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上)_第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上)_第2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上)_第3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上)_第4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上)第一节 教学概述(江南博哥)1 单选题 学校实现培养人的目的的基本途径是()。A.思想品德教育B.教学C.课外活动D.学校管理正确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 第1节 > 教学的内涵(了解) 参考解析: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2 单选题 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A.基础地位B.中心地位C.主要地位D.重要地位正确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2、> 第1节 > 教学的内涵(了解) 参考解析: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3 单选题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A.教育B.教学C.教授D.学习正确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 第1节 > 教学的内涵(了解) 参考解析: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4 单选题 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教学B.管理C.课外活动D.后勤工作正确答案:A 知识点:

3、第3章 > 第1节 > 教学的内涵(了解) 参考解析: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必须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一切工作的立足点都应该是教学质量的提高。5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我国普通教育学校教学任务的是()。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D.学生在课外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的提高正确答案:D 知识点:第3章 > 第1节 > 教学的任务(了解) 参考解析:普通教育学校教学任务并不包括学生在课外的自主学习。6 单选题 正确反映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命

4、题是()。A.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B.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C.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D.智育是教学的次要任务正确答案:A 知识点:第3章 > 第1节 > 教学的内涵(了解) 参考解析:智育是指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 ,专门发展受教育者智力的教育活动。 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但却不是唯一途径,智育也需要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生产劳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 智育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但不是唯一任务,教学也要完成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若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就使教学走向唯智主义,背离全面发展的方向;并使智育局限于课堂教学,就易忽视与脱

5、离广阔的社会生活实际。7 单选题 形式教育论的基本观点是()。A.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学习知识本身包含着能力的培养B.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知善”,即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D.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正确答案:D 知识点:第3章 > 第1节 > 教学的任务(了解) 参考解析: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形式教育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8 单选题 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智力而不注重知识实用意义的

6、理论是()。A.传统教育论B.现代教育论C.形式教育论D.实质教育论正确答案:C 知识点:第3章 > 第1节 > 教学的任务(了解) 参考解析: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斯宾塞,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学生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9 单选题 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通过学习某些知识技能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形式的教育理论被称为()。A.传统教育论B.现代教育论C.实质教育论D.形式教育论正确答案:

7、D 知识点:第3章 > 第1节 > 教学的任务(了解) 参考解析: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10 简答题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知识点:第3章 > 第1节 > 教学的内涵(了解) 参考解析:正确。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11 简答题教学其实就是智育。 知识点:第3章 > 第1节 > 教学的内涵(了解) 参考解析:错误。教学与

8、智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即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能把两者等同。一方面,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将阻碍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12 简答题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知识点:第3章 > 第1节 > 教学的任务(了解) 参考解析:错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其他任务的实现都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 除此之外,教学的基

9、本任务还有: (1)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13 简答题简述形式教育理论与实质教育理论。 知识点:第3章 > 第1节 > 教学的任务(了解) 参考解析:形式教育形成于17世纪,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形式教育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实质教育是在1

10、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出现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是其主要代表人物。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实质教育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第二节 教学过程1 单选题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正确答案:C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运用) 参考解析:美国课程的实践活动和日本的综合活动都讲求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直接接触到事物或进行操作,从而获得直接感知的经验,反映了课程注重

11、直接经验的趋势。2 单选题 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A.一种主体活动B.一种实践活动C.一种认识活动D.一种文化活动正确答案:C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本质观(了解) 参考解析: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3 单选题 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正确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理解) 参考解析: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4 单选题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A.获得直接经验B.进行科学实验C.进行社会实践D.学习间接经验正确答案:D 知

12、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本质观(了解) 参考解析: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5 单选题 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教育者“教”的客体不是双客体,而是一种复合客体B.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如何教”和“教什么”的过程C.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人的因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更确切地说是“教”的主体D.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正确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概念(了解) 参考解析: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既包括教师“教”,也包括学生“学”。6 单选题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

13、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正确答案:C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运用) 参考解析: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7 单选题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A.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B.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C.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D.学生、教师、教学内容、

1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正确答案:A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概念(了解) 参考解析: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8 单选题 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正确答案:D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运用) 参考解析: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赖于其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首先,科学的世界观和先进的思想都要

15、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作基础。其次,知识学习的本身是艰苦的劳动,可以锻炼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9 单选题 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说明学生的认识具有特殊性,表现在( )。A.认识的间接性B.认识的交往性C.认识的教育性D.认识的引导性正确答案:D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本质观(了解) 参考解析: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四个选项均是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表现,题干中的关键词“在教师指导下”可知是“有引导的认识”,故选D。10 单选题 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这说明教学认识过程具有()。A.引导性

16、B.间接性C.直接性D.简捷性正确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概念(了解) 参考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间接性,学生认识的客体是教材,教材是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反映,即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学生是通过认识教材来最终达到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引导性,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简捷性,教学过程走的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捷径,体现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11 单选题 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是()。A.教师、学生、教学方法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C.教师、学生、教材、教具D.

17、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正确答案:D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运用) 参考解析:构成教学过程的要素有许多方面,人们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进行分析,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师是构成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是教和学双边活动的中介,只有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才能使教和学双方发生相互作用,否则就不可能有教学过程。12 单选题 某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人物描写方法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眼中妈妈的形象。通过写作,

18、学生体会到妈妈温暖的爱和细致的呵护。学生展现出对母亲的依赖和信任。也更尊重和理解自己的母亲。这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正确答案:D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运用) 参考解析: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运用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把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做到教书育人。题干中语文教师在讲授人物描写之后,让同学们描写自己的母亲,从而让同学们更尊重、

19、理解自己母亲的做法体现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13 单选题 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的、()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A.教学任务B.教学内容C.教学方法D.教育策略正确答案:A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概念(了解) 参考解析: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14 单选题 路老师在进行生物课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是先给大家讲解知识,然后带大家到植物园里去观察,有时候大家一起进行一些扦插的操作,这样既有课堂知识的学习,又有实际的感性认识。这体现了路老师遵循了教育过程的()。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20、的规律C.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正确答案:A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运用) 参考解析: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的是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关系。路老师的做法体现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15 单选题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它是教学中的()。A.教学手段;主体B.教学内容:客体C.教学过程:主体D.教学媒体:客体正确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理解) 参考解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

21、部分。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对象,是教学中的客体。16 单选题 我国古代既有“指引者。师之功也”的箴言,又有“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的教谕。体现了教学过程具有()的规律。A.学生认识的简约性B.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C.知识学习与品德形成相统一D.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辩证统一正确答案:D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运用) 参考解析: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发挥作为指引者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17 单选题 “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理论违背了()。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传统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C.知识教

22、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正确答案:D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运用) 参考解析:儿童中心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成长,因此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要围绕儿童转。违背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18 简答题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运用) 参考解析:正确。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学科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

23、的首要环节。19 简答题课堂教学主要是传授学生知识,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运用) 参考解析:错误。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以间接经验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这是学校教育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一条认识世界的捷径。它的主要特点是,把科学文化知识加以选择,组成课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最高效率地掌握大量的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认识客观世界,继续开拓新的认识领域。20 简答题知识和智力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

24、基本规律 (运用) 参考解析:错误。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知识的多少与才能的高低并不等同,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并不相同。智力并不完全是随着知识的掌握而自然发展起来。21 简答题完整的教学过程只有内容选择和方法运用两个环节。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理解) 参考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学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环节:引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因此,完整的教学过程并不只包括内容选择和方法运用两个环节。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22 简答题有人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能

25、够影响个体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运用) 参考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前半句是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后半句片面地强调发现学习和同化学习。人的知识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教给别人的知识是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他人的认识成果,是第二手资料:自己发现和同化的知识是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学习主体亲自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学习中以间接经验学习为主,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3 简答题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一般包含哪些步骤?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理解) 参考解析:教学过程

26、一般分为五个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24 简答题简述对“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规律”的理解。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运用) 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既传递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25 简答题简要说明对“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的认识。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g

27、t;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运用) 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26 简答题在某中学的一个学生宿舍里,照明灯突然熄了,同学们束手无策,叫来电工师傅,一看灯泡坏了,换了一个灯泡就好了,同学们说,这么简单,我们自己也会换的。过几天,灯又不亮了,同学们一检查灯泡,灯泡是好的,又没有办法了,叫来

28、电工,一检查,是保险丝烧坏了,换了一个保险丝,灯又亮了,同学们说,关于保险丝,我们在物理课上也学过,怎么遇到问题就用不上呢?请你运用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理论,分析这个案例。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运用) 参考解析: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向学生介绍关于归纳、演绎、解决问题等思维方法的知识,就是把心智操作的方式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思考和判断等心智活动,只有在心智操作的活动中才能发展认

29、识能力。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认识能力具有普遍的迁移价值,它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质量,推动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促使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获得完全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运用自己潜在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认识能力。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知识不等于能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也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必须探索二者之间的差异以及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条件,以引导学生在掌握知

30、识的同时,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学生掌握了关于电路的物理知识,并不代表他具备了维修电路的能力,因此在启发学生掌握知识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 单选题 对于备课的认识错误的是()。A.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B.认真备课是教好课的前提C.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D.教师只需要在上课前进行备课,平时则不需要正确答案:D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备课(掌握) 参考解析:教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需要有意识地收集教学资料,为上课做准备。2 单选题 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的依据是()。A.教学任务B.教学

31、内容C.教学规律D.教学原则正确答案:A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上课(掌握) 参考解析:根据上课要完成的不同教学任务,课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新授课和巩固课等。3 单选题 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A.检查复习B.布置课外作业C.讲授新教材D.巩固新教材正确答案:C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上课(掌握) 参考解析:讲授新教材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4 单选题 教学工作的基础是()。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正确答案:A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备课(掌握) 参考解析:

32、只有在备好课的基础上,才能开展有效的教学工作。5 单选题 教师备课必做的工作是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和( )。A.制作课件B.了解学生C.设计板书D.编制试题正确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备课(掌握) 参考解析:备课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课要做好钻研教材(备教材)、了解学生(备学生)、设计教法(备教法)三方面的工作。6 单选题 为了分班、分组的目的所进行的测验是()。A.形成性测验B.诊断性测验C.总结性测验D.安置性测验正确答案:D 知识点:第3章 &g

33、t; 第3节 >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掌握) 参考解析:从测验目的上考虑,可以分成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安置性测验的根本目的是分班、分组。安置性测验涉及的范围比较窄,难度也比较低。 形成性测验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 诊断性测验能够反映学习中常见的错误,诊断学习困难,特别是找到困难的成因。诊断性测验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评分不作为正式成绩。 总结性测验用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阶段性总结分析。在一个段落或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现行小学学科测验多

34、采用闭卷形式,有时候也要求学生完成实践性课题。7 单选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是指()。A.测量B.测验C.考试D.评价正确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掌握) 参考解析:测验是指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查和评定,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通过测验可以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因此,正确答案选B。8 单选题 通过设置选择题、填空题来测定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是()。A.论文式测验B.客观式测验C.问题情境测验D.单元测验正确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35、(掌握) 参考解析:客观式测验是通过出一系列客观性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来测定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选择题等属于客观性试题,因此,用这种方式来测定学生属于客观式测验。9 单选题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最基本方法是( )。A.测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学生自我评价法正确答案:A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掌握)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方法。其中,测验法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最基本方法。10 单选题 教师的备课工作包括: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和()。A.设计练习作业B.了解学生C.检查学生的学具D.布置教室环境正确答案:B 知识点:第

36、3章 > 第3节 > 备课(掌握) 参考解析: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内容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案。11 单选题 ()不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A.备课、上课B.思想政治教育C.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正确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备课(掌握) 参考解析: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2 单选题 课的结构是指()。A.备课、上课、辅导等教学工作环节的安排B.课的组成部分及顺序和时间分配C.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知识D.教学内容的顺序与时

37、间分配正确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上课(掌握) 参考解析:课的结构是指一堂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各部分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及安排的顺序与时间分配等。课的类型不同,其结构就不同。同一类型的课,由于学生年龄特点与运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其结构也有所差异。13 单选题 在一节课的基本构成中,任何课型都必不可少的、并且贯彻一节课始终的是()。A.组织教学B.讲授新知识C.巩固新知识D.布置作业正确答案:A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上课(掌握) 参考解析:组织教学是任何课型都必不可少的,而且任何一堂课都是从组织教学开始并贯彻下去。14 单选题 教师备课时要

38、做好三项工作,下列不属于这三项工作的是()。A.备教材B.备学生C.备意外D.备教法正确答案:C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备课(掌握) 参考解析: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备教材)、了解学生(备学生)和设计教法(备教法)。15 单选题 高水平学生在测验中能得高分,而低水平的学生只能得低分,说明该测验的()质量指标高。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度正确答案:C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掌握) 参考解析: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测验能够区分出高水平和低水平的考生,说明区

39、分度质量指标高。16 单选题 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A.信度B.难度C.区分度D.效度正确答案:D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掌握) 参考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17 单选题 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验的()。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正确答

40、案:A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掌握) 参考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18 单选题 老师很担心同一批学生在第二次参加同样内容的人格测试时分数与上次不同。他所担心的是以下哪个概念反映的内容?()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正确答案:A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掌握) 参考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这里老师担心

41、第二次测试成绩不一致。实际上在谈的是信度。19 单选题 采用性格量表对学生进行测量,他们在一个月后的结果与六个月前和三个月前的得分大致相等。这表明测验的()较高。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相关度正确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掌握) 参考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如果他们这次测量得到的结果与六个月前、三个月前的结果基本相当,那么我们就认为测验的信度较高。20 单选题 张老师用一套试卷对程度相当的两个平行班进行了测

42、试,学生的成绩基本一致。这说明该试卷具有较好的()。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正确答案:A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掌握) 参考解析:程度相当的平行班成绩基本一致说明这张试卷的测量结果比较可靠,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称为测验的信度。21 简答题课时计划即教案。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备课(掌握) 参考解析:正确。课时计划即教案,它通常是指教师为某一节课而拟定的上课计划,一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进程等。其中教学进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教师要详细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学方法的运

43、用和时间的分配等。22 简答题教师布置作业时最好越难越好。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掌握) 参考解析:错误。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作业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分量适宜、难易适度;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作业反馈清晰、及时。23 简答题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是教师教得怎么样。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上课(掌握) 参考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师上好一节课的标准包括: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气氛热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见,

44、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不是教师教得怎么样,而是学生学得怎么样。上好课最根本的要求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离开了这一点,就不能称为好课。24 简答题组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因此,组织教学只在上课前的一段时间集中进行。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上课(掌握) 参考解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结论是错误的。首先,组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如了解学生出勤情况,学习用品准备情况,是不是已从下课时的兴奋状态安静下来期待新课的学习,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但是,这并不代表组织教学工作只在上课前进行,而是要贯穿上课始终,直到课的结束。在授课过程

45、中,为了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随时关注学生上课状态。因此,认为组织教学只在上课前的一段时间集中进行的说法是不正确的。25 简答题备课的内容有哪些?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备课(掌握) 参考解析:备课是指教师在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备课的内容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26 简答题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上课(掌握) 参考解析:上好课的具体要求:(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

46、法得当。(4)结构合理。(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8)气氛热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7 简答题材料:王老师讲秦牧的土地一文时,对其中精彩段落动情地高声朗诵:“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野马怎么会有缰绳?”王老师毫无准备,不耐烦地说:“秦牧说的会错吗!”学生脸涨得通红,欲言又止。班里的气氛也一下子紧张起来。问题:请根据教育学相关知识分析王老师的做法。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上课(掌握) 参考解析:(1)教师阻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材料中的教师没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没有发挥

47、学生的主动性,挫伤了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教师没有注意到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特征。材料中的学生可能还不能抽象出思维的野马的具体比喻。教师如果趁机先向学生解析这个难点。之后学生就不会难于理解了。(3)教师授课前的备课的重要性。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对课文的内容及学生的思想水平有所了解。要设想到学生会有疑问的地方。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讲解。(4)教师需要教育机智。王老师毫无准备,说明缺乏教育机智,良好的教育机智是教师综合素养的表现,王老师需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第四节 教学原则1 单选题 以下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48、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正确答案:C 知识点:第3章 > 第4节 >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理解) 参考解析: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发扬教学民主。2 单选题 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述了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A.巩固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直观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正确答案:D 知识点:第3章 > 第4节 >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理

49、解) 参考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启发开导学生思考,但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这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3 单选题 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进行差别教学,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正确答案:D 知识点:第3章 > 第4节 >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理解) 参考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4

50、单选题 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要()。A.坚持以教师为中心B.坚持以教材为中心C.实施因材施教D.实施标准化考试正确答案:C 知识点:第3章 > 第4节 >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理解) 参考解析:学生身心发展存在个别差异,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5 单选题 下列不是贯彻直观性原则要求的是()。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D.重视组织各种复习正确答案:D 知识点:第3章 > 第4节 >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理解) 参考解析: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

51、和教学手段; (2)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是贯彻巩固性原则的要求。6 单选题 某中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教学原则。A.循序渐进B.启发性C.直观性D.理论联系实际正确答案:D 知识点:第3章 > 第4节 >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理解) 参考解析: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自己动手研究,这种活动应该属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7 单选题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访问、考察,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创造的金银玉饰、

52、碑刻书画等。这对理解中国古代史及文明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形式是(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意念直观正确答案:A 知识点:第3章 > 第4节 >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理解) 参考解析:直观的形式分为三种: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实物直观是通过各种实物进行的:模象直观是通过各种实物的模拟形象进行的;言语直观是通过教师对学生作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而起到直观的作用。参观、访问、考察属于对实物进行直观认知。8 单选题 “盈科而后进”“欲速则不达”等话语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正确答案:B 知

53、识点:第3章 > 第4节 >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理解) 参考解析:“盈科而后进”原意是指水遇到坑洼之处,要充满之后才能继续向前流,而不能逾越而进。这充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9 单选题 李老师在上鱼一课时,事先在水盆里放了一条活鲫鱼,让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形状,鱼的表面、背鳍、胸鳍、尾鳍,接着老师把胸鳍及腹鳍剪掉,结果鱼体在水里失去平衡;再把背鳍剪掉,鱼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水里喘气。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了各种鳍的作用。这一做法体现了()。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正确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 第4节 >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

54、要的教学原则(理解) 参考解析: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10 单选题 “语知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B.巩固性原则C.量力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正确答案:C 知识点:第3章 > 第4节 >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理解) 参考解析:题干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师开导了,学生仍然不明白,暂时放弃指导,等待将来也是可以的,这主要体现的是量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又叫可接受性原则,要求教学的具体任务、教学内容

55、、方法和组织形式要符合学生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水平,同时又鼓励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11 单选题 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原则。A.巩固性B.启发性C.直观性D.因材施教正确答案:C 知识点:第3章 > 第4节 >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理解) 参考解析: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12 单选题 学记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早年孟轲就已提出,他将其阐述为()。A.“不陵节而施”B.“学不躐等”C.“当其可之谓时”D.“盈科而后进”正确答案:D 知识点:第3章 > 第4节 >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理解) 参考解析:“盈科而后进”原意是流水在前进过程中,要填满每一个坑洼,然后才能继续向前。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孟轲提出的“盈科而后进”强调教学上要循序渐进。13 单选题 中学生物课上,教师要为学生讲解草履虫,准备了草履虫的挂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