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设计_1_第1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_1_第2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_1_第3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_1_第4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声声慢教学设计声声慢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及婉约派2、朗读 3、理解该词,体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本词 体验情感 品尝语言 教学过程预设: 导入:人字是一个象形字,演化到今日,你们猜想为什么会上尖下大?(同学言说) 其实对人的熟悉,古人达到很深的高度,老子有过“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熟悉;易经把“三才”作为其结构的框架,而“三才”就是指天地人。人处于天地之间,与天地休戚相关。现在我们要从课文读一个活在北宋南宋之间的李清照,该如何解读? (同学言说)(老师总结)我们就围绕“天、地、人”三个字学习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慢词声声慢。 感受思悟体验: 一、读“天” 1、朗读词

2、2、查找与“天”有关的内容。 乍暖还寒时候 黄昏 秋天(黄花)晚|风 细雨 3、同学活动,沟通 4、老师指导,共同明确 二、读“地” 风急 满地黄花积累 梧桐更兼细雨 雁 |窗儿 三、读“人” 1、人的活动 寻寻找觅 三杯两盏淡酒 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2、人的所感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最难将息 怎敌 正难过 独 怎一个愁字了得 3、人的性别、身份、经受? 联系背景资料 四:想象体验情境 五、把握主旨 .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和着血泪写下的千古绝唱 六、品尝语言: 1、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 (触景生情) 2、满地黄花积累,憔悴损,

3、如今有谁堪摘? (移情入景)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寓情于景) 参考:用酒消愁是不顶事的,只能更增愁苦。“雁过也"三句,是说南来秋雁飞过的时候,正好托它带信,可是丈夫已死,这信寄给谁?想想只有"难过”。再一看,这只雁原来是曾经替她给丈夫带过信的"旧时相识",这就叫她更难受了。 “憔悴损”是指黄花而言,还是指人而言?正确的说明是指人。“黄花积累”即菊花盛开,自己由于悲伤愁苦而憔悴瘦损,无心摘花。 从“守着窗儿”以下,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极,比“寻寻找觅”三句更深一层。“独自怎生得黑”,言外之意好象老天有意不愿黑下

4、来,使人更为熬煎、难受。特殊是听到“点点滴滴”的梧桐雨,“这次第”即这一连串的情景(.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只用一个“愁”字怎能概括得尽。 附板书: 天:秋 黄昏 风急 细雨 国 家 自己 寻寻找觅 .之恨 声声慢 李清照 淡酒怎敌 丧夫之哀 过去 现在 守着独自 孀居之苦 地:家 窗儿 黄花梧桐 雁 背景资料: 1、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南宋女词人。闻名学者李格非之女。十八岁时,与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婚,生活安适美满。他们以诗词相互唱和,并共同整理、保藏书画、金石。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宋室南渡后,她流寓南方,不久明诚病逝。金兵南下,她

5、只身漂泊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境遇更加孤寂凄苦。 补充资料: 写完(金石录(三十卷)宋秘阁修撰,知湖州事,东武赵明诚撰)后,叫丫环把酒和菜上好,文房四宝预备好,摆到院子里菊花畦边。李清照披了件外衣,把素笺用镇纸压着,端起酒杯,前尘往事,蓦地升上心头,她接过把三杯酒倾在地上,说道:“明诚,我们夫妻惨淡经营几十年的金石书画,一毁于战火,再毁于盗寇,如今已所剩无几了。今后,我活一日,便与这些书画厮守一日,你就放心吧!或许,那些被毁的书画,是你在冥冥中有知,斤斤疼惜,不愿让它留在人间吧!假如是那样,我也就心安了。”然后回屋写起金石录后序来,在金石录后序中她最终写道: “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

6、,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 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了,人得之,又胡足道!” 写完这篇后记,已是黄昏时分,她独自倚着窗儿,恰见一群归雁,拂过长空:一只 孤雁,远远跟随在后。不多时,淅淅沥沥,又下起小雨来,无限孤寂、悲凄、痛楚,抑 郁之情从心头涌出,她急步走向案前,奋笔疾书,写下声声慢(寻寻找觅)。 2、迭字运用,创意特别 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哀痛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说其婉妙: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找觅。房栊安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

7、下半阕又用点点滴滴两组迭字,赢得历代读者无比赞美。有认为创意特别者,有认为情景婉绝者。或以为工于熬炼,特别胜格;或以为造句新警,绝世奇文;或推崇其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或以为公孙大娘舞剑器手,或以为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其中,傅庚生中国文学观赏举隅的论说,最能传其奇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

8、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不然,将求迭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迭字不足云巧矣。故觅觅不行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行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 声声慢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诵读品尝,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 2、体会生平遭受与创作的亲密关系。 3、抓住意象,体验意境,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 4、通过本词的学习,把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个人生活遭受与作品创作的亲密关系。 2、学习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感人的

9、意象(借物言情)来表现心境方法。 3、体会词的意境和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以同学的活动为主,让同学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读一读,议一议,品一品。老师为同学的情感体验赐予肯定的指导,对同学的发言作好点拨、补充和总结,充分发挥老师的课堂主导作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最漂亮的诗歌是最无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眼泪和愁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轻拂历史的尘烟,闲逛文学的殿堂,很多的词人诗人,写着很多的悲怀愁情的诗词。(让同学回忆有关“愁”的诗词名句)。老师总结:真是愁有景,愁有声,愁有泪;国愁、家愁、情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被词

10、评家誉为“写愁第一高手”李清照的情感世界,专心灵来倾听、来感受浓缩了她一生痛楚的千古绝唱声声慢吧! 二、简介,学会“知人论世” 1、先让同学回答老师做最终总结,强调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出示幻灯片李清照简介)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闻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闻目睹,也聪慧伶俐,擅长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你吟诗来我作对。赵还热衷与金石的讨论,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美好。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今,李的个

11、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转变而转变。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始终不如意,经受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大事、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受。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之恨。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风格清爽婉丽;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爽明快的词风而布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之痛。 2、让同学分别猜出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属前期还是后期作品,以加强同学对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的理解。同时也让同学明白,鉴赏词要联系的生平遭受和时代背景,要知人论世,不能孤立地解读文本。 (出示幻灯

12、片,显示前两首词) 三、整体感知 1、学习诗歌,很讲究诵读。况且声声慢又是一首词作。我们知道,词极具音乐性。先让同学自由朗读一下这首词,边读边揣摩,怎样朗读才能表达出词人的感情。 2、提问:朗读声声慢时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同学发言争论,相互补充印证。 明确:愁苦。 3、让同学自由发言,归纳出本词的朗诵方法并作示范朗读。 4、全班同学按以上几位同学总结的方法齐读全词。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特点。 5、(出示flash朗读课件),听范读,让同学在对比中明白自己的不足。 老师总结:诵读不是比谁的气门长,不是看谁嗓门大。诵读有肯定的艺术性要求。我们应当以一种和文学作品所包含的心情相协调的感情来掌

13、控好我们的声音。诵读时还应尽快进入角色,设身处地,想象自己现在就是孤苦零丁、凄婉哀绝的李清照。 四、深化探讨,理解意象 1、提问:请大家找出词中挺直抒情的句子。 明确:“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2、词中描写了哪些场景?面对此情此景,你认为当时的心情会怎样? 明确: 淡酒浇愁 秋风急吹 征雁南飞 黄花憔悴 独首窗儿 雨打梧桐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3、过渡:是啊,面对“秋风”“征雁”“黄花”“雨打梧桐”等极易让人忧愁的景象,词人怎能不愁呢?更甚者,连“愁”字都无法表达她忧愁之心。这种把诗歌中的形象、景象与的思想情感融合而形成

14、的艺术境界,我们称之为“意境”;其中用来表达情感的形象与景象,我们则称之为“意象”。可以说,在诗词鉴赏中,通过把握意象来理解情感,是我们诗词鉴赏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考虑到高一同学较难理解“意象”,在教学中用探讨的方式在无意识中让同学意识到“意象”在整个诗词鉴赏中的重要地位并学会运用。)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4、本词写了哪些典型意象?怎样表达词人内心的愁苦? 明确:淡酒,秋风,过雁,梧桐,黄花,细雨。 老师示范分析“过雁”这一意象后让同学自己争论解决其他意象是如何表达词人内心的愁苦,老师适时点拨释疑。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五、鉴赏品尝。 让同学说说声声慢里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或感

15、受最深的意象。 六、师生总结词的鉴赏方法 1、熟读成诵 2、知人论世,联系词人的生活遭受来鉴赏。 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鉴赏。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七、联想拓展,体验制造美。 请同学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制造美。1、读或唱。 2、写对联,赏意境。 上联:月满西楼,屁滚尿流寄绵绵情思 请同学们据声声慢的意境描写对出下联。可以相互争论,集中集体才智。(多媒体呈现上联。) 同学争论酝酿后,沟通发言。老师随机评点三至五名。示例并品读: 月满西楼,屁滚尿流寄绵绵情思 雁过南窗,梧桐细雨写点点离愁 (出示幻灯片,显示佳作) 3、请大家用几句诗意的话写写自己的酸甜苦辣,试着用法“借物言情”的写法。

16、八、布置作业 为了关心同学更深化地了解李清照,我选了几首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同学们可以任选一首,运用所学方法鉴赏评析。 九、课堂小结 老师自作一首小诗,师生共读一遍表达我们对一代才女的钟爱和仰慕。 冷月花魂李清照 生活不幸诗家幸, 一路坎坷一路歌。 身在江南思归去, 心向故土度进退。 梧桐细雨藏离愁, 天接云涛溢豪情。 清丽婉约溢芳馨, 自是花中第一流。 (出示幻灯片,显示诗作) 声声慢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晚期作品,词情凄清。李清照写这首词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保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

17、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教学目标 1.积累基础学问,引领同学品尝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语言的鉴赏力量,培育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依据课文内容设置问题,有效提问,理清思路,激发同学思索,促进思维进展,培育同学思维进展与提升素养。 3.通过抓关键词和意象来品尝词的意境意蕴,把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力量,培育审美鉴赏与制造素养。 4.了解李清照词的特点,领会宋词的艺术美,培育同学对古诗词的喜爱及审美情趣,培育同学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重难点 1.了解李清照南渡前后创作风格的改变。

18、2.体会声声慢的“愁”情。 课前预备 1.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李清照词的风格及改变。 3.自查资料,了解声声慢的创作背景。 4.自读课文,读懂大意,梳理字词,积累基础学问。 一、导入: 积累李清照名句,导入新课。 1、花自飘落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 2、此情无计可消退,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一剪梅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 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 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武陵春 7、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点绛唇 8、梧桐更兼细雨,到黄

19、昏、点点滴滴。声声慢 9、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10、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 11、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蝶恋花 12、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南歌子 13、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1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15、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 二、文学常识: 1.: 李清照(110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词宗。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藏书甚富,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与夫赵明诚(吏部侍郎赵挺之子)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编写了金石录。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

20、,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闲适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美丽。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哀痛。如声声慢寻寻找觅。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不追求华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四周事物的敏锐感受,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

21、不尽”的婉约风格进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宏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宏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2.李清照和“闺怨词”: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特地用来表现妇女的

22、生活和情感的。但其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颖的光线。 3.婉约派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之一。婉约,即动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动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闻名的女词人)等。 4.易安体 李清照的词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进展。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

23、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爽自然,流转如珠,音调美丽,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5.叠词: 叠词是指词和词连起来用,叠词在诗词创作中独具魅力,其特别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形象性;诗词中叠词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二是准确性。叠词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准确;三是音乐性。叠词可使诗词的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动听。 三、背景及解题 1.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惊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细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

24、吊的寡妇。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2.解题: “声声慢”是词牌。 3.名家评论: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炼句精致则易,平淡入调者难。且秋词声声慢:“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定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许其次人押。妇人中有此文笔,殆间气也。 明杨慎词

25、品卷二: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其词云(略)山谷所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晓来”,各本多作“晚来”,殆因下文“黄昏”云云。其实词写一成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今从草堂诗馀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作“晓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四、内容研读: (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结合解释,翻译全诗。 明确: 白话译文: 苦苦地寻寻找觅,却

26、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难过,由于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积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2.声声慢中最能体现情感的是哪一个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 “愁”。抒发了因国破、家亡、夫死而只身流落江南时的孤苦无依的凄苦之愁。 (二)诵读体会: 自由朗读诗歌,把握节奏,画出朗读节奏,体会情感。 明确:朗读节奏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

27、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积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分析结构: 自读全词,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请简要概括上下片的内容。 明确: 感情基调:悲凉。 内容:开头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接着从秋天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几个角度,写自己滞留南方的孤独生活和悲苦心情。 下片写黄花满地枯萎,再也无人摘取。暗喻岁月消逝,人已衰老、憔悴!再加上白日漫长,她独自一人要怎样熬能到天黑,正

28、值黄昏时候,又有秋雨点滴作响,这种景象,这时的心情,哪里是一个简洁的“愁”字所能概括得尽的!体现那种失落、孤独、凄凉、悲伤的心灵世界。 (四)赏析内容: 1.思索:“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几句包含几层意思?在用语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明确: (1)这几句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写人的动作神态,似在查找失去的东西,追索过往的痕迹;其次层,写环境的凄凉、寂寞;第三层,写内心世界的愁苦、哀伤。 (2)七组叠词,很好地统领了全词的内容,展现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选用叠词,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更显示出感情之剧烈。“寻寻找觅”写动作,写出了寻找无果,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环境,写

29、出了境况的冷清、心境的清冷;“凄凄惨惨戚戚”写心理,写出了心里的沉痛凄厉。音韵上徘徊动听,感情上层层递进,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定下了全词悲苦愁绝的基调。 表达效果:增加形象性;表达更准确;音律和谐,声声动听。 (3)这几句挺直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 2.思索:词人为何说是“淡酒”?为什么词人看到“雁”会难过? 明确: (1)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白的晚年生活是何等凄凉惨淡。 (2)睹物思人。此时,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这也表现了词

30、人天际沦落之感。此时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这是家乡来的大雁,因而说是“旧时相识”,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 3.思索:如何理解“满地黄花积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三句词中蕴含的情感? 明确: “满地黄花积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既指菊花枯萎凋谢,又指词人因悲伤而憔悴消瘦。正是由于词人无心赏景,虽是菊花堆满地,却不想去摘赏。然而,人不摘花,花却自己凋谢。等到花自憔悴损,欲摘却不堪摘了。这里既写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怜惜菊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令人回味。 4“梧桐更兼细雨”中“更兼”表明白词人怎样的心境? 明确: “更兼”表明白词人

31、脆弱不堪的心境。梧桐叶落即已不堪忍受,又加上“细雨”伴唱,秋韵更浓,词人的愁苦也就更深。 5.思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次第”指哪些“次第”?词人为何说“怎一个愁字了得”? 明确: (1)“次第”意为完景、状况,指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 (2)的愁太多太多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 (五)鉴赏形象: 1意象: 思索:词人围绕词眼“愁”字,都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 黄花:词中的黄花取其衰败之像,暗喻岁月消逝,人已衰老憔悴之义。表现了词人晚年孤苦飘落的境况,隐含着对生命将逝的

32、悲伤。 酒:词中的酒除此意外还有御寒之意,“淡酒”,并非酒淡,而是因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白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风:词中的风紧急,猛烈,并且是晚上的风。“风急”明写天气恶劣,实写词人愁重。词人六神无主,茫然若失,竭力查找却遍找不到。.之愁,沦落之苦,丧夫之痛,家国之思全部压在一个孤苦伶仃的年老妇人身上。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 雁: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雁会联系到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感叹独自身在异乡的悲凉,当时身处南方,看到北雁归来,或许她只是听到了那呼朋引伴的声声雁鸣,不禁想起如今雁在人亡,曾经心愿相通

33、的夫君早已撒手人寰,无由再寄锦书去,无人再捎锦书来。 细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梧桐: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 2.意境: 思索:这首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 词中的意象组成的画面是:风急欺人,酒淡难敌寒意,仰视则天空过雁,俯视则满地残花,梧桐落叶,细雨霏霏,难过人更遇凄凉景,涩景苦情交融在一起,词中则营造的是晚风送寒,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意境。 3.词人形象: 思索:词中塑造了怎样的词人形象? 明确: 这首词始终紧扣悲秋之意,以悲秋入笔,与丈夫在一起和丈夫去世的对比,反衬自己孤独一人的孤寂,离别家园的离别愁苦,以及国家衰落,

34、民不聊生的凄惨.呈现了一个的对生活的无望的落寞孤寂的女词人形象。 (六)归纳主题: 1.联系词人经受及写作背景思索,词人为何生愁? 明确: 声声慢是词人后期的作品。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家庭美满。因此词风较明快,即使写愁,也只是“闲愁”。而后期因靖康之变,夫妻仓皇南逃,避居江南,又因丈夫病卒,饱受国破家亡之痛,晚年生活孤独凄苦,因此词风哀婉,凄凉。 引入背景资料: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惋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

35、: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情感: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家破夫亡受尽熬煎颠沛流离生活的缩影,是一首沉重的哀伤的忧患之愁的生死恋歌,抒发的是家国悲愁,饱含着.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颠沛之苦,是无望的、压抑的、难以诉说的愁。 2.归纳主题: 本词选取了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际沦落的悲苦。 (七)总结艺术特色: 1.借景抒情:缘愁选景,将自己伤感,凄苦的愁绪融入到了对淡酒、飞雁、黄花、细雨等这些萧瑟惨淡的意象的描写之中。用哀景引发愁,在哀景中蕴蓄愁,以哀景来烘托愁。充分表现出词人杰出的艺术才华。 2.挺直抒情:“

36、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难言之痛,欲说又休,全词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 3.叠词运用:开头用七组叠字构成了三句话,奠定了全词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寻寻找觅”写动作,表现出词人茫然无着的心情;“冷冷清清”既写环境,又写出内心的寂寞冷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出词人凄凉惨淡的内心感受。加强情感。 (八)课堂小结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平生”,作为一个女子,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宏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苦难不停的擦拭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受像重物一样压在他生命的弹簧上,但他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的越高。 五、拓展探究: 1.阅读下面一

37、段关“百脉泉公园”的介绍,请你为其拟一则广告词,不超过15字。 百脉泉公园,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明水境内,这里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故里。景区以群泉自然喷涌成湖而著称。景区内群泉鼎沸,杨柳染烟,画廊奇阁,犹如画卷,其中百脉泉、梅花泉、墨泉、东麻湾(万泉湖)被评为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为纪念生于百脉泉畔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而修建的清照园,以自然景观最美、建筑规模最大、文化品位最高、馆藏资料最全居全国四座李清照纪念馆之首。始建于明景泰元年的龙泉寺内,“品”形百脉泉涌珠浮翠,梵王宫大殿庄重宏伟,是泉水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有机融合的名胜景点。 明确: 示例:品清照婉约词 赏章丘百脉泉 2依

38、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语材料的内容。 材料:李清照,祖籍山东济南,她是我国文学史上在诗、词、散文方面都很有成就(最擅长词)的杰出女作家。其父李格非乃当时闻名的文学家,其配偶赵明诚也是当时很出名气的金石专家。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得体。符合口语特点。 作为导游,你在带领游客参观李清照故居时,向大家介绍说: 明确: 示例: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 她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很有成就。并且特殊擅长写词;她的父亲李格非是当时闻名的文学家; 她的丈夫赵明诚也是当时很出名气的金石专家。 六、课后作业: 自读李清照其他词作,自选一篇写出鉴赏体会。不少于300字。 声声慢教学设计

39、4 一、检查预习状况,导入“愁” 同学齐读武陵春 老师提问:哪一句写得最好() 武陵春中李清照形象地写出了内心的忧愁,那么在同一时期的声声慢中她又是怎样表现“愁”的呢,今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同学齐读,老师正音 同学自由共享李清照生平,其他同学补充,老师最终总结。 二、初读感知愁情 男女同学分别诵读全词,初步感知李清照的婉约风格 老师播放朗读配音,在情境中感知词作的情感 三、以意象感知愁景 四、析愁因 1.创设情景、歌曲导入。播放化用了李清照前期词作一剪梅的歌曲一剪梅导入。 2.作家作品学问积累。走近李清照:请两位同学以李清照的身份来一个自我介绍。课件展现李清照的简介。 3.老师范读,同学自由

40、读,并看解释疏通词义。乍暖还寒:忽暖忽寒,气候改变无常。将息:调养、保养。敌:应付、抵抗。损:词中相当于“煞”,很、极的意思。堪:可。怎生:怎么,怎样。 4.用现代语言改写这首词。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一切清冷惨淡,我不由感到极度的哀伤凄凉。乍暖还寒的季节里最难休息调养。饮下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挡傍晚之时骤降的冷风寒意。南飞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尤感难过的是,原来却是旧时相识。园中处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萎殆尽。如今还有谁能与我共同采摘呢?静坐窗前,独自一人怎能熬到天色昏黑?梧桐凄凄,细雨沥沥,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在点点滴滴敲打不停。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得尽? 5.思索:这首

41、词最能体现感情的关键字是哪一个?愁。全词的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1.体会“愁”情。 指名朗读,要求读出愁情。 师生评议:语速要缓慢,表情感的词重音要读出,断句要留意,感情要带出浓浓的愁绪。 请找出词中挺直抒发“愁情”的句子。 清照起笔就哭诉道:“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找觅,清照在寻找什么呢? 动作:若有所失寻找无果。 冷冷清清,是什么冷清呢? 环境:境况冷清,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又写出了清照什么样的心理呢? 心理:沉痛凄厉。 所以,清照起笔就给我们定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基调? 悲苦愁绝。 赏析“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表达情感上的不同以及连用7个叠词的

42、表达效果。 争论明确:叠词运用的表达效果:一是挺直抒情,极有层次地表达了词人在患病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为全词渲染了一种的悲凉的氛围,奠定了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二是增加词的音韵效果,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2.品尝愁景。 读你引入分析。 秋风萧瑟,梧桐婆娑, 这样的黄昏,更适合读你。 再读你,如花落满地,冷冷凄凄。 如何寻找,那些笑靥(yè)如水的日子? 如何承受,那些痛彻心扉的生死别离? 风住尘香,物是人非,再读你, 在声声慢的()中,读到了你满纸悲戚。 思索:能否在空白处填入适合的意象,并试着说明理由。 意象: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 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

43、心愁。 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渲染愁情。 雁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 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飘落的晚境。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细雨雨滴梧桐,却敲碎人心,哀伤愁丝的象征。 老师强调。 古典诗词中传统的意象有着特定的内涵酒:愁文化。风:渲染愁情。雁:怀乡之思,音信之盼。黄花:憔悴的容颜。梧桐:牵愁惹恨。雨:哀伤愁丝。 的心情不同,相同意象会传递不同的情感黄花:战地黄花格外香。雁:长空雁叫霜晨月。 、总结本词的意象、和情感:全词通过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营造了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的心境。 3.分析愁因。 当清照沉醉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

44、出了无望地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为何而生愁?究竟命运在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时间老人来告知我们答案吧! 1084年:李清照生于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 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同学赵明诚在汴京成婚,婚后两人志同道合,共赏文物。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此时李清照46岁。 1130年:李清照追随帝踪流徙浙东一带,孤苦飘落

45、。 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由.到丢失,可谓祸不单行、孤苦飘落。晚景凄凉,没有子嗣的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究竟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 明确:情愁独居之寂寞 家愁丧夫之哀 国愁.之恨 清代沈谦赞美道:“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因此有“词家二李”之说。清代王士嫘将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与辛弃疾(字幼安)并称为“济南二安”。 我们认真看李清照国亡南渡、夫死孀居阶段的词,就会发觉那简直

46、就是一个愁的天地,就是一个愁的牢笼,可说是愁云惨淡,愁肠百结。老师读题目,同学们读词句: 悼亡凄惨的临江仙: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 感时伤身的永遇乐: 如今憔悴,风鬓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思乡借醉的菩萨蛮: 家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愁苦无眠的添字采桑子: 难过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愁,不仅重得载不动,浓得化不开,也多得数不清,广得没有边。即使浩荡的历史长河也装不下她的无限忧愁千年之下的我们不还被她的愁情深深感染、感动吗?由于词人有一颗“愁”心,所以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就都带有了愁的颜色,从而无物而非愁,无时而不

47、愁啊!可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已决非平常愁情,实在是词人无比悲愁的人生最苦痛的哀叹。所以,在这概括性的语句中,也有“形象”,那就是无限凄惨的词人本身! 最终,我想化用她的同乡,同样是南渡词人辛弃疾的词句,对风华绝代却命运凄惨的李清照掬一把心酸的仰慕的泪水“更几番风雨能消?!” 李清照,你无限的悲愁,要经受几番风雨才能消解? 李清照,你绝代的才情,又岂是几番风雨所能消磨! 声声慢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深化研读诗歌,抓住意境,体验情感,渗透对同学诗歌诵读的指导。 2、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 3、让同学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

48、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 教学方式:诵读品悟情感体验探究学习对比阅读教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 说到李清照,我们并不生疏,在学校我们就学过她的醉花阴。写的是重阳节,赵明诚在外地不能与她团聚,李清照借秋风黄花来表现彻骨的爱恋。大家还能背这首词吗?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这首词中大家觉得李清照的心情若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是哪个字?(愁),假如在这个“愁”前面加上定语的话,应当是怎样一种愁?(相思之愁,蜜甜的愁,闲愁),这是李清照的前期代表作醉花阴,表现出的是一种闲愁,闺愁。今日,就让我

49、们一起来看看李清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在这道词的字里行间她又表现出怎样的心绪呢? 二、鉴赏声声慢 1、解题 慢: 2、自由读词。思索: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当然也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愁) 看来李清照是个多愁善感的词人,今日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以“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这幅对联为线索,在这个“愁”字上做文章,看看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怎样入愁,缘愁选了哪些景,为何而生愁? (一)怎样入愁(叠词运用,音韵和谐,悲苦愁绝。) 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种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请同学们齐读此词,带着一个任务: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

50、。 (1)提问同学:你能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吗? “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找觅(动作恍惚):你觉得李清照在寻找什么?李清照当时的境况怎样? (老师明确: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可能在寻找往日欢乐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应当读出一种缓慢、迷茫、若有所失的感觉。) 冷冷清清(环境冷清):她查找到那些曾经失去的欢乐岁月了吗? (老师明确:寻找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境况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应是轻读、降调。) 凄凄惨惨戚戚(心理

51、哀痛):最终诗人的心理感受怎样? (老师明确:这里是写诗人的心理感受沉痛、凄厉。应当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 开头这句词定下了全诗悲苦愁绝的基调。刚刚在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觉这十四个字都连用什么词?(叠词)假如我将此句改为“寻找,冷清,凄惨戚”好不好?(不好,少了音韵美)。 (二)缘愁选景(触景生情,层层渲染,愁绪无限)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当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看四周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那么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 1、师范读。 2、大家一共从词中找出了哪些意象? (同学: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 3、探究性学习: 在这些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当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个意象?请说说你对这个意象的理解。 意象探究: a、淡酒为何李清照喝了三杯又两盏的白酒还觉得酒淡,莫非她是李白再世,酒仙其次?在她一首如梦令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可见是酒醉而睡得沉啊! 老师明确: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b、秋风怎么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