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五节船舶油污赔偿责任 [自动保存的](1)_第1页
第二章第五节船舶油污赔偿责任 [自动保存的](1)_第2页
第二章第五节船舶油污赔偿责任 [自动保存的](1)_第3页
第二章第五节船舶油污赔偿责任 [自动保存的](1)_第4页
第二章第五节船舶油污赔偿责任 [自动保存的](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运业务与海商法海运业务与海商法绪论绪论第一章第一章 海上客货运输实务与法律海上客货运输实务与法律第二章第二章 海事法海事法第三章第三章 海商法海商法概述概述 第二章第二章 海事法海事法万吨巨轮沉没后油污泄漏 v海上油污损害在海商法领域是一种特殊的海上侵权行为。随着海上运输事业和海上石油开采业的发展,海上油污损害频繁发生,损害后果日益严重,对于海洋环境构成重大威胁。这引起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重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国内法、国际公约、民间协定中出现了有关防止船舶污染及其损害责任的规定,形成了海上油污损害赔偿这一新的法律制度。我国政府亦颁布了一系列防止海洋污染的法律规范。构成较为完整的法律

2、体系,我国于加入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v。第一节海上油污损害的概念和种类第一节海上油污损害的概念和种类v一、海上油污的概念一、海上油污的概念海上油污,是指船舶或者其他海上装置在正常营运或者发生事故时,溢出或排放油类货物、燃料油或者其他油类物质,对海洋环境产生的污染。二、海上油污的种类二、海上油污的种类v1.航海活动引起的油污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海事赔偿责任限制v(1) 因船舶发生事故。世界上绝大多数开发或进行加工的石油都通过船舶运输,由此,油轮日益增多,且吨位越来越大,船舶在航行中难免发生事故v(2) 因船舶排放。船舶在正常航行中也会引起油污,例如,油轮因排放压舱水

3、和洗舱水、船舶因排放机舱各管系和阀门中的污油、船舶因装卸不慎等造成油漏或燃油的跑、冒、滴、漏等,导致油污。,而油轮一旦发生事故,油污后果十分严重。v 2.勘探开发引起的油污。v (1) 因发生井喷或溢油事故。在勘探和开发石油过程中,由于油气层压力过大,钻井中操作不慎,或油井控制装置发生故障而导致井喷或溢油事故,使大量石油流入海洋。例如,1978年,我国渤海18号油井发生了持续一周的井喷,严重污染了渤海海域。(2) 因钻井船和钻井平台的排放。钻井船、平台机舱和机器在作业中不断排放出的含油污水、含油泥浆以及管道运送中的漏油等,都会造成污染。第二节有关海上油污损害的国际公约和国内立法第二节有关海上油

4、污损害的国际公约和国内立法v一、一、1954年防止海洋油污国际公约及其修订。年防止海洋油污国际公约及其修订。v1954年国际防止海止海洋石油污染公约是第一个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该公约于1958年生效。公约规定 ,禁止150总吨位以上的油轮和500 总吨位以上的其他船舶在离岸50海里以内排放油类或油类混合物 。1962 年修正案将50海里扩大到100海里 。该公约又于1969年、1971年进行了修改。但是,由于船旗国尤其是方便旗国既未严格遵循公约的标准,也未严厉惩罚造成油污的船舶,因此,公约在实践中难以奏效,油污情况仍然严重。此外,该公约并未涉及因船舶发生事故造成油污应如何处理的问题。v 二

5、、二、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及其修订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及其修订v 1.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v 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于1975年生效。1980年,我国参加了该公约。到目前为止,已有79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该公约。公约的主要内容有: (1) 适用范围。公约适用的船舶是指实际载运散装油类货物的任何类型的海运船舶和海上船艇 。公约不适用于军舰 、国有的公务船舶、内河船、平台和海上石油存储设备等海上装置以及非海运船舶,甚至载运桶装油类货物或空载的油轮等。v 公约适用的油类是指任何持久性油类,例如,原油、燃料油、重柴油、润滑油以及鲸油。公约不适用于非持久性油类,

6、例如,汽油、轻柴油等。v 公约适用的地理范围仅包括缔约国的领土和领海。在此范围以外的油污损害赔偿,适用其他国际公约或相关的国内法。v (2) 责任主体。责任主体为船舶所有人,包括以下公司和人员:登记为船舶所有人的人;没有登记的,则为拥有该船舶的人;船舶为国家所有而由在该国登记为船舶经营人的公司所经营的,则为船舶经营人。v (3) 民事赔偿责任与免责。只要船舶溢出或排放油类并污染了缔约国领土、领域,船舶所有人即应赔偿。船舶所有人证明损害是下列原因造成的 , 不负赔偿责任:a.战争行为、敌对行为,内战、武装暴动,或特殊的、不可避免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b.完全由于第三人故意的作为或不作为;c.对灯

7、塔或其他助航设施管理的政府及其主管当局在履行职责时的疏忽或过失;d.受害人的故意或过失行为。船舶所有人对受害人故意引起的损害不负责任,对受害人过失引起的损害可全部或部分免责。v (4) 赔偿范围。公约规定的油污损害赔偿范围包括:a.由于船舶溢出或排放油类而直接造成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b.采取预防措施而支付的费用。它不包括在船舶溢出或排放油类之前采取的任何预防措施而产生的任何费用;c.由于采取预防措施而造成的进一步灭失或损害。例如,使用热水冲洗或化学分解等方法清除油污,导致某些海洋生物死亡,或在作业过程中某些人员中毒等的损害。v (5) 责任限额与限制基金。船舶所有人有权将其对任何油污事故的赔

8、偿总额限定为按船舶吨位计算每吨2000法郎。v (6) 强制保险与保证。缔约国登记运载运2000吨以上的散装油类货物的船舶所有人必须进行保险或取得其他财务保证,以便按公约规定承担其对油污损害的责任,并向每一船舶签发证书以证明其已进行保险取得其他财务保证的有效性。对油污损害的任何索赔,可向保险人或财务保证人提出。v (7) 时效、管辖权、判决的承认与执行。油污损害赔偿请求时效为三年,自损害发生之日起算。但无论如何不得在引起损害事件发生之日起六年后提出诉讼。在一个或若干缔约国领域内发生油污损害事件,或已在此缔约国领域内采取防止或减轻油污损害的预防措施,赔偿诉讼只能向上述一个或几个缔约国提出。任何诉

9、讼的适当通知应送达被告人。各国应保证它的法院具有处理上述赔偿诉讼的必要管辖权。基金设立后,基金所在国法院是决定有关基金分摊和分配的一切事项的惟一可以管辖的法院。v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所作出的任何判决,如果可在原判决国家实施而无须通常的复审手续,则应为各国所承认。v油污损害赔偿请求时效为三年,自损害发生之日起算。但无论如何不得在引起损害事件发生之日起六年后提出诉讼。v油污损害赔偿请求时效为三年,自损害发生之日起算。但无论如何不得在引起损害事件发生之日起六年后提出诉讼。v 2.1969年责任公约议定书v (1) 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1976年特别提款权议定书。该议定书于1981年生效。

10、我国于1986年加入该议定书。截至1996年6月,已有5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该议定书 。该议定书将1969年责任公约规定的金法郎改为特别提款权 ,按1特别提款权等于15金法郎计算,将赔偿责任限额改为每一船舶吨位133特别提款权 ,但总额不得超过1400万特别提款权。v (2) 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1984年议定书。该议定书经修正后称为1984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但它从未生效,而且也不再生效。v (3)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v三、1971年设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国际公约及其修订v 1971年设立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国际公约是对1969年责任公约的

11、补充。它于1978年生效。至1996年9月, 已有72个国家加入了该公约。我国至今未加入该公约。公约共48条,中心内容为两部分:一是对污染受害人的赔偿以及对船舶所有人的补贴;二是关于赔偿基金的设立与分摊。具体规定如下:v (1) 赔偿范围与免责事由。赔偿范围包括:受害人按照责任公约未能取得全部和充分赔偿的部分;船舶所有人责任限制以外的部分; 船舶所有人责任限制以内的应赔部分 ,因船舶所有人无力支付,而在受害人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后仍不能得到赔偿的部分或余额。v 免责事由包括:a.战争、敌对行动、内战或暴动;b.军舰或政府非商用船舶溢漏或排放油类;c.全部或部分因受害人有意作为或不作为。v (2)

12、补贴范围与例外。公约对船舶所有人包括其保险人和财务保证人的补贴范围是:按船舶吨位计算,船舶所有人按每吨超过1500至2000金法郎之间计算赔偿的金额部分 ,或赔偿总数在12500万以上和2100万金法郎以下的部分;由于特殊的、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而造成的油污损害。v (3) 限额。国际油污赔偿基金对每一事故赔偿和补贴的金额合计不超过4.5 亿金法郎。v (4) 基金组成。国际油污赔偿基金的款项由缔约国中在其领土内的港口每年接受海运石油15万吨以上的任何人摊款组成;如果同一缔约国内接受摊款石油总量超过15万吨时,任何接受摊款石油的单位或个人 ,即使接受石油的数量不足15万吨 ,也应按实际收到量交付

13、摊款。四、国际海事委员会油污损害指南四、国际海事委员会油污损害指南v 油污损害索赔基本上都可根据责任公约和基金公约机制通过协商解决。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国际公约具有不确定性,加上各国出现不同立法,人们越来越关注油污损害的赔偿问题。为了统一油污损害赔偿责任方面的国际法律 ,保护海洋环境 ,国际海事委员会于1994年通过了 油污损害指南。 该指南遵循了如下三个原则:其一确定油污损害赔偿范围时,参考了大多数国家法律认为可以受偿的请求范围, 同时适当考虑国际油污赔偿基金确立的标准; 其二,使用的术语要考虑在不同法律传统的国家都能被理解和接受;其三,既要使请求事项具有很强的明确性,又要保留

14、请求事项的足够灵活性。指南具体规定了除人身伤亡以外的油污损害的请求范围和计算方法。指南包括三部分,一是总则,它要求受害人采取合理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二是经济损失,包括相继经济损失和纯经济损失;三是预防措施、清除及复原费用。五、其他国际公约五、其他国际公约v 除了以上国际公约外,国际海事组织等还拟定和通过了以下涉及海洋污染的公约:(1)1969年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件公约;(2)1972上防止倾倒废物和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3)1973年国际干预公海非油类物质污染议定书;(4)1994年海上运输有毒有害物质赔偿责任公约草案。 (5)1982年,联合国海洋公约通过, 几乎对海洋保护的各个方面都作了

15、规定。v (6)1990年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国际公约。 为加强对油污的防备、反应和国际合作,国际海事组织于1990年制定并通过了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它是继1982年海洋公约之后的又一公法性海洋环境保护公约。公约已于1995年生效。截至1996年10月,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43个国家加入该公约。但是,我国与英国均未加入。v (7)1973年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国际公约 及1978年议定书。由于1969年责任公约和1971 年基金公约仅适用于船舶造成的油污, 同时,1969年责任公约规定的赔偿限额过低,具有局限性。为了弥补上述公约的不足,国际海事组织于1973年又制定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

16、污染公约。该公约对各缔约国的要求较高,通过后并未马上得到普遍接受。因此,国际海事组织于1978年召开会议对其加以修改,并通过了关于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该议定书已于1983年生效。我国于1983年加入了该公约及议定书。截至1997年2月,加入该议定书的国家已有100个。六、中国防污立法六、中国防污立法v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船舶和石油钻井平台进入我国海域,从事运输和石油开发活动,使我国管辖的海域受到了严重污染。为了加强海洋环境管理,维护我国和人民的合法利益,我国于1982年通过了海洋环境保护法,于1983年发布了防止船舶污染

17、海域管理条例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于1985年发布了海洋倾废管理条例 ,于1988年发布了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于1990年发布了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和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于1993年发布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条例等。第三节海上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要件第三节海上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要件v 一、油污损害赔偿归责原则一、油污损害赔偿归责原则为了增加油污受害人获得补偿的机会,促使油轮所有人积极预防海上油污,保护海洋环境,有关国际公约规定,海上油污民事责任的归责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我国民法通则也确定了这一原则。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

18、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 ,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v 二、船舶油污损害事实的认定二、船舶油污损害事实的认定v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侵权人应赔偿受害人因侵权行为而遭受的全部财产损失。海上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的范围包括:v 1.受害人的直接财产损失(1)油污造成受害人财产的直接减少或人身伤害。例如 ,油污所致海水养殖的死亡、接触油类的人所受的人身伤害等。v (2)采取预防措施的费用。预防措施 ,是指油污事件发生后,任何人包括船舶所有人、船长或船员等采取的旨在防止或减轻污染损害的任何合理措施,例如,为防止油污扩散而设置浮栅栏等。v 2.受害人的间接财产损失v (1) 油污直接造成

19、的可得利益损失。例如,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渔业和旅游业等收益减少的损失,不仅难以证明,而且难以计算,一般认为属于推测的损失,不引起损害赔偿责任。v (2) 采取预防措施而导致的进一步灭失或损害。例如,为清除海面油污,喷洒具有毒性的清洁剂,而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以及喷洒人员中毒。v 三、油污损害赔偿责任限制三、油污损害赔偿责任限制在无过失责任原则下,当船舶造成巨大的污染损害时,船舶所有人承担的赔偿数额较大,一次事故就可能导致船舶所有人破产。这对航运事业及其他海上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为此,各国法律、国际公约规定了船舶污染赔偿责任限制制度,即船舶所有人可以申请将其赔偿责任减免到一定限度,并使之成

20、为国际上处理油污事件的一般法律制度。第四节海上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和管辖第四节海上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和管辖v 一、油污损害责任人的确定一、油污损害责任人的确定v 1.船方或海上装置所有人v 由于海上风险特殊,造成污染的人并不一定是赔偿责任的主体。为此,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多采取以下两种方法确定索赔对象:一是明确规定船舶所有人是唯一索赔对象。如1969年责任公约1984年议定书。这种方法可以简化手续。二是开列除外名单。这种方法可以促使与污染有关的责任者采取措施,减轻或消除污染,但它比较繁琐,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除外对象。v 2.货油方考虑到向受害人提供充分赔偿,势必增加船舶所有人的额外经济负担,

21、而且引起污染损害的正是船上所载货油,要求货油方承担部分油污损害公平合理,因此,1971年基金公约首次引进了船方与货油方分担油污损害赔偿的新概念。即进口或接受海运石油超过一定数量的人必须交付摊款,设立特别基金,参加油污损害分摊。3.保险人油污责任法在贯彻无过错责任的同时,还确立了强制保险制度。油污受害人可以直接对保险人提起索赔。二、海上油污事件的管辖二、海上油污事件的管辖1.海上油污损害赔偿诉讼的管辖对于海上油污损害赔偿诉讼的管辖,一般采用地域管辖原则。也就是说,油污损害事故的发生地或者防止或减轻油污损害措施的所在地,是确定管辖的根据。2.海上油污行政、刑事案件的管辖权船旗国、港口国、沿海国对此

22、类案件具有行政或司法管辖权。但是,由于多重管辖导致的司法管辖权的冲突,因此必须根据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解决。v 3. 一次责任限额的计算标准一次责任限额的计算标准v 关于一次责任限额的计算标准上有两种不同的方法,航次关于一次责任限额的计算标准上有两种不同的方法,航次主义和事故主义。主义和事故主义。v 我国我国海商法海商法采用的是事故主义采用的是事故主义v 4、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发生时,人身赔偿基金不足、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发生时,人身赔偿基金不足赔偿时,不足部分与财产并列按比例受偿。港池、航道损赔偿时,不足部分与财产并列按比例受偿。港池、航道损失在财产损失中优先受偿。失在财产损失中优先受偿。

23、v案例计算案例计算v 甲船甲船100000吨,因其单方过失造成乙船人身伤亡损失吨,因其单方过失造成乙船人身伤亡损失29778500计算单位,乙船损失计算单位,乙船损失4000000计算单位,货物计算单位,货物损失损失4000000计算单位和港池损失计算单位和港池损失8778000计算单位。现计算单位。现各受害方提出赔偿请求,请计算各方的应当赔偿额?各受害方提出赔偿请求,请计算各方的应当赔偿额?v 人身伤亡赔偿责任限额人身伤亡赔偿责任限额v 300500 333000v 5013000 5002500v 300130000 33327000v 3000170000 25040000v 70001

24、100000 1673000025584000计算单位v 非人身伤亡赔偿请求责任限额非人身伤亡赔偿请求责任限额v 300500吨吨 167000v 50130000吨吨 16729500v 3000170000吨吨 12540000v 70001100000吨吨 )833000012583500计算单位v 注意:注意:v 29778500计算单位计算单位v )25584000计算单位计算单位 4194500计算单位v 不足部分分得不足部分分得v 12583500419450040000002877800041945002516700单位v 全部非人身伤亡请求所得全部非人身伤亡请求所得v 125

25、83500v ) 2516700v 10066800计算单位计算单位v 港池损失受偿额:港池损失受偿额:v 8778000计算单位计算单位v 货物损失受偿额货物损失受偿额:v (10066800-8778000)1/2644400计算单位计算单位v 船舶损失赔偿额:船舶损失赔偿额:v 644400计算单位计算单位v(六)责任限制基金(六)责任限制基金v海事赔偿责任人在初步确定有责任时,如果希海事赔偿责任人在初步确定有责任时,如果希望在被追究责任时可以限制赔偿责任,就可以望在被追究责任时可以限制赔偿责任,就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设立责任限制基金。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设立责任限制基金。申请人设

26、立责任限制基金请人设立责任限制基金并不表明并不表明其对责任的承其对责任的承认。认。v基金设立后,向责任人提出请求的任何人,不基金设立后,向责任人提出请求的任何人,不得对责任人的任何财产行使任何的权利,法院得对责任人的任何财产行使任何的权利,法院应发出公告,通知限制性债权人参与责任限制应发出公告,通知限制性债权人参与责任限制基金清偿,接受其他对申请人享有债权的债权基金清偿,接受其他对申请人享有债权的债权登记,审查其债权是否属于限制性债权。登记,审查其债权是否属于限制性债权。 v (七)双方请求金额的对冲(七)双方请求金额的对冲v 享有责任限制的人,就同一事故向请求人提出反请求的,享有责任限制的人

27、,就同一事故向请求人提出反请求的,双方的请求金额可以对冲。双方的请求金额可以对冲。v 案例:甲船(责任限额案例:甲船(责任限额1000000计算单位)与乙船(计算单位)与乙船(2000000计算单位)因各负计算单位)因各负50的过失碰撞,致使甲船损的过失碰撞,致使甲船损失失18000000计算单位,乙船损失计算单位,乙船损失4000000计算单位,如计算单位,如何承担?何承担?v 甲船赔偿责任额:甲船赔偿责任额:v 4000000502000000v 乙船责任额乙船责任额:v 18000000509000000v 900000020000007000000v 结论:乙船赔偿甲船:结论:乙船赔偿

28、甲船:2000000计算单位计算单位v 案例案例 韩国韩国Sekwang 船务有限责任公司申请船务有限责任公司申请v 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案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案v 【案情案情】v 申请人:申请人:Sekwang Shipping Co.,Ltd.(大韩民国世况船(大韩民国世况船务公司,以下简称务公司,以下简称S公司)。公司)。异议人: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上海市环保局异议人: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上海市环保局)。)。v 异议人:农业部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东异议人:农业部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东海渔监局)。海渔监局)。v 异议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

29、局(以下简称上海海事异议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以下简称上海海事局)。局)。v 2001年年4月月17日,日,S公司所有的公司所有的“大勇大勇”轮(轮(M.V.“DAE MYONG”)在长江口附近海域(离上海南汇三甲港、横)在长江口附近海域(离上海南汇三甲港、横沙岛只有几十海里的长江口沙岛只有几十海里的长江口“鸡骨礁鸡骨礁”附近)与香港籍附近)与香港籍“大大望望”轮发生碰撞,导致轮发生碰撞,导致“大勇大勇”轮船载苯乙烯泄漏的重大海轮船载苯乙烯泄漏的重大海损事故。涉案船舶损事故。涉案船舶“大勇大勇”轮于轮于2001年年6月月15日更名为日更名为M.V.“BOGHIL”,总吨位,总吨位1,9

30、99吨。吨。 v S公司根据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以(以下简称下简称海诉法海诉法)及)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以下简称简称海商法海商法)的相关规定,向上海海事法院申请设立)的相关规定,向上海海事法院申请设立数额为数额为417,333计算单位(特别提款权)的海事赔偿责任计算单位(特别提款权)的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上海海事法院依法向已知利害关系人发出通知限制基金。上海海事法院依法向已知利害关系人发出通知,并通过报纸发布了公告。,并通过报纸发布了公告。v 上海市环保局、东海渔监局、上海海事局在公告期间向上上海市环保局、东

31、海渔监局、上海海事局在公告期间向上海海事法院提出异议称:碰撞事故引起船载苯乙烯泄漏并海海事法院提出异议称:碰撞事故引起船载苯乙烯泄漏并导致事发洋面受污和环境受损,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损害导致事发洋面受污和环境受损,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属非限制性债权,申请人应当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异赔偿属非限制性债权,申请人应当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异议人作为国家有关行政职能部门依职权采取了应急处置强议人作为国家有关行政职能部门依职权采取了应急处置强制措施,并对碰撞事故引起的环境污染进行了检测及分析制措施,并对碰撞事故引起的环境污染进行了检测及分析评估,由此产生的相应费用属行政干预费用,依法不能作评估,由此产生的

32、相应费用属行政干预费用,依法不能作为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项目;申请人在船员配备上存在过为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项目;申请人在船员配备上存在过失,其船长未经英语培训,失,其船长未经英语培训,“大勇大勇”轮属不适航船舶。为此轮属不适航船舶。为此,请求驳回,请求驳回S公司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申请。公司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申请。v 问题:问题:v 1、是否属于非限制债权?、是否属于非限制债权?v 2、申请设立责任限制基金是否意味着受责任限制制度保、申请设立责任限制基金是否意味着受责任限制制度保护?护?v 3、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是否冲突?、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是否冲突?v 【审判审判】v 上海海事法

33、院经审理认为:上海海事法院经审理认为:S公司具备申请设立海事赔偿公司具备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主体资格。责任限制基金的主体资格。S公司因其所属船舶在营运过公司因其所属船舶在营运过程中发生碰撞事故引发重大海损而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任程中发生碰撞事故引发重大海损而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于法不悖,上海市环保局、东海渔监局、上海海限制基金于法不悖,上海市环保局、东海渔监局、上海海事局请求驳回事局请求驳回S公司设立该责任限制基金缺乏相应的法律公司设立该责任限制基金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至于涉案化工品污染损害赔偿及行政机关的相关费依据。至于涉案化工品污染损害赔偿及行政机关的相关费用是否属限制性债

34、权,以及涉案船舶是否适航等争议,则用是否属限制性债权,以及涉案船舶是否适航等争议,则属实体审理范围,并不影响本案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属实体审理范围,并不影响本案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设立。设立。 v S公司就涉案海损的赔偿限额为公司就涉案海损的赔偿限额为417,333计算单位,按海计算单位,按海损事故发生之日(损事故发生之日(2001年年4月月1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特别提款权与美元的折算率布的特别提款权与美元的折算率1:1.26181计算,折合计算,折合526,594.95美元。遂依照美元。遂依照海诉法海诉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一、第一百零一条第一、三款、第一百零六条

35、第二款、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作出三款、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作出如下裁定:如下裁定:v 一、准许一、准许S公司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申请。公司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申请。v 二、二、S公司应在裁定生效后五日内在上海海事法院设立该公司应在裁定生效后五日内在上海海事法院设立该基金。基金数额为基金。基金数额为526,594.95美元及该款自美元及该款自2001年年4月月17日起至基金设立之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现行美元活期存款日起至基金设立之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现行美元活期存款利率计算产生的银行利息。利率计算产生的银行利息。v 上海市环保局、东海渔监局、上海海事局上诉称:一、上海

36、市环保局、东海渔监局、上海海事局上诉称:一、本起事故是世界上迄今发生的最大的苯乙烯泄漏污染事故本起事故是世界上迄今发生的最大的苯乙烯泄漏污染事故,导致事发洋面受污和环境受损,导致事发洋面受污和环境受损,S公司应当承担行政责公司应当承担行政责任。上海市环保局、东海渔监局、上海海事局与任。上海市环保局、东海渔监局、上海海事局与S公司之公司之间产生的是行政关系,间产生的是行政关系,S公司需承担的清污等有关行政费公司需承担的清污等有关行政费用不属于用不属于海商法海商法调整的范围,不应适用调整的范围,不应适用海商法海商法有有关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规定,上海市环保局、东海渔关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规定,

37、上海市环保局、东海渔监局、上海海事局作为行政机关也不应作为利害关系人。监局、上海海事局作为行政机关也不应作为利害关系人。二、法院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能否设立的审查应包括二、法院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能否设立的审查应包括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主体资格、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主体资格、 v 债权性质以及申请人是否丧失责任限制的条件,而涉案船债权性质以及申请人是否丧失责任限制的条件,而涉案船舶在本次事故中存在不适航等丧失责任限制的事实。原审舶在本次事故中存在不适航等丧失责任限制的事实。原审法院仅以法院仅以“属实体审理范围属实体审理范围”为由排除上海市环保局、东海为由排除上海市环保局、东海渔监局、上海海事局

38、异议,属适用法律错误。三、原审法渔监局、上海海事局异议,属适用法律错误。三、原审法院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数额换算成美元,并以事故发院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数额换算成美元,并以事故发生之日为换算基准日,违反生之日为换算基准日,违反海商法海商法第二百七十七条之第二百七十七条之规定。综上,请求撤销原审法院裁定。规定。综上,请求撤销原审法院裁定。 v S公司答辩称:本案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设立程序应适公司答辩称:本案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设立程序应适用用海商法海商法及及海诉法海诉法的有关规定。的有关规定。S公司并不存在公司并不存在丧失责任限制的事实,申请限制的海事债权也属于限制性丧失责任限制的事实,申

39、请限制的海事债权也属于限制性债权。债权。海诉法海诉法对利害关系人的确定并无特定程序,如对利害关系人的确定并无特定程序,如果上海市环保局、东海渔监局、上海海事局认为自己并非果上海市环保局、东海渔监局、上海海事局认为自己并非利害关系人,就无权提出异议或上诉。利害关系人,就无权提出异议或上诉。海商法海商法第二百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了特别提款权换算成人民币时应以判决之日七十七条规定了特别提款权换算成人民币时应以判决之日为换算基准日,但并非强制规定特别提款权只能转换成人为换算基准日,但并非强制规定特别提款权只能转换成人民币。本案系程序性的裁定,原审法院将美元作为换算货民币。本案系程序性的裁定,原审法院将美

40、元作为换算货币,不具备适用币,不具备适用海商法海商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必要条件。第二百七十七条的必要条件。v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认为:涉案海损事故发生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认为:涉案海损事故发生地及损害结果发生地均在我国境内,应适用我国法及损害结果发生地均在我国境内,应适用我国法律。律。海诉法海诉法是规范我国领域内海事诉讼的特是规范我国领域内海事诉讼的特别程序法,别程序法,海商法海商法是调整海上运输关系和船是调整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的特别法,上述法律中有关海事赔偿责任舶关系的特别法,上述法律中有关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规定应适用于本案。根据限制基金的规定应适用于本案。根据海诉法海诉法第一百零二条的

41、规定,本案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本案S公司可以向事故发公司可以向事故发生地的上海海事法院提出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生地的上海海事法院提出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请求。本案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是否符基金的请求。本案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是否符合设立的法定条件,取决于申请主体是否符合法合设立的法定条件,取决于申请主体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涉案海事事故产生的债权是否属于限制律规定、涉案海事事故产生的债权是否属于限制性债权、申请设立基金的数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性债权、申请设立基金的数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v 关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申请主体资格问题,上海市高关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申请主体资格问题,上海市高级人

42、民法院认为:级人民法院认为:S公司作为涉案船舶的所有人,符合公司作为涉案船舶的所有人,符合海诉法海诉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具备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具备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主体资格。任限制基金的主体资格。v 关于本案海事债权是否属于限制性债权的问题,上海市高关于本案海事债权是否属于限制性债权的问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认为:级人民法院认为:S公司所属船舶在营运过程中发生碰撞公司所属船舶在营运过程中发生碰撞事故,并引发有毒化工品泄漏造成污染损害。由此可能产事故,并引发有毒化工品泄漏造成污染损害。由此可能产生的民事赔偿请求符合生的民事赔偿请求符合海商法海商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

43、的限第二百零七条规定的限制性债权特征,不属于制性债权特征,不属于海商法海商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的油第二百零八条规定的油污损害赔偿请求等非限制性债权污损害赔偿请求等非限制性债权,符合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符合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设立的条件。基金设立的条件。 v 对于涉案事故,对于涉案事故,S公司可能基于不同的法律规定而分别承公司可能基于不同的法律规定而分别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这两种法律责任是相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这两种法律责任是相对独立、互不排斥的。作为行政机关,不能因申请人需承对独立、互不排斥的。作为行政机关,不能因申请人需承担行政责任而排除其他遭受损失的民事主体向申请人主张担行政责任而排除其他遭受损失的民事主体向申请人主张民事债权的可能性;同样,行政机关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民事债权的可能性;同样,行政机关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并主张民事债权。上海市环保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并主张民事债权。上海市环保局、东海渔监局、上海海事局也已经声明保留向局、东海渔监局、上海海事局也已经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