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内外教学活动组织初探_第1页
英语课堂内外教学活动组织初探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英语课堂内外教学活动组织初探天津市和平区十一中学 刘嘉摘要:从2005年至今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根据英语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教师通过深刻地挖掘教材、创新地组织教学活动,经认真分析、总结、反思得出一套符合新课程发展的教学思路即在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课后学习,培养学生兴趣、养成学习习惯、拓展能力空间,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施加长期的有效的影响,以促成学生形成更优化的学习方式。本文介绍了一些课堂内外教学组织形式和呈现方法,同时指出课下学习是课上教学有效的补充形式,两种形式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可达到最佳的效果。

2、英语课程标准犹如明灯般指引教师创造性的组织教与学的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目标、课程性质、学生情况重组教学资源,以更新的教学理念,更适宜的教学设计,结合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革命性地实践了新课程改革赋予英语教学的新内涵。一边研究探索,一边反思总结,充分认识到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文化的融合,注重学生主体的需求为学生创造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下面分为两部分阐明英语教学的新实践思路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课堂教学课堂的教学分配不同的任务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参与,并逐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课堂教学导入思考性导入在此环节要引发学生思考,提出新知识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的

3、能力,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学。1.学新单词时教师可以提供相关图片让学生自己发现陌生的知识组织学生学习。兴趣性导入1.让学生观看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影片例如七年级下Module 1 Unit 2 People and places 可在课前放映一些人或动物在不同地点从事的不同活动的短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问题谁在哪里、在干什么,并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后在从短片中找出答案与所学内容相互呼应。活动性导入1.个别学生活动,其他学生参与体验例如在七年级上册M5重点学习Have you got any? 的句型,本单元语言知识与水果蔬菜相关,教师可准备相关实物放在一个篮子里,教师指着篮子进行真实语境

4、交际,提出问题,如果有学生就回答Yes, I/we have.让他把相应的实物展示给大家。同时篮子里还有许多大家不熟悉的,请大家一起学习,然后邀请学生们参与后面的游戏活动。2.全体学生参与活动找个学生学习过的话题做单词串串串游戏,第一个同学说一个,第二个学生记住前面同学说出的那个然后加上新的,以此类推看看哪组学生的单词链最长,比比哪个同学说得最多?由此引出形容词和副词最高级的学习,在实际语境中引出真实自然。认知学习型导入1.导入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在学习七年级上M9中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特点习性,能够听懂他人所描述的是哪种动物,并且能够通过学习了解动物特征并用英语把不同的动物介绍给其他同

5、学。可以先用语言描绘一种动物让学生能够捕捉到今天学习的方向,做到头脑清楚心中有数。E.g.: It has got two long ears. Its eyes are red. It has got a very short tail. It likes eating carrots and cabbages. Its very lovely! 通过描述让学生猜出动物,让学生感知本节课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二、教学过程呈现教师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学习 在重点知识的教授中,要循序渐进,教学内容清晰,教师的组织引导成为了学习成败的重要环节。仍以七年级上M9让学生学会描述动物的特征为例,教师必须由易到

6、难,先组织学生练习简单句。教师给出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把英语单词和动物形象进行链接,然后通过单句练习,让学生高频重复加深记忆。比如: Panda ,come from, China,通过这样的组合让学生造句,可采用齐练、组练、个别同学练习的形式。又如,Giraffe, live in, forest, eat, grass, leaves,让学生连词成句。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逐渐了解、记忆各种动物的特征。为下一步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给出学生写有动物信息的小卡片,找学生读出信息让其他同学根据所给信息猜测是哪种动物。经过几组练习后学生已经基本熟悉动物的习性和外貌特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

7、果。下面引出本单元的另一个知识要点,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疑问句。教师首先举例示范,教师选择一张动物图片然后让学生提问一般疑问句,并且强调does的使用,如所选的动物是 camel 当同学们提问Does it eat meat? 那么教师回答No, it doesnt. Does it live in the forest? Yes, it does.学生们根据这样的提问逐步缩小范围,因为所选的动物都是课上见到或者提到的,所以学生比较容易就能猜出答案。下面可以组织学生做猜猜游戏,让学生问学生答,学生可对此句型得到充分练习,最后可以让学生再总结动物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自己发现问题学习新知让学生

8、们由简到难逐步学习,并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培养学生善思的学习方式,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1.使用直观比较方法发现所学知识的规律。学习语法知识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自己得出结论。比如七年级主要学习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这几种时态。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把 Past Present Future三个单词写到黑板上让同学分别到这三个词写出不同的时态的句子并让他们使用相匹配的时间状语E.g.: Present: I am reading (now)./They play football (every Sunday morni

9、ng). Future: My mother is going to Beijing (next month). It will rain (tomorrow). Past: He was born in Shanghai (in 1985). They had games like chess (at that time).让学生划出句子中的时间状语,同时让他们找出动词,让他们试比较除了时状可以表示句子的不同时态,还有什么变化用以区分时态,通过比较,学生得出英语中使用不同的动词形式来区分时态。所以学生自然而然要关注动词的变化形式。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找出书中动词的过去式并总结动词过去式一般和特殊

10、的变化规律,然后与其他同学交流。在语境中学,注重语言知识与文化的融合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和学生都很注重语义理解的层面,有时却忽略了在语言的实际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要把知识学习还原到语境中去。可以从展现、重复、模仿到创造逐步体会使用语言的真实性。1.利用实物或教具达到还原语境训练语言的目的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室里的实物创造情景或者可以把一些实物教具带入课堂组织教学。比如七年级上学习there be句型,教师可以利用教室中的desk chair light window 让学生造句。又如学生学习behind, in front of, next, 等表示位置关系的介词或短语,那么就请相邻的同学根据自

11、己的位置做练习。又如在八年级上讲到的感官动词,教师使用相关物品让学生亲自摸、看、闻、尝,说出自己实际的感受,用真实体验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2.表演式参与,到语境之中使语言学习更生动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练习、组织教学、展现学生的个人特色体现学生之间合作的创造力。例如七年级下M9 story time中让学生把Goldilocks的一系列动作表演出来并找人复述。(Be lost count enter hurry knock notice pick push)。又如在学习M8 Different habits中让学生通过语言设计、表演活动,学习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

12、es never等频度副词的用法。他们要通过表演让其他学生有感性上的认知。我注意到学生通过生动真实的表演,在用中学,学习效果很好。学生们设计了一个购物场景,当他走到他喜欢的食物面前他每次都把它装到了自己的购物篮里面,而对于不想买的那个他拿起来后马上放下,一次也没有买过。学生们把买的最多的物品理解为always,把没有买的理解为never, 并把所有购买的物品按数量多少摆出来,学习其他的频度副词。并使用这些频度副词造句。以上提到的所有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应当在教学实践中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以求更好的教学效果,达到转知成智的教学目的。课后学习课后学习是课上教学的有效的补充形式,是课堂教学

13、重要延伸。课后教学的延伸式影响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施教舞台,上学生获得更具关注个性需求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和长期的影响帮助学生完善已有的学习方式使其更优化,并对学生进行多元的综合性评价,拓展其发展空间。课后活动的主要内涵:一、实施兴趣策略 二、培养学习习惯 三、拓展能力空间一、实施兴趣策略课间可播放当下流行的或朗朗上口的英文歌曲,让学生们自己找歌词,比比看谁唱的好认识得多,由于他们兴趣使然,学生通过学唱歌曲提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同时让学生观看原声影片,教师不限制题材的,开展影片故事表演活动让学生把影片加上自己的理解表演出来。二、培养学习习惯学生要养

14、成每天阅读的习惯,教师提出相关任务,引导授予方法,教会学生学习。首先可以提出一些时间、地点、事件、 人物等具体的问题,比如何时何地谁做了什么事情或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可以选择跳读略读的方式,读文章找答案,积累词汇,总结阅读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教师提出一些分析性、总结性的问题,如作者的观点态度,类似这样的问题,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被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并进行总结分析,得出结论,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力。三、拓展能力空间例如:七年级下 M9 Story time教师可以布置课后拓展活动,让学生自己编写故事,教师不对故事的内容和题材进行限制,学生凭借想象完成故事并对自己编写的故事提出问题。教师开展比赛把同学们写的故事选出来做展览,进行阅读比赛,学生们通过阅读、思考、学习、讨论去解答故事中所提出的问题。以此得到新知,然后让故事的作者自己评说谁的答案更好,教师和学生一起评出奇思妙想的故事,同时选出哪些学生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