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8_第1页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8_第2页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8_第3页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8_第4页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 8 公共广播系统公共广播系统 8.1 8.1 公共广播系统的概念公共广播系统的概念 8.2 8.2 公共广播系统的功能公共广播系统的功能8.3 8.3 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5 8.5 数字化公共广播系统数字化公共广播系统8 8 公共广播系统公共广播系统1. 1. 公共广播的定义公共广播的定义 公共广播系统属于扩声音响系统中的一个分支,而扩声音响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属于扩声音响系统中的一个分支,而扩声音响系统又称专业音响系统,涉及电声、建声和乐声三种学科的边缘科学。又称专业音响系统,涉及电声、建声和乐声三种学科的边缘科学。

2、公共广播:由使用单位自行管理的,在本单位范围内为公众服务公共广播:由使用单位自行管理的,在本单位范围内为公众服务的声音广播。包括业务广播、背景广播和紧急广播等。的声音广播。包括业务广播、背景广播和紧急广播等。 公共广播系统:为公共广播覆盖区服务的所有公共广播设备、设公共广播系统:为公共广播覆盖区服务的所有公共广播设备、设施及公共广播覆盖区的声学环境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施及公共广播覆盖区的声学环境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公共广播设备: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的全部设备的总称。包括广播公共广播设备: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的全部设备的总称。包括广播扬声器、功率放大器、传输线路及其传输设备、管理控制设备、寻扬声器

3、、功率放大器、传输线路及其传输设备、管理控制设备、寻呼设备、传声器和其他信号源设备。呼设备、传声器和其他信号源设备。8 8 公共广播系统公共广播系统8.1 8.1 公共广播系统的概念公共广播系统的概念 1. 1. 公共广播的定义公共广播的定义2. 2. 广播系统的分类广播系统的分类 报告厅广播音响同声传译会议室广播音响广播音响系统面向会议、报告厅等的体育馆扩声系统剧场扩声系统礼堂扩声系统厅堂扩声系统应急广播业务广播、背景音乐宾馆客房广播音响系统公众区语音广播公共广播系统广播系统8 8 公共广播系统公共广播系统8.1 8.1 公共广播系统的概念公共广播系统的概念 2. 2. 广播系统的分类广播系

4、统的分类1. 1. 业务广播业务广播 业务广播:公共广播系统向其服务区播送的、需要被全部或部分业务广播:公共广播系统向其服务区播送的、需要被全部或部分听众收听的日常广播。包括发布通知、新闻、信息、语声文件、寻呼、听众收听的日常广播。包括发布通知、新闻、信息、语声文件、寻呼、报时等。报时等。 主要应用办公楼、商业写字楼、学校、医院、铁路客运站、航空主要应用办公楼、商业写字楼、学校、医院、铁路客运站、航空港、车站、银行及工厂等等场所。港、车站、银行及工厂等等场所。8 8 公共广播系统公共广播系统8.2 8.2 公共广播系统的功能公共广播系统的功能 1. 1. 业务广播业务广播2. 2. 背景音乐广

5、播背景音乐广播 背景音乐广播:公共广播系统向其服务区播送渲染环境气氛的广背景音乐广播:公共广播系统向其服务区播送渲染环境气氛的广播。包括背景音乐和各种场合的背景音响播。包括背景音乐和各种场合的背景音响( (包括环境模拟声包括环境模拟声) )等。等。 主要作用是掩盖环境噪声,并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主要作用是掩盖环境噪声,并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 广泛应用于宾馆、酒店、餐厅、商场、医院、办公楼等场所。广泛应用于宾馆、酒店、餐厅、商场、医院、办公楼等场所。8 8 公共广播系统公共广播系统8.2 8.2 公共广播系统的功能公共广播系统的功能 2. 2. 背景音乐广播背景音乐广播3. 3. 紧急紧

6、急( (应急应急) )广播广播 应急广播:公共广播系统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而向其服务区发应急广播:公共广播系统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而向其服务区发布的广播。包括警报信号、指导公众疏散的信息和有关部门进行现布的广播。包括警报信号、指导公众疏散的信息和有关部门进行现场指挥的命令等。场指挥的命令等。 在实际使用中,通常将业务性广播或背景音乐广播系统与应急在实际使用中,通常将业务性广播或背景音乐广播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合并使用。广播系统合并使用。 平时用于业务性广播或背景音乐广播,紧急事件发生时,强制平时用于业务性广播或背景音乐广播,紧急事件发生时,强制切换到应急广播状态。切换到应急广播状态。8 8 公共广播

7、系统公共广播系统8.2 8.2 公共广播系统的功能公共广播系统的功能 3. 3. 应急广播应急广播8.3 8.3 公共广播的组成公共广播的组成8.3.1 8.3.1 节目源设备节目源设备8.3.2 8.3.2 信号处理设备信号处理设备8.3.3 8.3.3 传输线路传输线路8.3.4 8.3.4 扬声器系统扬声器系统8.3 8.3 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本节学习要求本节学习要求1 1 了解节目源设备了解节目源设备2 2 了解信号处理设备了解信号处理设备3 3 了解传输线路了解传输线路4 4 了解扬声器系统了解扬声器系统 公共广播设备: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的全部设备的总称。包括广播公共

8、广播设备: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的全部设备的总称。包括广播扬声器、功率放大器、传输线路及其传输设备、管理控制设备、寻扬声器、功率放大器、传输线路及其传输设备、管理控制设备、寻呼设备、传声器和其他信号源设备。呼设备、传声器和其他信号源设备。 传输线路传输线路 : :将公共广播信号从信号处理设备将公共广播信号从信号处理设备( (含放大器含放大器) )或机房,或机房,传输到广播服务区现场广播扬声器的线路,包括各种导电线缆、光纤传输到广播服务区现场广播扬声器的线路,包括各种导电线缆、光纤网络等。网络等。 寻呼:寻人、寻物或寻求帮助的广播;或根据现场需要临时向指寻呼:寻人、寻物或寻求帮助的广播;或根据现场需要

9、临时向指定的广播区发布的广播。定的广播区发布的广播。节目源设备节目源设备处理和放大设备处理和放大设备传输线路传输线路扬声器系统扬声器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组成8.3 8.3 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1. 1. 作用:为广播系统提供各种音频信号。作用:为广播系统提供各种音频信号。2. 2. 主要设备:主要设备: 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 CDCD唱机;唱机; 录音卡座;录音卡座; AM/FMAM/FM调谐器;调谐器; 传声器。传声器。3. 3. 通过音频矩阵切换器和节目源切换器进行节目信号的切换。通过音频矩阵切换器和节目源切换器进行节目信号的切换。节目源设备节目源设备处

10、理和放大设备处理和放大设备传输线路传输线路扬声器系统扬声器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组成8.3 8.3 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8.3.1 8.3.1 节目源设备节目源设备1. 1. 前置放大器前置放大器 功能:将输入的微弱音频信号进行放大,以满足功率放大对输入电平功能:将输入的微弱音频信号进行放大,以满足功率放大对输入电平的要求。的要求。2. 2. 调音(控制)台调音(控制)台 功能:将多路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分配、音质修饰和音响效果加工。功能:将多路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分配、音质修饰和音响效果加工。 调音台包括了前置放大器的功能,还具有对音量和音响效果进行调整调音台包括了前置

11、放大器的功能,还具有对音量和音响效果进行调整和控制的功能。和控制的功能。3. 3. 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 功能:将前置放大器或调音台送来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再通过传输功能:将前置放大器或调音台送来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再通过传输线路去推动扬声器放声。线路去推动扬声器放声。8.3 8.3 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8.3.2 8.3.2 信号放大和处理设备信号放大和处理设备节目源设备节目源设备处理和放大设备处理和放大设备传输线路传输线路扬声器系统扬声器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组成输)载波传输(调频信号传终端式)低电平传输系统(有源式)高电平传输系统(定压音频传输传输方式1. 1.

12、 高电平信号传输系统高电平信号传输系统 音源设备和放大器都集中放置在中央广播控制室内,由中央广播音源设备和放大器都集中放置在中央广播控制室内,由中央广播音响控制系统中送出的信号电平为音响控制系统中送出的信号电平为7070 100V100V(定压输出),每个终端(定压输出),每个终端由线间变压器降压并与扬声器分配。由线间变压器降压并与扬声器分配。BGMBGM背景音乐背景音乐(Back (Back Ground Music )Ground Music )8.3 8.3 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8.3.3 8.3.3 传输线路传输线路 1. 1. 高电平信号传输系统高电平信号传输系统 优

13、点:传输电平小、传输损耗小、传输距离长,服务区域广。由于在终优点:传输电平小、传输损耗小、传输距离长,服务区域广。由于在终端不需要设置收音放大设备,故障小,设备器材配套容易,费用低。端不需要设置收音放大设备,故障小,设备器材配套容易,费用低。 缺点:传输线路很长时,传输线路上的损耗不能忽略,高频响应损失需缺点:传输线路很长时,传输线路上的损耗不能忽略,高频响应损失需通过均衡补偿,才能确保音响效果。通过均衡补偿,才能确保音响效果。8.3 8.3 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8.3.3 8.3.3 传输线路传输线路 1. 1. 高电平信号传输系统高电平信号传输系统2. 2. 低电平信号传输

14、系统低电平信号传输系统 功率放大器输出设备放置在用户群端,低阻抗功率放大器将中央功率放大器输出设备放置在用户群端,低阻抗功率放大器将中央广播控制室送来的低电平节目信号进行放大。广播控制室送来的低电平节目信号进行放大。 采用低阻抗传输,线路上的串音得到抑制,但每个终端需要接收采用低阻抗传输,线路上的串音得到抑制,但每个终端需要接收放大设备,费用高。放大设备,费用高。8.3 8.3 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8.3.3 8.3.3 传输线路传输线路 2. 2. 低电平信号传输系统低电平信号传输系统3. 3. 调频传输系统调频传输系统 将节目源的音频信号经调制器变成被调制的高频载波,通过将

15、节目源的音频信号经调制器变成被调制的高频载波,通过CATVCATV同同轴电缆送至用户终端,并解调成声音信号。轴电缆送至用户终端,并解调成声音信号。8.3 8.3 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8.3.3 8.3.3 传输线路传输线路 3. 3. 调频传输系统调频传输系统 系统中安装系统中安装FMFM接收天线,可接收当地的调频广播,广播线路与接收天线,可接收当地的调频广播,广播线路与CATVCATV系统线路共用。系统线路共用。8.3 8.3 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8.3.3 8.3.3 传输线路传输线路 3. 3. 调频传输系统调频传输系统将音频电流转变为声音信号并向空间辐射

16、声波的电声器件。将音频电流转变为声音信号并向空间辐射声波的电声器件。离子式气流调制式压电式静电式电磁式电动式按换能器类型分类同轴复合号筒复合纸盆单纸盆按振膜结构分类带式平板式球顶式锥盆式按振膜开头分类非纸质纸质按振膜材料分类8.3 8.3 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8.3.4 8.3.4 扬声器系统扬声器系统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1 8.4.1 设计要求及步骤设计要求及步骤8.4.2 8.4.2 设备的选择与设置设备的选择与设置8.4.3 8.4.3 连接器材的选择与设置连接器材的选择与设置8.4.4 8.4.4 公共广播系统设备的配接公共广播系

17、统设备的配接8.4.5 8.4.5 电源与接地电源与接地8.4.6 8.4.6 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的设计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的设计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本节学习要求本节学习要求1 1 了解设计要求及步骤了解设计要求及步骤 掌握技术指标掌握技术指标2 2 掌握设备的选择与设置掌握设备的选择与设置 扬声器扬声器 功放功放3 3 了解连接器材的选择与设置了解连接器材的选择与设置4 4 掌握公共广播系统设备的配接掌握公共广播系统设备的配接5 5 了解电源与接地了解电源与接地6 6 掌握应急广播系统设计要求掌握应急广播系统设计要求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

18、计1. 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JGJ 16-2008;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1-2006GB 50371-2006;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6-2010GB 50526-201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GB 50116-2013。2. 2.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A. A. 符合国家规范、标准,设计科学、标准化;符合国家规范、标准,设计科学、标准化; B. B. 选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开放性;选用成熟的技术和

19、产品,开放性; C. C. 经济、实用;经济、实用; D. D. 前瞻性、可扩展性。前瞻性、可扩展性。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1 8.4.1 设计要求及步骤设计要求及步骤3. 3.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A. A. 公共建筑的广播网一般应采用单环路馈送功率的方式;公共建筑的广播网一般应采用单环路馈送功率的方式; 线路较长的有线广播网应采用双环路方式;线路较长的有线广播网应采用双环路方式;B. B. 公共建筑应设置广播控制室;公共建筑应设置广播控制室; 当建筑中的公共活动场所需单独设置扩声系统时,应设置扩声当建筑中的公共活动场所需单独设置扩声系统时,应设置扩声控制室

20、。控制室。 广播控制室与扩声控制室之间应设中继线联络或采取用户线路广播控制室与扩声控制室之间应设中继线联络或采取用户线路转换的措施,以实现全系统联播;转换的措施,以实现全系统联播;C. C. 公共广播的用户分路应根据用户类别、播音控制、火灾应急广公共广播的用户分路应根据用户类别、播音控制、火灾应急广播控制和广播线路等因素确定。播控制和广播线路等因素确定。 当与火灾应急广播合用时,应按火灾应急广播要求确定。当与火灾应急广播合用时,应按火灾应急广播要求确定。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1 8.4.1 设计要求及步骤设计要求及步骤 3. 3.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4. 4

21、. 技术指标技术指标(1). (1). 清晰度:清晰度:90%90% 评价房间中语言清晰的指标,用评价房间中语言清晰的指标,用“音节清晰度音节清晰度”表示。表示。%100)()(数字测定用的全部单音节数字听众正确听到的单音节音节清晰度 满意:满意: 85%85% 良好:良好:75%85%75%85% 需要注意听,容易疲劳:需要注意听,容易疲劳:6575%6575% 很难听清楚:很难听清楚:65%10%10%2 2声音发涩声音发涩动态范围窄动态范围窄3 3声音无力声音无力音量感不足,声压低音量感不足,声压低4 4声音发硬声音发硬有谐波及互调畸变有谐波及互调畸变,通常为,通常为3%5%3%5%,高

22、频成分过多,高频成分过多5 5声音狭窄声音狭窄频率特性狭窄频率特性狭窄6 6声音轻飘声音轻飘中频段有低谷,音量感不足中频段有低谷,音量感不足7 7声音发干声音发干缺乏混响声,缺乏中、高频缺乏混响声,缺乏中、高频8 8声音发闷声音发闷缺乏中、高频,或指向性太尖而偏离轴线缺乏中、高频,或指向性太尖而偏离轴线9 9声音发尖声音发尖高频段抬起,谐波畸变及互调畸变高频段抬起,谐波畸变及互调畸变1010声音发散声音发散中频分量欠缺,瞬态特性不好,混响过多中频分量欠缺,瞬态特性不好,混响过多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1 8.4.1 设计要求及步骤设计要求及步骤 5. 5.

23、音质主观评价音质主观评价序号序号音质评价术语音质评价术语与之对应的音频信号特性及电声设备指标与之对应的音频信号特性及电声设备指标1111声音浑浊声音浑浊高频段噪声和失真较大高频段噪声和失真较大1212声音轰鸣声音轰鸣扬声器谐振峰突起,谐波畸变,瞬态响应失真扬声器谐振峰突起,谐波畸变,瞬态响应失真1313声音有层次声音有层次频率特性平坦,瞬态响应好频率特性平坦,瞬态响应好1414声音丰满厚实声音丰满厚实频带宽,中、低频好,混响适度频带宽,中、低频好,混响适度1515声音柔和声音柔和中、低频好,混响适度中、低频好,混响适度1616声音谐和声音谐和频率特性平衡频率特性平衡1717声音有气魄、有声音有

24、气魄、有力度力度中、低频音量感增长中、低频音量感增长1818声音清澈明亮声音清澈明亮中、高频响应平坦,混响适度,噪声及失真小中、高频响应平坦,混响适度,噪声及失真小1919声音纤细声音纤细高频分辨能力好,高频段平坦延声高频分辨能力好,高频段平坦延声2020声音有透明度声音有透明度中、高频畸变小,瞬态好中、高频畸变小,瞬态好2121整体感强,临场整体感强,临场感好,有包围感感好,有包围感对整个频段、混响比较满意的总体评价对整个频段、混响比较满意的总体评价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1 8.4.1 设计要求及步骤设计要求及步骤 5. 5. 音质主观评价音质主观评价1

25、. 1. 扬声器扬声器(1). (1). 主要性能指标主要性能指标 A. A. 标称功率标称功率 标称功率:指扬声器可以长期工作时的功率,单位为标称功率:指扬声器可以长期工作时的功率,单位为W W或或VAVA。 即:扬声器长时间使用不致因过热而损坏的情况下,允许输即:扬声器长时间使用不致因过热而损坏的情况下,允许输入到扬声器的最大低频电功率。入到扬声器的最大低频电功率。 B. B. 最大功率最大功率 最大功率:指扬声器在某一瞬间所能承受的峰值功率。最大功率:指扬声器在某一瞬间所能承受的峰值功率。 即:在不超过非线性畸变条件下,允许输入到扬声器的最大即:在不超过非线性畸变条件下,允许输入到扬声器

26、的最大电功率。电功率。 最大功率一般为标称功率的最大功率一般为标称功率的2323倍。倍。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2 8.4.2 设备的选择与设置设备的选择与设置 1. 1. 扬声器扬声器C. C. 阻抗特性阻抗特性 阻抗特性:指扬声器的阻抗随频率变化的特性。阻抗特性:指扬声器的阻抗随频率变化的特性。 在阻抗频率特性曲线上,由低频到高频第一个共振峰后的最在阻抗频率特性曲线上,由低频到高频第一个共振峰后的最小值,称为扬声器的额定阻抗。小值,称为扬声器的额定阻抗。 额定阻抗接近于一个纯电阻。额定阻抗接近于一个纯电阻。 常见阻抗:常见阻抗:44、88、1616等。等

27、。 扬声器的阻抗是功率放大器与扬声器匹配的主要依据。扬声器的阻抗是功率放大器与扬声器匹配的主要依据。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2 8.4.2 设备的选择与设置设备的选择与设置 1. 1. 扬声器扬声器 D. D. 指向特性指向特性 指向特性:扬声器向空间各方向发声的声压分布状况。指向特性:扬声器向空间各方向发声的声压分布状况。 一般来说,扬声器的发声总是有一定的指向性的,而且随频一般来说,扬声器的发声总是有一定的指向性的,而且随频率的变化会有很大的变化,通常在低频段率的变化会有很大的变化,通常在低频段( (小于小于200Hz)200Hz)是无方向性是无方向性的

28、;而在高频段,声音的传播则呈较强的方向性,其余在各方向的;而在高频段,声音的传播则呈较强的方向性,其余在各方向均匀传播。均匀传播。 扬声器在各频率下的辐射角大小,由扬声器的纸盒决定,不扬声器在各频率下的辐射角大小,由扬声器的纸盒决定,不能随意改变。能随意改变。 在频率相同时,直径大的扬声器比直径小的扬声器更具指向在频率相同时,直径大的扬声器比直径小的扬声器更具指向性。性。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2 8.4.2 设备的选择与设置设备的选择与设置 1. 1. 扬声器扬声器 E. E.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 输入不同频率的电压时,扬声器发出的声压会发生变化。输入不同频

29、率的电压时,扬声器发出的声压会发生变化。 一般中音频时产生的声压较大,而低音频和高音频时产生的声一般中音频时产生的声压较大,而低音频和高音频时产生的声压较小。压较小。 当声压下降为中音频时的某一数值时的高、低音频范围,称为当声压下降为中音频时的某一数值时的高、低音频范围,称为该扬声器的频率响应特性。该扬声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F. F. 失真失真 失真:指扬声器不能把原来的声音逼真地重放出来的现象。失真:指扬声器不能把原来的声音逼真地重放出来的现象。非线性失真频率失真失真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2 8.4.2 设备的选择与设置设备的选择与设置 1. 1. 扬声

30、器扬声器 G. G. 灵敏度灵敏度(L(LM M) ) 灵敏度:指在扬声器上加上灵敏度:指在扬声器上加上1W1W电功率时,轴向电功率时,轴向1m1m处各频率声压处各频率声压有效值的平均值。有效值的平均值。 在同等电功率的条件下,灵敏度高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大。在同等电功率的条件下,灵敏度高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大。 H. H. 最大输出声压级最大输出声压级 以额定最大功率输入的扬声器,在扬声器轴向以额定最大功率输入的扬声器,在扬声器轴向1m1m处产生的声压处产生的声压级,称为最大声压级级,称为最大声压级SPLSPLmaxmax。 SPLSPLmax max = L= LM M + 10lgP+ 10

31、lgP 其中,其中,PP扬声器电功率。扬声器电功率。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2 8.4.2 设备的选择与设置设备的选择与设置 1. 1. 扬声器扬声器(2) (2) 扬声器的选择与设置扬声器的选择与设置 A. A. 作为公共广播系统中使用的扬声器作为公共广播系统中使用的扬声器 吸顶式、壁挂式、防火式吸顶式、壁挂式、防火式 B. B. 作为应急广播使用的扬声器作为应急广播使用的扬声器 火灾应急广播设在走道、大厅、餐厅等公共场所,其数量应能火灾应急广播设在走道、大厅、餐厅等公共场所,其数量应能保证从本楼层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步行距离不超过保证从本楼层任何部

32、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步行距离不超过25m25m; 在走道交叉处、拐弯处均应设置扬声器;在走道交叉处、拐弯处均应设置扬声器; 走道末端最后一个扬声器距墙不大于走道末端最后一个扬声器距墙不大于12.5m12.5m。 C. C. 若采用吸顶式扬声器,扬声器的间距按层高若采用吸顶式扬声器,扬声器的间距按层高( (吊顶高度吊顶高度) )的的 2.52.5倍左右考虑,选用功率为倍左右考虑,选用功率为35W35W; 在建筑装饰和室净高允许的情况下,对大空间场所宜采用声柱在建筑装饰和室净高允许的情况下,对大空间场所宜采用声柱或组合音箱。或组合音箱。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2

33、 8.4.2 设备的选择与设置设备的选择与设置 1. 1. 扬声器扬声器 D. D. 广播扬声器原则上以均匀、分散的原则配置于广播服务区,广播扬声器原则上以均匀、分散的原则配置于广播服务区,其分散程度应保证服务区内的信噪比不小于其分散程度应保证服务区内的信噪比不小于15dB15dB。 高级写字楼走道噪声:高级写字楼走道噪声:4852dB;4852dB; 超级商场噪声:超级商场噪声:5863dB5863dB; 繁华路段噪声:繁华路段噪声:7075dB7075dB。 考虑到发生事故时,现场可能十分混乱,因此为了应急广播的考虑到发生事故时,现场可能十分混乱,因此为了应急广播的需要,必须把现场的噪声估

34、计得高些。需要,必须把现场的噪声估计得高些。 因此,广播覆盖区的声压级宜在因此,广播覆盖区的声压级宜在8085dB8085dB以上。以上。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2 8.4.2 设备的选择与设置设备的选择与设置 1. 1. 扬声器扬声器 E. E. 扬声器声压级的确定扬声器声压级的确定 广播覆盖区的声压级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单个扬声器的贡献。广播覆盖区的声压级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单个扬声器的贡献。 SPL = LSPL = LM M + 10lgP - 20lgr (dB) + 10lgP - 20lgr (dB)其中:其中:SPLSPL广播覆盖区域的声压级,广播覆

35、盖区域的声压级,dBdB; L LM M扬声器的灵敏度,扬声器的灵敏度,dBdB; PP扬声器的电功率,扬声器的电功率,W W; rr听音点与扬声器的距离,听音点与扬声器的距离,m m。 在天花板不高于在天花板不高于3m3m的场馆内,天花板扬声器大体可以相互距离的场馆内,天花板扬声器大体可以相互距离58m58m均匀布置;均匀布置; 如果仅考虑背景音乐而不考虑应急广播,则该距离可以增大至如果仅考虑背景音乐而不考虑应急广播,则该距离可以增大至812m812m。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2 8.4.2 设备的选择与设置设备的选择与设置 1. 1. 扬声器扬声器8.4

36、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2 8.4.2 设备的选择与设置设备的选择与设置 1. 1. 扬声器扬声器 例例1. 1. 某建筑物公共广播系统与火灾应急广播合用。在该建筑物某场所某建筑物公共广播系统与火灾应急广播合用。在该建筑物某场所安装某种型号的扬声器,其功率为安装某种型号的扬声器,其功率为3W3W,灵敏度为,灵敏度为92dB92dB。若该场所背景噪声声。若该场所背景噪声声压级为压级为72dB72dB,听众距离扬声器最远距离为,听众距离扬声器最远距离为18m18m,试求:,试求: (1). (1). 火灾时,该场所火灾应急广播的最小声压级;火灾时,该场所火灾应急广播的

37、最小声压级; (2). (2). 该场所需要这种型号的扬声器的最少个数。该场所需要这种型号的扬声器的最少个数。解:解: (1). (1). 当公共广播系统与火灾应急广播合用时,要求扬声器的声压级应当公共广播系统与火灾应急广播合用时,要求扬声器的声压级应大于背景噪声大于背景噪声15dB15dB以上。则该场所应急广播的最小声压级为:以上。则该场所应急广播的最小声压级为: SPL = 72 + 15 = 87dB SPL = 72 + 15 = 87dB (2). (2). 扬声器的声压级为:扬声器的声压级为: SPL = LSPL = LM M + 10lgP - 20lgr 87dB + 10l

38、gP - 20lgr 87dB 则所需扬声器功率:则所需扬声器功率: 10lgP 87 L10lgP 87 LM M + 20lgr = 87 92 + 20lg18 = + 20lgr = 87 92 + 20lg18 = 20.15dB20.15dB 故:故:P 103.5WP 103.5W 则所需扬声器的数量:则所需扬声器的数量: n 103.5 / 3 = 34.5n 103.5 / 3 = 34.5,取,取 n = 35n = 35个个 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2 8.4.2 设备的选择与设置设备的选择与设置 1. 1. 扬声器扬声器 例例2 2:

39、某建筑物公共广播系统与火灾应急广播合用。在该建筑物某场所:某建筑物公共广播系统与火灾应急广播合用。在该建筑物某场所安装某种型号的扬声器,其灵敏度为安装某种型号的扬声器,其灵敏度为93dB93dB。若该场所背景噪声声压级为。若该场所背景噪声声压级为75dB75dB,听众距离扬声器最远距离为听众距离扬声器最远距离为20m20m,试求:,试求: (1). (1). 火灾时,该场所火灾应急广播的最小声压级;火灾时,该场所火灾应急广播的最小声压级; (2). (2). 该场所需要这种型号的扬声器的最小安装功率。该场所需要这种型号的扬声器的最小安装功率。解:解: (1). (1). 当公共广播系统与火灾应

40、急广播合用时,要求扬声器的声压级应当公共广播系统与火灾应急广播合用时,要求扬声器的声压级应大于背景噪声大于背景噪声15dB15dB以上。则该场所应急广播的最小声压级为:以上。则该场所应急广播的最小声压级为: SPL = 75 + 15 = 90dBSPL = 75 + 15 = 90dB (2). (2). 扬声器的声压级为:扬声器的声压级为: SPL = LSPL = LM M + 10lgP - 20lgr 90dB + 10lgP - 20lgr 90dB。 则所需扬声器功率:则所需扬声器功率: 10lgP 90 L10lgP 90 LM M + 20lgr = 90 93 + 20lg

41、20 = + 20lgr = 90 93 + 20lg20 = 23.02dB23.02dB 故:故:P 200.4W P 200.4W 即:需要安装的最小功率为即:需要安装的最小功率为201W201W。 2. 2. 功放设备功放设备 功能:把来自信号源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以驱动扬声器发出功能:把来自信号源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以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声音。(1). (1). 主要性能指标主要性能指标 A. A. 额定输出功率额定输出功率 额定输出功率:指功放接上额定负载时,在一定失真度范围内额定输出功率:指功放接上额定负载时,在一定失真度范围内的最大输出功率。的最大输出功率。 B. B. 频率响

42、应特性频率响应特性 频率响应:表示功率放大器对声频的幅频特性。频率响应:表示功率放大器对声频的幅频特性。 C. C. 失真失真 由于功率放大器中的非线性元件引起的非线性失真称为谐波失由于功率放大器中的非线性元件引起的非线性失真称为谐波失真。真。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2 8.4.2 设备的选择与设置设备的选择与设置 2. 2. 功放设备功放设备D. D. 输出阻抗输出阻抗 输出阻抗:指功率放大器能长期工作,并能使负载获得最大输输出阻抗:指功率放大器能长期工作,并能使负载获得最大输出功率的匹配阻抗。出功率的匹配阻抗。 Z ZO O = U= U2 2 / P/

43、 P Z Z0 0 Z ZL L / n/ n其中,其中,Z ZO O功率放大器额定负载阻抗;功率放大器额定负载阻抗; UU定压输出的额定电压;定压输出的额定电压; PP功率放大器的额定输出功率;功率放大器的额定输出功率; Z ZL L各终端扬声器的阻抗;各终端扬声器的阻抗; nn终端扬声器的数量。终端扬声器的数量。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2 8.4.2 设备的选择与设置设备的选择与设置 2. 2. 功放设备功放设备(2). (2). 功放设备容量功放设备容量 P = KP = K1 1K K2 2PP0 0其中,其中,PP功率放大器的总输出功率,功率放大器

44、的总输出功率,W W; K K1 1线路衰减补偿系数:线路衰减补偿系数: 线路衰减线路衰减1dB1dB时取时取1.26,1.26, 线路衰减线路衰减2dB2dB时取时取1.581.58; K K2 2老化系数,一般取老化系数,一般取1.21.41.21.4; P P0 0KKi iP Pi i,每分路同时广播时最大电功率,每分路同时广播时最大电功率(W)(W): P Pi i第第i i分路的用户设备额定容量;分路的用户设备额定容量; K Ki i第第i i分路同时需要系数:分路同时需要系数: 服务性广播时,客房节目每套取服务性广播时,客房节目每套取0.20.40.20.4, 背景音乐系统取背景

45、音乐系统取0.50.60.50.6, 业务性广播取业务性广播取0.70.80.70.8, 火灾应急广播时取火灾应急广播时取1.01.0(全楼同时广播)。(全楼同时广播)。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2 8.4.2 设备的选择与设置设备的选择与设置 2. 2. 功放设备功放设备3. 3. 传声器(话筒、麦克风)传声器(话筒、麦克风)(1). (1). 性能指标性能指标 A. A. 灵敏度灵敏度 灵敏度:指在灵敏度:指在1kHz1kHz、0.1Pa0.1Pa正弦正弦声压声压信号从主轴上输入时的开路信号从主轴上输入时的开路输出电压,单位为输出电压,单位为mV/PamV

46、/Pa。 表示传声器的声表示传声器的声- -电转换效率。电转换效率。 B. B. 频率特性频率特性 以中音频的灵敏度为基准,把灵敏度下降为某一规定值的频率以中音频的灵敏度为基准,把灵敏度下降为某一规定值的频率范围称为传声器的频率特性。范围称为传声器的频率特性。 C. C. 输出阻抗输出阻抗 输出阻抗:指传声器在信号频率为输出阻抗:指传声器在信号频率为1kHz1kHz、声压为、声压为1Pa1Pa时两根输出时两根输出线之间的阻抗。线之间的阻抗。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2 8.4.2 设备的选择与设置设备的选择与设置 3. 3. 传声器传声器 D. D. 方向性方

47、向性 表示传声器的灵敏度随声波的入射方向变化而变化。表示传声器的灵敏度随声波的入射方向变化而变化。 单方向性:只对某一方向来的声波反应灵敏,而对其他方向来的单方向性:只对某一方向来的声波反应灵敏,而对其他方向来的声波基本无输出。声波基本无输出。 无方向性:对各个方向来的相同声压的声波都能有近似相同的输无方向性:对各个方向来的相同声压的声波都能有近似相同的输出。出。(2). (2). 传声器的选用传声器的选用 根据使用的场合、对声音质量的要求、传声器的特点综合考虑。根据使用的场合、对声音质量的要求、传声器的特点综合考虑。 高音质:电容式、铝带式、高级动圈式传声器;高音质:电容式、铝带式、高级动圈

48、式传声器; 一般音质:普通动圈式传声器。一般音质:普通动圈式传声器。 传声器的输出阻抗要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匹配。传声器的输出阻抗要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匹配。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2 8.4.2 设备的选择与设置设备的选择与设置 3. 3. 传声器传声器1. 1. 传输线缆传输线缆 A. A. 公共广播为减少线路传输损耗,一般采取高压传输方式。公共广播为减少线路传输损耗,一般采取高压传输方式。 B. B. 服务广播一般采用线对扭绞的电缆(或绞合电线),以减弱服务广播一般采用线对扭绞的电缆(或绞合电线),以减弱节目分路通过导线间的分布电容而造成的串音影响

49、。节目分路通过导线间的分布电容而造成的串音影响。 C. C. 火灾应急广播应采用阻燃型或耐火型铜芯电线、电缆。火灾应急广播应采用阻燃型或耐火型铜芯电线、电缆。 D. D. 最大线路损耗要求:最大线路损耗要求: 业务性广播不大于业务性广播不大于2dB2dB(1 000Hz1 000Hz时时) ); 服务性广播不大于服务性广播不大于1dB1dB(1 000Hz1 000Hz时时) )。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3 8.4.3 连接器材的选择与设置连接器材的选择与设置 1. 1. 传输线缆传输线缆2. 2. 线间变压器线间变压器 A. A. 定阻输出定阻输出 在功放

50、与扬声器之间接入线间变压器,以便功放能在较高在功放与扬声器之间接入线间变压器,以便功放能在较高的阻抗输出端输出,实现阻抗匹配。的阻抗输出端输出,实现阻抗匹配。 B. B. 定压输出定压输出 为了电压配合,在功放与扬声器之间接入线间变压器实现为了电压配合,在功放与扬声器之间接入线间变压器实现电压匹配。电压匹配。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3 8.4.3 连接器材的选择与设置连接器材的选择与设置 2. 2. 线间变压器线间变压器1. 1. 广播系统前端的配接广播系统前端的配接 指信号源与前级放大器之间的配接。指信号源与前级放大器之间的配接。A. A. 阻抗匹配阻抗匹

51、配 信号源的输出阻抗信号源的输出阻抗接近于但不高于接近于但不高于前级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前级放大器的输入阻抗。B. B. 电平匹配电平匹配 信号源输入时应按其输出电平等级接入前级放大器的相应输入信号源输入时应按其输出电平等级接入前级放大器的相应输入端。端。 如果输入电压过低则音量不足;输入电压过高则严重过载失真。如果输入电压过低则音量不足;输入电压过高则严重过载失真。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4 8.4.4 公共广播系统设备的配接公共广播系统设备的配接 1. 1. 广播系统前端的配接广播系统前端的配接2. 2. 扬声器的配接扬声器的配接(1). (1). 定阻抗

52、式配接定阻抗式配接 定阻抗输出的功放设备要求与负载阻抗匹配,即扬声器的总阻抗等于功放设定阻抗输出的功放设备要求与负载阻抗匹配,即扬声器的总阻抗等于功放设备的输出总阻抗。备的输出总阻抗。 定阻抗输出的功放设备要求与扬声器功率匹配,即扬声器的额定功率总和应定阻抗输出的功放设备要求与扬声器功率匹配,即扬声器的额定功率总和应大于功放设备的输出功率。大于功放设备的输出功率。即:即: 每个扬声器得每个扬声器得到的实际功率应小到的实际功率应小于或等于每个扬声于或等于每个扬声器额定功率的器额定功率的80%80%。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4 8.4.4 公共广播系统设备的配接

53、公共广播系统设备的配接 2. 2. 扬声器的配接扬声器的配接(2). (2). 定压式配接定压式配接 定压式功放都标明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扬声器则标明阻抗和功率。定压式功放都标明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扬声器则标明阻抗和功率。 小功率功放输出电压低,可直接与扬声器连接。小功率功放输出电压低,可直接与扬声器连接。 大功率功放输出电压高,与扬声器连接时需加输送变压器。大功率功放输出电压高,与扬声器连接时需加输送变压器。 扬声器与定压式功放配接时,扬声器的输入电压不得高于扬声器的额扬声器与定压式功放配接时,扬声器的输入电压不得高于扬声器的额定换算电压。定换算电压。 扬声器的额定换算电压:扬声器的额定换算

54、电压:yyyZPU 其中,其中,U Uy y扬声器的额定工作电压;扬声器的额定工作电压; P Py y扬声器标称功率;扬声器标称功率; Z Zy y扬声器的标称阻抗。扬声器的标称阻抗。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4 8.4.4 公共广播系统设备的配接公共广播系统设备的配接 2. 2. 扬声器的配接扬声器的配接1. 1. 电源电源 供电可靠,两路电源自动切换。供电可靠,两路电源自动切换。 电压偏移值:电压偏移值:10%10%。 电源容量一般为规划终期的最大广播设备需要的交流电电源容量一般为规划终期的最大广播设备需要的交流电耗容量的耗容量的1.521.52倍。倍。

55、火灾应急广播设备应采用消防电源。火灾应急广播设备应采用消防电源。2. 2. 接地接地 保护接地;保护接地; 工作接地。工作接地。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5 8.4.5 公共广播系统的电源与接地公共广播系统的电源与接地1. 1. 扬声器的设置扬声器的设置 A. A. 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设置在前室、走道、大厅、餐厅等公共场所,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设置在前室、走道、大厅、餐厅等公共场所,其数量应能保证从本层任何一个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步行距离不超其数量应能保证从本层任何一个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步行距离不超过过25m25m。 在走道交叉处、拐弯处均应设置扬声器。在

56、走道交叉处、拐弯处均应设置扬声器。 走道末端最后一个扬声器距墙不大于走道末端最后一个扬声器距墙不大于12.5m12.5m。 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3W。 B. B. 客房内扬声器功率不应小于客房内扬声器功率不应小于1W1W。 C. C. 设在空调机房、通风机房、洗衣房、商场、文娱场所和停车场等设在空调机房、通风机房、洗衣房、商场、文娱场所和停车场等处有背景噪声场所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处有背景噪声场所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背景噪声15dB15dB,并以此确定扬声器的功率。,并以此确定扬声器的功率。 D

57、. D. 壁挂式扬声器的底边距地高度应大于壁挂式扬声器的底边距地高度应大于2.2m2.2m。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6 8.4.6 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的设计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的设计 1. 1. 扬声器的设置扬声器的设置2. 2. 广播馈线及输出分路要求广播馈线及输出分路要求 A. A. 火灾应急广播馈线电压不宜大于火灾应急广播馈线电压不宜大于100V100V。各楼层设置馈线隔离变。各楼层设置馈线隔离变压器以保证当任一分路故障时,不影响其他分路的正常广播。压器以保证当任一分路故障时,不影响其他分路的正常广播。 B. B. 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信号应由消防联动

58、控制器发出。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信号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当确认火灾后,应同时向全楼进行广播。当确认火灾后,应同时向全楼进行广播。 C. C. 消防应急广播的单次语音播放时间宜为消防应急广播的单次语音播放时间宜为10s10s30s30s,应与火灾声,应与火灾声警报器分时交替工作,可采取警报器分时交替工作,可采取1 1次火灾声警报器播放、次火灾声警报器播放、1 1次或次或2 2次消防应次消防应急广播播放的交替工作方式循环播放。急广播播放的交替工作方式循环播放。 D. D. 在消防控制室应能手动或按预设控制逻辑联动控制选择广播分在消防控制室应能手动或按预设控制逻辑联动控制选择广播分区、启动

59、或停止应急广播系统,并应能监听消防应急广播。在通过传声区、启动或停止应急广播系统,并应能监听消防应急广播。在通过传声器进行应急广播时,应自动对广播内容进行录音。器进行应急广播时,应自动对广播内容进行录音。 E. E. 消防控制室内应能显示消防应急广播的广播分区的工作状态。消防控制室内应能显示消防应急广播的广播分区的工作状态。8.4 8.4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8.4.6 8.4.6 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的设计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的设计 2. 2. 广播馈线及输出分路要求广播馈线及输出分路要求3. 3. 应急广播与背景音乐广播或业务广播合用时的要求应急广播与背景音乐广播或业务广播合用时的

60、要求 A. A. 火灾时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将所有广播扬声器及其对应功放强火灾时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将所有广播扬声器及其对应功放强制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状态。制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状态。 B. B. 消防控制室应能监控火灾应急广播功放的工作状态;消防控制室应能监控火灾应急广播功放的工作状态; C. C. 客房床头柜内的设置的扬声器,应具有火灾应急广播功能;客房床头柜内的设置的扬声器,应具有火灾应急广播功能; D. D. 如果火灾应急广播与服务性广播或业务性广播合用的扬声器如果火灾应急广播与服务性广播或业务性广播合用的扬声器设有音量开关时,系统应采用三线制或四线制配线强制打开火灾应设有音量开关时,系统应采用三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