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的一点感悟_第1页
古诗教学的一点感悟_第2页
古诗教学的一点感悟_第3页
古诗教学的一点感悟_第4页
古诗教学的一点感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教学的一点感悟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尤其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70 首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这对于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品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小

2、学古诗文教学要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自然融入学习之中,深刻领会古诗文的精髓,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新课程标准指出: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以生为本 ” 的教学理念始终警策着我们。一、在古诗教学中,感受人文熏陶如何在古诗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让学生时刻感受语文带给他们的人文享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

3、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拓展式的古诗阅读教学,注重学生的读悟和积累,不失为学习古诗的有效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体会古诗中的优美意境,首先就要读。教学开始时,我先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扫清基本字词障碍后,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自读,能读懂多少就读懂多少,让诗的优美语言带动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很好地理解体会。这样几遍下来,大部分学生都基本了解了宿新市徐公店的内容。学生充分展开美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赞美儿童可爱的形象,并将这种美的感受融入自己的朗读之中,在朗读中体验美、感受美、表达美,提高了审美能力,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教学要

4、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教学的每一部分都应该让学生尝试在前,学生能学会的就不教,确实不能学会的也先学后教。教师让学生尝试朗读,尝试讲诗意,尝试自己解答疑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说明小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也有自学的能力,何况他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并非“白纸一张”,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自学,也要提高“含金量”,这个“含金量”就要让学生从中领悟一些语言文字的规律,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让学生在试讲的过程中感悟学习古诗的方法,就使教材的教育价值得到更深的发掘。在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中,体现人文关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

5、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人也早已认识到“诗无达诂”,就是说没有惟一正确的解释。一首好诗,正因为可以作多种理解,才让人觉得回味无穷。同时,由于读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解释。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假设,就是为了让学生探讨答案的多样性。这种对作品的多元解读,有利于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观念:问题的答案不只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这对学生的人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教学中,只要教师从考虑张扬学生的个性出发,巧妙引导,精心整合,定能点燃创造的火花。二、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理解字词意思,体会诗意 小学语文古诗教

6、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来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如创设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进行美的古诗教学研究,利用网络进行古诗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且只留于形式,这样的模式教学,也只能是强硬地灌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更何况中国的古诗诗情画意充满了美感,这种模式教学却又让学生失去了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反思过去,我们说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学生终生受益。我

7、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我在教学二年级教材登上鹳雀楼时,根据二年级孩子对汉字的理解和方法出发,如理解“鹳”,从这个字可以看出它与什么有关?为什么?“雀”我们来看这个字,它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下面教zhui字旁指鸟的羽毛,也与鸟有关,是指

8、小鸟。鹳雀楼就是因为常有鸟停在上面故而得名。这是根据汉字(形声字、会意字)的特点来理解;“白日” “依” “尽” 是什么意思?借助文本,都可以看图理解;古诗中还有一些字有引申意思,如:理解“目” “目”本来是指眼睛,在这里指看。“千里”什么意思?真指一千里吗?不是,它指很远很远。三、结合古诗教学,培养观察力、想象力观察,是感知的高级阶段,是思维的直接基础。诗歌创作离不开观察,古诗的作者无论是状物、写景、叙事、记人,都是通过自己对事物的深刻细致的观察,有了体验,才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古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是一次

9、自主体验的过程。近十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让学生咀嚼品味。如“白日依山尽”这一诗句,“依”字“尽”字用得非常准确,这两个字逼真地再现了山衔落日一丝丝地下降而逐渐沉没的过程。太阳落山时,人们看到的一般是一轮红日,为什么这里却说白日呢?这正显示出当地山岭极其高峻的特征。在那绵延叠嶂的山区里

10、,由于山高,太阳下山较之海边和平原地区要早,太阳依山时,阳光还强,因而人们看到的太阳呈白色。如果诗人不经过细心观察深入体验,就不会表达得这样准确、形象;古文文笔精湛,浓缩着我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时看起来短短的几句话却包含着深刻的意境和感情,那么读好古文在意境中去体会然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在进行古诗文的教学中,以古文为支点,在读古文中,在空白处,在画古诗中,在体验意境中,在改写古文中充分发挥想象,从而让学生的想象得以真实的再现,如“黄河入海流”这一是诗句。四、结合古诗教学,感受意境,体会哲理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

11、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真正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我们要诗情画意地教古诗,学生要诗情画意地学古再现意境是关键。古诗固然以抒情见长,重在以情感人,但其艺术的魅力总是与思想的光辉水乳交融、契合无间的。因而更能震撼人心

12、,益人神智,令人久诵不厌,正是那些在理智上独见机巧,给人以深刻启示的诗篇。这些诗在鲜明生动的形象中蕴含着“理趣”,闪耀着真理与智慧之光,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力量,这就是诗中的哲理美。在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帮助学生明像入境,让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里明晰出现,让学生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登上鹳雀楼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是因为有这么一句千古佳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同学们,你们在什么地方看过或听过这句诗?(学生回答老师的评语中出现过,老师希望学习通过努力学得更好;

13、妈妈在试卷上写过这句话是希望我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教师补充:还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最后,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用语言来表达美古诗作者一般都把丰富的感情、美好的理想、浪温的想象、壮观美丽的画面都熔入古诗凝炼的语言之中。古诗在古代是用来吟唱的,因而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并且古诗讲究平仄和押韵,读起来很有韵味。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这一特征,让学生反复朗读,领会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意境,感受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如在古诗登鹳雀楼教学中,在学生已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后,可让他们听配乐诗朗诵,然后教师范读,注意哪些地方要停顿,哪些字读重音,作如下提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师范读完后,可让学生自己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形成乐读的氛围。这样,学生便可以从中读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儿时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语文课程理应承担起促进发展,提高素质,弘扬人文精神的责任,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受到人文思想的教育。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古诗,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很强的人文性。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