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述文学作品在哲学教学中的妙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摘 要:哲学本身固有的高度抽象性使得教师和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都会面临一定的困难。高中生由于自身生理发育和知识结构完善的渐进性,其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等能力还比较薄弱,对于深奥、抽象、晦涩的哲学观点还不能进行全面透彻的理解,这是在哲学课堂教学中无法回避且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本文提出以文为媒、以诗作境,在哲学课堂教学中妙用文学作品,消除学生对哲学的畏难心理,让学生喜欢上哲学,进而能对身边的人和事进行简单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哲学教学 文学作品 文为媒 诗作境 哲学一度被认为是“玄学”,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能涉及的领域。事实上,对于刚刚接触哲学的
2、高中生而言,哲学如同浩瀚银河中的星星,新奇而又有些许遥不可及。恩格斯说:“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这句话告诉我们,拥有“思维着的精神”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作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哲学学科和高中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借助身边的有效资源,利用文科班的特色阵地,以文为媒,以诗作境,探析文学作品在哲学课堂教学中的妙用,在此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一妙:妙在导入新课时 一堂精彩绝伦、引人入胜的课,应该有一个绝佳的导入。如果把一堂课比喻成一场戏,那么“导入”就如同戏的“前奏”,“导入”的成败关乎整堂课的成功与否,正如“前奏”的精彩与否关乎一出戏对观众的吸引与否。利用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搭建
3、桥梁和纽带,进行一个恰如其分的导入,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聚焦学生的视线,吸引注意,打破思维的局限,调节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哲学强烈的探究欲望,拓展学生的思维,展现哲学学科的独有魅力,对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妙用故事,诱发思考 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门学科教学的成败,某种程度上与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有密切的关系,如何激发学生对哲学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原动力,妙用适当的故事进
4、行导入可谓是应运而生。 没有故事就没有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故事书,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伴随着故事,高中生的学习也不例外。在一个个扣人心弦又饱含哲理的神奇故事的引导下,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提升学习激情,知晓学习任务,为课堂主体内容的实施做足铺垫。 例如,在讲到“美好生活的向导”一课时,教师讲述了“把黑暗房间装满的最好方法”的故事:一个先生给他的两位学生每人一个铜钱,让他们每人买一样东西,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全装满。一个学生买来许多干草塞了满满一屋子,先生摇头叹气;另一个学生买来一支蜡烛,点燃照亮了整个房间,先生笑了。学生听完后,感觉很神奇。紧接着,教师又抛出了几个问题: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两种
5、不同的解决方式?教师为何叹气又为何笑?思维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教师因势利导,很自然地引入本课的话题,开启了学生的哲学学习之路。 2.铺设情境,引导探究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哲学学科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很多哲学思想和观点晦涩难懂,专业理论性较强,教师选择适当的材料,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场景,给学生营造一种“人入境,境中人”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迸发自我求知探究的欲望,在情感的自然流
6、淌中,在情与境的水乳交融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内容时,教师先是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悬挂在山崖上的两个人构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创设情境:你若是图中的筐中人,你敢点吗?为什么?拴在一根绳上的两人是一种什么关系?学生非常感兴趣,纷纷畅所欲言。 又如,今年是汶川大地震六周年,学生对当时的惨烈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利用这一情愫,教师选择央视新闻调查中的一个片头旁白创设情境“我们在上面,你们在下面,我们永远在一起”,触发了学生的回忆和思考,在泪光闪闪中完成了对“上与下”的感性阐述后,水到渠成地引入本节内容。 二妙:妙在突破重难点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类的思维能
7、力也是在“质疑解疑新的质疑新的解疑”中不断循环、不断前进的。对于哲学的学习,由于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还有学生主体的立场、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往往会出现诸多的困惑和疑问。高中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个不平衡的过程,辩证概念发展较早,辩证判断其次,辩证推理出现最晚;发散性思维的变通性较难,发展较慢;独创性思维难度最大,发展最慢。在哲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引用诗、词、歌、赋、散文、名言、俗语,教师再加以直观且富有渲染性的表述,可以以形象生动的手段缩短学生的思维时间,巧妙化解难题,加深学生对哲学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进而归纳分类,举一反三,达到神奇的效果。 例如,当教师讲授“意识的作用
8、”一课时,引用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复制现在、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同样,引用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表达对朋友的劝慰,可以让学生从情感层面和内心深处真正体验到“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又如,教师讲授“矛盾的基本属性”一课时,用赫拉克利特的“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来诠释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用史伯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直译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同一以对立和差别为前提”;用菜
9、根谭中“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中妍与丑、洁与污的关系,巧妙地解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 再如,教师在讲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课时,可以引用“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句出自古语“一种相思两地愁”,意思是说虽闲愁两处,而相思却是一样的。宋代词人范仲淹的御街行中“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也是化用此句。通过对这些诗句的品读,于诗情画意中品尝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韵味。在讲授“矛盾特殊性的三个表现”时,可以引用三则材料:三国演义:关羽身
10、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不同事物不同矛盾)。求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爱国主义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只有不同矛盾)。俗语:买卖双方,买者求物美价廉,卖者求好卖高利(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有其特殊性)。学生通过对材料的研读感悟,可以事半功倍地完成对知识的理解。 当然,学生在哲学学习中碰到的很难理解的知识点和关系点还有很多,在此无法一一罗列,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适当选择紧扣教材的文学作品来帮助学生进行形象突破。教师所选的引入内容要具备短小精悍、经典贴切、直观达意等特点,防止陷入为了引用而引用、不分主次、拖沓冗杂的陷阱,反而降低课堂效率。 哲学的知识浩瀚如海,哲学的体系纷繁复杂,哲学本身固有的高度抽象性使得教师和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都会面临一定的困难。教无定法,教亦有法;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操表演解说词(共5篇)
- 学度第一学期高三级化学科期末考试试卷
- 《田口实验方法》课件
- 《衬衫的结构知识》课件
- 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学生版-专题03:文言文阅读之翻译句子(练习)
- 食品原料运输服务合同三篇
- 电子商务行业推广成效总结
- 铁矿石加工厂建设工程合同三篇
- 咨询行业中HR顾问的工作概述
- 建筑工程行业话务员工作总结
- 二年级数学看错数字问题专项练习
-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
- 2024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专科《法理学》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手机短视频拍摄与剪辑(微课版) 课件 第7章 视频摄像
- 反诉状(业主反诉物业)(供参考)
- GH/T 1451-2024调配蜂蜜水
- 送温暖活动困难职工帮扶申请表
- 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小助手的培养研究
- 2024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道德与法治+科学)检测试题
- 广安市岳池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