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获奖课题_第1页
“互联网+”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获奖课题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互联网+”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一、选题缘由(一)选题背景1. 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工作要点中提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具体工作措施中也提出:推动“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随着“互联碑”时代的来临,德育也面临着变革的巨大可能性和时代机遇,学校德育仅局限于传统方法开展的时代已逐步远去,强烈呼唤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德育破土而出。2. 新型德育工作的需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十大战略中提到: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德育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如何在基于传统德育开展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构建新型德育课程,革新学校德育生态?如何让学生成为

2、新时代“互联网+”的德育教育最大受益者?系列问题正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3. 学校内涵建设的呼唤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活力教育”为办学理念,积极创建智慧校园,借助创建智慧校园的契机,利用“互联网+”,通过系列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搭建多元舞台,注重养成教育,建立网络德育积分评价机制,深化德育功效。不断丰富集团德育课程的内容,扩宽德育实施的时空,提升德育育人功能,创新学校德育生态,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活力和张力。(二)选题意义基于“互联网+”时代对德育工作产生的冲击,本课题将通过互联网与传统德育的深度融合,革新学校德育观念,加强德育教育手段,拓宽德育实施时空,创新学校德育生态,建立一种适应时

3、代发展,提升德育的实效性的具有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德育课程。(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 国外研究综述。在一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德育的研究,尤其是英、美两国,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目前,在发达的几个国家,“互联网+”概念已经得到充分的认同,互联网与各传统行业的深入融合也深入人心,使互联网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成为新兴课学德育教育领域。2. 国内研究综述。我国在德育课程实施中,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一种新形势,但面对开放性的互联网,如何合理而有效地进行利用,还没有找到较为适切的途径。各地在德育教育课程体系中更多的是把互联网作为一种实施手段,丰富德育形势,增强德育实效,并没有

4、做到互联网与德育教育的深度融合。二、内容设计(一)基本思路本课题将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应用软件,搭建具有资源优质化、时空自由化、渠道多元化、对象广泛化等优势的德育立体课程。其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包含线上专题式课程与线下植入式课程,以此拓宽德育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场所,最大程度发挥德育育人功能。本课题以集团总校长为课题负责人,德育分管副校长直接领衔,三校区德育处联动课题研究行动,信息组老师作为强力的互联网技术支撑团队,由班主任团队配合完成课题实践工作,协同全体老师、及家庭和社会资源作为课题保障。以前期论证、实践反思、经验积累、成果推广为主要线路,进行课题的整体性实施。(二)研究目

5、标1. 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互联网+”德育线上专题式与线下植入式课程内容体系,丰富德育手段多样性,增强德育实施实效性。2. 基于德育个体发展的需要,创新网络德育积分评价机制,实施德育评价过程化与多元化,有效拓宽德育评价途径,最大程度发挥德育育人功能。3. 基于学校特色创建的需要,通过对信息技术在德育课堂的植入、互联网平台功能的开发和有效利用,进一步拓宽德育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场,打造现代化智慧校园。4. 培养道德素养良好、道德实践能力优秀的二小学子,打造一支全面的德育师资队伍。(三)研究内容1丰厚“互联网+”德育课程内容体系在传统德育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利用互联网平

6、台的功能,丰厚德育课程内容体系,以活动、实践、体验等为课程载体,注重养成教育,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线上专题式课程和线下植入式课程两大板块。 主题式德育元素课程*微课录播型“活力小课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少先队的传统节日教育,变教师授课为学生授课,变课堂讲述为视频录播,充分利用网络云端、智慧互动平台、微信平台,举行“活力小课堂微娃把课上”微课录播活动,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课形成序列,在教师引领下,学生自编自导,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优秀视频影像,形成系列微课,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系统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微信点播型“互动入队课”:围绕主题“红领巾心向党,队旗伴我共成长”,结合素养手册重新设计“入队申请书

7、”,并利用“流动红领巾”进行队前教育、入队仪式邀请家长共同见证光荣时刻。一方面通过线下高年级优秀老队员以传帮带,言传身教的方式帮助一年级小朋友了解少先队。另一方面通过线上利用微信小程序平台,点播学习“队前教育”系列课程,学生学习后通过语音、照片和视频等形式提交作业,辅导员们通过点赞、精选和置顶等方式进行点评互动,借以激发一年级小朋友向往少先队、喜爱少先队、争做新时代的好队员的情感。*微电影展放型“五欣学子礼仪课”: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五欣学子”礼仪规范电子手册,倡导全体学生争做“五欣学子”:欣于所学,严谨务实(对应学习习惯);欣于所为,尚礼求真(对应行为、情态习惯);欣于所需,勤慎肃恭(对应生

8、活);欣于所乐,居安思危(对应安全习惯);欣于所遇,不忘初心(对应志愿者习惯)。并将相关内容制作成微电影,通过多种网络平台进行展放,多角度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达成礼仪规范教育方式的多元化。 活动性德育板块课程*学科德育渗透课程应用互动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助手、互动课堂等互联网教学手段,衔接线下课程体系,使学生更直观形象体会到课程中的德育意义所在。*两节三礼活动课程网络直播拓展外延:两节三礼(德艺文化节、体艺文化节、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是我校常态德育活动载体。尝试采用之江汇等智慧教育平台,实现活动的网络直播功能,最大程度展示学生的才艺,打破场地、时空局限,实现全体学

9、生、家长、社会人士的全员互动,扩大德育辐射。*主题月实践课程公众号搭建窗口:结合学校实际,把一年分成礼仪、安全、励志、亲情等12个主题活动月,利用微信平台,月初推送活动预告,月末推送活动回顾,在学校微信公众号的基础上,建立班级微信公众号,根据月活动,及时推送班级活动微信,增强班级凝聚力。2.优化“互联网+”德育课程实施策略 德育资源整合策略整合系列德育资源,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四大类德育资源库:德育课程资源库、德育创意资源库、德育实践阵地资源库和德育活动资源库,不限时空,专人管理,实现上传下载功能。*德育课程资源库:形成面向学生、家长以及老师的三级课程资源库。面向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课、传统文化传承

10、课、法律法规行为责任课、安全成长生命责任课、优秀品质塑造课名人美德熏陶课;面向家长家庭教育年级分层课、家长综合素养提升课、家庭教育分类课(陪伴艺术、亲子阅读、亲子游戏);面向老师一一青年教师德育教育培训课、德育教育交流分享课、德育教育研究提升课。资源形式为视频、音频、文字等,资源来源为校本或引进。*德育创意资源库:建立线上平台,收录来自校内校外的各类德育教育的创意,如主题类活动、常规类活动、时事类活动等相关资源。*实践阵地资源库:校内:供孩子们进行校内德育实践的所有场所,如德育长廊;校外:各种共建德育实践基地。 德育环境优化策略*线上德育舆论环境的创设:利用校园网创建“欣活德育”专栏,分设“二

11、小之星”、“队旗飘飘”、“辅导员专辑”、“应世能力”、“繁星点点”栏目,注重陶冶情操、导向认知,强调规范性、示范性;定时更新线上师生风采榜、榜样宣讲窗,与时俱进,采取二维码标识,达成“扫一扫”与线上平台齐头并进。*线下环境优化: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体现教育的引导与熏陶。创建德育长廊、少先队活动室、阅览室、走廊文化、班级板报等德育文化建设阵地。 互动平台实施策略搭建各类“互联网+”德育课程网络平台:智慧教育互动平台、校园网、各类学校以及班级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微信小程序等等,具备的功能:德育网课学习、规范养成打卡、线上美德宣讲、德育活动线上直播等。 德育全员参与策

12、略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护雏队等家校沟通渠道,促进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改进措施,提升家校合力;构建社会共育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学生健康成长。3. 创新“互联网+”德育课程评价机制 应用互联软件,提高评价时效改革传统德育评价机制,创建网络德育积分评价系统,在校电子评价管理系统中,开辟专线德育积分网上评价系统。学生的每一次行为都以“电子积分”的形式进行积累,达到一定量的电子积分后,生成相关的电子奖励标识,随时随地查看,并形成优秀德育标兵排行榜。注重过程化记录,每月清零,后台储存,使每月都是崭新的开始,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榜上有名。每

13、学期的“学生成果证书”记录一学期的德育积分,并组织德育积分兑换“心愿卡”活动。将学生的道德正能量存储积累,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捷,积分的实时波动也迎合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线上线下结合,提升评价互动各类线上德育课程、线下德育活动、优秀德育标兵、优质德育素材进行呈现,成为展示德育正面榜样,展现学生优质特长的舞台,起到一定的激励效能。同时,网上软件开辟点赞、共享、评论等功能,达到实时互动,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强化道德实践能力,使德育评价达到最佳时效。在互动评价过程中,同学们相互学习,认真听取老师和同学的评价意见,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进自我成长。 搭建网上平

14、台,完善评价内涵德育网上平台的搭建,使德育评价从“传统化”走向了“智能化”,对学生的评价内容不局限于学生短时间内的一个行为表现,而是通过过程化的积累,关注学生区域时间的道德认知、行为养成、实践能力等综合德育素养。通过过程化评价,发挥学生潜能,树立自信,促进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发展。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大量的过程化评价数据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以便对症下药作出相应对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4. 落实“互联网+”德育课程保障措施 建立三体联动的组织架构。校长室、德育处等部门为课程实施的咨询与引领,联动信息组作为本课题实施的技术支撑团队,以班主任作为课程实施的中坚力量,三体联动,使课程实施

15、的组织架构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构建强有力的操作机制。通过教师、家长、学生的参与,形成共识,确保课程内容、形式的科学有效,组织与参加人员的有序协调。 形成丰富的德育网络平台。保障确保互联网平台的开发与创新,课题人力物力的投入,列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确保本课程的有效实施,拓宽德育教育的时空领域。(四)重点难点分析本课题的重点工作为如何有效丰厚“互联网+”德育课程内容体系,研究哪些德育内容能够与互联网+技术无缝链接,而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并在实施的过程中,研究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手段提升课程的实效性,实现资源优质化、时空自由化、渠道多元化、对象广泛化等优势。本课题的难点为如何合理并充分利用各类互联网平

16、台,并有效利用评价体系进行过程化的记录与反馈。(五)研究步骤课题研究为五个阶段:1组织论证(2019年2月至3月)(1)邀请教科专家对本课题进行论证,寻求专家的指导。(2)邀请信息技术专家对本课题的技术实施进行评估和指导。2启动准备(2019年4月至5月)(1)确定方案,成立课题组和课题管理网络,负责人组织研究人员学习、明确分工,充实课题方案,建立课题档案。(2)加强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培训课题研究人员,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理论素养。(3)信息部门探究互联网平台的各项功能,最大程度进行功能的开发和利用,确保课题的实施。(4)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初步的框架搭建与探讨。(5)对现有课程评价体系进行初步

17、的改革方案的制定与探讨。3第一轮行动(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1)互联网+德育课程内容体系的不断丰厚与实施、反馈与调整。(2)课程实施阶段,对课程内容、框架以及网络实施平台不断调整与完善。(3)丰富”互联网+”德育课程资源库。(4)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关注评价过程性和互动性。(5)课题中期汇报,及时积累并逐步完善课题系列资料。4第二轮行动(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1)课程内容体系的的进一步丰厚,课程网络实施平台不断探究,不断拓宽德育实施的时空。(2)课程资料库的进一步充实与完善。(3)课题组成员相关案例、论文、小课题等成果的初步展示。5完成课题(2021年2月至4月)(1)撰

18、写课题报告,形成系列成果,如:子课题、德育典型案例、专题论文。(2)邀请相关专家对课题作结题鉴定。(六)人员分工1. 课题负责人章国明,学校总校长,宁波市名校长,由他主持的多项学校德育课题曾在市、区级获奖,多篇管理、德育或教学教学论文在各类刊物上发表;2. 课题组副组长王旭萍,区政协委员,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具有丰富的德育管理经验,多次在各级会议上作专题介绍,有多篇学校管理论文、德育论文获奖;3.德育处团队,年龄结构合理,长期从事学校德育的实践工作,对本校德育课程的研究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4. 信息组团队,具有极强的互联网平台开发与探究能力,为本课题实施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团队;5.

19、班主任团队,作为本课题的最终实施者,执行力强。三、现有成果1.已完成的研究(1)初步架构了三种“线上专题式课程”的内容体系。微课录播型“活力小课堂”已进行了5节微课录播活动;微信点播型“互动入队课”已利用微信小程序平台,尝试在一年级开展了点播学习“队前教育”9节系列课程;微电影展放型“五欣学子礼仪课”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五欣学子”礼仪规范电子手册初稿,正尝试将相关内容制作成微电影。(2)正逐步对“线下植入式课程”开展探究与实施。利用智慧校园创建的良好契机,在“学科德育渗透课程”中老师们尝试应用互动教学平台,衔接线下课程体系,使学生更直观形象体会到课程中的德育意义所在;两节三礼活动课程已形成初步的活动框架,后期将尝试活动的网络直播;已搭建较为完善的主题月实践课程,建立了部分班级微信公众号。(3)初步创建了面向学生的网络德育积分评价系统。能实现月积分榜、学期积分榜,并尝试组织了两次德育积分兑换“心愿卡”活动,评价系统的互动功能将作为后期开发的重点工作。2.已有的研究成果由本课题负责人主持,本课题副组长一起参与的三个课题在宁波市级立项并获奖,具体为:2013年立项,编号YGH167市规划课题小学“欣活德育”创建的研究与实践2015年12月,获市教育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