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定理垂直平分线定理学习教案_第1页
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定理垂直平分线定理学习教案_第2页
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定理垂直平分线定理学习教案_第3页
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定理垂直平分线定理学习教案_第4页
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定理垂直平分线定理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定理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定理(dngl)垂直平分垂直平分线定理线定理(dngl)第一页,共22页。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定义(dngy):有两边相等的: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简写成(简写成“等边对等角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简写成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三线合一”)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有两条边相等

2、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简写成(简写成“等角对等边等角对等边”)第1页/共22页第二页,共22页。4、等腰三角形有关结论:、等腰三角形有关结论:(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两条腰上的高相等)(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两条腰上的高相等)(2)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3)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y din)到两腰距到两腰距离之和等于一腰

3、上的高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需用等面积法证明需用等面积法证明)(4)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顶)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角的一半。第2页/共22页第三页,共22页。第3页/共22页第四页,共22页。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数是( )( );A.1 B.2 A.1 B.2 C.3 D.4C.3 D.4第4页/共22页第五页,共22页。的三角形。的三角形。(2 2)当当x=4cmx=4cm或或5cm5cm时,可组时,可组成成(z chn)(z chn)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第5页/共22页第六页,共22页。如图,如图,P,Q是是ABC边

4、上边上(bin shn)的两点的两点,且,且BP=PQ=QC=AP=AQ,求,求BAC的度数。的度数。APBCQ开动脑筋第6页/共22页第七页,共22页。第7页/共22页第八页,共22页。E第8页/共22页第九页,共22页。GE=GD+DE=AD+DC=AC=GE=GD+DE=AD+DC=AC=ABABAGD=BAD,AG=ADAGD=BAD,AG=AD AGEAGEDABDAB第9页/共22页第十页,共22页。第10页/共22页第十一页,共22页。又又BDACDBC=EAC所以所以2DBC=BAC第11页/共22页第十二页,共22页。如图,在如图,在ABC中,中,BAC90,ABAC,ABC

5、的平分线交的平分线交AC于于D,过,过C作作BD垂线垂线(chu xin)交交BD的延长线于的延长线于E,交,交BA的延长线于的延长线于F,求,求证:证:BD2CE第12页/共22页第十三页,共22页。如图,在如图,在ABC中,已知中,已知ABAC,BAC90,D是是BC上一点上一点(y din),ECBC, ECBD,DFFE求证:(求证:(1)ABD ACE;(;(2)AFDE F E D C B A第13页/共22页第十四页,共22页。已知如图已知如图1,B、C、E三点三点(sn din)在同一条直在同一条直线上,线上,ABC与与DCE都是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AE交交CD于点于点

6、G,BD交交AC与点与点F,连接,连接FG。证明:(证明:(1)AE=BD; (2)FGBE; G F E D C B A图图1 1 第14页/共22页第十五页,共22页。(3)如图)如图2,若,若M、N分别是分别是AE、BD的中点,的中点,MNC是什么是什么(shn me)三角形?请说明理由。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N M E D C B A图图2 2 第15页/共22页第十六页,共22页。第16页/共22页第十七页,共22页。例例1:如图,已知:如图,已知: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于D,垂足,垂足(chu z)是点是点E,C=70,求,求BDC的度数。的度数。解:解

7、: AB=AC, ABC=C=70。 A=180-2C=40, 又又DE垂直平分垂直平分AB, AD=BD。 DBA=A=40。 BDC=A+ABD =40+40=80。第17页/共22页第十八页,共22页。例例2 如图如图1,OC平分平分(pngfn),P是是OC上一点,上一点,D是是OA上上一点,一点,E是是OB上一点,且上一点,且PD=PE,求证:,求证: 180PEOPDO证明:过点证明:过点P作作 , ,垂足,垂足(chu z)分别为分别为M、N因因OC是角平分线,是角平分线, , , 故故PM=PN由由PD=PE,PM=PN,得,得 ,而而OAPM OBPN OAPM OBPN P

8、NERtPMDRt NEPMDP 180PDOMDP 180PEOPDOMDPPEO 第18页/共22页第十九页,共22页。例例3 如图如图2,在,在 中,中, 的平分线与的平分线与BC边的垂直平分线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相交于点P。过点。过点P作作AB、AC(或延长线)的垂线,垂足分别(或延长线)的垂线,垂足分别(fnbi)是是M、N。求证:。求证:BM=CN。证明证明(zhngmng):因:因AP是是 的角平分线,又因为的角平分线,又因为 , ,故,故 PM=PN因因PD是是BC的垂直平分线,的垂直平分线,故故PB=PC因因PB=PC,PM=PN,故故ABPM ACPN ABC BAC B

9、AC PCNRtPBMRt CNBM 第19页/共22页第二十页,共22页。例例4:已知:如图,:已知:如图,PB、PC分别是分别是ABC的外角的外角(wi jio)平分线,相交于点平分线,相交于点P.求证:求证:P在在A的平分线上的平分线上证明:过点作证明:过点作,垂足,垂足(chu z)分别为分别为,。,。,分别是,分别是ABC的外角平分的外角平分线线PE=PQ, PF=PQPE=PF,点点P在在A的平分线上的平分线上第20页/共22页第二十一页,共22页。例例5:已知:如图,在:已知:如图,在ABC中,中,AD是高,是高,BC的垂直平分线交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于E,BE交交AD于于F。求证。求证(qizhng):E在在AF的垂直平分线的垂直平分线上。上。 证明证明(zhngmng): E在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的垂直平分线上 EB=E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