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基于儿童的经验创造儿童的课程-最新资料_第1页
教师如何基于儿童的经验创造儿童的课程-最新资料_第2页
教师如何基于儿童的经验创造儿童的课程-最新资料_第3页
教师如何基于儿童的经验创造儿童的课程-最新资料_第4页
教师如何基于儿童的经验创造儿童的课程-最新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如何基于儿童的经验创造儿童的课程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把课程分为5个层次:理想课程、正式课程、领悟课程、运作课程和经验课程.其中,正式课程是以文件形式公布的课程,如教科书;领悟、运作课程是教师理解、实施的课程;经验课程是学生最终所体验到的课程.在这几类课程中,判断课程实施效果的主要评价标准是学生经验到的课程.我国新课程倡导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而基于标准的教学是否成功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来判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关注学生的课程,而不是只关注课程教材本身.关于这一点,杜威明确论述到:“教师不应注意教材本身,而应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和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1教师关注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及

2、水平之间的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师创造儿童课程的过程.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把大局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教材上面,最终导致了学科课程与儿童经验之间的脱节.一、在传统教学中,学科课程与儿童经验脱节学科课程与儿童经验脱节是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如一位初中物理老师在讲解光的折射引起的“海市蜃楼现象时,其讲解围绕着“光的折射海市蜃楼光的折射进行,但讲解到最后也没让学生明白“海市蜃楼到底是怎么回事.事实上,“海市蜃楼这种现象离初中生的经验很远,“折射概念也远离了学生的生活.虽然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折射现象,但如果教师不能把这些抽象化的概念和现象联系起来,学生就很难理解所学的课程,从而不可防止地会消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然而,这种教学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类学校中,可见,这个问题的出现,与教师的课程观、儿童经验观有着重要联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把学科课程看作是按逻辑顺序组成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获得教材上的这些知识.谈到儿童经验,教师认为儿童的生活是琐碎的、狭隘的、粗糙的,因此儿童的经验是混乱、模糊、不稳定的,和教材的逻辑性以及知识的稳定性相比,儿童的经验是需要尽早摆脱的东西.基于这种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课程教材方面,认为教材比儿童自己经验的内容重要得多.教学的问题也随之变成了“采用具有逻辑的段落和顺序的教科书的问题,是以类似确切的和渐进的方式在课堂上提供各局部教材的

4、问题,2而不是如何利用教材促进儿童开展的问题.事实上,学科课程和儿童经验在性质上的差异使得两者之间确有明显的脱节和差异,表现在儿童狭小的个人世界与超越空间、时间的书本世界;儿童生活的统一性与课程的分门别类;以及儿童实际、情绪的生活与逻辑抽象的课程.但杜威主张“抛弃把教材当作某些固定的和现成的东西,当作在儿童的经验之外的东西的见解;不再把儿童的经验当作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把它当作某些变化的、在形成中的、有生命力的东西.3杜威的教材观和儿童经验观预示着虽然儿童经验和学科课程之间存在差异但两者之间也存在共性,即“儿童经验本身早已包含着组织到系统化的科目中去的那些同类的因素一一事实和真理,儿童经验包含着

5、在开展和组织教材到达现有水平中已经起着作用的那些态度、动机和兴趣.4这些论述说明“事实、真理、态度、动机、兴趣是儿童经验与课程之间的共性,而教师的使命就是通过这些共性,把儿童经验与学科课程联系起来.二、新课程提出了创造儿童课程的要求“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5是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它要求教师具有课程生成意识,关注儿童活生生的经验,创造真正属于儿童的课程.在这种理念之下,课程不只是类似于教科书和课程标准的“文本课程,更是教师和学生体验到的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用以探求新知的资源和媒介.因此,教学过程也就成为了课程内容

6、、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课程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系统,把教材当知识传授的传统课程观将不再适宜于新课程.在“破除书本知识桎梏的理念指导下,?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把“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作为此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各科课程都需要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密切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这种背景之下,教师的教学就不再只是把自己所领悟的课程传达给学生,而是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把课程内容和学生经验紧密衔接起来.因此,基于儿童的经验,创造儿童的课程也就成为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重要使命.三、基于儿童的经验,创造儿童的课程

7、基于儿童的经验,创造儿童的课程是新课程的应然追求.虽然儿童经验和学科课程之间存在差异,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跨越的鸿沟.把教材和儿童经验联系起来,可以从重视儿童的经验和教材心理学化两方面入手.1.重视儿童的经验.儿童的经验是教学的根底,如果课程处于儿童经验之外,课程便成了单纯的形式和符号强加给学生.这种强加的教材造成儿童学习动机的缺乏,也不利于发挥教材本应发挥的作用,由于“即使用最具逻辑的形式整理好的最科学的教材,如果以外加的和现成的形式提供出来,当它呈现到儿童面前时,也失去了这种优点.6传统课堂中产生的机械学习就是因为无视了儿童的经验,把空洞的、纯粹的符号呈现给儿童,儿童根本不能理解这些符号

8、的意义,只得开始生吞活剥地死记硬背.只有使学习材料和学生个人经验高度相关,学生才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考虑科学的教材代表经验开展的哪一阶段或状态,怎样使教材变成经验的一局部.«21世纪的教学法?的一段视频展示了一位美国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殖民地历史?变革的根源?,其教学过程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经验:历史教师在课前以强制的方式收走学生的书包并进行检查,这让学生很生气.在历史课上,教师让不同的学生表述自己所体验到的心情,并告诉学生这就是英国殖民地人民所受的待遇.接着,历史老师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色如国际法官、印度代表甘地、英国国王乔治,并收集资料以模拟世界法庭,探讨不同国家被

9、殖民的情况.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不仅了解了这些历史事件,还学到了一些诸如“革命、“非暴力反抗的概念.与此同时,教师再启发学生去思考美国独立战争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从而收到了较高的效率.与干瘪地讲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相反,这堂历史课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了与自己相关的历史事件有些学生正好来源于被压迫国家,亲自体验了被剥夺权利的感受,并饶有兴致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原本并没有被殖民和反抗的经验,但老师为他们创造了这种经验.正如那位历史教师所说,“我不主张学生真正去发动革命,但我要让他们了解变革的过程.这个教学案例同时也启示教师在课堂中不能囿于学生的原始经验,由于儿童的经验不是自明

10、的、终极的,而是变化开展的.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去经验的时机,从而引导他们经验的发展直到理解所学课程.2.教材心理学化.要把具有差异性的学科课程和儿童经验结合起来,就需要有一个教材心理化的过程.教材心理学化就是把各门学科的教材或知识恢复到它所被抽象出来的原来的经验,可以通过讲解、图片、实物或者是动手操作进行,以与儿童的经验接轨.如果一个教师不能把教材上的抽象化概念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相当于“我们没有把教材转化为生活的名词而只是把它作为对儿童现在生活的一种替代品或一种外加的附属品直接提供出来.7这是一堂优秀的小学2年级?熟悉三角形?的数学课,它充分表达了教材心理化的理念:上课铃声响了,学生

11、们分成6个小组坐在教室里,桌子上已经放好了这节数学课所需要的学具.简单的提问之后,老师告诉学生今天的主要任务是熟悉不同的三角形,并要求学生首先熟悉一下学具.学具包括不同颜色的吸管,一种颜色代表一种长度;白色的软管,用于三角形两条边之间的连接;还有不同形状的纸质三角形熟悉完学具之后,小组合作,开始拼各种各样的三角形.拼好之后,老师让一个小组到前面去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学生是按边的颜色分类的,老师提醒学生注意颜色与边长之间的关系:三条边的颜色都相同的就是等边三角形,有两条边颜色一样那么是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颜色各不相同,那么是不等边三角形.接着,其他小组也把自己拼出来的三角形按类别挂在前面的黑板上.

12、熟悉三种不同的三角形之后,老师开始让学生判断纸质三角形的不同形状,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学生用尺子量,一些学生用手折.当发现一个学生在用手折三角形,教师便抓住时机问:这个三角形这么折之后居然能重合,难道它具有什么特性这样,多数学生便知道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这节课为什么这么具有吸引力首先就是由于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再次开发,设计了直观的学具.通过学具,学生能自己动手操作,能直观地感受不同三角形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对于小学生来说,“边长属于比拟抽象的概念,而本节课上,教师巧妙地把颜色和边长结合起来.边长从书面上的定义“一条边的长度转换成为一种可发觉的颜色.当学生用不同的吸管拼成三角形时,只要判断三条边的颜色就知道这个三角形的类别.课堂中,一些学生发现并不是任何三根吸管都能拼成一个三角形.此时,他们就可能会意识到三角形三边的长度之间肯定具有某种关系,虽然很难得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结论,但可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究心理.整堂课上,教师并没有用什么外力刺激学生学习的动机,而全体同学都极有兴致地参与了课堂实践操作活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与儿童经验紧密联系、经过教材心理学化的课堂对儿童的巨大吸引力.当然,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儿童的经验和教材心理学化并非易事.但我们必须意识到,教师只有创造了真正属于儿童的课程,儿童所经验到的课程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