成的, 1926年4月 在晨报副刊上诗镌创刊,标志着新月诗派的形成。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2、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 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3、1927年春,

8、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 1930年创刊 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情感的节制”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7、语丝社:1、1924年11月成立,办有语丝周刊,多发表针叵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文体 而获“语丝派”之称,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俞平伯等。2、他们创作的那种着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

9、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语丝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 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鲁迅称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3、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8、湖畔诗社:1、1922年4月在杭州成立的新诗团体,主要代表诗人有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四人。湖畔诗社成员致力于诗歌创作,同年 4月,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出版,因此得名 为“湖畔诗人。2、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湖畔诗派是沐浴五四时代精神而成长起来的诗人, 他们身上具有清新、自然、纯情、率

10、真的特点。个性解放思想是他们诗歌创作的基石。3、然而,与前代诗人不同,他们将爱情、婚姻自由,几乎当作了个性解放、自我完善的全部内容。所以,他们的作品主要写爱情,爱情诗是他们对于中国诗歌的主要贡献。这些诗作很能唤起一代新人的纯真和热情。被朱自清称为当时专心致志做情诗”的四个年轻人。二、简答、论述:1、晚晴文学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没有晚清,何来五四)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各种维新思潮的发展,晚晴文学呈现了一种繁荣局面。晚清文学 的繁荣,体现了外国文学对中国的影响。晚清文学显示了一种把文学推向现代化的趋势。 影响:1、文学观念的变化和现代性文学格局的形成,最重要体现在晚清文学明显强化和提高了小 说

11、和戏剧这两种文体的地位,明确小说、戏剧、诗歌、散文为平等并列的四大文体,是对传 统文化的革新,这种观念转变,奠定了 “五四”新文学整体格局的基础;2、对翻译文学的高度重视。1896 1916年,翻译外国小说 800多种,林纾翻译的小说被称作“林译小说”,形成当时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繁荣了晚清当时的文学作品,对“五四” 新文学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很大的影响;3、晚清小说创作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以梁启超为代表提出小说界革命,在艺术上并不成功,但因特别追求小说的社会意义,明确反对把小说看作游戏和娱乐,追求它的社会意义,这种追求实际上就是茅盾、叶圣陶等人文学研究会强调为人生服务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先 声

12、(四大谴责小说)。晚清小说初步吸取和运用了一些西方小说的新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 在加强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直接取材于现实中的人和事,甚至出现了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刻画,为新文学作家实现小说的根本转变提供了必要的经验;4、晚清出现了话剧的萌芽: 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 1906年成立的春柳社,1907年演出茶 花女,是第一部登台演出的话剧。2、文学革命的性质与意义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不同于历史上包括近代产生过的文学变革或文学改良,它所带来的是文学观念、内容形式各方面全方位的大革新、大解放。1、文学观念上,文以载道、文笔不分、游戏消遣的传统观念被破除了,借

13、鉴于西方的严肃 的文学观念得到了确立,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的积极的文学思想,成为一般新文学作者的共同倾向;2、文学内容 上,改变了文学仿古的风气,表现人生的求真精神,体现着现代民主主义、人 道主义思想。文学有负于改良人生的使命与社会责任,又具有自身的独立性;3、文学语言上,僵化的文言被摒除,白话由俚俗的边缘进入文人创作的中心,成为文学语 言的正宗;4、文学形式上,外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与手法,丰富着新文学的创作,新诗的创立、小说 的革新、话剧的传入、美文的倡导,使文体得到了大解放与大丰富。五四文学革命开辟了中国文学史上现代化的新时代。3、五四文学区别于其他时期的新的文学特色(即基本特征)理世将到町

14、住理。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在于启蒙。 鲁迅提出要用文学去揭示社会病 苦:口q饭而注意,促进国民性的改造, 呐喊彷徨即贯穿着清醒的现实主义理性 批判精神。密伊盾典电速。被新思潮唤醒的一代青年作家,常常有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感受,于是苦闷,彷徨,伤感。问题小说有感伤的情怀,乡土小说诉说着乡愁,自述传讲着“零余者”的 故事,诗,散文,戏剧都不免渗透着感伤情绪。个性化的追求。五四是文学史上个人表现最突出的时期。创造社的追求就是表现自我。鲁迅的野草表达的是一种极为个性化的主观情怀。这一时期散文小品成就最显著,就因为 它适合表现作家们各异的个性。多任刨作方迭町尝试。在鲁迅的开放的现实主义影响下,现实主义逐

15、步发展成主流。但相当多的作家向往浪漫主义,要求遭作品中抒发强烈的主观情绪,这不只反映在创造社“身边小说” 一类作家、作品上,在多数作家与各种文体上都有所体现;现代主义方法也有所表现,如鲁迅、李金发不同特征的象征主义, 创造社的潜意识揭示, 新月派对中国现代新诗形式的 探索等,这些共同构成了五四创作方法多样化的局面。第二章鲁迅主要著作: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16热风五四时对旧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坟 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中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揭露与抗争,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而已集大革命失败后抗击国民

16、党对革命青年的杀戮。南腔北调集对“第三种人”、论语派等的诘难。三闲集20年代末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二心集30年代初对民族主义的斗争,与新月派的论辩。准风月谈伪自由书花边文学对30年代上海半殖民地商业社会的透视和批判。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对明清思想文化学术及儒道各家的审视。且介亭杂文末编附集 抗议国民党法西斯专政,反击中共左倾路线。集外集集外集拾遗书信集两地书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 汉文学史纲要一、简答、论述:1、鲁迅小说成就(钱理群版)鲁迅小说的高度成功,可以概括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前者指独特的题材与思想发现;后者指小说结构模式与形式首发的创新。”表现的深切

17、”一一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A.鲁迅创作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所以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 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由此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B.鲁迅观察与表现的视角也是独特的: a、重在表现“病态社会”里人(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精神“病苦”。例:药描写华老栓一家的精神愚昧; 故乡里最震动人心的不是闰土的贫困,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祝福、在酒楼上等。b、重在表现对现代中国人(知识者与农民)的灵魂的伟大拷问。鲁迅小说中常见的两种情节、结构模式:即“看/被看”与“离去一一归来一一再离去前者如示众系列:表现麻木愚昧的国民性弱点,及对

18、启蒙的质疑批评。后者的模式,也被称为“归乡”模式一一苍凉的绝望,对绝望的质疑、挑战和反抗:故乡一幻景与现实的剥离,由希望而绝望,再度远走;祝福一注定要离开的漂泊者,对家乡现实所提出的生存困境的逃避;在酒楼上 无可附着的漂泊感。 这类小说叙述者在讲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构成了一个复调。其中 蕴含着鲁迅“反抗绝望”的哲学和生命体验。“格式的特别”一一“创造新形式的先锋”指鲁迅小说在形式手法方面的创造性与先锋性。例证:a、狂人日记中的两重叙述角度及对立的因素互相嘲弄与颠覆、消解而形成的反讽结构;b、孔乙己外在的喜剧性中所蕴含的悲剧意味;孔乙己与酒客之“被看 /看

19、”,小伙计旁观 并被看客同化的精神悲剧,隐含作者看;c、在酒楼上作者主体的渗入以及通过人物“对论”关系所形成的互相驳难的性质等。d、阿Q正传对全知叙述的嘲弄,从有距离的观照到主体精神、生命体验的介入;e、伤逝涓生的两难选择,终不免空虚与绝望。此外,还表现在鲁迅的继承、突破与创新。含蓄节制、简约凝练的语言;借鉴西方,吸取传统戏剧美术诗歌小说的艺术经验;诗化小说(伤逝社戏)、散文体(兔和猫鸭的喜剧)、戏剧体(起死)。鲁迅所建立的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既是自觉地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结果,也是由不自觉地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小说)艺术经验的结果;当然,借鉴并不能代替作家的创造,鲁迅的成功主要得力于他

20、的无羁的创造力与想象力。2、分析评价阿 Q正传的阿Q形象、风格特征及其意义 (朱栋霖版)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一杰出成就,也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上的中国现代小说。1、形象特征:关于阿Q形象的基本特征,目前学术界趋向于认为阿 Q是一个落后不觉悟的, 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阿Q首先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是旧中国农村中受苦最深的人之一,具有一般农民的质朴和勤劳,同时也沾染了解游手好闲的狡猾。由于受封建观念的侵蚀和毒害, 他形成了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思想,愚昧落后、精神麻木,以精神胜利法为核心的独特 的复杂性格。当精神胜利法暂时失灵时,他还有两件更为可悲的法宝:一是自己打自己(打的是自

21、己,而被打的似乎是另一个);一是健忘。阿 Q的性格使他永远处于奴隶的地位。阿Q的不觉悟,还突出表现在 他对革命的态度和认识 上。阿Q的阶级地位使他本能的趋向革命,虽然他对革命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土谷祠里的革命幻想, 突出反映了阿Q的革命观念中是混杂着各种落后意识的。不过他毕竟直到革命是暴力,能改变人的经济地位,对他来 讲有利无害。但是,阿 Q要革命,假洋鬼子却不准他革命,并与统治阶级政权机关合作,把 阿Q送上了 “大团圆”的结局。阿Q是极成功的艺术典型。他集中概括了旧中国广大受压迫剥削而要求革命的贫苦农民的阶级特征,也反映了鲁迅对于国民性的深沉思考。鲁迅在阿Q正传中,把探索中国农民问题和考察中国

22、革命问题联系在一起。通过对阿Q的遭遇和阿Q式的革命的描写,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的历史教训。2、风格特征:A、外冷内热:鲁迅把一颗火热的心深深地埋藏在心坎里,以犀利的解剖刀冷峻地解剖着一切;日以讽抒情;C形喜实悲:喜剧性的场面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悲剧。3、意义:A、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它画出了国人的灵魂, 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 “揭 出病苦,引起疗救注意”的效果;日阿Q正传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阿 Q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病状”将在相当 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 他将作为一面镜子,让人们从中窥测到这种精神的病容而时时警 戒。3、分析评价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 (朱栋霖版)狂人

23、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在思想上,狂人日记可以被认为中国五四文学的一篇总序,它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反封建的总体倾向。1、主要内容:狂人日记通过一个迫害狂想症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描写,揭露了从家族到社会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现代人最初的 觉醒意识。2、思想艺术:a、狂人日记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揭露和批判是多层次展开的。作品首先揭示了狂人周围的环境;接着,作品通过狂人的联想,把狂人所处的环境扩展到广大的社会;最后,上升到仁义道德等纲常名教“吃人”的更深层次。尤其是狂人所说的“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 的“我”, 显然不仅是狂人自身, 而且也代指处于宗法

24、制度和封建礼教下的中国人。作品由此表达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的最深层次的揭露和批判。b、狂人日记在揭露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了强烈的反思和叛逆的精神。狂人面对 因循数千年的传统思想,大胆提出了 “从来如此,便对么? ”的质疑,这集中体现了大胆怀 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最后,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发出了 “救救孩子”的 呼喊,这更是一种向封建主义抗争的号召,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狂人日记成功地塑造出了丰富复杂、蕴藉深厚的狂人艺术形象。其象征意义 在于,狂人的言行中包涵着的真理和正义,有激发人们联想的暗示性。3、创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a、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

25、现实主义,作品真实地描写了一个患“迫害狂症”者的故事,人物和环境都具有真实性。 同时作者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等手法,赋予人物和环境以象征意义。b、运用日记体形式;以心理描写为主,是*的心理描写;简练的白话语言。4、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朱栋霖版)在思想观念 方面,鲁迅一反视小说为茶余饭后消遣娱乐的“闲书”的传统认识,更新了小说观念,确立了 “利用”小说的“力量”“来改良社会”的创作目的;在创作方法上,鲁迅开辟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如清醒的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人物潜意识、心理剖析等;在艺术风格上:a、艺术风格:多样化的特点,作品整体白描,采取“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方法。抓住最能

26、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各种特征进行描写,或讽刺,或抒情。如祥林嫂和子君的神态和眼睛、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孔乙己的长衫;b、表现手法:强调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注意情节的深刻蕴涵;c、塑造人物:注重采取“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办法,对生活中的原型进行充分的艺 术集中和概括,使人物具有较为广泛的典型性;个性化的语言;以环境来揭示人物性格。5、故事新编(朱栋霖版)写作特点:a、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中间经过“点染”。点染,即通过艺术虚构,在历史材料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改造和发展,将现代人的生活融入古人古事之中,形成了古今交融的艺术特八、,b、将古人写活,这是故事新编的又一个特色。古书的记载,以平面的记

27、述为主,很少 有对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深入描绘。而鲁迅的历史小说则侧重对古人性格、精神和心理状态的深入开掘与发展;如铸剑原文献只简略记叙复仇故事,鲁迅则着重于性格刻画,这 是出自作家在文献基础上的想象和加工,从而创造了一个有性格发展过程的真实丰满而又富有浪漫色彩的复仇者形象。c、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如补天中女蜗腿间的“古衣冠的小丈夫”,理水中的文化山上的学者等。这些现实生活内容,暴露和讽刺了现实的种种黑暗面,增强了作品的战斗性。 作者还常使这些人物说些现代语,如“时装表演”、“莎士比亚”等。6、分析呐喊中的阿 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小说集

28、呐喊中的阿 Q故乡中的闰土、风波中的七斤,是三种类型的农民形 象。他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都受封建势力压迫剥削,却愚昧麻木不觉悟。不同点:闰土是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民,勤劳、质朴但精神近乎麻木。他儿童时代机灵、能干,二 十多年后,由于社会的压迫使他像个木偶人。七斤是另一类农民形象,虽与外界有接触,但仍然十分愚昧。“辫子风波”,使他自己没有辫子而发愁得不知如何是好。这些都表现了农民的愚昧落后缺乏觉悟。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被地主压迫,他不正视现实,常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而忘却了自己失败者的悲惨屈辱的处境。通过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小说揭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

29、农民被封建主义 残酷压迫剥削,生活极其悲惨;农民精神上愚昧麻木, 却没有改变自己悲惨境遇而奋斗的思 想和行动。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农民问题。要改变农民悲惨的地位境遇和启发农民的思想觉悟,使农民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进行反封建斗争。7、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和妇女问题的提出祥林嫂(祝福)、爱姑(离婚)、子君(伤逝)遭封建社会迫害的妇女,她们对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的行动,但最后都以悲剧告终。a、祝福展示了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的深重残酷。作品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系统周密、 强大深固。从鲁四老爷、四婶到婆婆等这样一个周密的封建观念大网 络,封建网络决定

30、了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也无情地压碎了祥林嫂们的一切挣扎努力。b、离婚中的爱姑,不能忍受那种丈夫另有新欢、叫她走就得离婚回娘家的极不公正的待遇。她的反抗是强烈的,但在七大人装腔作势的威风下终于屈服。c、伤逝中的子君,是另一类型的妇女。她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妇女个性解放的呼声。她以此为思想武器,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和史涓生建立起小家庭。封建势力的压迫、个性解放思想的局限性是造成悲剧的思想根源。作品通过这三个妇女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妇女的问题:a、祥林嫂等的悲剧都是封建社会、礼教造成的,因此妇女解放必须反封建。b、作品也

31、表现祥林嫂和爱姑都还没有摆脱封建礼教的精神枷锁,她们的反抗缺乏清醒的意识和明确的目标。启示人们:妇女解放,必须自身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才能进行有效的斗争。c、作品通过子君的悲剧说明离开了社会改革,妇女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是很难实现的。个性解放思想虽有一定的反封建作用,但不能解决妇女解放的问题。8、分析彷徨中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知识分子形象和在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鲁迅知识分子题材 的小说:鲁迅着力描写的是那些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寻找道路,彷徨、 苦闷与求索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一些具有一定现代意识,首先觉醒,然而又从前进道路上败退下来,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的人物。小说集彷徨中,涓生(伤逝)、魏连殳(孤独者

32、)、吕纬甫(在就楼上)是基 本属于同一种类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是新知识分子,接受了民主主义、个性解放等西方近现 代思潮影响。涓生为自己爱的权利而勇敢奋斗;魏连殳被人说成是“一个可怕的新党”,常在报刊上“发些没顾忌的议论”;吕纬甫年轻时敏捷精悍认真,敢于在小城封建迷信思想深重的氛围 中破坏神像。但是他们的反抗都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原因 有两个方面:a、中国社会黑暗势力的强大,封建传统思想和习惯力量的根深蒂固,因此觉醒者受到的压迫是深重的。b、觉醒者自身的思想局限性和性格弱点。涓生、 魏连殳、吕纬甫等进行反抗的思想基础是 个性主义。这些觉醒者在强大的旧势力压迫下,表现出自私卑怯(涓生) 、动摇妥协(

33、吕纬甫)、消 沉颓废(魏连殳)。涓生在爱的小舟遭到社会黑风恶浪时,认为最重要的是救出自己,视子 君为累赘,终于遗弃子君而造成悲剧。吕纬甫敏捷精悍认真变成现在的“敷敷衍衍,模模糊糊”。魏连殳以躬行所恶来报复社会、世俗的压迫、冷遇,却陷入更深的精神孤独和痛苦的 境地,以自戕式的毁灭宣告了自己的失败。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中国近代新知识分子形象及其悲剧,提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道路问题,表明了个性解放、个人奋斗不是小资产阶级的正确道路,应别寻新路。9、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朱栋霖版)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合;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善于运用联想

34、,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涵;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利如匕首投枪。10、简析野草的思想内容1、野草的较多篇什,虽然流露出彷徨、苦闷等情绪,但着重表现的是黑暗重压下的战斗、 追求、牺牲精神。如秋夜中枣树的韧性战斗精神,正是鲁迅精神的富有诗意的形象表现。这样的战士中战斗显得英勇而悲怆。战士面对“无物之阵”这样的“绝望的抗战”反映了鲁迅的思想矛盾,也更体现了鲁迅的清醒执着,永不停息战斗的坚韧意志;过客中反映了在人生长途中战斗、 探索的艰苦和矛盾,但不停顿地向前走,对旧社会绝无留恋的态度。 2、野草重点在袒露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彷徨,展示了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

35、暗、希望与绝 望等等痛苦而激烈的内心矛盾,更显示了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如影的告别中“彷徨于阴暗之间”的回环反复的语句,传达出内心斗争的深刻;希望希望与绝望的激烈矛盾;墓碣文自我解剖艰难痛苦。3、以辛辣的讽刺针硬圆滑的处世哲学、无聊的围观等病态心理以及黑暗丑恶的社会世态, 或以沉痛的笔刻画群众的冷漠麻木。总之,野草以主观感情抒发为主,交织着鲁迅严肃的自剖和不懈的战斗精神,是一 个伟大的探求者的心声。11、简析野草的艺术特色1、野草的多数篇什在艺术上采用象征主义的方法,以创造又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复杂的内心感受。例:人物如过客;自然景物如天空、枣树都是象征性形象。作品中的故事也都具有象征性形象。

36、2、艺术构思奇特,写梦境的作品有9篇,创造了许多非现实性的形象和境界:如影和人的告别。3、野草的艺术境界奇幻、神秘,但表现的是现实性的内容。4、野草的语言精致形象,饱含诗情,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特点。12、简析朝花夕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思想内容:1、记叙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某些生活片段,带有明显得传记文学色彩,抒发了对亲朋和师友的真挚怀念; 如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和范 爱农;2、展现了家乡的风俗、中外的社会相、清末明初的社会剪影,勾勒了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 期的若干社会生活风貌,寄托了作家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封建教育、道德、顽固派的批判。如猫、狗、鼠无常等文,在夹叙夹议中,隐含着对现实生活的针匠。朝花夕拾所写的人和事,饱含着作家强烈的爱憎,闪烁着批判的锋芒,在平淡的叙述 中寓有褒贬,在简洁的描写中寄予爱憎,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