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中期研究报告_第1页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中期研究报告_第2页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中期研究报告_第3页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中期研究报告_第4页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中期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中期研究报告执笔人李雯一、课题简介本课题是由常州市花园中学李雯老师主持的常州市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 20XX 年度备案课题,20XX 年 3 月份开始制定研究方案、并开展了前期研究,于20XX 年 6 月份组织了开题论证活动。(一)核心概念界定“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渗透”是本课题的核心概念。1、心理健康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其心理机能, 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运用有关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通过

2、多种途径、方法与手段,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与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可见,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有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如进行各种形式的集体辅导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咨询、利用学科教学进行渗透等等。我们认为,在这些形式中,利用学科教学进行渗透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2、学科渗透,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学科为基础,破除学科壁垒,知识交叉综合涉及两门及两门以上学科的教育活动。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它只是 “渗透”心

3、理健康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之中,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另一方面从课程实施的角度来看,历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对课程本身的积极建构,又是课程实施策略的一种改进和提升,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二)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改善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知识性教学的困境,探寻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学生历史学习中的体验性和心理参与性。2、课题研究过程中,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一种可能性的途径。(三)研究内容1、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研究2、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

4、性研究3、渗透策略研究(四)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基于文献分析,梳理国内外有关理论,为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的设计寻找理论依据,寻找切合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观察工具,为我们的二度开发提供理论支持。2、观察法观察法,是指调查者带有明确目的,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及其辅助工具,直接从社会生活的现场收集资料的调查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将对花园中学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为进行观察,用课题研究课记录表进行观察记录。3、问卷调查法本课题研究将采用课题组设计的问卷作为调查工具,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4、访谈法访谈法是指调查员通过有计

5、划地与被调查对象进行口头交谈,以了解有关社会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观察法观察到的主要是被调查对象的外显行为。被调查对象的态度、观点等主观意识方面的资料无法通过观察法收集到,所以采取访谈法。这样可以了解某种行为背后的动机、 行为发生的内在动因等方面的情况。对观察法也是一个补充。研究者对执教者进行课后个别访谈,采用课题组设计的访谈提纲为访谈工具。对每位研究对象每次进行15-20 分钟的访谈。如果受访者不反对的话,对访谈进行录音。5、经验总结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已取得的教育成果和基本认识,追索教育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工作, 从而进一步解释教育客观规律的方法。本课题研究将收集典型的课例若干,进行经验总

6、结、 提炼, 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形成优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6、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将课例研究得出的优化建议,进行教学实践,通过课题组成员的亲身实践,为形成、修正优化渗透的策略提供实验依据。二、已开展的研究1、关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研究为了研究当下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通过对本校心理教师谈黎吉老师和周边学校的心理教师的访谈,我们得知近年来有的学校探索了许多操作模式加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如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等。有的学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派教师参观、学习,要求教师尽快面向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有的学校把心理测试作

7、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此为名,要求学生参加心理测验。有的学生智力测验分数偏低,同学就开始取笑他笨蛋,老师也基本上放弃了对他的教育要求。也有不少学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设心理课,但是课程的内容却主要涉及的是心理疾病,如强迫症、恐惧症等,教师所举的例子甚至使个别虐待父母的事例,这些事情毕竟是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不具有代表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主要以问卷的形式对花园中学七年级、 八年级和九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成功向学生发出问卷300 份, 收回的有效问卷共300份。 通过调查研究,有 15.7的学生觉得目前的学习压力过大,40.4 的学生认为目前影响自己学业的最大因素是

8、情绪,学生对师生关系很满意的只占14.6 ,有 22.2 的同学表示所受过的挫折在其心理留下了阴影。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到本校学生在学习压力、学习态度、人际交往和受挫能力上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我们通过对张旭菲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反思和金哲洙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等文献的学习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初中阶段的学生受身心发展阶段特征的影响,对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感兴趣,有的甚至持抵触、观望、不相信等态度,使心理健康教育也失去了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用性不足。因此, 我们认为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途径应该是多样化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日常的教育工作,即心理健康教育要全

9、面渗透在整个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 “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各学科老师与学生的接触最广泛、最经常,各科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占据时空最多的场所,学生知识的获得、智能的开拓、心理的发展绝大部分是在这一特定时空中完成的,如果忽略了这一时空,就等于放弃了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场所。因此学科教学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主阵地,是落实心理教育的主渠道。所以, 要以学科教育为载体,发挥各学科教育的心理功能。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影响,从而有意识地培

10、养他们意志品质的,形成良好的个性,让学生的身心都受到良好的发展。2、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 1)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新课程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概念。这意味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强调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要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就历史学科而言,我们研读了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我们看到课程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

11、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 “课程标准” 中课程目标同样要求 “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 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的课程目标所提倡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全的人格等都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健全的人格的塑造因为健全的人格不仅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标志;而不良的人格往往是导致个体心理疾患的一个重要原因。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发现,不良的人

12、格特征是许多心理疾患的基础。学生时期是个体人格迅速发展并逐步定型的时期,因此,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预防和纠正不良人格的发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校心理健康深入发展的标志,也是现代学校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课程实施策略的改进和提升,反映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

13、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他们当中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 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我们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初中学生大多存在心里困扰,常见的主要有:人际关系敏感、自控能力差、思维偏激、焦虑烦躁、心理不平衡,总觉得老师和家长对他不公平等。调查问卷中,57%的学生觉得压力来源于父母的期望,表明现在的家长看中的是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对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值过高,此

14、外,调查结果还显示有25.8 的学生不会主动学习 , 而极少主动学习的学生比例最多, 占 39.7 ,表明目前依然有不少老师也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他们都忽视了青少年的心理建康问题,他们过于急功近利,这些都使青少年处于很大的压力中,后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甚至适得其反。它使孩子失去乐趣和自信,并可能滋生逆反心理,形成不良性格。另外单亲家庭、生活困难家庭和流动人口家庭的出现,使这部分家庭的子女面临新的困难和困惑。以上的情况说明: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严峻的,这要求每个教育者要大力加强中小学的心灵陶冶和心理塑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世纪的教育者,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历史

15、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当前社会发展的特征表明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 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素质教育成为时代的潮流。我们在 心理学的方法论和理论问题中了解到前苏联著名系统论学者洛莫夫的 “三层次说”: “人的素质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类。” “心理素质是核心素质;心理素质是基础素质;心理素质是第一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1999 年 6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

16、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所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锐意进取,勇于拼搏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祖国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既是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20XX 年 6 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列入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20XX 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 心理素质是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发展的必要心理基础,它影响着生理素质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素质的积淀。因此,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

17、水平的高低,在教育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重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保持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为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我们认为,初中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博大精深,古往今来,历史一向被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加以利用。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 “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正如黑格尔所说: “人们常常从历史中希望求得道德的教训,不肖说,贤良方正的实例足以提高人类的心灵,又可以做儿童的道德教材,以灌输善良的品质。 ”

18、在初中开设历史这门基础学科,目的在于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引导学生综合地、整体地认识社会,逐步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与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既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又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实现从传统 “知识本质”教学向 “以人为本”的转变, 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及个性特征的和谐发展。教学过程中,遵循师生互动原则,尝试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发学生心理活动的积极状态,促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 积极表现自我,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校生活的愉悦,求知的满足,学习的成功,把乐学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和追求。只有

19、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重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保持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才能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2)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目标与心理健康目标存在一致性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 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

20、强自我教育能力。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与要求,都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人格的养成。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目标指出,要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目的”中提出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培养学

21、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同时从培养学生正确的 “历史意识” “国际意识” “道德观” “人生观” “价值观”和形成健全的人格等方面去论述思想教育的要求, 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可见,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存在一种交叉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也是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为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可行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决定的我们通过访谈本校与周边学校的心理教师,了解

22、到目前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家长学校等方法实施,大多数学校将重点放在心理活动课程的开设和心理咨询室的设立上,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师资缺乏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6000-7500 名中小学生中至少有一名学校心理学家。按此比例,我国至少需要2.5-3万名学校心理学家。实际上,许多学校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这也是当前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不能令人满意的重要原因。因此, 在此状况下, 我们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无疑应该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所有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承担起属于自己应尽的那一份职责。否

23、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便无法落到实处。也正因为如此,教育部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科渗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性策略,只有全员参与,才能为学生的人格成长营造出一个适宜氛围。首先学科教学本身具备或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各学科教学目标中都要有情感目标。再者,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有许多契合点,如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形成科学学习策略,而学科教学也要求针对学生个体的学习类型和学习习惯实施教学,这正好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个别辅导的原则。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应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进行。二是教育效果相互抵消。一方面心理辅

24、导教师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咨询,而另一方面,其他教师仍然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甚至出现伤害学生心灵的教育行为,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难以保持和发挥作用。因此, 仅仅靠心理活动课和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课堂教学和各项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采取措施来优化教学环境,塑造学生良好品质,即使在心理辅导活动课或个别咨询中取得好的成效,最终也会被削弱或抵消。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教学工作的自然状态中得以实现,具有

25、潜移默化的效果,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历史学科的内容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载体学科教学中能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取决于学科课程本身及其教学过程是否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事实上,历史学科的特色决定了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学是一门人文科学,历史学科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历史研究不仅要求得历史真相,揭示历史内在的本质、规律,还要对历史的意义做出一定的评价。为了求得历史真相,揭示历史规律,历史学家需要收集证据,复原事实,做一番归纳概括;为了评说历史的意义,历史学家需要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历史做出肯定或否定、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判断。 这便体现了历史学的人文性、教育性。学科

26、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首先要看能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找到结合点。初中历史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 在这些主题中都可以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品德的培养、意志的培养的范例在历史学科中比比皆是。与其他学科相比,这样的教育更直接具体,更有血肉,潜移默化中可以帮助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众多名人伟人嘉言懿行对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预防和矫正各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等方面

27、有着巨大的优势。其次, 历史教学过程也富含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学科课堂教学的组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原理的支撑。我们发现,在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的教学观与学生观的形成,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活动的开展、课堂教学心理氛围的营造、课堂管理模式的运用、课堂秩序的维护、课堂上表扬与批评的运用、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问题的处理、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与评价方式等,都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学科课程本身的内容资源。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传统教育及其学习理论往往把学生置于被动位置上,认为学生只有在外界压力推动下才会去学习。

28、人本主义理论代表罗杰斯认为,学习的意义不是内在于学习材料之中,而是学习者个人所赋予的,因此, 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学习者从学习材料中获取个人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作为一个“促进者”的角色出现的,教师的任务不在于教给学生知识和教学生怎样学,而在于提供学习的资源,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营造促进学习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获得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都以学生为中心,把学习者看成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个性价值与生命尊严,要充分相信学生能发展自身的潜能

29、,启发学生学会学习,成为有创造力、有自主性、人格健康发展的自由人,积极倡导情境学习、协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来影响主体学习行为。这些理论成为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基础,为我们探寻课堂教学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等,都具有很重要的知道意义,对于初中历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3、渗透的实施策略研究( 1 )外部策略优化课堂心理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轻松的课堂心理环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决定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我们的

30、行动是,在课题研究课的准备阶段精心设计教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对学生的发言、提问、质疑,教师给予了充分肯定,尤其是对学习落后的学生,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和为难情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动力。另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以轻松的表情、幽默的神态、诙谐的语言营造出轻松的课堂心理环境,把微笑、趣味、尊重、鼓励、民主带进课堂。我们看到学生紧张的情绪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愉快的情绪和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在此氛围中,积极发言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多。要营造平等的

31、课堂心理环境,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其次,在我们的课题研究课中要体现师生之间彼此尊重、互敬互爱、教学相长。在教学中我们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兴趣小组”,采取“探究式学习”、 “集体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相互探讨,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平等的课堂心理环境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有利于学生潜能的挖掘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塑 造。营造平等的课堂心理环境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营造开放的课堂心理环境,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我们在研究行动中采用了 “问题一一探究一一解答新的问题一一继续研究

32、”的开放式教学过程,把单纯传播知识、强化结论、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转化为开放学生智力,挖掘学生潜能,激 活学生动能,培养学生技能的过程, 给学生提供获取成功的条件和表现的机会,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杜绝讽刺、挖苦、嘲弄、体罚学生,为学生营造和 谐、宽松、民主、愉快的氛围。另外,我们课题组在9月至10月间,结合“爱国精神宣传月”,面对八年级学生开展了 “弘扬民族国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的爱国知识竞赛,通过第 一轮笔试和第二轮小组抢答的形式,给学生以展示自己创造能力的机会,让学生的创新成果得到认可和应用,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选择民主型的课堂管理模式,制订有

33、效的课堂管理原则课堂管理模式是直接影响课堂心理氛围的教育策略,也是一种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 素。我们课题组在课堂管理中研究了课堂秩序的建立、课堂活动组织与反馈、课堂中的表扬与惩罚、课堂中学生行为问题的处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民主型管理方式应该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首选课堂管理模式,这是因为民主型管理模式比较容易营造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氛围,易于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主 性,学生能从中汲取的积极的心理养分也就大大增多,师源性的心理伤害相对减少,因此有利于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心理健康。因此,我们应在正确的学生观的指引下,充分利用心理学与教育学的有关原理和知识,

34、努力形成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2)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内部策略教学目标的渗透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及学生实际而制定的一种具体要求和标准,它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是课堂教学的方向, 是一堂课的灵魂,学科教学目标引导着教学工作的其 他环节。从学科教学目标的演进轨迹看, 无论是国外心理学家布卢姆和克伯屈对教学目标的 分类,还是国内学者郑和均提出的学生素质发展的三位教学目标体系,都可以看出学科的教学目标越来越具有综合性, 即学科教学的目标除了知识目标外,还应当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纳入到初中历史教学目标中,是实施渗透的重要条件。

35、学科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实就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传统的教学目标,更多注重的是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我们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设计过程 中,在注重目标外,我们根据学科教学的具体内容,考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达到知识、 情感、行为目标的有机统一, 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这与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如我们在七年级上册秦汉开拓西域与丝绸之路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渗透。秦汉开拓西域与丝绸之路教学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 对西域实

36、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使 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 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义化交 流的历史过程。注重心灵体验,培养为报效祖国,百折不挠、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强化刚毅坚强、开拓进取的意识。增进对国家和人类社会重 大问题的关注和兴趣,能够自觉地把自己的 成长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增强民族自豪 感和认同感。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组织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历史情境。扩大知 识视野,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 获得感性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张骞为报效祖国不 屈/、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学生 的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我们根据教材所包含的

37、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注重心灵体验,强调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 懂得学以致用。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以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不屈不挠、用于冒 险和开拓进取的意识。教学内容的渗透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对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对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历史学科蕴含着十分丰 富的心理健康资源。在教学中,我们研究了挖掘在教材中可利用的心理健康资源,顺其自然的加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

38、学目标设计,在注重认知目标外学我们根据学科教学的具体内容挖掘内容所蕴含的可利用资源。首先,我们从历史课程的综合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我们认真学习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我们发现,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 科技发展的现实,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知识的综合性明显增强。强调了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在内等德育在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增强对学生道德、 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注重实践环节,加强了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 如,“教学活动建议”就要求“学唱国际歌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讲述天方夜谭 中的故事”;“收集反映近代服饰、建筑、

39、交通、习俗等的有关材料,描述近代社会生活的变 化”等。教材“每课一得”中还有不少跨学科的材料。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综合化的趋势带来 了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综合化的倾向。为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整体把握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强调历史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甚至是自然科学的融合与联系,特别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且能体现多学科整合的主题开展历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多学科的背景下,对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进行质疑和反思,从不同的视角探索事物发生的原因、 影响和联系,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兴趣和团队精神。其次,我们从历史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40、历史课程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对于学生来说,生活的现实社会是他们学习的环境,挑选那 些对于现实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能为学生所认同。因此,我们课题组对历史资源进行取舍,特别挑选那些贴近学生、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材料,充分运用来行进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社会的各项活动。教学方法的渗透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固定方法。从教学设计取向看,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

41、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以问题为中心,理 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也可以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 的心理品质;在不同取向指导下, 各种不同渗透形式和渗透方式的灵活运用便构成了不同的 渗透策略。我们通过教学实践,研究了用对话式的教学方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提倡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倡交往对话式教学方法。而心理教育本质上也就是一种交往生成性实践, 交往昭示着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置身其中,学生的自主性不断的得到开发和提升,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比

42、如,我们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中,谈论到有关康熙帝的评价时,学生在课前查找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有的从康熙帝智斗鳌拜、平定三藩之乱、平定准噶尔葛尔丹叛乱等角度出发,认为这个人物对中国历史是有积极作用的;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康熙帝不好,说正是因为他的有作为,延长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争论中,我们教师积极参与,时事点评,从而既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锻炼了胆量。其次, 我们研究了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

43、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但是如果不给它提供食物,这种需要就会萎谢,而对知识的兴趣也就随之熄灭。 ”因此,合作探究不失为是满足学生这种需要的好的教学模式。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通过合作探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关注他人,开始注意听取他人意见、协调组员间的分歧、相互交流等。所以,在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他们的那种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形成的自我中心意识开始得到扭转,开始学会合作与交流,学会在困难面前奋进,从而有利于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此外, 我们还研究了用自主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不仅要有“想学”的欲望,而且要有“会学”

44、的能力。新课程也要求学生能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社会,在社会大课堂里,自主开放地学习。我们尝试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入乡土历史的内容,结合常州历史,让学生介绍常州城的历史沿革,古代与近现代著名的历史人物,常州的历史文化遗址等。在这种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使自己的心理素质得到了一次考验,得到了一次锻炼和升华。我们还研究了用情境陶冶式的教学方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情景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情境的再现中,学生的感觉器官,思维功能都能得到最好的激发,也最容易在情感上、心理上让学生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产生共鸣。如在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我们采用情境陶冶式

45、,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出现茫茫戈壁,配以古朴音乐,再由两名学生扮演张骞和汉武帝,有一名学生旁白,生动地再现了张骞不畏艰难险阻,用于承担历史使命,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在这种生动的情景中,学生很自然地明白了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历史、对社会有用之才的话,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三、阶段性成效(一)理论认识上的提升在研究中,我们不断转变理念,开展课题研究前,组里大部分老师对“学科渗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 “学科渗透”的意识和观念,认为只要对自己所承担的学科 “尽职尽责”就可以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历史教师关系不大。这种教学观念直接制约了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

46、施。为此, 我们学习了前苏联心理学家洛莫夫写的心理学的方法论和理论问题、彭聃龄写的普通心理学、津巴多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以及点亮心灯拨动心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程中学版等著作,研究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通过研究与学习,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得到了丰富,认识到了学生的身与心的素质要协同发展,即德、智、体、美协同发展。心理的知、情、行协同发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教会学生历史知识的知识性层面上。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行为也得到了一定的转变,在课堂观察中发现,研究

47、者开始 有意识地设计小组合作学习、 故事交流会、知识擂台赛等教学环节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其人格、需要、情感,并在教学中运用 各种手段指导他们逐步学会自我激励、自定目标、自订计划、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我调 整,做自己发展的主人。 在集备过程中,发现教师们开始重视在教材内容中挖掘心理健康教 育的因素。同时,在校园网上创建了本课题研究的网页,上传本课题的活动过程、 活动成果、学习材料等资料,便于教师随时了解课题的进展,及时查阅相关材料,经常性地建立研究性 的档案。(二)(暂时性)研究结论1、学生的情感和能力的发展开始有明显进步,良好心理开始显现。

48、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必正襟危坐,他们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敢说、敢想、敢做,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学生所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 中的历史知识,他们更多地在古今中外历史事件的兴衰成败、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中汲取到了经验,收获了感悟。学生通过了解历史,体验当下,展现出他们积极、自信、乐观、向上 的生活状态,学生的心智成熟度也必然会提高。从课题组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对比发现,学生对所学科目更加喜爱,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乐意与教师互动,与同伴合作,课堂学习效果也得到了优化。从

49、课题组教师推出的各级各类公开课来看,听课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独立性,展示出来的群体意识、交往意识很欣赏,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 康教育的策略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教师提高了认识,转变了观念。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广泛学习了有关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使我们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是走向社会,融入主流的重要条件,这不是学好文化知识所能代替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开始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开始探索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获得提升,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开始转变,课堂教学面貌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

50、。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 注重“教”,更加注重“导”,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各种方法的运用,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 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成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有助于形成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对调皮捣蛋、不重视历史课学习的学生,不是伤害他们的自尊和人格来惩罚其过失,也不是以管理需要而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而是致意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倡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心理得到放松,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

51、他们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我们还发现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有了明显提高。课题运行以来,教科研氛围日益浓厚, 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教科研的重要性,教科研由被动转为主动, 课题组教师有多篇教学论文在各级教育报刊上发表和在各种评选中获奖。(三)物化成果1、课题组已开设的课题研究课执教者课题级别时间评价袁云霞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校级20XX年5月示范课孙丹鸦片战争的烽烟市新教师评优课20XX年6月优秀奖毛璐为民族独立而战校级20XX年9月示范课孙丹辛亥革命校级20XX年9月研究课李雯秦帝国的兴亡市级20XX年10月研究课徐小燕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校级20XX年11月示范课张红昌盛的文化校级20XX

52、年11月研究课毛璐复习课:两次工业革命市级20XX年12月七校联合教研(东青中学)孙丹新中国/E向世界夕年口校级20XX年2月一等奖袁云霞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校级20XX年3月研究课徐小燕当人类还是野蜚人的时候校级20XX年5月研究课袁云霞明清抗击外来侵略的英男斗争校级20XX年5月示范课张红统气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校级20XX年5月研究课袁云霞甲午中日战争校级20XX年9月研究课李雯改变世界囿貌的蒸汽革命校级20XX年10月研究课李雯爱国情,民主魂校级20XX年10月研究课袁云霞伟大的开端校际20XX年11月研究生K范课张红试卷讲评课校级20XX年11月录播小氾课陈宇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校级20

53、XX年12月示范课张红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校级20XX年12月示范课2、课题组已发表或获奖的成果姓名形式名称获奖或发表情况时间李雯论文用历史人物铸就意志的力量市历史年会二等奖20XX年12月陈宇论文中学历史教育中德育渗透之困惑与对策初探文科爱好者20XX年5月陈宇论文历史教学中进行心育渗透的思考学园20XX年12月陈宇论文关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市历史年会三等奖20XX年12月袁云霞论文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这节课的反思学苑20XX年底3期袁云霞论文浅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历史语言省师陶杯三等奖20XX年11月毛璐论文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测验市历史年会三等奖20XX年12月张红论文诗文述史

54、一一浅谈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使用市历史年会三等奖20XX年12月3、课题组成员学习心得一览表姓名题目李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心育的实践与体会架构心育的桥梁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读教育心理学的一些感想陶行知教育名著限玄葭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读认知与心理健康有感心理健康读书笔记形成健康的人格毛璐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读逃避自由后感读第56号奇迹有感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孙丹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笔记读第五项修炼有感乌合之众读书笔记后现代课程观读书笔记张红读科学化与功利化夹缝中的教育坚持有感读一生的学习后感乌合之众读书笔记读影响力后感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反思这一阶段的研究过程, 我们感到研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在此提出,以期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得以改进与完善。1、本课题的研究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 教育的策略“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今后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