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学生用学习教案_第1页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学生用学习教案_第2页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学生用学习教案_第3页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学生用学习教案_第4页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学生用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shj)学生用学生用第一页,共53页。第1页/共52页第二页,共53页。第2页/共52页第三页,共53页。第3页/共52页第四页,共53页。第4页/共52页第五页,共53页。第5页/共52页第六页,共53页。第6页/共52页第七页,共53页。 房屋空间作用的大小可以用空间性能影响系房屋空间作用的大小可以用空间性能影响系数数 表示。一般通过实测确定。表示。一般通过实测确定。 考虑空间工作时,外荷载作用下房屋排考虑空间工作时,外荷载作用下房屋排架水平位移的最大值;架水平位移的最大值; 在外荷载作用下,平面在外荷载作用下,平面(pngmin)(png

2、min)排架排架的水平位移;的水平位移; 值愈大,表示整体房屋的水平侧移与平面值愈大,表示整体房屋的水平侧移与平面(pngmin)(pngmin)排架的侧移愈接近,即房屋空间作用排架的侧移愈接近,即房屋空间作用愈小。反之愈小,房屋的水平侧移愈小,房屋的愈小。反之愈小,房屋的水平侧移愈小,房屋的空间作用愈大。因此,空间作用愈大。因此, 又称为考虑空间工作后的又称为考虑空间工作后的侧移折减系数,可以用弹性地基上的剪切深梁模侧移折减系数,可以用弹性地基上的剪切深梁模型来计算。型来计算。 横墙间距横墙间距s s是影响房屋刚度或侧移大小的重要是影响房屋刚度或侧移大小的重要因素。不同横墙间距的房屋各层的空

3、间性能影响因素。不同横墙间距的房屋各层的空间性能影响系数可按表系数可按表5-15-1查用。查用。 与横墙间距与横墙间距s s和屋(楼)和屋(楼)盖类别有关。盖类别有关。pu 1spuu su 第7页/共52页第八页,共53页。1、刚性方案、刚性方案当山墙(横墙)间距更短时,由于房屋的空间刚度很大,可以认为屋当山墙(横墙)间距更短时,由于房屋的空间刚度很大,可以认为屋面没有水平位移。面没有水平位移。2、弹性方案、弹性方案当山墙(横墙)间距很大时,房屋的空间刚度刚度较小,属平面传力当山墙(横墙)间距很大时,房屋的空间刚度刚度较小,属平面传力体系体系 。可按屋架或大梁。可按屋架或大梁(dling)与

4、墙与墙(柱柱)为铰接的、不考虑空间工作为铰接的、不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计算。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计算。 0su 0.770.33spuu第8页/共52页第九页,共53页。 当山墙(横墙)间距比较小时,屋面的跨度相对短一些,相应的水平刚度相对较大。楼板(lubn)处的相对位移比弹性方案小一些。 可按屋架、大梁与墙(柱)铰接并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计算。房屋各层的空间性能影响系数见P121表51。 比较以上三种房屋,刚性方案最好,一般应尽量设计成刚性方案,不宜采用弹性方案。0.330.770spuu第9页/共52页第十页,共53页。屋盖类别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弹性方案1整体式、装配整体式和

5、装配式无檩体系钢筋砼屋盖或钢筋砼楼盖S3232S722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砼屋盖、轻钢屋盖和有密铺望板的木屋盖或木楼板S2020S483瓦材屋面的木屋盖和轻钢屋盖S1616S36规范规定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j sun)方案划分如下:注:1 、表中s为房屋横墙间距,其长度单位为m;2 、当屋盖、楼盖类别不同或横墙间距不同时(tngsh),可按第条的规定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3 、对无山墙或伸缩缝处无横墙的房屋,应按弹性方案考虑。第条 计算上柔下刚多层房屋时,顶层可按单层房屋计算,其空间性能影响系数可根据屋盖类别按表51采用。 第10页/共52页第十一页,共53页。第11页/共52页第十二页,共

6、53页。第12页/共52页第十三页,共53页。砂浆强度等级墙柱 M7.52617M5.02416M2.52215注:1 、毛石墙、柱允许高厚比应按表中数值降低20%;2 、组合砖砌体构件的允许高厚比,可按表中数值提高20%,但不得大于28;3 、验算施工阶段(jidun)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砌体高厚比时,允许高厚比对墙取14,对柱取11。表54第13页/共52页第十四页,共53页。210hH第14页/共52页第十五页,共53页。房屋类别 柱 带壁柱墙或周边拉结的墙 排架方向垂直排架方向s2H2HsHsH有吊车的单层房屋 变截面柱上段 弹性方案 2.5Hu 1.25Hu2.5Hu刚性、刚弹性方案

7、2.0Hu1.25Hu2. 0Hu变截面柱下段 1.0H 0.8H 1.0H 无吊车的单层和多层房屋 单跨 弹性方案 1.5H 1.0H 1.5H 刚弹性方案 1.2H 1.0H 1.2H 多跨 弹性方案 1.25H 1.0H 1.25H 刚弹性方案 1.10H 1.0H 1.1H 刚性方案 1.0H 1.0H 1.0H 0.4s+0.2H 0.6s 1 表中Hu为变截面柱的上段高度;H为变截面柱的下段高度;2 对于上端为自由端的构件(gujin),H0=2H;3 独立砖柱,当无柱间支撑时,柱在垂直排架方向的H0应按表中数值乘以1.25后采用;4 s-房屋横墙间距;5 自承重墙的计算高度应根据

8、周边支承或拉接条件确定。 第15页/共52页第十六页,共53页。第16页/共52页第十七页,共53页。第17页/共52页第十八页,共53页。第18页/共52页第十九页,共53页。第19页/共52页第二十页,共53页。【例15.1】某办公楼平面如图所示,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外墙厚370mm,内纵墙及横墙厚240mm,砂浆为M5,底层墙高4.6m(下端支点取基础顶面);隔墙厚120mm,高3.6m,用M2.5砂浆;纵墙上窗洞宽1800mm,门洞宽1000mm,试验算各墙的高厚比。 【解】1.确定静力计算方案及允许(ynx)高厚比最大横墙间距S=3.63=10.8m,由表5-2,S32m,确定

9、为刚性方案。由表5-3,因承重纵横墙砂浆为M5,得=24;非承重墙砂浆为M2.5,=22;非承重墙h=120mm,用插入法得1=1.44;承重横1=1.0。 第20页/共52页第二十一页,共53页。办公楼平面图 第21页/共52页第二十二页,共53页。2.确定计算(j sun)高度承重墙H=4.6m,S=10.8m2H=24.6=9.2m,由表5-4查得计算(j sun)高度H0=1.0H=4.6m。非承重墙H=3.6m,一般是后砌在地面垫层上,上端用斜放立砖顶住楼面梁砌筑,两侧与纵墙拉结不好,故按两侧无拉结考虑,则计算(j sun)高度H0=1.0H=3.6m。3.纵墙高厚比验算(1)外纵墙

10、(h=370)S=3.6m,bs=1.8m2=1-0.4bs/S=0.8 外纵墙高厚比=H0/h=4.6/0.37=12.4 1 2=1.00.824=19.2满足要求。第22页/共52页第二十三页,共53页。(2) 内纵墙(h=240) S=10.8m,bs=1.0m2=1-0.4bs/S=0.96内纵墙高厚比=H0/h=4.6/0.24=19.2 1 2=1.00.9624=23满足要求。4.横墙高厚比验算由于横墙的厚度、砌筑砂浆、墙体高度(god)均与内纵墙相同,且横墙上无洞口,又比内纵墙短,计算高度(god)也小,故不必进行验算。5.隔墙高厚比验算隔墙高厚比=H0/h=3.6/0.12

11、=301 2 = 1.441.022=31.68满足要求第23页/共52页第二十四页,共53页。210ThHht 带壁柱墙截面的折算厚度,hT=3.5i,i为截面的回转半径,i=(I/A)1/2; I、A 分别为带壁柱墙的截面惯性矩和面积。当确定带壁柱墙的计算高度H0时,s应取(yn q)相邻横墙间的距离。带壁柱墙的计算截面翼缘宽度bf,可按下列规定采用:(1) 多层房屋,当有门窗洞口时,可取窗间墙宽度;当无门窗洞口时,每侧翼墙宽度可取壁柱高度的1/3;(2 )单层房屋,可取壁柱宽加2/3墙高,但不大于窗间墙宽度和相邻壁柱间距离;(3)计算带壁柱墙的条形基础时,可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1)整片

12、墙1)带壁柱墙(57)第24页/共52页第二十五页,共53页。210chH第25页/共52页第二十六页,共53页。第26页/共52页第二十七页,共53页。第27页/共52页第二十八页,共53页。第28页/共52页第二十九页,共53页。第29页/共52页第三十页,共53页。第30页/共52页第三十一页,共53页。第31页/共52页第三十二页,共53页。第32页/共52页第三十三页,共53页。21eNeNMulI014 . 02aheulINNNHhhMMIII213hluNNN02eHhMMIII12hluNNN0IVM1hIIIIVNNN第33页/共52页第三十四页,共53页。ha第34页/共

13、52页第三十五页,共53页。2121iHM(3)在水平(shupng)风荷载作用下第35页/共52页第三十六页,共53页。基本风压值(kN/m2) 层高(m)总高(m)0.44.0280.54.0240.64.0180.73.518注:对于多层砌块房屋190mm厚的外墙,当层高不大于2.8m,总高不大于19.6m,基本(jbn)风压不大于0.7kN/m2时可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第36页/共52页第三十七页,共53页。第37页/共52页第三十八页,共53页。glluNNNNN右左第38页/共52页第三十九页,共53页。第39页/共52页第四十页,共53页。弹性方案房屋柱顶水平(shupng)位移 第40页/共52页第四十一页,共53页。第41页/共52页第四十二页,共53页。第42页/共52页第四十三页,共53页。屋盖或楼盖类别 横墙间距s(m) 16202428323640444852566064687210.330.390.450.500.550.600.640.680.710.740.7720.350.450.540.610.680.730.780.8230.370.490.600.680.750.81注:i取1n,n为房屋(fngw)的层数。第43页/共52页第四十四页,共53页。刚弹性方案房屋墙、柱内力分析(fnx)步骤 第44页/共52页第四十五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